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更!
……………………………………………………………………………………分割线………………………………………………………………
“哈哈,没想到啊!”南华听了消息,却是放声大笑。
看着谢信等人疑惑的目光,南华摇着头解释到:“当年我捡回张氏三兄弟,发现张角有王者之相,乃是不肯屈居人下的主。只是修真界和凡界不同,他就算有王者之相,在修真界也翻不起什么风浪。
不曾想,他叛出师门之后,不仅没有自立门派,反而又回归了凡间。如此他那王者之相,总算是有用武之地了。”
“他们三个都是修真者,直接介入世俗事务没关系?!”谢逸不明白。
就在他们加入逍遥派的时候,谢信就告诉他们修真者不能干涉俗世。他们一直都以此为戒,安心修炼认真教学,就是没有要出仕的意思。
“的确,修真者不能干涩俗世。但张角他们不过练气期修为,筑基都还没有成功,自然也不能算是一个真正的修真者,最多是一个后天巅峰级别的武者吧?
以俗世后天武者的身份走动,就算上天不许,最多也是简单的处罚,天雷什么的那是绝对不可能出现的,所以他们当然可以安心在俗世之中游走!”南华笑着解释到。
“依你老的意思,他们三人在俗世可是要成就帝王大业?!”谢信倒是问出了关键的问题。
“是的!有帝王之相的人,而且还有了远超凡人的学识和武力,那么原本或许只是潜藏着的念头,如今就会彻底浮出水面,并且占据他的思想,使其将这个念想变成现实。”南华无奈的说到。
“贪欲,只要是人类都没办法逃避它的考验。一开始没有能力,所以被强压了起来,后来却因为具备了那个能力,所以原本经不住考验的他,就有了实现这个欲望的信念。”香香在旁叹息到。
“呵呵,原本大汉按照我的推测,因为刘宏之子乃是中兴之主,所以汉朝至少可以再延续个百来年的时间。如今有了张角他们的干预,只怕这大汉的寿命,可就没有那么长了。”南华突然转移了话题。
“你老对帝王之事也蛮伤心的啊?”谢信成功被吸引了注意力。
说到底,按照嫡长继承制来算,下一个皇帝可是他的儿子!
“既然走的是帝王之道,那么帝王之事焉能不了解一番?”南华笑呵呵的回答到。
“南华老头,你之前说的是什么意思?!按照你的意思,难道大汉要亡于你那三个叛徒之手?!”谢逸坐不住了。
改天换地可不是随便的事情,一旦发生那绝对是血流成河,兵荒马乱。而更进一步说,谢逸身为大汉子民,以自己是汉民为荣,骤然听到国家将亡,心里岂能不慌?!
只是最让他震撼的是,类似的论点,貌似很久以前老哥也有说过。他就不由得怀疑,难道老哥天没亮,就已经知道了这个天机?!
“这个倒可以安心,我那三个徒儿要造反,最多不过三个月。”南华眨了眨眼睛回答到。
“为何只有三个月?!”谢信觉得有点奇怪。
按照历史上的记载,张角的黄巾起义,可是持续到年底才被镇压。
“因为我那徒儿的王者之相,其实并不完全。以他的命格来看,若是造反最多也就可以维持三个月不败的局面。而且这三个月,还是因为造反太迅速,以至于地方州郡一时无法处理而耽误下来的。”南华捋着胡子,饶有兴趣的回答到。
“那三个月的叛乱,何以可以推翻大汉?!”谢逸有点讨厌这种被吊胃口的感觉了。
“不需要推翻,只需要把大汉的风水龙穴给撬了便可。我早先带着他们研究帝王之道,发现这每朝帝王都有其风水龙脉。而东汉的龙脉之地,就在当年刘秀起兵之舂陵!”南华笑呵呵的回答道。
“难道一个国家的命运,就依靠一条龙脉?!”谢逸不满。
“当然不会!龙脉乃是一国气运的所在,少了气运在其他当面勤奋点也是可以弥补的。但这龙脉一断,有心人潜藏着的野心,也会紧随着那三个叛徒浮出水面。”南华笑了笑。
“正因为见证了龙脉的毁灭,所以那些有心人自认大汉将亡,潜藏的野心自会表露无遗。只要再给他们一个时机,大汉必然要进入诸侯群立的时代。”谢信最终总结到。
“那个时机是……”谢逸仿佛就是一个好奇宝宝。
“刘宏驾崩,而且新帝年纪尚幼!”南华帮谢信说了出来。
“陛下今年不过十九,过了年也不过二十……”谢逸不敢相信。
“这几代汉帝,可有长寿的?”谢信反问道。
那么一问,谢逸才恍然想起,这几代皇帝还这么没几个长寿的。比如之前的桓帝,也不过活了三十五岁而已。
大汉真的要完了?!谢逸一时半会还接受不了。
“少年,你乃修真界中人,这朝代更替之事与你何干?与其有心情在这里哀声叹气,还不如快点提高自己的修为更好一些。你难道希望,整个门派的兴衰大事,都肩负在你兄长的身上?!”南华见他纠结,故而开口劝诫到。
“说的也是,大汉怎么样,与我何干?老哥,我去修炼了!”谢逸听闻后叹了口气,然后淡淡地对两人行了一礼。
“先到处走走,以你现在的心情,修炼只会事倍功半。说起来,等一下你不是有课吗?”谢信在旁提醒道。
“啊?!对啊!我等下还有课呢?!等等,都是这个时间了啊?!老哥,我先走了!”谢逸猛地想起,语无伦次的说了几句告辞的话,就直接飞奔而去了。
“老头,好好休息吧,我也告辞了!”见谢逸离去,谢信也跟着告辞了。
“老头儿也要忙着修炼呢,后生一边谈情说爱去,少来打扰我老人家!”南华倒也风趣的回了句。
世道在变,华夏书院依然没有改变。
学生们依然在好好学习,仿佛海绵一般吸收着各种知识。在放学后,各个学社的社员纷纷聚集起来,开始研究各自的课题。
张角的传道,对大汉整个格局暂时没有任何影响。但在三个月后的华夏书院,一项发明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读书人。
眼看秋去冬来,即将放寒假的时候,工学社成功改良了造纸工艺。就在这一天,宣纸这种由谢信命名的新种纸张,铺到了每一个学生的面前。
学生们稍微试着书写了一番,赫然发现这种纸张墨迹不散,而且很方便书写。对于长期与竹简奋斗的他们而言,眼前的宣纸简直就是一件圣物。
而这一天,谢信也宣布学堂出钱,占三成股份,宣纸的发明人以宣纸制作工艺入股,占七成股份。双方在遵义乡选一个地方,兴建一所造纸坊,大量制造这种宣纸。
至于造纸的工艺,谢信以保密为名,不止一次对工学社的学生强调,要守口如瓶。同时将来建造的造纸坊,他也打算用流水线作业,尽可能的将关键工艺保住。
不得不说,实际上他比别人更加激动。
因为事实证明,若是学生自己研究出来的成果,哪怕间接因为自己的原因二研究出来,但是这种跨时代的发明,却不会受到规则之力的影响,从而无法为自己谋利。
有了这个规律,那些个藏在脑子里面很久,却不能拿出来赚钱的发明,也可以以此为基础,让工学社好好研究一番。
赚不赚钱是一回事,最重要的是方便不是?
有纸张有活字印刷的情况下,谁愿意整天捧着一堆竹简走来走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