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岁的李通是楚王李四良的独子,也是法定的楚王继承人。
李通的生母是晋亦灵,原楚王妃曹怡也只为李四良产下一女,自李四良与曹氏决裂,曹怡便生了病,去年便辞世了,今秦落月嫁过来之后又成了楚王的正室王妃,季汉政府给了李四良正式的楚王封号,并且封其子李通为北海侯,为楚王李四良法定继承人。然在此之余却有一个要求,那便是楚王世子必须由楚王妃来抚养。
李四良对秦落月一直有情,这要求自然也就答应了下来。
然李通待秦落月却有着一种天然敌意,他甚是不喜秦落月,却又惧怕其父威严,这孩子倒是也极其聪明,寻了个法子说到了年龄也该去外面学校上学了,李四良是个现代人,这样的事儿听起来也理所当然,所以这件事儿也没跟秦落月说,就允准了李通去建业的封闭学校。
秦落月得知此事后李通已然搬走了,那时诸葛乔身死、诸葛恪算计汉军的事情还没有传来,季汉也未曾派人来质问,所以秦落月只是稍微的惋惜了一下,便也没有放在心上。
但是现在不同了!
时已季汉建兴十一年九月,季汉派来质问诸葛恪一事的使者邓艾已然来到了建业。
知道诸葛乔身死是在五月下旬的时候,但楚国的人并不知道是诸葛恪摆了汉军一道,背信弃义致使汉军在辽东损失惨重不得撤兵,直到邓艾带着证据来到了建业质问,李四良以及楚国的大臣才知道诸葛乔身死中间还有这么一出,邓艾的到来倒是打了李四良君臣一个措手不及。
当初诸葛恪北上,李四良就曾经对他说过:元逊在外,一切可自揣度,不必事事请于本王,若果有为难之事,可就近询问左相陆伯言。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嘛,诸葛恪这年轻人胆大,富有冒险精神,又极其有谋略,自从降服李四良以来屡建奇功,李四良对其甚是器重,这次诸葛恪北上他是极其支持的,也极少过问他在北方的具体,因左相陆逊镇守在兖州,距离诸葛恪最近,李四良一般也极少主动去问什么,所以对于诸葛恪单方面的违约他根本也不知情,直到邓艾到来,随着陆逊的书信也才到了建业。
看到陆逊的书信,李四良也终于明白了到底是怎么回事。
彼时陆逊发信时,并不知道远在高句丽的诸葛恪是否已经得知自己的举措导致了他的亲弟弟诸葛乔的死亡,所以他的书信还是在为诸葛恪此举可能引起楚汉交恶而开脱。
书信解释了诸葛恪此举只是为了他北上争取时间,诸葛恪并不知晓公孙渊司马懿那么狠,竟然使诸葛乔出了这样的意外,李四良看了陆逊的书信哭笑不得,这诸葛恪立功心切,没有想到摆了一道摆的是自己人,估计他听到自己间接的害死他的亲弟弟心里也不会好受吧?李四良犹记得当初刚得知诸葛乔遇难他去诸葛瑾府上探望的时候,诸葛瑾所尽力掩饰的难过之情,毕竟是骨肉血亲,之前在朝堂上邓艾提出质疑,李四良明显看到了诸葛瑾疲惫的神情,自己的长子害死了自己的次子,恐怕哪个当爹的听了心里都会很不是滋味的吧?
李四良能谅解诸葛恪,可秦落月……乃至季汉上上下下的都不会谅解李四良,诸葛恪此举明显的是在破坏楚汉关系嘛,所以秦落月得知此事后,心中愤怒非常,尤其是想到当年在洛阳诸葛亮已经折损过一亲子,对于豆豆的身份,他人不知,秦落月身在局中又怎会不知那孩子的确切身份,如今又折损了已经成长为一成熟政客费心培养了近十年之久的养子,诸葛亮又怎会不心痛?诸葛亮心痛,她心内更痛,所以她得知此事后,竟然立刻想到的是楚王世子李通。
可惜的是此时李通早已去了外面的学校,一个月才回一次楚王宫,如今他刚去学校半月,距离回来还早,而且就是回来,李通这孩子对秦落月有着天然的敌意,也不会跟她单独相处,她就是想下手,也没有什么机会。
是的,她对李四良非但没有半分感情,自她决定嫁给李四良,便注定了她来楚国的目的是随时给李四良致命一击,而对这肘腋之患,李四良的臣下们自然也不曾一次的提醒过他们的主公,然李四良待秦落月一片真情,将那些劝谏的话都充耳不闻。
诸葛乔一事以及诸葛恪背信弃义坑害汉军之事,秦落月听了之后的第一想法就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整日对一个不喜欢的人虚以委蛇不如干脆做点事情远离他而去,然李通不在府里,那么秦落月能考虑到的第二个办法,便是刺杀李四良了。
刺杀李四良,是秦落月早就想做的事情,她并不在意自己的生死,若是能帮到诸葛亮,她不惜以生命为代价,之所以迟迟未动手,是因为临来之时诸葛亮曾经暗示过她不要轻举妄动,而如今李四良的臣下再次的辜负了季汉的好意、伤害了那个人的心,那么秦落月纵平日有再多理智,在感情之事上也不过是一失意女子,做出一些冲动之事也是情理之中。
她与他自结婚后虽然同床,却不共枕,她一直相当抵触李四良,然这并不妨碍她有着诸多机会去刺杀了这楚国的精神领袖,她的想法很简单,一旦李四良身死,李通年幼,那么楚国势必就会混乱,权力更迭内部动荡,再加上此时诸葛恪背信一事,季汉的政府也正好有借口讨伐楚国,那么没了李四良的楚国,又怎么会是诸葛亮的对手呢?
至于那个陈斐,早已失踪不知跑到哪里去了,纵然她在,又能改变的了什么呢?
她想着这些时,人已经到了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