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旁听晁二这么一说,心想他们身上倒是带着银子,若是出不了城干脆就找地方住一宿问题也不大。即便是他们回来了,这间房子也容不下他们。再说以时迁现在的身手,即便宵禁了溜出城问题也不到。他所担心的问题反而是不知道是否真的是赵顼要来,那样的话看来也就在一半日就到了。
“父亲,您这是打算去哪里暂避?”王旁看着王安石问道。
王安石自己没回答,转头问晁二道:“你觉得我去哪呆几日比较好?”
晁二挠着头想了想:“咱周围这点地儿,您去哪人家也能找到您啊?!这江宁府有谁不知道您老放着镇南节度使,江宁府的同平章事都不做,偏偏在这弄个土丘寒舍啊?!再说您常去就那几个地儿,睡觉的,看书的,闲游的,东南西北哪里都能找到您啊!”
两个人同时将目光头像王旁,王旁笑道:“父亲大人因何要避开呢?”
王安石摇头道:“我也想到了这次如果有人来意欲为何。当年我屡次求皇上解除我的职务,皇上一直不肯。直到熙宁九年皇上见我的辞行十分坚决,才让我到这里。到了次年我再次辞去江宁府的官衔,皇上还是不同意,最后我请求用本官领官观,皇上派江东转运使 孙珪来劝我,我仍然坚持,最后在获准。”
晁二不解的问道:“什么是宫观啊?”
王安石解释道:“所谓宫观,就是用来安置退休宰相的无实职的官名,只是借名食俸,称作祠禄。”
“爹的意思是不想再为官了?所以避开来寻你的人?!”
“正是,当年我第一次罢相,虽说是出于自愿请求,但难免有怨愤之情;但第二次罢相,却只有欣喜而无怨愤,这是一种释去重负的欣喜,得到解脱的欣喜啊。在这几年,我已经适应了如此闲适的田园生活,每日参禅礼佛心境也有所不同。”
说道这王旁叹息到:“都怪我,若是当年我不出那是,留在爹爹身边,也许事情就不一样了。”
王安石反而笑了笑:“也未必,凡是都有定数,我现在也明白了,当年过于急功近利。皇上有变革之心,别人都说皇上变革之心不坚决,倒也未必。不然怎么会经历了十年?但是之所以失败,在于天时,地利人和。天时未到,人和未成。若是把这十年用于对新法的宣传,慢慢的争取人心,一点点的找出利弊权衡着去做。那大事可成啊!”
王旁慢慢品着王安石的话,从父亲的话中他也似乎听出,即使王旁没有消失这十四年,那事情的紧张也未必会一番风顺。
“老爷子,您说的真好。您要不做宰相真是冤的很,可您既然看的这么开了,又何必去避呢?要是皇上派了大官来,您怎么想就怎么说。要不然,您真想避开的话,就到城中寒舍暂避几日,反正我那破房子平时也没人去。”
晁二这几句话说的到不算二,王安石指着晁二“晁二,一天就能说出两句像样话,今天的算是说完了。”
晁二嘿嘿憨笑了两声:“就是,我也想这宵禁了,出入城也不方便了,您要是去城里住,咱们起码吃饭能方便啊,您给我留那馍不知让哪个臭小子偷吃了,我这肚子还咕噜着呢。”
王安石父子哈哈笑起来来,果然只有两句,第三句就开始没正题了。
笑过了,王旁说道:“咱们再等会儿,一会我的随从们回来,咱们就离开这,不管您打算去哪我都跟着您。”
王安石点点头:“晁二说的也不是没道理,既然我有心向佛,不如就干脆到定林寺,不管谁来,我表明我的决心就是了。”
“爹,您不是真想出家吧?”王旁惊讶的问道。
“理佛不一定要出家,这就好像当年我们有心变革,不一定要成立三司制止条例司,权利有了责任大了,人员繁复了。人心若不能所向,一切都是空谈啊!”
听到这番话,王旁更加动容,他看的出如今的王安石已经不同当年。
父子有聊了一会,胡铁岭等人带着食物回来了。这下晁二可乐坏了,这不但有吃的而且还都是好吃的,几个人就看他甩开腮帮子吃。
吃过晚饭趁着王安石收拾东西的功夫,王旁将晁二叫到一边:“晁二,我问你,你平日里还有什么事做?”
“看林,砍柴,偶尔来帮老爷子收拾收拾,公子您问这干嘛?”
“以后我每个月给是十五贯,你就负责照顾家父。”
“哎呦,那敢情好。平时我做的也无非就是这些,这下还多得了银子,那得买多少馍啊!”
