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书前几个章节中,涉及到了军火走私这一世界性的犯罪问题,说到世界范围军火走私,不得不提到传奇般的军火走私商——维克多?布特。
作为一名退役的前苏联军官,维克多?布特的经历堪称现实版的《战争之王》。
他是一位靠推销战火和鲜血发财的军火商。
恐怖大亨拉丹10年来购买的绝大多数军火都是布特出售的,直到“9?11”恐怖袭击事件之前的最后几天,布特向“基地”组织提供军火的飞机还飞进了阿富汗。
“‘9?11’事件后,
我从梦中醒来,
发现本?拉丹成了老大,
我成了老二!
可是我只能保持沉默,
因为我的客户是
很多国家的政府。”
------布特
在好莱坞推出的大片《战争之王》中,影帝尼古拉斯?凯奇成功地扮演了一位靠推销战火和鲜血发财的军火商人,为了商业利润完全无视别人的生命。在现实世界里,大凡有战乱的地区,总会活跃着这类“原型”的身影。在那个暗黑的销售网络中,臭名昭著的俄罗斯人维克多?布特被称为“世界头号军火贩子”,他旗下的运输公司能够将成千上万的违禁武器运往世界的很多地方。
在非洲,稍微大一点的战争都能看到布特的身影。
和很多苏联解体后迅速成长起来的寡头一样,“名满天下”的布特现在还不满40岁。据称,这位有着谜一样神秘经历的军火商1967年1月13日出生在前苏联的塔吉克斯坦加盟共和国。但他也曾自称生于土库曼斯坦里海附近的一个小城,此外还有报道说他是乌克兰人。青年时期的他并没有展现出什么特殊才能,直到年满18岁后,他选择参军,并成为苏联维斯别克空军基地的一名导航兵。
在军队期间,因为表现出色,布特入选前苏联空军突击队,后来又获得前往莫斯科军事外国语学院继续深造的机会。布特非常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在校时非常努力,成绩始终名列前茅,毕业时布特能够熟练运用6门外语,这为他以后的全球兜售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当时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夺非洲的大格局下,布特1991年毕业后自然成了苏联驻非洲安哥拉军事基地的翻译,他也第一次踏上了非洲这块充满战乱,但同时也为他提供了滚滚财源的大陆。在那里,他努力结交当地人士,利用外事机会和不少派别领导人都混了个“脸熟”。可没过多长时间,苏联的解体使得布特所在的军事基地被撤销,本来打算在军队中大展身手的布特一夜之间变成了失业军人。
丢掉了饭碗的布特并没有像很多老兵那样在社会转型中迷失自我、成天用酒精来麻痹神经,而是冷静地分析了自己面临的情况和手头掌握的资源。再三审时度势之下,他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凭借多年来在军队中积攒的知识和关系网做武器生意,首批客户就瞄准了自己熟悉的非洲。
苏联解体后,大量武器散落在华约国家和前加盟共和国,这些足以武装一支百万大军的常规武器管理混乱,因此布特完全不用为“货源”操心。他和同伙在东欧国家以极低的价格购进大量的军火,很多时候干脆买通军火库管理人员,直接把军火仓库彻底搬空。据报道,在1992年到1998年间,仅在乌克兰,就有价值320亿美元的大型及小型武器和弹药以及其他一些军事设备不知去向,其中不少就流入了布特的渠道。
