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实虚虚之间,正正奇奇之妙。――评围棋小说《劫》
黑肚皮
和我喜欢的《求索》一样,这又是一本竞技小说。既然带了一个专题,足球也好,围棋也罢,自然不能像很多其他小说一样天马行空,不着边际,一切都得按照“道”上的规矩来,此谓“正”。可作为一部小说,来源于生活,又必须在生活的基础上加以提炼,突出新奇的、更能引人注目的看点,人为地去制造矛盾冲突,推动小说情节进行下去,此为“奇”。
《劫》的开篇很好。北京某围棋道场的师生们去西南某贫困山区参加助学活动,却意外的发现了当地孩子们的围棋水平出人意料的高。真正的主人公此时神龙见首不见尾,并没有出面,反而是通过旁人的叙述以及棋力比较来隐隐烘托出主角的不凡。如此,在棋道上,为主角的正式出场埋下了一块完美的垫脚石。
然而,相对于小说巧妙的开篇,后续的部分却有些过于平实了。主角石纪轩先从蜀阳市一家棋馆开始,慢慢展现自己的围棋天份。紧接着在朋友的帮助下,迅速在网络围棋界光芒四射,并逐渐开始了和国内职业围棋界顶尖棋手的“亲密接触”。这样的次序安排自然是没有问题,但作为小说,棋盘之外的一切却发生得过于平淡了。
想想《求索》之所以得到众多书友的好评,绝不是因为作者习惯呕吐对于主角欧阳东在球场上大炫球技的生动描述。更吸引我们的,是小说里跟足球牵扯在一起的三教九流,众生百态。欧阳东在中国职业足球大潮中的起起落落、喜怒哀乐更是吸引每一个读者的关键。
反观《劫》,主角的性格是很恬淡从容的,除棋之外再无所动。在现实世界中也许确实有这样的人,比如“石佛”。但放到小说里,缺了七情六欲,单单通过一场场棋盘的胜负来塑造一尊石佛却是乏味之极。而且,就算是棋盘上的厮杀也都写得水波不兴,完全没有把那种纹枰厮杀的感觉写出来。是这类小说真的没矛盾可写么?非也!
首先来说棋盘上的厮杀,如同《求索》不得不写球场上的比赛和动作,《劫》作为一部围棋小说自然也应当投入相当笔墨在围棋对弈上。应该承认的是,围棋对局的描写是有相当难度的:如果过于专业化,究于细节,只怕没有读者会来关注什么a位夹、b位飞等等;但如果过于笼统,又让人难以感受棋盘上较量的激烈和紧张,于是缺了那种身临其境的观局感;当然更不能失真了,如果是王八之气一发,马上妙手连连,对手智商直落千丈,只怕这书也就到头了。
本书在对局的描写上基本还算成功,能用最通俗的介绍来让人清楚知道棋局状况。只是在一些对小说情节有重要影响的关键对局上处理得稍嫌平淡,没有重点烘托棋局进行时的一波三折或紧张气氛。另外还有一点被作者忽略的是对弈者的心态和神态描写。现实中有人对弈是喜怒不形于色的,但小说中为了增加对弈的观赏性,在相对难以出彩的棋局描写之外,应该适当加入更为直观的对弈者描写。曾看过日本的动画片《棋魂》,那里面展现战斗的激烈,不会去打棋盘特写,因为那是给专业棋手费脑子用的,而是用对弈者的面部特写和心理旁白来衬托棋局的变化。就算没有赤星因彻吐血之局、井上幻庵耳赤之局那么激烈,多少也会展现一下瞠目、结舌、鬓角间的冷汗、纠结用力的手指、掉落的扇子等等,这些更容易观察、更容易理解的东西可以有效帮助读者迅速建立观棋的代入感。
其次是古今围棋理念的冲突。作者本人说过自己是拥古派,于是自然而然的主角以范西屏传人的身份出现。对于这个非同一般的主角来讲,想在棋道上有所成就(作为主角,这似乎是必然的事),一定会具有出色的大局观、敏锐的棋感、精确的计算、顽强的毅力,当然还有书中隐埋的一些古老道术和心法。但这些除了最后一点外似乎是每一个顶尖棋手都应该必备的,那么,矛盾的起源应该放在哪里?
