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公走后第二天,姬丹领着一支兵马绕着洛阳城外走了一圈。这还是姬丹第一次亲眼观察洛阳的地形。洛阳果然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确实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好地方。
不过现在的洛阳城与后世历代帝王定都的洛阳城还有所不同,现在的洛阳城面积要小得多。尽管如此,洛阳城中也至少有十万户人家,一点不比邯郸、蓟城等城池小。
从外面回来,回到营中,姬丹下令各军扼守洛阳四周的要道,并命心腹大将干疤亲自领兵五千,把守函谷关一带,只留下南面洛河这一边没有设防。南面越过洛河还是韩国地界,不必设防。
虽说洛阳城没有像后世那么大,但是想要攻下来却不容易。现在秦军十五、六万兵马都守在城内,可谓实力雄厚。虽然一时受挫,却不是轻易能攻下来的。
姬丹不急着进攻,条件没有成熟急也没用。五国联军倒有一半的兵力扼守在西侧靠近函谷关一带,一方面截断秦军归路,另一方面也防止秦军增援。姬丹准备先围住洛阳,围上一阵子,看看形势再说。
六国其他国家已经很久没有打败过秦军了,对于合纵国联军来说,现在能把秦军逼入洛阳已经算是大胜了。不过姬丹不这么想,既然要打,就要把秦军全歼在这里,将其打怕了,从此不敢再轻举妄动,才能保住一段时间的太平。
城内的蒙骜早就看到了姬丹在城外的动静,不过蒙骜一直没有什么动作。事实上,蒙骜一直在备战,没有出城来决战而已。上次与姬丹的骑兵交战时的情景,对蒙骜的震撼太大。回到洛阳城中,蒙骜思考很久之后,决定给自己的战马也打造出马具来再说。这也是蒙骜一直在当缩头乌龟的主要原因。
城外传来消息,自己的儿子蒙武已经死于战场,蒙骜震惊之余,发誓要亲手杀了燕王姬丹。蒙骜不是不想出城决战,但是现在出战于己不利。
谋定而后动!蒙骜身为大将,懂得什么时候该收敛,什么时候该出击。
洛阳是个大城,地处中原各国的中心,商贾云集,铁器、铁匠等都不缺。蒙骜将这里的铁匠都集中起来,将从战场上收集来的几个马具交给他们,令他们尽快赶制出一大批来。
铁匠们夜以继日,不停地打造马具。终于在差不多半月之后,马鞍、马镫等各种马具备齐了一大批,已经可以装备一万骑兵了。蒙骜觉得时机已到,决定杀出城去,杀退敌兵。
虽然蒙骜的骑兵数量不多,但是蒙骜有强弩兵,只要配合得好,足以一战。此时副将辛胜前来献策。
"蒙将军,五国联军不过是一批乌合之众。末将有一计,可以一战而胜。"
"辛将军请讲!"
"我军若是正面进攻,必定陷入混战,到时候胜负难以逆料。以末将之见,不如偷袭。"
"哦?如何偷袭?"
"末将已经打听清楚,城外各国分立营寨,各自扎营。今天晚上,将军可选中其中一营,突然杀入,其兵必溃。一营被击溃,其余各国必定也无战心,到时候可获全胜。"
蒙骜想了想,说道:"好!魏军主将芒卯乃是懦夫,我军就先攻魏国的军营。"
这一晚正好月明星稀,数日来城内不见动静,各国军中的士卒都有些放松了。那些平时军纪严的还好一些,至于一些治军不严的,连巡逻的部队都松懈下来。
半夜三更时分,魏国大军的大部分士卒已睡着,突然营外杀声大起,大队秦军骑兵突入营寨,见人便杀。秦军毫不费力地冲入营寨,攻势特别凶猛。来时蒙骜已经下了严令,只准进,不许退,就是前面是刀山火海也要踏过去。
魏军猝不及防,几乎在第一波冲击之中便被杀了数千士卒。虽然也有很多将士从睡梦中及时起来,但哪里还有心迎战?弃了营寨便往外跑。
魏军主将芒卯本来也想迎战,结果军士根本无法遏制,不停地往外涌。芒卯无奈,只得带了亲随和一部分士卒往营外逃去。
布阵列营,最忌有败兵冲进来。楚国的营寨挨着魏国,芒卯毕竟是大将,知道厉害,不敢带着败兵逃往楚军营寨。但是芒卯只带了部分士卒,大部分魏国士兵都往楚国的营寨逃去。不久,秦军血洗了魏国的营寨,见再无留下魏军士卒,又往楚国的军营杀去。
楚军听说秦军杀到,虽然有足够的时间准备。但是当秦兵真的冲过来的时候,逃来的魏军士卒早已胆寒,首先逃跑,见此情景,楚国的士兵也跟着跑了。秦军不费吹灰之力,又杀入楚国军营。至此,秦军连劫两座营寨。
接下来挨着的是燕军的军营,此时姬丹也已经睡下,接到消息姬丹大吃一惊。
“打开营门,点起火把!”
