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多月前朝廷终于定下了伐燕事,东京人轰轰烈烈地送走了数三万都门禁军,在以后的日子里,北边的战事曾经是开封百姓们饭后茶余闲谈的热门话题。
宋代的东京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座军城,自太祖,太宗皇帝以来,实行强干弱枝的政策,为拱卫京师的安全,宋人在任何时候都让都门禁军保持着和地方禁军人数大体相当的数量。北宋的禁军主要是西夏前线的二十多万西军,还有河北,河东各十万地方禁军,当然西军之外,河北河东禁军只是花名册上的一个数字和朝廷按月支付的军饷。地方上有这么庞大有禁军数量,按北宋的国策,拱卫东京的都门禁军也是不能少于这个数量的,当然从仁宗皇帝以来,驻守东京的禁军也早就同样是花名册上的数字和耗费财政的巨额军饷了。象水浒传中称的什么八十万禁军的数量是宋人在吹牛,但北宋末年都门禁军的花名册上至少二三十万禁军的数量是有的。
于是乎,东京大户人家的门子役夫,东京城内的贩夫杂役,甚至那些游手好闲的帮闲一族,身上都披着个军籍。当然这样的军籍是不用点卯集结,不用排阵训练的。虽然他们的粱饷被上官们侵吞得只剩下一点点零头,但这些身披军籍的东京人还可以从事第三产业,一旦遇上什么麻烦事,身上有个军籍顶着,自然要比什么都没有的平头老白姓要强的多。于是乎,大宋的军籍便成了子承父业的铁杆庄稼。虽然被上官们侵吞之后的那点饷粮已经是聊胜于无,但这些披着军籍的百姓们不过是每逢朝廷整顿,核查禁军人数的时候去军营应上一两天的卯,平时该干什么干什么。一些世代相传的禁军户,干脆把家搬进了军营,在军营的空地上搭建起了自己的房子来,平日除了出门找活干外,就干脆就在军营里养鸡喂猪,种地养花,给开封的经济发展作着贡献。
正因为东京在籍的军人这么多,从随便一个百姓的身上就能扯出七八个身披军籍的亲戚邻里,所以童宣帅带着一帮都门禁军北上伐辽后,平复幽燕,收回祖宗河山的话题,曾经是东京百姓们谈论许久的话题。在大军酝酿出发前的好几个月,百姓们就知道和大宋对峙了好几代人的辽国是彻底的不行了,那个什么天祚帝耶律延禧几年来被女真人打得抱头鼠窜,早不知道逃到什么地方哭鼻子去了。只要大宋一出兵,辽国的南京如囊中探物一般就可以夺回来。一些有门路的人家不能眼看着这么好的机会自己家里不能捞些好处,就四处托关系把子弟塞进出征的大军之中。
这些让自己子弟出征的人家也都知道打仗是会有死伤的,但他们更知道和辽人打仗是从陕西开拔的西军的事情,这次童宣帅从东京抽调的三万禁军是自己的护卫,童宣帅是说什么也不可能上战场的,他的这些护卫们当然也是非常安全的。虽然进那出征禁军的名单是会有些破费的,但这些有办法的人家为了子弟的前途,花上几个钱也就没有什么舍不得的。
自己的子弟出征后,这些人家还日日盼着大军能一鼓作气,夺回那辽人的燕京,好让自己的子弟建些军功,搏得个荫妻封子的功名来。但是子弟们不断从前线传来的家书中却是丝毫不见有打仗的信息,都两三个月了,不过是日日在营中吃饭,睡觉,拉屎,撒尿,别的什么事情都没的作。据子弟的家书说,童宣帅是以大兵压境,迫使辽人献土投降,这叫什么不战而屈人之兵。
那些接到家书的人家见没仗打,不免多少有些遗憾。再一想,不打仗自己的子弟就没有一点生命危险,等燕地平复,这些随征的将士们都会搏取到功名被朝廷封赏的,这些人家的心里也就释然了。同时感到童宣帅的什么有征无战,什么吊民伐罪,什么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策略实在是高。
对于东京百姓们来说,辽国是离太他过于遥远,战争也同样的遥远。好几辈人下来,什么打打杀杀的战争不过是戏文上的一些情节:两军排开阵来,上阵的双方大将们互报姓名后就你来我往地杀上几百个回合决出胜负来,跟在后边的士兵们不过是在后边擂擂战鼓,在呐喊观战罢了。最多等大宋的大将一马砍了对方大家后,观战的士兵们跟着冲上前去把辽人一直追到燕京城下罢了。
仗打不起来,东京的百姓们对什么伐燕事的关注也就淡了,包括那些有子弟从军出征的人家,也不太关心子弟们在军营中的情况了,反正他们到了边境后除了吃饭睡觉就是拉屎撒尿,也实在没什么可关心的。
东京是一座喜欢新鲜事物的城市,大军还没出征,百姓们的目光就被东京城内的另一件新鲜事情吸引了。在开封府的东侧,汴河的北岸有人买下了一大片地,从去年冬天开始就开始拆迁这一片的低矮民房,当然对方给这些人家的房屋补偿是非常公平的。主家在拆迁这些人家前,先在果子行街鹿家包子铺旁边买下了一块空地,修建了两排四层高的楼房,这些拆迁户们可以在这新修好的楼房里以一比五的面积得到新的房子。如果房主不愿意今朝新修的房子,主家就以很公道的价格买下房主的房子,任主家去别的地方找新的住处就是了。
宋代的开封城面积相对不是太大,所以土地就很金贵。就说当年真宗皇帝打算扩大一下皇宫,皇城周围的百姓不愿出让自己的土地,皇宫也就一直没有扩建。但是这次拆迁的主价给的补偿实在是太公平了,这一片住的又是一些低矮的棚户人家,原来的房子要么是四面透风,要么是不见阳光,现在能白白地住进大户人家都没有的高楼里去,大多数百姓们都是乐呵呵地选择了置换。(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