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封情报是京都地区的一条盛隆派人加急送来的,里面的消息是有关一向宗的。原来是一直卧病在床的大阪本愿寺第十代法主本愿寺证如终于在五月下旬的时候争斗不过病魔,前往另外一个世界了。六月初,本愿寺证如的嫡子本愿寺显如在其祖母庆寿院的辅佐下继任法主之位,成为本愿寺第十一代法主。
刚继承法主之位的本愿寺显如立即忙于统合家中内部势力,同时与天皇、朝廷、周边势力等建立关系,所以此前由其倾力推动地对罗氏家西国领地的一向一揆暴动也必然会受到影响。政良高兴的原因也正是缘于此。
从这一段时间领地各地传回来的禀报来看,这一次一向宗与毛利家虽然在罗氏家西国的领地中制造了不少麻烦,但是一向宗也是因此而损失不少,先不要谈这一次一向宗在当地的寺庙势力在罗氏家各番队的平定中被几乎连根拔起,仅仅是本愿寺从大阪派人的核心人员就损伤不少,比如下间赖廉、下间赖照这两人就正是被罗氏家所杀。原本政良也不知道这两人竟然来到了他的领地上的,这也是在战后从部分俘虏中才获悉的。这两人可是本愿寺历史中著名的“下间三坊官”中的两人,可谓是本愿寺显如日后大力扩张势力的猛将,现在却是憋屈地死于罗氏家的领地当中了,对本愿寺的影响可是不少的。
由于此前政良一系列的提前准备,这一次一向宗在西国罗氏家领地中暴动可谓处于劣势阶段,对罗氏家最大影响,也就是拖延了罗氏家对大内家在西国领地的消化,而且拖延了罗氏家对毛利家以及备后国等地区的攻略与渗透。但是反过来看,只要罗氏家在这一次暴动中彻底将当地的寺庙神社势力清除掉,那么罗氏家将更加彻底地消化掌控大内家在西国地区的领地。
实际上,按照现在的情形,不管政良是否愿意承认,罗氏家的确是被这一次暴动所牵制住了。对于正与罗氏家在安艺国地区对峙的毛利家而言,应该是好事才对,但事实上,却并非是如此。
此前在与罗氏家的严岛一战以及罗氏家对安艺国的攻略当中,毛利家的损失可是巨大的。目前已经确定已经在此两次大战当中失去的家臣就有儿玉就方、饭田义武、熊谷信直、三须房清、乃美宗胜等二十余人,而且诸如熊谷、儿玉、饭田、乃美、己斐、新里、系贺等家族也几乎遭受到了灭族式的打击,即便是逃得一命回来的天野隆重、福原贞俊、香川光景、桂元澄等人,其家族领地也落入了罗氏家的手中。更为要命的是,作为毛利元就自己这些年苦心打造出来的两川体系中的小早川一系,也随着三子小早川隆景被俘虏,小早川家在东部地区的领地被攻占而奔溃了。
军势方面,好不容易东拼西凑起来的上万人大军,几乎全军覆灭,一部分人作为罗氏家的俘虏,并且投降了罗氏家,一部分人则是战死在严岛一战当中。即便是最后一部分躲在严岛之上不愿意投降的顽固份子,最终也是在罗氏家粮食奖励的刺激下,必然会遭到严岛当地领民的“落武者狩”,死在了鱼枪粪叉之下,成为了这些领民向罗氏家领取粮食奖励的凭证。
既然损伤如此惨重,包括罗氏家、尼子家在内的周边势力自然是不会放过痛打落水狗的机会的。出云国方面,尼子晴久虽然卧病在床,但依然不会忘记对付毛利家。即便是表面答应了一向宗与毛利家议和,但暗地里还在联合罗氏家,做着出阵石见国驱赶毛利家在当地势力的准备。
而毛利家在备前国的盟友浦上家,这个时候也明白了在上一次与尼子家在美作国的对碰其实是着了毛利家的道,无意中成为了帮助毛利家牵制尼子家的棋子,从而令到毛利家得以全力专注严岛一战。现在虽然毛利家还是被罗氏家偷袭,夺取了胜利果实,但浦上家与毛利家的关系也显得风雨飘摇起来了。