王旁见父亲过的清苦,身边又没人照顾,心下实在难过。想接王安石回京城,父亲说什么也不回去,言说要要寄情山水,以后各处走走。王安石的性格可是执拗,王旁深知他一旦打定注意九头牛也拉不回来。
等到王安石收拾好了东西,几个顺着山丘之间路下了土丘,晁二带路将众人带到谢公墩。
谢公墩本是东晋谢安(谢安0年-85年,字安石,号东山,东晋政治家,军事家)的住所,王安石将此处买下修缮,当作自己的另一处宅邸。这里虽然也算做宅邸,但也不过是个小院而已,但好歹要比半山园看上去像个宅院,刚好也容的下几人休息。
父子二人关上门说话,似乎话就更多了,但很少再谈论政事。
王旁见墙上有首诗写到:我名公字偶相同,我宅公墩在眼中。公去我来墩属我,不应墩姓尚随公。想到谢公刚好也是字安石,想不到父亲仍有此雅兴,难怪留下那么多诗词佳句。
父子聊到这诗词,王旁想起半山园墙上的那提词,似乎曾经在哪里见过。便问道:“爹,您那半山园的《浣溪沙》百亩中庭半是苔,门前白道水萦回。爱闲能有几人来?小院回廊春寂寂,山桃溪杏两三栽。为谁零落为谁开?这词如此意境,我竟然觉得眼熟又是何故?”
王安石见王旁一口气竟将自己的词背诵下来,心中大喜:“哈哈,不错,想不到你小子记性还挺好,竟然一字不错啊!”
自己的记性是挺好,上下五千年全在脑子里了,更何况王安石的诗词小时候早看过唐诗宋词罢了。王旁笑道:“不是记性好,是父亲写的好。”
“这词你觉不觉得头几一句很熟悉?”
“正是,孩儿想问的就是这事。不过您这么一说我又想起来几句,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这可是唐朝刘禹锡所做?”经过王安石提醒,王旁忽然眼前一亮想到这首诗,难怪今天看墙上题词如此熟悉。
王安石点点头:“你可知道为父为何在墙上提这浣溪沙之词?”
“孩儿一时想不到!”
“我看这八司马,皆天下之奇材也!旁儿为父就考一考你,这诗歌与这词你能想到什么?”
王旁可是一点都不笨,唐顺宗即位﹐擢任王叔文﹑王伾等﹐谋夺中官兵权﹐实行改革。失败后﹐旧派官僚与宦官对参予其事者皆予斥逐:贬韦执谊为崖州司马﹐韩泰为虔州司马﹐陈谏为台州司马﹐柳宗元为永州司马﹐刘禹锡为朗州司马﹐韩晔为饶州司马﹐凌准为连州司马﹐程异为郴州司马﹐时称八司马。
为了确认他有追问到:“爹,难道您是故意在半山园提此浣溪沙?”
见王安石确定的点点头,王旁微微一笑,这点事怎么能考的住他呢?“父亲,当年刘禹锡就在这个“八司马”之列。贬迁十年,京都一梦。十年后,刘禹锡回到了长安。写下了《子刘子自传》。十四年后他再次被皇帝召回长安时,在这个只要少许低头便可改善自己困顿境地的机会面前,可他看着枯死的桃树和满地的野葵燕麦,再一次吟唱道:百亩中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花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皇上不高兴了,权臣不高兴了,他们不愿意被讽刺为菜花,于是刘郎这朵桃花就又被遣送他乡。”
说着刘禹锡的故事,王安石的眼前浮现着确是自己的经历,而王旁也更加感触,自己的离开也是十四年,这个时候如果自己也少许低头,那么一样可以改变眼下的困境。父子二人陷入沉思,过了一会王旁开口说道:“爹,你的半山园就是留给外人看的,所以故意写下延仿刘郎的词?”
“我儿聪明啊!原来我觉得论运气,你兄长比不上你,可是论聪明你不及你兄元泽。可现在看来,你比你兄长要聪明。起码他没你豁达,若是你兄长有你的豁达,也不至于那样的结果啊。”
“爹,我哥哥也聪明,但是他一个人聪明架不住他人勾结成奸,哥哥的事您也别难过了。”
“我早不难过了,这对元泽也是解脱,若是他有朝一日真的上位,以他的性格恐怕会比苏轼更多劫难啊!”
“看来父亲已经看开了,看来父亲已经想到这半山园早晚会有人来。”
“皇上曾问过江宁知府李壁,我这半山园是什么样子,李璧回答皇上其宅院仅能遮蔽风雨,有没有垣墙。我之所以想避开,也是觉得这半山园没法接待贵客,而显得不敬啊。”
“呵呵,这么说父亲显然已经知道是谁要来了。”
王安石点点头:“为父知道,旁儿你更知道了。你问了为父这么多,无非就是想看看为父的心意。我老了,也看开了。旁儿你想怎么做都行,能再见到你为父已经很知足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