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现在,李成梁居然要拿出两千亲兵,足足四分之一的家底作为陪嫁,送到龙天羽的手下听候差遣,这是什么意思,其中蕴含着何等的意味?这点龙天羽还真的是被李成梁如此豪奢的大手笔打了个措手不及。迟疑了一下,龙天羽没有开口,而是用眼神关注着自己这个干爷爷的神情举止,并且附带着观望着李如桢的表情,毕竟在没有考虑清楚对方意图的前提之下,轻易开口一定是多说多错,不说肯定是不会错的,沉默在此时就是金子般的存在。因为在自己看来,李成梁放出如此巨大的大饼,必然有其幕后的原因,和所需要赚取的利益,要不然的话,他断然不会做出如此割肉的行为。很可惜,李成梁的面上神情没有丝毫的变化,根本让人无法窥探出什么心理的活动,嘿,也是这老狐狸,说起哪里那么容易让人看透,倒是李如桢面上却是流露出了心痛的滋味,浮现出意外震惊的神情,这说明什么,说明李成梁的这个行为是没有同李如桢说起过的,换句话说,李成梁的这个心思是临时起意。
只是这只老狐狸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是因为疼爱孙女所,怕孙女过门受到欺辱,为了加大她存在感而做出的行为?随之龙天羽立刻推翻了这个想法,完全不可能,以李成梁这种人的风格行为来说,在这种事关族群存亡的大事件上面,绝对不会因为个人的私人感情作祟,而做出任何不理智的行为;那么难道说是掺沙子?他知道了沈有容和自己的关系之后,要通过这种掺沙子的行为,让这两千兵丁进入自己的内部,一方面加强两边的关系深度的牵扯,另外一方面,他能够通过这些兵丁更深入的了解到关外的一举一动,进而摆脱现在消息滞后,无法掌控状态的局面?想到这里越想越觉得应该如此的龙天羽不由得感叹,姜还是老的辣,李成梁这么一手阳谋绝对是一招好棋。第一、这老狐狸是看到关外的摊子铺的大了,自己是急需军事力量来维持稳定的秩序,确实如此,别看自己现在要扩军一万,听上去似乎很多,但实际上根本不够,这点人在广袤的关外土地之上撒下去如同胡椒面一样立刻不见踪影,所以他送来两千勿用怎么训练的亲兵过来,如同及时雨一样让自己难以拒绝;第二、老狐狸这么做是就是在同自己表示,他是支持这项对关外的清扫行动的,要知道李辽东的名号可不是白叫的,沈有容不管是根基、还是论起名声,又或是军中的威望来说,总是要差这老狐狸一招,现在有了这两千人的加入,立刻就能让关墙外某些没有熄灭野望,寄希望于大明军将之间矛盾的人走向绝望,对于稳定关外的局势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更何况自己这边要娶李成梁的孙女,让两家的关系更加亲密,那边就拒绝了人如此示好的行为,哪说明什么,说明自己对李家依然是有误会,有隔阂的,如此李家必然不可能全力帮助自己实施发展计划,而李家的根深枝茂,将会导致辽东很多人观望的风向标,想那个时候,不说别的自自然然就会阻碍自己的行动。所以李成梁根本不担心自己会不要这两千人亲兵,早就已经算的死死的自己必然会要的,而且一定是面上带着笑容,拍着双手呈欢迎的态势。
李成梁作为抛出震撼话题的人,此时倒是轻松如意的很,笑呵呵的同柳原凯二人喝茶聊天,忆想当年说的是不亦乐乎。只是此时他的心里面却是有些自得,见到自己这个干孙子有些摸不透自己的思绪,心里面就莫名的而有些欢乐的快感,只是很快他就将这些没有必要的感情抛之脑后,作为一个政治家来说可以拥有自己的感情,但是却不能长期拥有,要是不能用理智去控制感情上的因素,那么这个政治家的政治生命绝对长久不了。虽然李如松并不知道什么是政治,或者将自己定义为一个政治家,但不妨碍这个有着政治天赋的男人去领悟这种政治上长久不衰的道理。当然李如松抛出两千人并不是为了看到眼前自己干孙子坐蜡,犹疑这么无聊的行为,说句难听些的话,如果没有在临来柳家堡之前,接到关外女真覆灭真实情况密报,他是绝对没有任何理由做出如此连他自己都觉得有些疯狂的决定。
