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前线机场,一组地勤人员小心的在狐蝠式战斗机机翼下部安装好一组组合挂架,这种挂架是专门用来携带反装甲火箭弹的,正常情况下,一架飞机携带的火箭弹数量不会超过位数。虽然这个位面没有火箭发射巢,但是却有类似的东西,英国人搞出来一种挂架,一组挂架可以携带4发5磅重的反装甲火箭弹,而一架飓风战斗机可以携带4个。华夏的狐蝠式战斗机更大,携带的也更多。一架可以携带6组挂架,一共4发火箭弹,同时在机腹还能安装另外一种挂架,这个是美国人发明的,挂上6发100磅反步兵用的炸弹后犹如一串香蕉一般。这种复合挂架的使用极大的提高了飞机空袭的效率。
考虑到德国空军参战兵力不会很多,所以这次华夏空军也胆大了不少,直接在部分狐蝠式飞机上加装了机腹、发动机舱装甲改成了对地攻击机,专业扫地皮!同时为了充分发挥远程火炮的作用,空军还专门配属了全新的炮矫飞机。这种飞机装备了功率更大的电台并且可以乘坐4个人。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经过一番准备之后,当华夏空军加入战场的时候,华夏新的一轮攻击终于展开了,这一次,华夏一线部队几乎全部出动。徐怀德、周宣的两个装甲师在两翼,赵思诚的机械化步兵师在中间展开,三支部队在空军的掩护下如同一面墙一般横推过来。在这种情况下,德国人无论是依托战防炮固守还是发动短促突击,亦或者依靠远程炮火实施火力封锁都变得不可行了。
首先获得突破的是周宣的右翼。与之对阵的是曼施坦因所属的一个完整装甲师。当后者还期望通过战防炮、坦克歼击车巩固阵地。用170mm远程火炮压制对方远程火炮和火箭炮。在对方疲敝之后再集中坦克进行反击的战术能奏效的时候,漫天飞舞的狐蝠式攻击机让这一切成为了泡影。和德国人攻击之前先派遣轰炸机炸一轮的战术不同。华夏空军和陆军的攻击几乎是同时展开。这一次秦岳麾下的攻击群真的做到了当初的承诺,只要陆军的哥们一抬头就可以看见空军的飞机。一架架经过改装的狐蝠式轰炸机在00到600米的低空飞行,而攻击的时候甚至可以降低到00米以下!
在经过长达1个小时的火力准备后。周宣所属的两个营在大量突击炮和自行迫击炮的支援下向着曼施坦因的阵地发起进攻。在经过前一阶段的交手后,双方都对战术进行了一番调整,华夏增强了空地协调和空中支援,而德国人则加强了放空和远程火力。崇尚强化基层火力配属的德军罕见的将部分下放的重火力集中起来统一配属。德国人的防御重心更加靠后,而且更加依靠远程火力来封锁突破口。经过调整后的双方再一次交手,双方都对新的部署充满信心。
数个由坦克和坦克歼击车组成的巨大的楔形阵型在步兵战车、装甲输送车以及自行火炮的簇拥下发起了进攻,伴随着装甲部队的出击,整个炮兵的弹幕开始向后方延伸。无数的1mm和155mm重炮打出炮弹将整个前线变成了月球表面。但即使在这样的炮击下,不少构筑的半永久性火力支持点还是顽强的生存下来,剩余的德军官兵开始清理武器上的浮土,移走阵亡的同伴尸体,进入各自的战位准备迎击烟幕中逐渐清晰的华夏装甲部队。
伴随着炮弹划过空气带来的尖锐声响,德国人部署在前言的75mm和88mm高炮开始射击,一条条火龙几乎贴着地面射出。几十个炮组奋力开火,同时剩余的迫击炮也开始向坦克后方的轻装甲目标展开攻击。如果从空中观察,这些火力支持点直接彼此掩护。当攻击其中一个支持点的时候,部队的侧翼就会暴露给另外一个支持点。再加上地雷和步兵的干扰,大大迟滞了部队进攻的步伐。