在书中,其实也提到了贬古派和拥古派之争,可惜只用了一段网上的争论和两盘没有细节的网络对局便交待过去了,未免浪费了古今之争这个最好的矛盾发生点。古代围棋相较于现代围棋,我想中盘阶段未必会有多大不同,主要是受不同围棋规则影响,导致的布局方式和收官方式的不同,这个是需要古派棋手适应的。而另一方面,古代受通讯手段以及组织形式的限制,棋手们没有过多机会相互讨论切磋,并给予革命性的发展。因此古棋手们对于一些围棋的新定势、新变化认识远远不如现代棋手。那么《劫》的主角石纪轩继承了师祖范西屏的秘笈,在中盘对战能力上可以适当夸大。对于相对落后的布局和收官,以及对现代围棋的发展认知方面的缺陷,应该给予真实展露,并慢慢加以调整。
书中有一个相当出彩的地方,就是把吴清源的六合围棋理论放到主角身上去发扬光大。这个理论在现实围棋中是否可行暂不管它,但放到小说中对于传统注重实地的“金角银边草肚皮”的理论却是一个巨大冲击。只是,小说里对这个新理念的提出似乎过于草率了,仅仅是石纪轩出于对贬古派的不满和对于加强中腹攻击的强势,出于尝试而演变出了这么一个对围棋界来说无异惊天动地的新理念。个人以为,如果这个理念是由长于中盘作战的师祖范西屏提出,但未加以完善或未完全被后人理解,最后,没尘之珠终于在传人石纪轩手上光芒四射。如此,从小说角度来说似乎更为顺畅和出彩一些。
同时,在棋界高层,从管理者到顶尖棋手,一定也有相当的贬古派,应当让他们在石纪轩的围棋成长道路上设立一块块“绊脚石”,一边进一步激化和展现古今围棋理念的冲突,一边更加凸显主角石纪轩的与众不同,同时也能很好地推动小说情节向下发展,而不是目前一波不兴地仿佛单机游戏过关一样,仅仅是一级一级打上去,却淡化了故事情节。
最后,个人意见,无论什么小说题材,首要还是塑造人物。一个或几个活生生的角色马上能让整部作品传神起来。《劫》在围棋上的描写是相当不错的,却忽略了很多人性的东西。伴随着一次次对局,交往越来越多的人,还有对越来越多现代生活新事物的认识,竟没有看出主角的任何心理变化,这点是说不通的,从小说人物塑造的角度来讲也是不成功的。其实,主角作为一个山里来的孩子,个性淳朴执着,多的是天资聪颖,少的是人情世故。另外,围棋界虽不至于像足球界那样乌烟瘴气,但在小说里可以人为设置一些与主流不那么和谐的棋盘外因素,来和主角一心振兴古围棋理念的纯真信仰相冲突。
当然,既然主角是青春年少,小说里似乎也不应该少了感情戏。看到现在,隐隐约约有个女主角的轮廓,但两人感情戏的描写却实在淡而无味、乏善可呈。忘了哪个说过的,“矛盾和冲突是戏剧的中心”,如此看来,他们之间能称之为“戏”的实在太少了。想想看,一个专心棋道、棋艺高强,却又情窦未开、纯真质朴的山里少年和一个爱好围棋、新潮时尚的都市少女真的不能有故事发生么?
以上罗罗嗦嗦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觉得《劫》这部竞技小说很新奇地选择了围棋作为故事的载体,然而忽略了太多棋盘之外的东西,未免可惜。题目里那句“实实虚虚之间,正正奇奇之妙。”本是清朝国手黄龙士关于围棋的名言,我想放在这里,对《劫》这本小说的作者应该一样很有借鉴意义吧。
-----------------------------------------------------------------
光与暗回复: 许多风景在摄影中如诗如话,身临其境反而没了那种没感觉
-----------------------------------------------------------------
黑肚皮回复光与暗:
让读者去体会围棋对弈那种繁琐的得失计算无疑是枯燥的,这是一种真正的身临其境,好比去看名局的棋谱,只有喜爱此道者才能入迷。
而小说如果也修了这么一道高高的门槛,只有喜爱围棋的人才能看、才能看得懂、才能看得进去,未免损失太多读者了。所谓“实实虚虚之间”,大约就是指你说说的站在风景摄影前,甚至是PS过的风景摄影前去寻找那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吧。
-----------------------------------------------------------------
商陆回复: 我就是作者商陆。我最近正陷入困惑之中,似乎对自己写出来的东西颇不满意,却又不知道怎么提高改进才会更好,导致一是码字速度受到影响,再是对人物的刻划把握不准。现听黑兄所言,实是让我受益良多呀。另,说到感情戏,我原本是想过几年再写,毕竟现在主角还小,才十六七岁。不过现在看来这样处理似乎并不是很合适,我会注意改正的。
---------------------------------------------------------------------
黑肚皮回复商陆:
呵呵,作者大大来了。其实所谓“戏”,就是靠不断的矛盾冲突来推进的。至于感情戏么,慢慢来,不过希望别让我们等太久吧。十六七岁也不小了,歌德有云:“哪个少年不钟情,哪个少女不怀春。”如果都是纯洁的男女关系我们还看什么啊?:)(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