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旁作为使者来西夏,按照常理应该先去参见皇上皇后,但王旁逆理而行,至今都未踏进皇宫半步。王旁这段时间,也并没有闲着,他已经将自己的影响带到了西夏,整个兴庆府无论官商,文人墨客,都知道宋国有个叫王旁的使者来访。就连蔡京也跟着趾高气昂,所以才不会将梁乙埋放眼里。
王旁这么做有王旁自己的想法:西夏宫内艳史这么乱,尤其李锡哩已经明说美男计的想法,虽然没有实施,王旁轻易也不想趟这浑水。况且他还要提防这梁乙埋,这事他心中有数,现在自己在明处,对方在暗处更要事事小心。
王旁是抱定一个想法,这次西夏之行表面是李锡哩安排,这样有什么问题可以有李锡哩解决,但不至于让李锡哩难办,比如李锡哩想让王旁见皇后的事,王旁就一句话,皇后没有召见,皇上又不在皇宫,贸然去见不合适。
梁落瑶没有召见王旁,是因为梁落瑶一向心高气傲。她虽然仰慕汉学文化,却不愿意屈尊召见一个商使。她在等着王旁来拜见,杀杀王旁的锐气,不过这一等就等到现在。不光如此,最近这些天的奏折也让她头疼,市场堆积如山的青盐,完全无法出手,不仅如此,就连党项马也贩卖不动。
这个原因就是宋国加强了边境的戒备,彻底禁止走私,而且最近一年,宋国边境的官员调动,新官上任火烧连连,不仅仅关了通商途径,就连私运也是严防死守。西夏赖以维系的经济来源,一个是马,另外一个就是盐。盐可以堆积,但马耗费牧场资源巨大,国民生计受到威胁,这下她才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王旁这,说不定通过王旁,可以再次打开与宋朝通商的途径。
但是梁落瑶也有一个难题,就是皇上李谅祚。李谅祚生性好斗,总认为凡事要武力解决,这点两人常有分歧,也是导致李谅祚疏远梁落瑶的原因之一。
梁落瑶为国事举棋不定;李谅祚即将回兴庆府;李锡哩为前途忧心忡忡;梁乙埋和籍辣庆想修理王旁。千头万绪拧在一起,只有一个人,在静静的观察这里面的变化,那就是王旁。他分析着西夏的国力,走访于商市了解物价,观察文化民风。
见到漫咩之后,王旁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要先见见李谅祚。这个几乎和自己同龄当了皇上的人,到底是个什么样的角色。
王旁从漫咩府出来,直奔贺行远的铁匠铺,他让贺行远按照他的图纸,连夜打造一碳锅,形状就是我们现代人,涮肉的烧炭的火锅。让贺行远转天一早就送到管驿。
贺行远将碳锅送到馆驿的时候,漫咩的车马也到了馆驿,王旁和漫咩骑着高头大马,身后跟着驾车的漫咩的亲兵随从。他们出了兴庆府,向贺兰山方向而去。
王旁可不是突发奇想带个锅子,漫咩告诉王旁,这少年皇上不喜欢皇宫的约束,毕竟还是年少,吃喝玩乐都要别出新意,这样才能引起他的兴趣。既然王旁精通美食,不如趁着李谅祚城外驻扎等天明进城的时候,献上美食得到李谅祚的欢心。
这皇上进城不是到了城下,随到随时就进的,要讲求吉日。所以即使早到了城外,也要暂时驻扎一下,更何况接皇上进城,兴庆府还要黄土垫道,净水泼街,百姓跪迎,有番仪式。
此时的梁乙埋还在计划陷害王旁的美梦中,他醒来之后,决定亲自去馆驿请王旁。好歹他是国相,难道王旁还敢拒绝他不成。他想的挺好,便装而来去找王旁,不曝露身份的,悄悄将王旁带入皇宫。等他将王旁引到“广寒门”,只要王旁进去,那就是私闯禁地,接着翊卫司就会有士兵出来捉住王旁。
想着自己的计划他就开心,梁乙埋作为国相,又是梁落瑶皇后的哥哥,自然可以进出皇宫随意。而籍辣雷的身份则是翊卫司的马步都指挥,翊卫司主要负责藩兵卫队的统制、训练、藩卫、戍守及侍卫等事。
梁乙埋和籍辣庆联合,还怕治服不了一个小小的王旁。虽然必须放下点身段,但为了修理下王旁,他兴冲冲的来到馆驿。
梁乙埋来的时候,蔡京正在收拾行李,早上王旁走之前有交代,过不了几日他们就可以回汴京了。蔡京一边收拾心中高兴,总算快要离开这个鬼地方了。这里能玩儿的地方太少,又没有和蔡京能玩到一处的小伙伴。每天不是跟着公子瞎转,就是闷在客房之中。
听见有人敲门,蔡京放下手中的活,打开门是一个十分面生的人,二三十岁,瘦高个汉人装束。蔡京奇怪,平时偶尔也有些汉人学者来找王旁,多数都被掌柜留下名帖,今天这个怎么自己上来了?