一向宗方面,虽然此前与一向宗达成了联合对付罗氏家的盟约,可是还是被下间赖廉算计了一把,对方并没有按照盟约前来共同攻击毛利家边境地区的罗氏家军势,这因此而给毛利家造成了不少的困扰。
此外,这一次联合一向宗针对罗氏家的暴动,为了加大对罗氏家在安艺国各处边境的压力,毛利元就甚至允许一向宗在其安艺国、备后国、备中国各地的领地内煽动流民以及信众前往罗氏家边境聚集,目的自然是为了冲击罗氏家的边境地区了。而被煽动起来的流民则是打着投奔罗氏家的旗号要求进入罗氏家领地定居,从而企图增加罗氏家内部的内政压力以及治安压力。
毛利家与一向宗的目的是好的,但结果却是罗氏家对此来者不拒(虽然在内政以及治安上的确造成了罗氏家很大的困扰,但罗氏家有着极大的内政以及物资底蕴,所以很快就给予了这些流民得以顺利妥善的安排,得到好处的流民自然就不会给罗氏家内部闹事了,至于那些有意潜入闹事的信众,则是大部分都被罗氏家区分隔开来,从这一点可以看出罗氏家在当地的情报能力了,这令到毛利元就感到惊惧,毕竟要提前知道这些当地领民的情况,必然是罗氏家很早就对这些地区进行了查探与监视的,这让毛利元就感到身后有人拿着太刀随时准备刺杀他一般恐惧。至于那些直接在边境处闹事的信众,罗氏家干脆直接给予攻击了。
如此一来,毛利家不但面对着被周围势力围攻的危险,而且一系列针对罗氏家不断向毛利家势力范围入侵渗透的应对策略,似乎效果都很一般,甚至起到了适得其反的作用。
现在,毛利元就只得一面极力抵抗着周围的困然,一面艰难地等待着天皇、幕府的出手了。
毛利元就所等待的,自然就是天皇、幕府对罗氏家与毛利家之间的战争调停了。只要与罗氏家暂时保持着和平,那么毛利家就得以能够全力应付来自北面出云国的尼子家与东面的其他势力的困扰,从而摆脱这次的危机。
在毛利元就看来,新上任的幕府将军足利义辉在不久前才暗中广发英雄帖,请求各地大名上洛勤王,而且还非常热衷于利用外交手段来调解各地大名之间的矛盾,以此显示出其幕府将军的威信。这一次在收到毛利家的请求后,足利义辉已经答应派人前来进行调解了。而既然罗氏家一直都摽榜自己是忠于幕府与皇室的忠臣,那么这一次就自然很难拒绝足利义辉将军的调解了,否则就会在自掌嘴巴之余,还因此而与幕府以及朝廷交恶了。所以在毛利元就看来,只要幕府答应了毛利家的请求,那么他的此次计谋是必然会成功的。
毛利元就的想法是好的,可惜的是政良是来自后世的人,对于权衡利弊有着跟这个时代的人不一样的标准,反正这一次政良可是直接拒绝了天皇与幕府的调停请求了。他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狠狠地坑毛利家一把,要是能够联合各地势力共同覆灭掉毛利家,那自然就更好了。
于是,毛利元就一直在家中艰难地等着着朝廷与幕府送来的消息,但是左等右等的,幕府的调停消息没有等到,反而是等到了大阪石山御坊本愿寺住持病逝,新任主持法主本愿寺显如继位的消息。
这对于毛利元就而言无异于晴天霹雳,虽说本愿寺显如这位新的法主此前一直致力于与毛利家结盟,然后两家联合在罗氏家西国的领地中发动暴动,只是现在本愿寺显如刚刚上位,必然将更大的精力投身于先巩固自身的地位当中去的,这就必然导致一向宗在罗氏家煽动的暴动受到影响了,甚至还将影响在备后国针对罗氏家渗入势力的打击的。
