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话音未落,只听“叮呤……叮呤”之声响起,一顶黄帷鎏金的肩舆,从容不迫地转出山道,悠悠荡荡地来到天坛正中,抬轿之人,却是两名身穿神策军衣的武士。那轿后跟着四名全身劲装,英气勃勃的女真。
待那肩舆停稳,刘希岳抢上一步,躬身撩起轿帘,却是不敢拾头。
一阵环佩叮咚,轿中走下一位丰润如玉的女冠。她虽然头戴云冠,身著道装,却披了一件五彩描金的霞帔,平添了几分雍容华贵之气。
“参见琼真公主!”
柳默然等王屋道人俱各跪下,向那琼真公主行跪拜之礼。
“快免礼!既有王屋三真在此,却不知谁有那么大胆,还敢来我王屋寻衅!”那公主妙目一扫,早已见到天坛顶上一片狼藉,不由眉头微皱道。
柳默然忙趋前道:“此事皆因小徒妙音而起,扰了公主清修,还惊动了公主金身。希音心中实是不安。场中来了不少黄巢余孽,恐对公主不利,还请公主速速回銮。”
琼真公主身子忽地一颤,似是十分激动,忽又银牙一咬,恨声道:“想不到事隔十余年,这些犯上作乱的贼子又死灰复燃了。三位真人,今日切莫叫那黄巢余孽走脱了!”
她不知来者俱是武功极高的杀手,王屋道士虽有仙功在身,也未必能解了今日之围。
这琼真公主是当今昭宗皇帝亲姊,前朝僖宗皇帝之妹。原来封为金华公主。广明年间,黄巢攻入长安,僖宗匆忙逃去四川,忙乱之中,却并未携她同往,以至于她身陷乱军之手,历尽苦难。待得中和年间黄巢乱定,僖宗回驾长安,她却自请出家入道。原来大唐公主入道者极多,那僖宗心中颇有歉疚,便将当年玉真公主所修的玉阳山灵都观里的玉真别院赐给了她,并赏赐宫女及神策军武士多人。这金华公主便在玉阳山灵都观亲受道箓,改名“琼真”。待得其弟昭宗继位,时常想念其姊,数次召请回京。他姐弟二人原就一母所生,手足情深,故而恩宠有加,这琼真公主便时常来往于京师玉阳之间,连王屋山也深受皇恩。
当时那刘希岳急急从阳台观赶回玉阳山的灵都观,将阳台之难禀知希言真人刘守常。那刘守常连忙率领观中精于剑术的年青道士奔赴天坛,去救妙音。这刘希岳却多了一个心眼,他心想来者是晋梁吴三镇牙军,只有请出在灵都观出家入道的琼真公主,才能对三镇有所约束。便匆匆进了玉真别院,将此事告知琼真公主。这阳台观与玉阳山之间只隔着一条玉溪,琼真公主平日里也常来阳台观走动,她尤其钟爱才貌绝佳的妙音,此时一听妙音有难,二话不说,便随着刘希岳等灵都道士上了天坛。
刘希岳原来只道是三镇牙将来抢妙音,此时却知尚有黄巢余党在内,不由跌足大悔,没料到自己一时之计,却令琼真公主身陷危境。心想早知如此,还不如不请公主上山。
他平日里是个极有见地之人,此时到也临危不乱,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便是舍了自己性命,今日也要保得公主安然无恙。
他忽地朗声道:“梁晋吴三镇使者听令!今有大唐琼真公主在此,各位将军齐心协力,奋勇杀贼,擒了那黄巢余党,公主一定亲自上奏,为各位将军请功!”
场中梁晋吴三镇牙将早已被那菊花盟中的杀手逼得喘不过气来,死伤越来越多。那菊花杀手训练有素,完全不是单打独斗,而是两三人围住一个,同进同退,非要将对手置于死地才罢手。
那李振早知这琼真公主权倾朝野,此时场中形势顿生变数,连忙高声叫道:“我梁王帐下俱是大唐忠臣,愿听公主差遣,大家奋力杀贼啊!”