1992年,25岁的布特做了第一笔生意。他借钱用12万美元采购了三架“安”式运输机,开始以莫斯科为中心搞航空运输,他的首航是从莫斯科飞丹麦。在传统的航运业短暂“试水”后,1993年,他将业务移到担当亚洲、非洲、欧洲贸易和运输枢纽的阿联酋,先是托关系在阿联酋的一个简易机场租下了几架运输机,成立了特拉沙维亚进出口公司,随后,他开始借着这个“壳”大张旗鼓地从事军火生意。
布特的公司在短时期内就赢得了向比利时驻非洲索马里的维和部队供应武器的“正规合同”,此后,他更加大肆从事非法武器走私。上世纪90年代初,他与西欧的一些军火贩子合伙将大批武器弹药运输到当时正在打内战的卢旺达;大约5年间,他独自将至少37批武器弹药从保加利亚走私到了安哥拉,卖给安哥拉的反政府武装“安盟”;布特的身影也曾出现在塞拉利昂和刚果(金),卡比拉能够推翻刚果(金)前总统蒙博托,军队的装备中也少不了“布记”的烙印。
为了进一步拓展非洲业务,贴近市场和客户,布特甚至在当地建立了“本土化”的公司。他在利比里亚建立了艾尔塞斯船舶运输公司,本着“只要给钱就卖”的原则,向贫瘠和战乱的非洲各国大肆销售包括自动步枪、枪*、机关枪、火箭筒以及弹药在内的各种武器。
布特公司的“触角”几乎伸到了非洲各地,其中包括安哥拉、喀麦隆、中非共和国、民主刚果共和国、赤道几内亚、肯尼亚、利比里亚、卢旺达、塞拉利昂、南非、苏丹、斯威士兰以及乌干达。只要有战乱的地方,布特就会像闻到腥味的苍蝇一样马上飞过去,比利时国际和平情报中心的约翰?佩莱曼是研究非法军火走私的专家,他认为“在非洲,稍微大一点的战争都能看到布特的身影”,因此有媒体甚至得出结论称“没有布特,非洲会太平许多”。
布特迅速将*发展成为阿富汗的第一大军火买家。
非洲是布特的起家之地,但没过几年他的生意就成功地做到了“走出非洲”,世界上其他动荡地区也被布特牢牢盯上。其中,从上世纪70年代起就一直战火不断的阿富汗便是他商业计划中的一个“利润增长点”。
冷战结束后的10多年来,阿富汗的政局可谓城头变幻大王旗,各路势力你方唱罢我登场。可无论是哪派占据优势,八面玲珑的军火商布特始终是他们的座上宾。
起初,布特公司的大主顾是阿富汗北方联邦政权,建立在各取所需的基础上,双方的合作非常愉快。1992年至1995年短短的3年内,布特向阿富汗提供了数吨*和大量的武器,而他从中至少获利5000万美元。
1995年,一向被布特视为重要合作伙伴的阿富汗北方联邦政权被*政府推翻,这就意味着他暂时失去了最重要的“买主”,他的生意也一度陷入了短暂的混乱。有一次,一架运载着布特公司给北方联盟提供的武器的货机被*政府拦截,幸运的是货机驾驶员想方设法摆脱了*战斗机的袭击。
虽然在这块亚洲腹地上的生意一时陷入低潮,但好在深谙乱世之道的布特从来就没有把鸡蛋全放到一个篮子里,早在北方联盟政权统治阿富汗的时候,*武装分子就曾经向布特购买过武器,布特也满足了这个需求。*掌权后,通过不懈努力,布特又迅速凭借当年的“恩惠”,将*正式发展成在阿富汗的第一大客户。1996年双方正式开始合作之后,布特曾经向*政府出售大量武器装备乃至战机,依然照赚不误。
由于*和“基地”等恐怖组织过从甚密,因此布特在向*出售武器的同时,也没少为恐怖组织提供军火。本?拉丹在阿富汗的“基地”组织也是布特的一大买家。据可靠情报显示,拉丹10年来购买的绝大多数军火都是布特出售的。而直到2001年“9?11”恐怖袭击事件之前的最后几天,布特向*和“基地”组织提供军火的飞机还飞进了阿富汗。即使是在2001年1月联合国对阿富汗下达武器禁运令之后,布特走私活动仍然在进行。
英国负责收集海外情报的军情六处对布特的军火走私活动进行了长达两年的跟踪调查后发现,除了向*提供军火外,布特还涉嫌动用自己经营的庞大的货运飞机网络,为世界其他国家的*进入阿富汗加入“基地”组织提供方便。