“让空军清场吧,带着那么多炸弹怪累的。”随着守军的火力点逐渐激活。双方的底牌终于开始上场,坦克部队开始放缓进攻步伐,用直射火力逐个清理火力点。但是在和坚固低矮的碉堡对射中,坦克占不到什么便宜。而在这个时候。携带着6发50kg高爆弹,变身为炸弹卡车的狐蝠式轰炸机开始进入战场。
“大家稳住。注意角度不要太大,我们挂上炸弹和装甲后的重量要比空战模式重了1.7吨左右。不要担心对手的空军,就在我们身后,南洋来的兄弟们能保证我们的安全。”负责对地攻击的中队长肖宇不断提醒着这些新人。攻击区域已经被前面的先导机标出,这些有经验的飞行员将几发发烟弹扔到了目标区域,各种颜色的烟柱从空中望去非常显眼,可以引导后面的菜鸟扔的尽量准一些。
低空浅俯冲投弹的难度其实是低于大角度俯冲轰炸的,但是奈何这些新人第一次携带如此多的弹药进行攻击,加上附加装甲和炸弹以及内油后,狐蝠式轰炸机的重量高达8吨左右!整架飞机的操作性能急剧下降。肖宇作为中队长负责第一波攻击,她熟练的控制着发动机的功率并且小心的调整着飞机的姿态,飞机以0度的角度开始下滑,机翼后部适时张开的减速板控制着飞机的速度。肖宇的座机和另外两架飞机呈品字形从战场飞过,然后在对方阵地上空150米,距离己方坦克群不到800米的地方投下了炸弹!伴随着炸弹脱离,飞机猛地向上一跳,摆脱了束缚的狐蝠式飞机重新拥有了战斗机一般的机动性。肖宇稳住飞机姿态,开始脱离投弹区域。
一架飞机6发50kg炸弹,三架就是18发!就在第一轮攻击中。三架飞机就向着一块并不大的阵地上投下了4.5吨的炸弹!如果考虑到炸弹的装药量要远大于炮弹的话。在这几十秒钟的弹药投射量要远高于同吨位的炮弹!一发发炸弹依次从挂架上脱离,飞速落下的炸弹在碰触到地面后被迅速引爆!一道道粗大的烟柱腾空而起。爆炸产生的碎片和工事武器的残骸被巨大的能力抛洒到空中,面对装药在100kg左右的中型炸弹。即使加固后的掩体也无法抵御。18发炸弹彻底将目标区域变成了一连串的大坑,在堡垒底下,无论是火炮、人员还是可以防御6寸榴弹直击的加固地带,在50kg炸弹的攻击下脆弱的如同一张纸一般!
接二连三的爆炸产生的能量甚至让从低空划过的狐蝠式飞机都受到了波及,肖宇能感觉到一些碎片极大在机身上带来的声响和震动。不过好在厚重的装甲保住了发动机和座舱等关键位置。在逐渐爬升到达600米的空中后,肖宇等人终于有机会看一眼自己的战果了。如果说空军展开攻击之前地面上是月球的华,那么现在数吨炸弹一扔后,整个区域变成了一条条沟壑,整片的堑壕和地下通道被摧毁。在坦克炮面前岿然不动的加固火力点变成了一个个巨大的神坑,从空中看去,甚至能看见呈放射状的爆炸遗留痕迹。在灰黑色的地面上夹杂着一些红色或者其它颜色的碎片,那应该是防守的德军和他们的武器留下的。
“不用再攻击了,剩下的弹药留给后面的敌人吧。”肖宇在电台中满意的说道,然后示意另外两架扔掉炸弹的飞机可以返航,而他则要继续和那些没有投弹的飞机在战场上空盘旋,寻找新的目标。这样的场景在另外的两个交战地段上也发生了,在强悍的对地攻击机和华夏装甲部队的打击下。德国人辛辛苦苦构筑的防御体系在短短几分钟内出现了大范围崩溃!整个防线正面出现了一条宽阔的裂口,这个裂口不像以往交战中出现的几百米最多不过1000多米的裂口,华夏陆军打入的不是楔子,而是整体碾碎了对方的防线!