落雁武士顿时精神一振,奋起余勇,拼命抵挡那菊花杀手的攻势。
此时那义儿军及黑云长剑也早已死伤过半,眼看着便要被那菊花杀手全歼,李亚子虽然勇不可挡,但他身边至少围了七八个不要命的杀手,一时间连喘气的机会都没有。
陶雅更是窘迫,那两名控鹤神将武功本就不在他之下,如今又加上了几个菊花杀手,使得他左支右绌,堪堪便要中招。
红日将沉,晚霞眏红了天坛,更是给场中激斗的武士蒙上了一层血色。
林言持剑独立场中,正对着王屋三真。他听得公主驾到,心中似是一动,只是当时离那公主尚远,看不清那公主的容貌。此时公主又被阳台众女围在中间,更是看不真切。他心中忽地泛起一种久远的回忆,可是不待他细想,三支长剑已经从不同方向攻到。
那王屋三真一见公主有令,此时场中眼看便要被那菊花盟控制,三人互相看了一眼,心念一动,便同时发动,便想擒贼擒王,先将这大魔头一举拿下!
王屋三真成名已久,此番一出手,俱是使出看家本领。三支长剑闪着尺余剑芒,凌厉无比地罩向林言全身。那林言一见来势凶猛,心中陡地生出一股豪气,内力劲吐,大喝一声:“来得好!”长剑疾如狂风,将三股剑气化去。
这王屋三真中,论剑法却是那希言真人刘守常最为出众。他平日寡言少语,只是浸淫于剑术一道,人号“剑痴”,于上清紫霞剑法之外,又自成一派,号为“清灵剑法”,剑招轻灵飘逸,攻人不备。此时他早已使出平生得意之招,一剑化为三剑,三剑化为九剑,招招精妙无比,快如闪电。那希夷真人赵守真却是以内功见长,出剑平淡无奇,却劲力内蕴。此时二人一见希言真人抢先出招,便有意让他发挥,只在一旁助攻。
林言被那疾如风雨的快剑攻得手忙脚乱,但他仗着功力深厚,长剑如刀,缠头裹脑,护住周身要害,一时间也未露败象。
刘希岳护在公主身旁,此时一见师父及二位师叔已经出手欲擒那大魔头,心想时机已到,便大喝一声:“各位师兄,跟我去杀那黄巢贼子!”
当先一剑,便冲入战团。灵都观众道士及那上方十八剑子,早已跃跃欲试,此时哪里还按捺得住,纷纷挺剑冲入阵去。
场中战况陡然一变,那些菊花杀手顿成腹背受敌之势。饶是如此,这些杀手并未乱成一团,而是分出一拨,转身迎战那些王屋道士。
妙音姐妹此时俱已长剑在手,护住了那琼真公主。只有那燕福,呆呆地站在一边,直楞楞地看着天坛上这一场惊天动地的恶斗。
他当时也不知哪里来的勇气,居然在众目睽睽之下,刀剑丛林之中,将妙音抱了回来。待得妙音脱离险境,重回阳台阵中,他整个人尤如虚脱一般,浑身上下再无一丝力气。待到公主驾临,场中变故叠生,他仍然是混混沌沌,视若无物,听而不闻,如痴如傻。眼前的惨烈厮杀,犹如幻境,恍恍惚惚,似真似幻。他索性闭上眼睛,试图将眼前一切景象驱除出去。
忽地,他感觉到一股气息自丹田中涌出,迅速在四肢百脉中流动起来。那气息越走越快,脑中轰地一声,意念顿失,身体却不由自主地乱动起来。
那妙音虽是护在公主身侧,却不时关注着燕福的一举一动。刚才那令她神魂俱荡的一抱,早已让她心中对燕福另眼相看。此时一见燕福如痴如醉的举动,心中又是一惊,难道他又要旧态复萌?连忙走上前来,玉掌轻拍他肩头,低声道:“十三,你怎么了?”
燕福只觉一股气流从肩井传来,却是阴柔无比,身中气流迅速反冲向上,一时间鼓荡不已,似是极为难奈。他此时为外物所迷,又被场中剧斗的气流所激,只欲腾身狂舞,才能觉得舒坦些。
他忽地双目一睁,劈手夺过妙音手中的长剑,身子如飞鸢般冲天而起,向着那激斗正酣的场中飞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