又过去了两天,回到石歧已经整整十天了,翻墙事件后杨彦昌本就难以开口的话更无法表达了,那个把他珍爱的女人,他该怎么出口来?
“我要去美国。”
仅仅五个字但对于某些人来却好似五座大山一样沉重。
“呜…”
“呜…”
几步外的空地上几个半大的娃娃趴在地上推着一串怪模怪样的铁盒子,嘴里喊着不知名的号子,吸引着偶尔路过的行人也来瞧着稀罕。
杨彦昌坐在观音庙前的石阶上,目光在不远处推着火车跑的雀儿身上毫无焦距,纠结万分。
“阿昌哥,我,我有话想给你。”
顺着声音,徐胖那特有的带着cháo红的圆脸出现在眼前。
“哎。”带着浓浓的忧郁,胖子叹息着一屁股墩在杨彦昌身边。
“过段时间我就要跟我爹走了,我爹了,我这样瞎玩着,读书读不进去,到现在入蒙两年论语还没学全,能墨出的还只是三字经,和哥哥们比差太远了。”还没等杨彦昌问个什么,他已经一股脑都了出来。
“但我不想跟他去,我娘在这儿,大伯也在,还有三哥,三哥读书很好他可以教我啊,你也可以。”道这儿,瞥了杨彦昌一眼,才八岁的娃儿又转过头去放空眼神,接着“这还有雀儿,还有你,还有桂生,桂生他爹做的鱼肉粥好吃了,嗯,虽然没你姑娘做得好,还有好多人,大家都跟我玩,我给我爹了,但他总是不管的,阿昌哥,你我是不是很笨?什么都学不会?”着,沮丧的低下头。
杨彦昌一时有些愣神,八岁的孩子,他已经开始负担起自己的未来了啊。
“你才不笨呢!”杨彦昌有些宠溺的想揉揉胖子的头发,一如穿越前揉自己侄子的鸡窝头一样,伸出手才发现那只有半瓢的长发编成了的辫子,悻悻地把那辫子抓在手里搓了搓,“你只是贪玩了些,才不笨,你都会改圣人的话哩。”
着话,想到徐胖版《论语》杨彦昌不禁笑了出来,胖子挠挠头,也跟着笑了。
“我没有乱,你才不笨,我还记得你三哥教你《三字经》的时候,你学的很快,一天能记好几句,写好几个字,不过自从有了‘三板尺’先生教你,你就不好好学了,只想溜出去玩,先生罚你好多次了,闹得你三哥也受连累,别以为我不知道,有些东西你记着也装不记得。”杨彦昌努力的从脑海里翻出一些“陈年往事”安慰着身边的家伙。
“还有徐三现在整天抱着书,连门都不出,整一书呆子,我看跟你脱不了关系。”
“才没有,他总想着做秀才,做举人,做状元,吃饭的时候都诵着唐诗,他想让三板尺好好瞧瞧,又不是我让他做这些的。”胖子脸红脖子粗的解释着,接着,又抱怨句“那先生除了提着戒尺,嘴上挂着‘三板尺’还能干什么!”
“哈哈…”看到他这幅yù盖弥彰的样子杨彦昌乐不可支,纠结的心思都淡了几分。
“不许笑,不许笑。”装着深沉的胖子变脸比翻书都快,瞬时就活泼了起来。
“好了,好了,不过真的,你不是总给我你想你爹赶快回来,你跟你爹走了,以后不就能跟他在一起了?而且没了‘三板尺’,你对读书怎么着也会有些热情吧,别再‘一百件好事里边孝顺最重要’这样的话了,得让你老子看看你不是什么憨居,傻佬!”杨彦昌道。
“哼,那是‘百善孝为先’,我知道。但,但去了福建,就只有我一个人了,别人欺负我,阿昌哥你不在我身边谁会护着我?没了你,没了雀儿,我跟谁玩?”胖子辩解着。
“傻子,别人欺负我们是因为爹不在我们身边,去了福建你跟你爹在一起,没有谁还敢欺负你,别人惹了你,你爹两大耳刮子搧回去,你想招惹别人了,你爹两大耳刮子照样搧过去。哈哈,当然,要是你整蛊先生,徐二叔的巴掌就得落在你的屁股上了。”杨彦昌笑了两声,却看徐胖还是苦着脸,干巴巴张了张嘴,正了正脸sè,只得接着下去。
“我们每个人都会长大的,我们不能一直都随着自己的xìng子来,你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你终究会遇见新的朋友,你会慢慢长大,学很多知识,石歧城在这不会走,你爹带你回来的时候我们仍然会是好兄弟。”着话,杨彦昌的眼神顺着池塘闪烁的光芒远去。
“有些事,明明知道有很多的矛盾要克服,我们也是要去做的,我们必须接受它,我们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就像你,‘三板尺’你太过顽劣,继续留在这里和他作对吗?还不如跟你爹走,出去看看,徐二叔在船政局习机器,见识的更多些,对你也是更好的。”
“我们在这个时代里,躲着,避着,但有些东西总会找上你,我们已经不能像以前那些幼龄的孩子一样了,我们得思考,我们要进步…”
给自己的?还是给别人的?
杨彦昌已经分不清了,他一边着,一边慢慢的站起来,头也不回的往家的方向走去,身后“阿昌哥,阿昌哥…”一声声的呼唤也不能让他回头。
必须行动了,脑子里交替的画面里,六年级的学生们无忧无虑的踢着足球,十多个拖着辫子的同龄孩子欢笑着光着膀子在水中嬉戏…他已经不属于那些人了,一样的身体里支撑的灵魂是截然不同的。
“享受曾经失去的感情不是正当的借口,如果真正的要珍惜那份感情,珍惜脑海里这些天真的、美好的画卷,我就要去做一些事了,我也知道什么是对的!”
渐行渐远的脚步愈发坚定起来,徐振鹏看着那个背影,忽然感到一阵悸动,不知道什么已经触动了他的心头,眼神慢慢移动,最后终于从那个追上先前的背影抓着哥哥衣襟的姑娘身上挪开,玩家家酒的时候,他多希望自己的花轿里可以是这个可爱极了的女孩…
“阿昌哥,你的话有些我是没有听懂的,但我知道你想让我多看看,多学学,那些话我都记住了,我想总有一天我会明白那些道理的,我爹给我起名振鹏,我要告诉他,他给我了无数遍的振兴家业,鹏程万里我都会做到的。”
从1871年开始的时候,就注定了将会有120个稚嫩的孩子走上和以往上千年的同龄人截然不同的道路,他们注定或主动或被动的背负起做一个民族先驱的责任,是引导着名为华夏的长河奔流入海,还是被这庞然大物带着惯xìng覆灭?
“是已知的过去,还是未知的未来?”
唯一没有疑问的,只能是“我必将毫不迟疑的向前!”跨进大门的一刹那,杨彦昌如是想到。PS:求票票,求收藏,求评价,俺都成望夫石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