梁乙埋开口问到:“这位小童,你家王公子可在馆驿。”蔡京礼貌的拱手回到:“公子不在,一早就出去了,这位大人可留下名帖,我等公子回来交给他。”
让蔡京惊讶的事,来的人似乎没听见公子不在,反而推开门走进房间,口称:“王公子可在?”径直闯了进来。进来看了一圈,见蔡京并未瞒着他,于是讪笑到:“王公子在不碍事,我在这里等他就好了。”说着竟自己在桌边凳子上坐了下来。
看这样子有点不见到王旁就不走的感觉,蔡京无奈,怎么还有这么样的人。但不知到对方来历,也不好向外哄,于是继续干着手头的活。梁乙埋坐了一会觉得无聊,有话没话的和蔡京搭讪着,蔡京只是礼貌的回一两句,其他一概不知,最后梁乙埋坐不住了:“你家公子到底去了哪了?”
蔡京还是那句:“不知道,要不您留下名帖。”
本来亲自来找王旁,梁乙埋就够窝火了,还要对一个书童搭话,他终于忍不住了,板下脸来:“小小书童,你可知道我是谁么?我就是国相梁乙埋,你赶紧告诉我你家公子在哪,不然坏了你家公子的好事,你可要吃不了兜着走。”
他不提自己是国相还好,一说自己就是梁乙埋,蔡京撇着嘴,上下瞄了两眼,心想难怪公子不愿意见他,做个国相都没个国相样儿。都亲自来请公子,还摆什么横。心想这么想着,嘴说道:“我的确不知道公子去哪了,我一个书童,公子去哪也不告诉我啊。”
梁乙埋见跟蔡京多说无意义,心中后悔上楼的时候怎么不多问一声,下楼打听才知道,王旁跟着漫咩出城了。梁乙埋一跺脚,王旁这小子可真是走运。
此时漫咩和王旁迎接王驾的队伍,已经走了十几里,漫咩估算的没错,晌午时候,他们终于看见对面有一队人马走来。这对人马正是夏毅宗李谅祚的行军。
行军的最前面是两名旗手开道,旗手后面是一个少年,身穿白色长袖衣,头戴黑冠,身佩弓矢,骑着一头高大的骏马,这个少年身后是百余骑兵,在后面后有几百名侍卫步卒,张举青色三盖相随,行军的后面是运送物资帐篷的马车队。这么一队人马拥簇着李谅祚,显得耀武扬威。
漫咩等人急忙翻身下马,他命王旁和随从原地等候,自己迎上前去。李谅祚见是漫咩来迎,心中很是高兴。漫咩是夏国的老将功臣,当年歼灭没藏陷害李谅祚的计划,漫咩立下了大功。
两队兵和一处,漫咩与李谅祚并辔而行,王旁以及漫咩的随从跟在李谅祚行军的后面,又朝兴庆府方向走了几里,大队驻停了下来。
西夏皇上不同汉人,他们最早是部落首领,习惯于奔波与征战,即使是皇上的行军,也是走到哪里随时会驻扎在哪里。
眼看着不一会,丘陵之上便支起帐篷,帐篷都是牛皮所制,上面涂上桐油,不但防雨雪,而且保暖。这些帐篷中间一座格外显眼,比一般的帐篷都大许多,王旁知道那就是李谅祚所在,王旁第一在宋代见到所谓的安营扎寨,想想这才几百名士兵的队伍,若是真打起仗来,两军对垒,成片连营,那得是多么壮观的场面。
正在感叹之中,见漫咩朝他走来,打着招呼说道:“王公子,皇上正在休息,一会见你,你可以准备一下。”
王旁拱手谢过漫老将军,笑着说道:“烦劳漫咩老将军美言。” 王旁刚刚见到李谅祚,感到很诧异,在他的印象中,都说李谅祚凶狠狡诈,甚至很少听说过对李谅祚外面的描述。
回顾西夏见到这几个人:李锡哩给王旁的感觉并不像一般的蕃人,而是文质彬彬。漫咩颇有蕃人之勇,虽然上了些年纪,但也不乏豪爽粗狂。籍辣庆是一副没长开的包子样儿,面目不讨人喜欢,有勇无谋。倒是夏毅宗李谅祚让王旁意外,毕竟给王旁的印象都是好勇斗狠之类,没想到确是不穿黄袍着白衣的少年。(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