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宗所信乃是认为世间有因果业报,将有一人其为天佛之身,能赦世间众人之罪,帮众生等极乐彼岸,但此时,这‘白虎敕使’所学这剑术,却牵扯释宗一种另一端‘佛难’之说,因此一剑使来竟是毫凶悍霸绝,完全无释宗武学之中的慈悲之念,中儒者心头升腾一片凶戾之剑气,幸存儒者所见更是真幻莫测,众人只觉天地一哑,寂灭之中,生一佛主之像,手执利剑朝众人心头刺来。www.tsxsw.com
沈彦尘虽是能以‘尘埃密术’之中心法不为多动,可在想出手却是困难,更是心知这等击技之术乃是意念、愿力之争,只怕场中儒者难以抗衡难有有心神为丧的可能,这时却听程无逸道:“丰年收黍穗,更有高廪,后置酒醴。敬天法祖,维修礼乐。苍天悠悠,圣人虽去,经纬仍在,君不见彼黍离离何曾荒,浮云何曾能蔽空,纵有千折万磨,彼稷之穗未曾绝!”
在程无逸的声音其实并不是很大,可众人就是在这话语之中忽然‘清醒过来’,沈彦尘只觉在程无逸的话语之中,自己仿佛在看到了一场丰年的农收,那时天旱、洪涝之下的丰年之景,在程无逸的一声声中,沈彦尘感觉到的是实实在的活着,这些话似乎是在告诉众人,真正能解脱人的不是‘空’,而是真正致力于劳作和繁衍。
瀚海燃起的汹汹火焰映照的整个稷下学海如染着一抹血色,而在程无逸的高吟之中,沈彦尘心中却生出了一种‘稷下不死’之念想,就在这时,程无逸手掌一张,那地上‘厚土之剑’竟是凭空飞回手中,而后程无逸慢慢吟起《诗经》之中的句子来,听着程无逸的声音那一旁幸存的儒者也挣扎着慢慢站直了身子,一个神情庄重,那本已灰心丧志的脸上却是露出斗志来,然后沈彦尘听见整个瀚海广场之上想起儒者的高吟之响。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
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
行迈靡靡,中心如噎。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在这众儒者的声音之中,沈彦尘只觉似看到一个身着青衫儒服之人的身影,沈彦尘却是在这儒者的声里听出‘稷下’二字的真意,中儒者所吟之诗乃是出自儒门经典《诗经》,千载之间儒门之学遍传神州九陆,沈彦尘自小也曾学习,知此诗之名为《黍离》,乃是名列《诗经》王风十篇之首,而更多时候儒门中人有将其称为‘黍离之悲’,此诗传为后创建稷下学海的孔门十哲中的周子悯所著,乃是儒门先哲过离朝旧都之时所作感怀之语。
听着这《黍离》之吟,刘易阳只觉体内真气竟是在迅速的恢复之中,体力稍复也高声吟这一首《黍离》,更是看着一肩挑棺立身在前的程无逸,心中不由得暗道一声:“程师弟,你终于是成长了,今日之后,即便是刘易阳以身殉道,可稷下有你,纵是死我也可放心。”而在‘白虎敕使’所谓的‘寂灭净土’之中,本已经心神涣散的绮云也在这众儒者的高声吟唱中回过神来,立世也高声诵吟着这一首《黍离》。
当时之世,据说‘儒圣’孔丘虽未曾亲往离朝旧都昭明城,可闻子悯之诗却是潸然泪下,随后在编撰《诗经》之时,便以此诗为王风十篇之首,甚至再后来孔门十哲开创稷下学海最初基石,众贤者为其取名之时,便取此诗中‘彼稷之苗’、‘彼稷之穗’、‘彼稷之实’之中的‘稷’字。此时此刻,沈彦尘已然明白为何中贤者会取这个‘稷下’二字,所谓‘稷’者五谷之长,正是黎民百姓养家糊口的来源,而在这‘稷’之下不是别的,正是万民的生养繁衍。