布特本人曾这样解释他与“基地”组织的联系:“‘9?11’事件后,我从梦中醒来,发现本?拉丹成了老大,我成了老二!可是我只能保持沉默,因为我的客户是很多国家的政府。”
布特身上背着一张国际刑警组织发出的红色国际通缉令。
为了防止战乱地区冲突激化,联合国对一些非洲国家实行了武器禁运,可这些禁运令对走私出身的布特却没有什么明显效果。由于破坏了联合国有关禁止向几个非洲国家运输武器的规定,布特身上背着一张国际刑警组织发出的红色国际通缉令,但他依然不堕“最有效率邮差”的名头,秘密地为有需要的国家或是组织提供武器。
例如,面对反政府武装的巨大压力,利比里亚前总统曾请布特紧急运送一批武器过去,但又担心联合国的禁运令。布特就告诉客户不必担心,他自有绕过联合国禁运的方法,那就是从一个合法政府那里获得合法的武器销售许可证。而这样的许可证在某些国家只需要5万美元就可以搞到手。
经过布特的巧妙伪装后,很多情况下他的军火走私被披上了合法的商业行为外衣。武器采购清单通过关系网悄悄地传递,第一个链接点通常是金钱贿赂过的军方,他们对“关系户”的走私行为视而不见;布特的公司还会买通机场士兵和海关人员,让他们看住货舱,有时候将装军火的箱子贴上水果标志,或者等待机组人员在机场“加油”时玩个乾坤大挪移;布特还曾在飞行记录上做手脚,让飞行员在执行一项公开的飞行任务途中调头,比如从埃及的开罗到菲律宾,可是,返航的时候却绕道去了西非某个战乱国家。
而走私武器的收入,布特或者利用皮包公司洗钱,或者直接打到某个航空公司的账上。在很多情况下,他偏爱武器交易直接用现钞或钻石支付。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前运输安全负责人沃洛斯基表示:“布特的采购和后勤网是一个整体,这是他如此有吸引力,如此成功的原因。军火走私比走私毒品要难得多,所以,这个世界上没有谁比布特做得更绝。”
谈起多年来屡屡突破封锁线的行为,布特本人甚为自得,他甚至开玩笑说:“我或许应该开办一所武器走私大学,教授如何突破联合国武器禁运的课程。”
他资助的好莱坞影片《战争之王》中的主角则被安排为一个乌克兰血统的人。他至少持有7个国家的护照。从护照上看,他既是俄国人,也是美国人,甚至是非洲某个不起眼的小国的人。
但有一点是确切的,他在“非洲暴君”利比里亚前总统查尔斯?泰勒的总统府旁有一处警卫森严的别墅。美国人指控其伙同泰勒窃取塞拉利昂的钻石和黄金。而在哥伦比亚,布特的飞机向丛林空投武器,反政府游击队则以贩毒获得的毒资回报。
令人咋舌的是,布特一度成为联合国人道主义救援行动的重要参与人,甚至成了负责向驻伊美军运送武器和物资的承包商。而他的美方生意伙伴居然是美国前副总统切尼担任过高管的一家军方背景公司。据称,只要你出得起价,想买什么武器,只要世上有,他就能保证卖给你。
2005年底,美国下定决心捉拿他。从此,布特待在俄罗斯,深居简出。2008年,一个自称是哥伦比亚贩毒集团派来的代表约他到巴黎商谈军火生意。然而,布特没来。美国人又把约会地点改在曼谷,在巨额利润的刺激下,布特失去了警惕,居然飞到曼谷。在会面中,“代表”问,你的*能打得下美国缉毒飞机吗?布特哈哈大笑,说他一生最想看到的就是美国人死,如*打不下美国飞机,他宁愿跳海。
“代表”立马亮出了身份,布特束手就擒。由于有了布特要杀死美国人的录音,美国人控其“谋杀美国人”及“支持恐怖活动”的罪名。凭这两项罪名,美国人有了向泰国要求引渡布特的“法定理由”。
2010年,经过两年来的谈判以及各种司法程序,布特被引渡回美国受审。这个传奇般的军火走私商,将在戒备森严的牢狱之中渡过自己的余生。(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