可以说,现在毛利家还是需要一向宗在罗氏家领地内继续暴动,从而避免罗氏家调配更多的军力来对付毛利家的。要是平时,他还巴不得石山御坊本愿寺第十代法主本愿寺证如赶快死呢,毕竟按照此前的协议,一向宗是要在毛利家的领地上修建寺庙以及加大招募信众的,而且这一段时间为了对付罗氏家,毛利元就更加是也默认了对方在其领地中大肆煽动信众,导致领地中领民流失严重。但是现在本愿寺证如一死,那么对于毛利家而言就绝对不是好事了,至少对阵罗氏家的一系列谋略就要受到影响了。对此,毛利元就真的是欲哭无泪了。
就在毛利元就苦等幕府调停的消息,同时被本愿寺的变故而弄得白头发也多了几条之际,刚刚还为本愿寺的变故而高兴不已的政良却也同样面临了艰难抉择了。
导致抉择出现的,自然就是由于自己的嫡子罗氏辉良在南九州败退的消息。这个消息是在本愿寺的变故消息送到政良面前的半日后被送抵的。
在政良的原计划中,是要在平定此次西国领地中的暴动后,联合多方势力共同出击毛利家的,因为此前在他看来,凭借以往罗氏家在南九州的布置,以及甲斐亲直等人在边境的威胁,岛津家、伊东家是难以在极短时间内在南九州取得较大的胜利的。如此一来,只要罗氏家全力将毛利家解决,至少将安艺国全部领土占据后,再挥兵出阵南九州也不晚。
只是,这一次本家在南九州的败退,却是令到罗氏家在南九州的威望大大削弱,此前罗氏家在南九州做的一系列布置也必然将会受到影响,而岛津家、伊东家的威势不但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更加是助长了这两家在南九州的攻略进度。按照现在的形势,估计还没等到罗氏家解决掉毛利家,这两家就在南九州形成一个与罗氏家对峙的铁桶阵了。这将大大影响政良接下来的大计划。
虽然现在罗氏家看似有一个极大的版图,但是其中大部分地区才被罗氏家占据了数年,时间最短的也才一年。这些地区不过是自给自足甚至是入不敷出的地区,所以以罗氏家此时积累的家底,在经历了此前刚刚结束不久的严岛一战、西国攻略,而且此时还经历着暴动的情况下,是绝对不能两线作战的,如此一来,政良就要做出选择了,是在平定领地暴动后,先集中资源与兵力对付毛利家呢,还是先解决南九州地区的问题呢?
从威胁程度来看,似乎两者对罗氏家威胁都很大,两者都将会影响到罗氏家即将进行的大计。若是先行集中资源、兵力对付毛利家,那么罗氏家真的能在短时间内解决毛利家吗?这似乎这又有点困难了。最为重要的是,毛利家目前在安艺国与罗氏家的对抗非常激烈,抵抗的决心也非常强烈,在谋将毛利元就的统筹下,毛利家已经数次击退了罗氏家的进攻。
而由于山高林密,道路复杂难行,很多地方便于防守一方的固守,作为当地起家的毛利家自然是充分运用了这些地理优势。而且毛利元就意识到自家领地内可能有罗氏家细作,于是开始全力排查,导致罗氏家侦番不得不退出这些地区,令罗氏家军势失去了前进的眼睛。于是,负责探路的侦番明明看到前面的山头有敌军,结果却是要走上半天才到达目的地,山头上的敌军早不见踪影了。也正是因为这种原因,导致后勤运输速度慢,而且还市时常会遭受到毛利家军势的偷袭,极大地延误了罗氏家军势的进击。
所以在此前所有战斗中,罗氏家几乎是一寸一寸土地与毛利家激战的,而与毛利家的对战的确很痛苦。至于到底有多苦难,只有真正走过这些土地山林的人才会明白到其中的艰辛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