不止是沈彦尘,那一向狂傲的‘白虎敕使’,甚至是高深莫测‘玄武敕使’都感受到了那一股子‘气’,或者说是‘儒风’更为贴切,在此之前,可说天门一场奇谋,已然将整个稷下学海击向了万劫不复的境地,可此时,凭着程无逸一声声的高吟,鬼蝙卫们的心中忽然有着有种‘胜负未定’之念,而对于一旁两位天门敕使来说这一股子‘浩然之气’更是感受至深,两人在这‘儒风浩荡’之中看到的和沈彦尘不同,恍惚之间,两人像是看到田野之上的稷苗之生、稷穗之长、稷实之收,而在这生长和收获的过程中,虽有风霜雨露、天旱洪涝,可这一度又一度的春秋之中,一个又一个的农夫前赴后继的努力着,为这生存和繁衍,为了明天而坚强的活着。
‘白虎敕使’心中一阵愕然,自从自己领悟这‘领域之力’之后,何曾料到会有今日这般异状,在武道之中本有‘一线天’之说,可说武者之间虽然本身差距在一线之间,可自身境界高低却有能使得两人呈现出天壤之别,若在平时,自己一开这‘苦集灭道、寂灭净土’的‘领域之力’,若领域内之人未曾勘悟到‘领域’等境界,自己斩杀他人就如切瓜一般,可此时,明明这在领域之内只有刘易阳境界至此,可他一身伤患早已不足为惧,而手持‘厚土之剑’的儒者明明只是刚刚领悟‘领域之力’而已,何以…何以凭着那几句儒门《诗经》之语竟能帮助众人不手自己所制。
当‘白虎敕使’心中还在讶异之时,众儒者刚巧已是将《黍离》一遍吟诵完毕,而这时,程无逸也在高吟低唱之中出剑!只见此时程无逸手中厚土所施之招已然不是沈彦尘所见过任何招式,一剑既出,本爱走厚重、大拙的程无逸手中厚土却幻化剑影千万。
此一剑,而在众儒者此时正吟的《黍离》第一句——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白虎敕使’心中一惊,只因这一剑所来内劲虽是不强,可其中剑意却是沛然,可‘白虎敕使’也非时武道凡手,一咬牙也是针锋相对,手中‘破哉’耀一片金光而出,一旁静观的‘玄武敕使’看着即将交错的两柄剑,那一双‘虚危之瞳’中闪出莫名的激动,心中暗道:“先坐曾说天地之间若以剑器论,非是只有所谓‘五方帝剑’为最,终于…终于自当年围杀商恨雨之后,这流传千年的儒、释、道‘三教’之中再有名锋交错相杀了。”但见两剑交错,星光崩裂,两人翻身飞动,兵刃交接之下,如有天雷闪动,听得场中之人耳朵生疼,一时间两人竟是平分秋色,不相伯仲。
在这时沈彦尘却发现,其实程无逸此时所施展的剑术乃是迎合着《黍离》而出的,心中对着儒门武学之浩大之感敬佩,在细看之下,更是晓得其实若是单以自身武道击击而论,程无逸怕是比不上这‘白虎敕使’,但此时程无逸能越战越勇却是皆在‘气’字自上,沈彦尘虽是不晓得稷下之外,文翰林绝笔书浩然之气,在临死之前将自身从书法之中的‘永字八法’绝艺传给程无逸,而程无逸更是在文翰林的举动之中悟出‘天地浩然一气贯之’的体悟,但沈彦尘却是想到了兵家治军之中的《兵势篇》中的士气论,其中便有领兵之要在治气的说法。沈彦尘已然感受到,此时此刻,其实程无逸所展示的实力,不仅是他自身能为,更是集纳众儒者之‘气’,借着这份天地浩然在战斗。
一肩挑棺,一剑对敌,剑舞必起浩然气,两人交手数招程无逸是丝毫不落下风,‘白虎敕使’素来心高气傲,便是在天门四位敕令之中也是心傲之人,久攻无攻,忽起一声唳叫,手中破哉剑势陡然一变,那附着剑身之上的金光显示一收一敛,猛的暴起,竟是化虚为实,而剑身却呈阴暗的色调。从开始的极灿烂变成暗淡无双方,但那一声唳叫却久久不歇,沈彦尘觉着这一声叫呵虽是戾气十足,可和自己曾见那泉下‘魑魅魍魉’的阴郁戾气却是大为不同,而这一声唳叫像是硬生生要在这儒者所吟的《黍离》之中夺一分自己天地。
‘玄武敕使’看着‘白虎敕使’手中‘破哉’的变化,眼中双朦越是兴奋,用低沉的只有自己能听见的声音道:“果然…果然这是桫椤双树所成的其中一剑,佛主寂灭,生死枯荣,双树桫椤,修罗般若!”而‘白虎敕使’这一剑不若以往的金色灿烂,但陡然一变的剑势竟是神乎其技,以谁也不曾看清的路径刺在程无逸肩头之上。后续剑招更是绵绵不绝,登时大有败程无逸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