绾蝶一颗悬着的心便松了下来。
中了会元,想来殿试时考个进士出身不是难事,至不济也应该有个同进士出身。就算是科举入仕的读书人,以后到了官场上也会互相比较,谁当年是排在金榜最末,谁又是连中三元,说起来不仅是面上有光的问题,将来加官进爵时,也是个重要的考量。
“怀瑛呢?”杜老爷是全家最激动的人,抓着那小厮就问。
那小厮道:“公子和司徒公子相约在礼部看榜,小的是先回来报喜的,想必过不了多少时间,公子也该回来了。”
绾蝶便问:“司徒公子考得怎么样?”
那小厮道:“司徒公子也中了。”
绾蝶点点头,看来,司徒烈虽然爱玩爱闹,于功课上倒也没落下。他能与杜怀瑛一起去参加殿试,也是一桩好事,总能做个伴。想着,便转身吩咐青萝和平香:“去把我做的杏花香片拿两盒来,一盒等二哥回来以后给他,还有一盒,遣人给司徒公子送去。”
杏榜提名,送他们两盒她亲手制的杏花香片,也算是应景。
青萝与平香笑着应了,依言去张罗。
杜老爷高兴得几乎合不拢嘴,连连夸赞杜怀瑛出息,把红姨娘找了来,叫她好好整治一桌酒席,给杜怀瑛庆功用。红姨娘听闻杜怀瑛不但考中了,还是会元,一双眼睛阴沉得几乎滴出水来,然而,却不得不强笑着对杜老爷道:“好,婢妾这就去准备。”
杜老爷兴奋之极,在院子里走来走去,一会儿嫌地面洒扫得不够干净,一会儿嫌屋子里的陈设不够喜庆应景,直把阖府的下人们折腾得团团乱转,一派人仰马翻。
绾蝶借口自己要去给二哥的书房熏香,躲了个清闲。
原本她想着,等杜怀瑛回府,让她混口中饭吃便可以回屋了,谁知左等右等,却总是不见他回来,红姨娘命厨房把满桌的饭菜热了又热,却依然不见他的踪影。杜老爷这下有些急了,派人去找,小厮却回报说,公子已经不在礼部杏榜前了,也不知去了哪里。
杜老爷一脸的暴躁。
绾蝶不想饿着自己,只好出来劝:“爹爹,既然二哥这个时候还没回来,想来是和同学们庆祝去了,多等无益,不如我们先用了午膳,再给二哥整治一顿庆贺用的晚宴。”
杜老爷无奈,只好点头。
红姨娘心中不忿,这个没安好心的杜绾蝶,这不是变着法儿折腾她,存心让她做两顿宴席么!碍着杜老爷的面,只好强忍不耐地答应了,还得做出一副十分乐意的模样来。
一家人用了一顿食不知味的午膳,又苦苦等着杜怀瑛归来。
好不容易,傍晚时分,这个新出炉的会元爷终于跨进了家门。
“你去哪了?”杜老爷问。
杜怀瑛穿着早上出门时的宝蓝色对襟长袍,不知是不是因为看榜时的拥挤,微微有些皱了,发巾的颜色也有些黯淡,绾蝶鼻子灵,闻见他身上带着一股若有若无的中药味道。
“爹爹,”杜怀瑛道,“我今天看榜时遇着一个人,名叫李俭。他也是今年参加春闱会试的,可惜没中,看榜的时候当场哭了。儿子见他哭得伤心,就上前安慰了两句。”
“安慰到现在?”杜老爷皱起了眉头,“你可知道,一家人都在等着你吃饭。”
杜怀瑛朝杜老爷躬身行礼:“爹爹,是儿子错了,可是事出有因,请容儿子细说。”
毕竟是新出炉的会元爷,给杜家大大长了脸,光宗耀祖的出息儿子,不好太过苛责。杜老爷看着他:“你倒是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竟然比回来和家里人一起庆贺还要重要。”
杜怀瑛道:“说来也巧,这个李俭,是和我们家沾亲的。”
“沾亲?”莫说是杜老爷,就是绾蝶和红姨娘也吃了一惊。
杜怀瑛点头道:“正是。是母亲娘家的远房堂侄,士族出身,早些年家道中落又没了父母,寄居在他表姑家。他表姑家里也是清贫,供他读书十分不易,原本,他考中举人之后便不打算再考,想直接谋个一官半职,好自立门户过日子。可惜,他家贫寒,他自己又没什么门路,谋不到官位,只有继续读书,期望有朝一日杏榜提名,谋官便会容易许多。”
绾蝶听得有些唏嘘,这样的人,就指着科举翻身了,也难怪落榜之后痛哭失声。
红姨娘却相反,一听是杜李氏的娘家亲戚,便幸灾乐祸:“家里那样穷,又考不中,还读什么?不如早早回家买两亩薄田度日,也省得来京城丢人现眼。”
杜怀瑛看了她一眼:“姨娘此言差矣。这李俭并非读书不好,而是由于在入场之前的几天太过紧张,读书太过努力,致使身体过分劳累;加之用钱节俭,吃了几天的冷菜冷饭,吃坏了肚子,入场那天便生了病。”他叹了一口气,道,“李俭是个十分要强的人,拖着病体便入了考场,硬是支撑完了整整九天的考试。”
绾蝶点头道:“果真让人佩服。”
红姨娘却不服:“你说他是士族,那么,就算他今年考不中,以后也是能继续考的,自己生了病,还去入场受那个罪,岂不是活该!”