面对骤然变化的局面。曼施坦因竭尽全力去弥补,空军方面也坐不住了,将仅有的几个预备战斗机中队投入到对空防御之中。经过第一阶段的消耗战之后。德国人损失最多的不是坦克,也不是步兵。而是自行反坦克炮,这些装载着88mm高炮的车辆在华夏攻击优先级中是最高的。打到现在,德国人已经拿不出足够数量的自行88mm火炮了来封堵如此宽阔的裂口,万般无奈之下,他们只能用卡车牵引火炮赶往战场。而因为卡车较为差劲的通过性,这支德国最强的反装甲力量反而成了反击部队的累赘。
曼施坦因的防御功底也是不错的,他的想法很好,突破的三路华夏装甲部队中一路用现有的防线进行抵挡,另外一路用部署在第二道防线的各种口径榴弹炮来迟滞对方的进攻,而第三路则是用他最为擅长的装甲力量进行反击。如果一切都按计划进行的话,前面两路应该会被阻挡消耗,而第三路将被击退。但是在华夏空军和机械化部队的配合下,这样缺乏合成的防御最终功亏一篑。
德国人的150mm榴弹炮和105mm榴弹炮群首先开始压制,这些火炮射程并不远,如果部署在一线的话,很容易被对方远程火炮覆盖,所以为了保持这些火炮的生存性,这些火炮被部署在第二道防线后的位置上,脱离了对方牵引式火炮的压制范围,同时为了保证这些火炮安全,德国人还在旁边部署了一定量的0mm和40mm高炮。再加上前线的反坦克障碍和地雷,以及反坦克炮,按理说至少拖延对手的攻击不成为题。
但是可惜的是,当德国人的榴弹炮刚刚打了不到5分钟,出现在炮群上空的红点,以及由远及近的呼啸声让整个阵地陷入了一片混乱,有经验的老兵立即意识到对方的远程火力已经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并且在观测点的引导下进行反击,十几秒钟之后,第一轮炮弹落在了阵地之中,伴随着剧烈的爆炸声,整个阵地陷入了一片火海和烟幕之中。
德国人不是没有后手,他们不会在第一轮攻击中就拼尽全力,当首先开火的炮兵阵地被攻击时,专门部署的压制炮群开始对华夏的远程火力点进行测距和射击。隐藏的炮群被纷纷激活,密集的弹雨从多个方向飞向华夏后方的炮兵阵地,炮兵对决中首先要摧毁的是对方的火炮,其它目标都可以暂时放到一边。在压制炮群的覆盖下,华夏炮群很快就沉寂了下去。
“胜利来的有点快啊!”一名德国炮兵少校微微皱了皱眉头,到了1战后期,各国都知道炮兵的机动性的重要性,处于对方炮兵射界之内的远程火炮绝对不会在一个地方射击太多的炮弹。而对方这次似乎违反了这个规律,他们在一个地方对着德国首先开火的炮群打了至少10轮攻击,上百发高爆榴弹彻底将这个炮群摧毁。对方就像一只熊一样,固执着的对着某处不断冲击着。这不符合华夏的战斗原则和以往的战斗表现。
他的不安绝对不是空穴来风,在经过短短的十几分钟后,在距离刚刚覆盖的炮群不远的地方,华夏的远程火炮再一次轰鸣,短短几分钟时间里,一个没来得及转移的炮群被摧毁。而更让人震惊的是,一支正在转移的炮群在途中被接踵而至的炮弹追上,威力巨大的高爆弹将牵引车和火炮死得粉碎,他们的精度之高让德国人感到震惊。
感谢书友zhouyu1976、hukaikaka的打赏~~~。昨天订阅只有前几天的三分之一不到。侧位这本书写到现在了,别的不敢保证,至少侧位是用了大力气查资料的。这题材本来就是小众书,偏向技术性的特点让这本书更加小众,看这本书的应该是对当时的军事技术有兴趣的,看在侧位查资料够卖力,写的够认真的面子上,有能力的能订阅一下吗~?(未完待续。。)(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