虽然沈有容号称能够基本掌握开原参将的所有势力范围,但这里是辽东,是他李成梁经营多年的地方,他李成梁的影响力,威慑力,无人可及的威势可是根深蒂固的,绝对不是一个外来户能够在短短半年之内能够替代的,只要他李成梁想要知道,就一定能够知道这辽东大地上发生的各种事情,保证比锦衣卫的消息来的还要灵通,还要可靠,还要更加的细致。因此早早就已经从龙天羽知道关外会有如此一战的他,早就已经将触角全方位的监察住关墙之外所有风吹草动之上,当初他只所以不想去主动提出要对龙天羽进行某种援助,就是想从侧面了解整个干孙子到底在辽东这块土地之上,在关墙内外拥有何等的势力,这些势力不管是明的还是暗的,是强、还是弱,总是要经过一系列压力、事件的沉淀才能让人一览无遗看的清清楚楚,所以不干涉就是为了看清楚龙天羽的势力,为今后李家做出选择而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因为从目前的状况看,龙天羽背后的力量有着太多的不确定因素涵括里面,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如果没有很详实的数据支持,就容易造成误判断,进而产生政治上的被动,这种关乎辽东格局,甚至是李氏家族前途命运的大事,他李成梁是不敢有丝毫的马虎大意,要不然可是对不起跟着他吃饭找食的一众亲朋好友的依托,和千万人寄托的责任。
可是当他详细观看了密报的内容之后,李成梁产生了一种难以置信的想法,起初的瞬间甚至开始怀疑这份密报的真实性起来。尤其是密保之中关于战争某些场景的描述,要不是他知道写来密报的人是他多年的心腹暗探,自己对这个人又有过大恩,他断以为这是在写一部演义小说,是说书人的讲古,怎么可能不声不响关外就出现了一只拥有众多火器,而且能够熟练运用的强军?不说别的,就说火器吧,李成梁自己的亲兵护卫,那种密报者描述出来的所谓可以很轻易移动的威力强大,射程遥远的火炮就是一个从来没有过的东西,大炮这东西除了虎蹲炮之外,给李成梁的印象是只能摆在城头作为听响吓唬人的工具,怎么可能作为攻城使用的主力?可是仔细分析,推敲过之后,李成梁选择了相信,是啊,缜密的逻辑能力让他开始相信这封信的真实程度,并且从根子上认同了里面大多数的内容。从关外的局势里面,凭空冒出来的木鲁罕势力这不用多说李成梁也心知肚明这个所谓的女真新部族是如何冒出来的,一定是云字号马帮在关外的老巢所在,而它所拥有的武力绝对就是云字号原有的马队,后来改称青年军的那支武装力量,这支力量对于李成梁来说并不觉得有什么奇怪,早前队关外某些女真部落进行清剿的时候,他就借助过这些青年军的力量,从显露出的冰山一角之中早就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所以青年军的出现,并不会让李成梁太过震撼,惊讶,毕竟这些都是这位老于世故的辽东边军第一任,早都在意料之中的事情。想来也是,昌盛号多年来的积累,养出一支能打的武装也是常理之中的事情,作为一个军界的老将来说,长期的军旅经验使得他自己明白,只要有充足的物资保障,再加上严明的纪律和操练,训练一些精兵算不得什么难事。在整件事情里面最让这个辽东大鳄感到意外的,是哪两千拥有如此强大的火器力量,李成梁从青年军大量使用火器的现实之中的感觉到了一种担心,这种担心既有李家的,也有对于辽东未来格局的某种深层次的考虑,更有对于未来战争模式改变的担忧顾虑。
在密信的描述之中,李成梁清楚的认识到了所谓短小精干青年军在纪律、组织上面的力量,也同样认识到了他们在火器方面的成就绝对比现存大明王朝的所有火器匠户都要高明不少,至少那种威力强大体积却不庞大的火炮,能够射速奇快比明军使用的火器操作起来快速五到六倍,如果真的事情如同密信上所描写的那样,李成梁敏锐的感觉到,这就意味着原本固有的传统冷兵器战争模式一去不复返了,未来的战争必然将让位于火器。火器,这是一个让李成梁既陌生又熟悉的东西。(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