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大乔夫人
马谡起草好军令,诸葛亮盖上印玺,交他给负责传递消息的亲兵卫所送了过去。顶点 23S.更新最快
原本这些事情,是邓艾的职责,现在马谡做了侯府中郎,诸葛亮自是把这些琐事,交给了马谡,让邓艾有时日,多去各军走动,向赵云、张合等将军,请教兵法武艺。
马谡离去后,诸葛亮起身活动了一下筋骨,继续批复各地的公文,今年各地丰收,如今大部分秋粮,已经运至南郡的兴义仓。
难得今年荆州风调雨顺,加上各项惠农措施,以及建市场促商业的政策,让荆州的粮赋和税赋,都比往年增加了三成,百姓家家户户的收入,也比往年增加了五成,原本亩产不过两三石(本书一石为一百斤。),今年也提高到了四五石。
建造市场,减轻赋税,修缮道路,放宽文牍,便于商人出行便利等等措施,诸葛亮可是让户曹进行了大量的投资,投进去的金钱,高达三万金。(注:本书一万金即一亿汉代五铢铜钱,古代换算大致的结果,若有更精确的,可以指正,谢谢。)
诸葛亮这些投资,看似花费庞大,但经过这大半年的运作,大部分市场已经开市,虽然距离收回本钱,还需要一些时日,但以现在每月增加的赋税来看,诸葛亮投资这笔钱,最迟也就两三年,就可以回本了。
而建造的这些市场,不说使用百年,但起码用二十年是没有问题,而诸葛亮投资本金,却只需两年就回本,其余的使用期限,自然是纯利润,而作为一个施政者,自然是要远光长远,而不是拘泥眼下的小利。
就好比如今各郡县,诸葛亮都设立了劝学司,而且每座县城,至少建造了三座以上学堂,凡是学堂的教书先生,一律发放俸禄,享受掾吏待遇,贫苦的学生可以享受免费供读。
这笔投资同样不小,但十年二十年后,这些学堂能够诸葛亮培养多少人才,这些都是潜在财富,不是用金钱能够衡量的。
如今荆州大地,大大小小的士族豪族林立,真正读书的人,也基本是出自他们各自的府邸,从上月前各地科考人数来看,就能证明这点了,想想整个南郡,几十万人口,前来参加考试的人选,竟然只有一百五十人。
这一百五十人,其中有一半是南郡的士族豪门弟子,有三十五人是中原避难的士子,真正的寒族子弟,不到三分之一,可见当时寒族百姓,真正能够读书,懂知识的人,是少之又少的,当然这一百五十人,并不是全部数据,显然当中还有不少人,因为不满科考这个制度,而没有报名考试。
所以劝农桑,促商业,开民智,立明堂四件大事,已经成为诸葛亮施政的纲领,这是对内的政策,对外的政策自是开疆扩土,一统山河。
如今对于诸葛亮来说,人才仍然是急需的,这次科举选士,录用了大批士子,充实在各县衙之中,充当佐官,这些人能不能大用,还需要经过一番磨练,才能知道其才能若何。
好在益州的战略部署,即将全面展开,益州天府之国,不但地域千里,人才鼎盛,若得益州,那自己不但能够实力大增,而且急缺的各项人才,也会一一充实进来。
所以对于诸葛亮来说,只有拿下益州,他才有问鼎天下的实力,若困守荆州,虽然能够屹立一时,但终究抵挡不足曹操源源不断的攻击。…,
毕竟战争,打的就是民力,财力,兵力反倒是最其次的,荆州虽然富裕,但比起曹操的中原大地和北方各州,整体实力,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如今曹操不敢与自己硬拼,并不是他真畏惧,而是有江东这个掣肘在,若真拼个鱼死网破,那诸葛亮肯定不会是曹操对手,这不是兵力问题,而是民生。
曹操可以集结二十万大军,长期对荆州作战,时间三个月,诸葛亮抵挡没问题,半年诸葛亮勉强可以维持,若长达一年的话,那诸葛亮境内势必赤地千里,民不果腹,兵无粮草,自然也就不战而匮。
可曹操坚持一年,虽然会有影响,但却不至于国破兵亡,两相比较,诸葛亮心中对于得到益州的渴望,自是一日比一日切盼。
同样江东的孙权,目前的情形,跟诸葛亮没有什么区别,眼下曹操虽然号称三十万大军东征,但诸葛亮相信,孙权不可能不知道,曹操兵马根本没有这么多,可他却仍旧如此惊慌,就是因为他有危机感。
寿春郡和广陵郡地理位置重要,位于江北纵横交错的水域平原,退可作为江东的北面屏障,进可作为进取中原的跳板,孙权好不容得这两郡,自是不容有失。
所以他明知道曹操并无一战灭取他江东之心,可他仍然向诸葛亮求援,目的就是为了确保二郡不失,只有二郡不失,若天时有变,他孙权仍然有问鼎中原的机会,这就是强者之心,虽然处于弱势,却仍旧拥有一颗自强不息,奋力向前的进取心。
就在诸葛亮沉思之余,一阵悠扬的琴声传来,不由打乱了诸葛亮的思绪,诸葛亮惊异的站了起来,这琴声熟悉,却不是甄宓所奏,因为甄宓知道,白天诸葛亮在前院处理政务,她抚琴会打扰到诸葛亮的工作,所以白天甄宓是从来不抚琴的。
可现在午后刚过,后院却传来琴声,显然不是甄宓所为,细听之下,诸葛亮却听出来了,这琴声必然是大乔弹奏的,因为琴声中那股幽怨之音,几乎成了大乔琴声中独有的韵味。
这段时日相处,诸葛亮其实已经看出,大乔似乎有意依附自己,而且黄月英几女,也跟自己说过,表示她们姐妹并不反对,而且也希望诸葛亮能够再娶,以便将来多生养子女。
对于这个提议,诸葛亮总是笑笑,不置可否,现今自己已经有了一儿一女,心中已经没有什么遗憾,而且甄宓最近经过自己的辛勤耕耘,已经又有了两月身孕。
不管是儿是女,自己很快就会有第三个孩子了,虽然对于帝王大族来说,或许有些少,但对于诸葛亮来说,三个孩子,已经不少了。
不过眼下政务忙完,大乔这个问题,对于诸葛亮来说,也是块心病,如今她们姐妹,看样子是铁了心要留在江陵,而且她们姐妹又时常出入侯府,虽然她们跟诸葛亮之间没什么,但现今关于诸葛亮跟二乔之间的风流韵事,却还是成了江陵城那些茶余饭后的谈资。
为这事,礼曹从事习祯,还特意上过奏表,意思是让诸葛亮纳二乔为妾室,收入府邸,以免那些流言蜚语,影响诸葛亮声誉。
这个时代,纳寡妇为妾,并不是什么惊奇之事,相反跟寡妇眉来眼去,反倒会成为别人口中笑资。
对于究竟要不要纳大乔入府,诸葛亮心中还真有些犹豫不决,如今手头事情忙完,正好有空跟大乔交一下心,若她们姐妹真打算留下,自己干脆就留下她,若她们姐妹仍然惦记着江东故乡,也正好趁鲁肃此次出使,让二乔返回江东。
毕竟这两女不是一般女子,而是名动天下的美人,身份尊贵的江东孙夫人,自然不能像对待一般女子一样,否则只会给自己添上一笔不好的历史记载。
(似乎终于可以水到渠成了,大乔的问题,困扰了很久,还是决定留下吧,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