杜怀瑛的语气微冷:“姨娘,你是不愁吃不愁穿的人,想来不能理解李俭这种穷苦人的苦衷。你可知道,春闱会试三年一次,错过了这一年,他便要再等三年?富贵人家的子弟等得起,他这样的可等不起。”顿了顿,又道,“来之前,他的表姑已经说了,如果他这次考不中,家里便没有银钱供他继续读书了,落榜以后,便老实谋个行当,绝了入仕的心思。”
没落士族能做什么?手不能提,肩不能挑,不能做工匠,又不能经商,只有做个私塾先生。更不幸的,便只能在坊间摆个摊子,做个代人写书信的笔墨先生。
一时间,满屋子的人都沉默了。
杜怀瑛叹了口气,接着道:“今日我遇见他时,见他瘦得只剩皮包骨头了。又哭得像个孩子一样,别说是沾了亲的,就算是不沾亲,我也不忍心弃之不理。”
杜老爷道:“所以你伸手相助了?”
杜怀瑛道:“我带他去酒楼吃了顿饭,又送他回了在京中租来落脚的屋子,果真是家徒四壁,十分贫寒,里头就放了一张床一箱书而已,让人看着便觉不忍。”
绾蝶恻隐心起,道:“既然如此,二哥就多帮帮他。”
杜怀瑛点头道:“我也是这样想。”
说着,他转头望着杜老爷:“爹爹,既然这个李俭读书如此刻苦,不如我们杜家便资助他继续读下去?今日我与他谈话,言谈之间,见他是个老实人,以后必会念我们的情的。”
多资助一个人,对于杜家这样的富商而言,不过是芝麻大的小事。
杜老爷沉吟了一下,问:“这个李俭,读书果真十分用功?你觉得他有望考中?”
杜怀瑛道:“听说他以前乡试时,排名是很不错的。”
杜老爷道:“既然如此,就依你。”又转头吩咐一旁的下人,“阿财,你明日去和赵管事说,叫他安排两个小厮,再从账上支些银子,给那个李俭送去。让他好好读书,生活上的事不用操心。”他是个商人,凡事以利为先,资助李俭并非动了什么恻隐之心,而是想着,一旦将来李俭真能考中,对杜怀瑛乃至整个杜家,也是一份助力。
不过是几两银子的事,何乐而不为?
杜怀瑛谢过杜老爷,一家人才总算开始吃饭。
————————————
又过了三日,便是殿试的日子。
本朝的殿试策问,分笔试与辩论两个部分,绾蝶后来听说,杜怀瑛不但文章写得又快又漂亮,在金殿辩论时更是对答如流,兼有旁征博引,舌战群儒,引得圣上龙心大悦。
放榜下来,竟是中了至高的荣耀——状元。
报喜的队伍吹吹打打,自皇城一路逶迤而出,绕城一周,热热闹闹地来到杜府门前。街道两侧,看热闹的人群挤得水泄不通,杜老爷的一张脸上几乎笑开了花,忙着打赏这个,打赏那个,听着信使说不尽的吉利话,真真是比状元郎本身还踌躇满志。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繁花。
前来道贺的人络绎不绝,有左邻右舍,有与杜家有生意往来的商贾,杜怀瑛在国子监的同学……除此之外,竟然还有许多不认识的人家,眼见着杜家发达了,来攀关系的。
杜府在京中没有当家主母,内宅事务虽是红姨娘在打点,可毕竟不是正经主母,遇到宴请与回礼等事有诸多不便,没奈何,许多原本该是当家主母做的事情,便落在了杜老爷自己身上。杜老爷一开始还忙得兴致勃勃,可是没过多久,便开始焦头烂额。
此时此刻,他终于想起催着杜怀瑛写信:“赶紧叫你母亲来京城,越快越好。”***(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