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完探索成功以后,和在长老会上提出,如果能够制造更大的竹排,带上足够的食盐,就能在外加工肉干。狩猎队只要到外面的大沼泽里捕鱼和猎杀鳄鱼,简单处理后就可以获得足够的食物,运回来以后就能够储存到冬天。
而巫则提出现在七月末正是最热的时候,如果到八月份则最合适。同时现在的食盐产量有限,需要对盐井改进一下,才能够使得盐足够。
桑也提出,七月正是竹笋最多的时期,如果能够在这个时候想办法储存一些的话,就能够为冬天做准备。
陆果报告说,现在能够正确使用竹排,能游泳的人并不多,如果大规模的使用的话,会导致一些问题。
石路斟酌了一下几人的意见,决定先做一些准备再说。这次用的竹排虽然在上游基本够用,但是到了下游,河面更宽,特别是鳄鱼都能够晃动竹子,很危险,所以需要改进。
叶则考虑,需要整修一下栅栏,否则主力去大沼泽捕猎以后,村里的防御力不够,最近狼群和其他猛兽又绕回来了,有时候还损毁了一些不太牢固的栅栏。
石路算算时间,现在刚刚进入七月,首先要做的是把麦和豆先收割,这几天作物叶子都已经黄了部分。同时神马谷里应该把盐井修理扩大一下,一直没有人照顾着,现在都被动物给破坏了。
修建神马谷的据点和收割自己都必须参加,不然族人的技术会让这类新的劳作变得一团糟。看作物的情况,他决定先在十天内把神马谷修理一下,然后收割作物。
修建神马谷的同时,族人还要在那里砍伐粗壮的竹子制作更大的竹排。这期间去神马谷就走水路,来回的路上则捕鱼以及找机会打猎,解决这段时间的食物问题。这样也避免了村子附近过度捕捞导致的问题,还节省时间加上可以训练更多的人划竹排。
薛先烧制一窑砖,然后带着老人孩子制作一些架子准备用来晒笋干以及肉干,同时还得负责这段时期的养殖。后勤组的在马场架起十多个大土锅,用来烫制竹笋。
在主力去建设神马谷的时候,劳动组将全力的采收竹笋,并且配合着后勤组在村里加工笋干。
把各组的任务定下来以后,石路首先把收获的白菜种子拿出一部分育苗,这时候种下去,狩猎回来就能移栽。接着就留下几个民兵在村里守护以及保护劳动组采笋干,其他民兵队以及几个后勤组的则带着工具去神马谷。
到了神马谷以后,众人纷纷去砍竹子,石路先让后勤组的把现有的卤水统统吸出来,架起几个锅开始煮盐。他则重新规划了一下盐井。规划好以后,族人就开始按照石路的安排行动起来。
首先是把竹管统统拔掉,接着带着几个人在边上挖几条沟,把泥潭的水慢慢的排干。然后开始打盐井。和带着人深挖了一个十一米深的洞,直到接触到沉积的岩石才停下来。
能挖这么深,是由于这里一直都是泥潭,上层石头也不多。不然就算石路用一年也挖不出这么一个洞。
由于岩石上面没有太多的盐水渗出来,石路决定砸开洞底,直接从盐层中汲水。研究了岩石的硬度和结构以后,他让建设者用硬木加上简单磨制出来的石头做成的钻头使劲往里砸,砸开几个窟窿就开始用砖头砌上来,形成一个窄窄的井。
井弄好以后,和带着几个人小心的把竹管插进窟窿里,然后封上井口,新的盐就算完成了。这样的盐井,能够提高生产效率。
今后煮盐就方便很多,人们只需要往一个竹管里注水,水到了井底就能溶解里面的盐。等水的盐分足够,变成浓度大的盐水之后,再从其他的竹管里抽出来,放进锅里慢慢的熬,盐就生产出来。
注水的好处就是能够更快速的获得盐水,比起之前要等一天才能把卤水抽上来,这样的方法效率很高。
盐井的活儿完毕之后,石路就开始改造周边的设施。
在泥潭周围,首先需要加深排水沟。接着让人找来一些石头填平原先的软泥地,然后围着盐井以及山洞的洞口建造一个牢固的栅栏,还得从隔壁山上引来水作为煮盐用。
以后石路还要在这里建一栋屋子,用来煮盐以及进一步把粗盐弄成精盐。暂时时间紧迫,只能先让煮盐的在山洞里干活儿。
