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州城南,这里有一条绿树成荫,古朴静谧的小街,它还有一个优美的名字——枫树巷。
枫树巷的街道两旁都是些经营老行当的店铺,有金石篆刻、笔墨纸砚、书画装裱、玉器古玩、瓷器刺绣等等。
这里的建筑也很有特色,很久以前这里曾是达官贵人的聚居地,留下许多飞檐高耸、雕梁画栋、粉墙黄瓦的古建筑,随着历史的变迁,这些房子的主人早已风流云散、不知所终。只剩下这些古老的建筑依然屹立在枫树巷。
正因为这些,整条街弥漫着一股朴拙典雅的气息,枫树巷也因此成为这个城市中古民俗文化的一个缩影,历届政府也都将它作为展示城市文化底蕴的一个窗口,几乎每年都会拨些钱对枫树巷进行修缮粉刷。
这条街上的人流量并不大,因为这里店铺经营的都不是门庭若市的买卖,不过这里的店铺基本上都有些年头,甚至百年老店也不鲜见,要说历史最悠久的,就要算坐落在枫树巷中间位置的“宝器斋”了。
“宝器斋”是一家经营古董古玩的百年老店,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最远可以追溯到清高宗乾隆二十年,即1755年,“宝器斋”最早是开在北京的,70年前才迁到了榕州,具体原因,没人知道,这家店是由一个姓夏的人家世代经营,如此久远的家族经营历史,不仅在枫树巷是头一家,甚至在整个南方都是屈指可数的,在夏家的历史上也曾经有过钟鸣鼎食的风光,但历经岁月的冲刷,早已辉煌不再。
玩古玩这种事情,你不仅要很有钱,你还要很有时间,很有学识。现在大街上有钱人倒是一抓一大把,但是真正有本事玩古玩的人去却是非常稀少的。所以“宝器斋”现在门可罗雀的情形就很容易理解了
“宝器斋”如今的老板夏渊,是个不到三十岁的年轻人,大学毕业后,原本是准备和父亲的养子林柏一起到美国留学的,但是急着退休赋闲的父亲却以“家业不可废”的理由把他推上了掌柜的位置。
好在夏渊从小深受熏陶,也很喜欢摆弄古玩,家里这间有数百年历史的“宝器斋”常让他引以为豪,再说作为夏家的子孙,打理“宝器斋”更是义不容辞的责任,而且他也希望上了年纪的父亲可以少一点操劳,半推半就之下也就接下这个差事。在依依不舍的把林柏送上了远游的飞机后,夏渊正式当上了“宝器斋”的老板。
“宝器斋”是间三连开的铺面,一百八十平方大小,在枫树巷算是较大的一间了,店铺的装饰典雅精致,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各式古玩,更显得古意盎然。
这年月古玩的生意都很冷落,好在“宝器斋”的店铺是夏家自己的祖产,不用象别的店一样每月还要上赶着交店租,即使生意不是很旺,也不至于亏本钱,所以混个衣食无忧自然决不成问题。比起夏渊那些在人才招聘会上挤破头,为了职称工资大动肝火的同学,他算是活得滋润多了,以致于每次大学同学的聚会上,他都成为他人口中“令人羡慕的闲散家伙”。
此时,午后温煦的阳光从天窗照射下来,店里的各式古玩在阳光中反射出一种悠然的华彩。
夏渊静静的坐在柜台后面,手上捧着一部古香古色的线装书,专注地阅读着,书的封面上写着三个端严的隶书字体——《异物志》。
数百年的经营史使夏家在古玩这一行积累了丰富的学养,并因此诞生了一部历时两百多年的家族笔记体巨著——《宝器鉴》,这是夏氏家族数百年古董生涯的历史见证,也是数代人心血的结晶。
这部《宝器鉴》分为『上鉴』、『中鉴』、『下鉴』、『异物志』四个部分,前三部记录了家族在200余年中曾经手、鉴定过的各种古董古玩,并根据它们的价值高低,以上、中、下来分类记录,其中所包含的历史文化价值可以说是难以估量的。
其中『异物志』记载的都是一些具有奇异特征的文物,或是与这些文物有关的奇异事件。
夏渊平时最感兴趣的也是那部『异物志』。这可能和他性格中好猎奇、冒险、喜欢追根究底的个性有关。
此刻他正在认真的翻阅『异物志』中的第一个记载——《聚精石》。
窗外的时间以一种舒缓的状态默默流逝着……
在那个宁静的午后,夏渊以为自己的一生都会这样悠然的度过,他没想到自己以后的命运会和80万光年外的某个文明发生如此密切的联系。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