这是姬丹下的第一道命令。然后,姬丹又下令全军披挂整齐,多备弓箭,隐藏在营帐背后。
全营将士立刻行动起来,营门大开,营内各处点满了火把,将整个军营照得如同白昼一般,而军士则都藏在营帐背后。从秦军开始劫营到现在已经过去一个时辰,虽然来不及出兵营救,但是从容应对的时间还是有的。
不久,魏、楚两国的逃兵逃到燕军营前,见到营门开着,里面似乎空无一人,怔了一怔,不知道发生什么。此时后面秦军追杀过来,逃兵慌不择路,还是一个个往燕军营内钻去。
逃兵刚接近营门,里面射出数支铁箭,将跑在前面的士卒射杀。见此,逃兵们停了下来。过了一会,逃兵见营内再无动静,闹哄哄地再次往里面钻。此时,营中再次射出数箭。这下,这些逃兵明白过来,急忙绕过营寨,往四散逃去。
不久,秦国副将辛胜领兵追到这里,见到营内灯火通明,营门大开,只有营门口留下数十具魏、楚两国逃兵的尸体。除此之外,营内看似空无一人,但也丝毫没有凌乱的迹象,不象刚才楚军的军营,到处都是倒翻的辎重、器械。辛胜心生疑惑,不敢贸然入营,急忙派人去报告蒙骜。
蒙骜听到消息,急忙赶到这里,营中还是什么动静都没有。不久,营中传来丝竹之声,此时四处万籁俱寂,蒙骜侧耳细听,竟然听得清清楚楚。蒙骜心中惊奇,凝神眺望,隐隐见到主将营帐内有人奏乐,其中一人正在独自饮酒。
蒙骜摸不清情况,既不敢进,又不想退,如此僵持了半个多时辰。此时军士来报,赵国的兵马正在往这边赶来。蒙骜抬头看看天色渐明,也不敢真的陷入混战,便下令退兵,撤回城中。
这边赵军未到燕军营寨,便听说秦兵已退,又勒兵回营去了。不久,天还没大亮,楚国和魏国的将士听说秦军已退,也都回了营。
现在姬丹是统帅,这里的将士都知道姬丹治军非常严格,尤其是上次申明军纪时的情景,令人胆寒。芒卯和景阳心中不安,命士卒前去燕国军营打听。
很快,士卒回来报告说燕国军营一切如常,仿佛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过一般。芒卯和景阳心中稍稍放松一些,下令士卒该巡逻的巡逻,该训练的训练,一切恢复正常。
到了下午,各军主将到姬丹军营开会,见到姬丹正在营帐中独自悠闲地看书,众人在帐内坐定。不久,姬丹缓缓抬头,问道:"有谁知道洛阳的名字怎么来的?"
众人面面相嘘,不知道姬丹怎么突然问这么奇怪的问题。看姬丹不象是开玩笑的,韩国主将公孙婴说道:"回大王,洛阳在洛河之北,河之北是为阳,所以叫洛阳。"
"嗯!"姬丹点点头,说道:"说得好。我军拿下洛阳,便得在这洛阳的洛字上做文章。"
众人互相对视一眼,李宽忽有所悟,说道:"大王之意,莫非是要用水淹?"
"正是!"
众将这才醒领悟过来,魏国主将芒卯马上说道:"大王妙计,臣等不及也!我军有大王统帅,何愁洛阳不破,秦军不灭!"
姬丹看也没看他一眼,说道:"我看未必。"接着,姬丹大声喝道:"军令官何在?"
姬丹身边一名将领模样的人上来,说道:"末将在!"
"军令官,敌军来时,若是士卒弃寨逃命,该当何罪?"
"该当斩首!"军令官毫不犹豫地答道,语气铿锵有力,充满了坚决。
"嗯。若是全军都弃了营寨,该如何处置?"
军令官犹豫了一下,看了看帐内在座的各军将领,低声说道:"按军法,应当将主将斩首。"
"大声点!"姬丹突然喝道。
"全军弃营,不能尽斩,当斩主将!"军令官大声喊道。
听到这里,芒卯和景阳一下脸色煞白,看着姬丹,目光中充满了恐惧。帐内气氛一下阴冷到了极点。沉默片刻,姬丹说道:"昨日秦军劫营,魏、楚两军不坚守待援,弃营而走。孤身为统帅,有严明军纪之责。既然军律如此,孤也难徇私情。来人!"
"在!"
"将两人推出去斩了!"
“是!”
侍卫上来,就要将芒卯、景阳二人推出去。芒卯一下子跪倒在地,口中急呼:"大王饶命,昨日秦军到来,全营皆惊,臣也是迫不得已。"
见此,李宽、公孙婴也急了,上前跪倒在地,说道:"大王,临阵而斩大将,于军不利。还望大王饶恕他们一回,让他们戴罪立功。"
"军所恃者法也!军法不严,孤如何统兵打仗,大军如何克敌制胜?"姬丹眼睛望着帐外,语气平静之极。说完,姬丹挥挥手,吩咐侍卫将两人带下去。
芒卯大惧,不停地喊饶命。景阳却是条硬汉子,没有象芒卯那样怕死,边走,边忿忿不平地喊道:"老夫不服!你是燕国的君王,我是楚国的大将,你无权斩我!"
……
喊声渐渐远去,不久,侍卫将两颗血淋淋的人头送上,放在众将面前。姬丹看了一眼,挥挥手命其退下。
"今日若是孤弃营而走,诸公也当将孤擒下斩首。"姬丹徐徐说道。
姬丹话音虽轻,但是落在众将耳中,却如同惊雷一般。试想姬丹身为燕王,对自己都这么严厉,何况他人?
帐内众将面面相嘘。于是,姬丹下令魏军副将卫庆取代芒卯主将之职,楚国副将张义取代景阳之职。(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