这里的山洞和华洞不一样,不是石灰岩洞,比较干燥,非常适合储存盐。石路决定等有空的时候要把这山洞好好的改造一下,做成一个专门的仓库。山洞仓库完成后,夏天保存盐的时候就不用担心盐受潮。
建设的过程是忙碌的。每天早上石路带着人出发,划着竹排运送着物资去神马谷,晚上则运送着神马谷附近采集的粗大的竹笋回村子。竹子比较好运输,只需要把砍到的竹子捆起来,拖在竹排后运回来。
工程进度很快,九天后神马谷的初步建设就完成了。安排下五个人暂时在这煮盐以后,所有的人就撤回村子准备其他的。
神马谷的建设完成以后,石路让民兵队开始制作五个大的竹排,而他则带着几个劳动组的人开始收割豆麦。由于种的不多,所以一天就收割完毕,脱粒时用一根短绳子拴着两根竹棍,往作物上敲。
收割完毕以后,石路称量了一下,还没晒干的两亩麦有三百斤,估计晒干也得有接近两百斤左右,产量不算高。不过作为这个时代的精耕细作算是不错的,明年差不多可以种个十多亩了,那时候就不能采取今年的沟种方式。
豆也有两百多斤,基本上明年也可以大规模种植。总的说来,在这种条件下,野生作物的初次被种植,算是非常不错的,本来石路估计,每种能够收个接近一百斤算不错的。
收完豆麦,石路看了一下别的作物的情况,发现粟和芋头则还得等两个月左右才能收。南瓜和葫芦倒不用急,可以到下雪再看。
收割完成,民兵队依然在制作竹排中,这时候劳动组和后勤组已经采收了将近两千斤的竹笋。女人们把竹笋的皮剥掉,削成块,用绳子挂在架子上晒。
由于架子的数量不足,石路就带着收割完成的几个人几天内加紧制作。同时对于肉干石路有新的想法,打算用窑慢慢的烘烤。这需要更多的木炭,以及松枝等有香味的材料。松树附近不多,只有带着人划着竹排到桃林那边去砍。
到了七月底的时候,大竹排终于完成了,比起以前的能够载更多的东西。在村边的河面上试航时,这些大家伙都没法并行。竹排上面的架子更多,甚至加上了帐篷,以及火炉,做饭都不成问题。
没几天,笋干已经晒好收进仓库的有五百多斤了,现在大厅周围,房屋各处都挂满了待干的笋片儿。马场上几乎成了笋的海洋,石路让负责制作这些食物的妇女加快速度,要不然等狩猎队运回肉的时候没地儿晒。
桑估摸着晒干以后能够有两千斤左右的时候就停下来。煮盐的由于每天都不停火,加上卤水也充足,现在运回来了一百多斤,陆续的还有更多!
当盐和笋干差不多已经够数的时候,狩猎前需要做的事只有修补栅栏。石路让大部分族人都先停下手头的活儿,用了两天的时间把破损的栅栏修了一遍。这样在村里,只有薛还得为木炭和烤肉的窑忙活,其他的人都准备好去大沼泽猎杀鳄鱼。
是时候去大沼泽捕猎了,只是还需要准备一些工具,同时也得计划好如何对付凶猛的鳄鱼。
为此石路召开了长老会议,通过了捕鳄鱼的计划:用鱼和一些肉类吸引,然后一部分人用竹竿把鳄鱼肚皮翻过来,剩下的就用长矛刺肚子或者嘴。为了能更好的杀死这些动物,要特地制作更粗的长矛,用两个人抬着刺。
捕猎的地点则选择在村子两天的路程的沼泽,每一天都将有一组人从猎场返回。石路把能够动用的人分成四组,其中包括一些孩子,打算先出发三组人,去建设好临时的据点,一组则留守村子。
打猎时,等有一组运送着猎物回来以后,留守的则出发。回来的一组负责把运回来的肉烤成肉干,晒制后保存。薛暂时作为指挥,要一直留守在村里负责防御以及指挥制作肉干。
分配了各自的任务以后,整个村子都在为捕猎做准备,先是修好了栅栏,然后是把窑清扫以及改制了一下,接着是制作好需要利用的工具。
等到八月五日的时候,经过煮盐的几个人的赶工,已经有了两百多斤的存量,于是浩浩荡荡的竹排开始往下游飘去。这次石路调动了所有能动的劳力和工具,不论是大竹排还是小竹排,除了留着一个往来于神马谷以外统统调走。
这样充分的准备,每个人都相信收获的季节马上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