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巴士拉西部沙漠。.org
几辆特有的涂着沙漠迷彩的车辆,正停在一个沙丘前面,车辆旁边,不时有人员在忙碌着。
这些人员中,有穿着长袍,戴着头巾的伊拉克人,也有穿着夹克,非常休闲服饰的欧洲人,还有穿着非常朴素但是很整洁的东方人。
其中一个人,将一辆车上的苫布摘了下来,露出了里面的大家伙,圆柱形,中部和尾部有四片弹翼,尾部还多加了一截固体火箭助推器,正是伊拉克生产线上组装出来的一枚C801反舰导弹。
在一群中国人,有一位已经满头白发的人,正是中国派来的技术人员的带队,梁老。
梁老今天的心情有些激动,因为,这次枚导弹,是从伊拉克的生产线上面生产出来的!
将生产线完全建立好了之后,伊拉克的工厂,就开始了有序的生产过程,首批的五枚,是用中国提供的半成品,接下来,就是中国提供原材料,由生产线上的各种设备进行加工,等到中国援助的各种基础工业,制铝车间,制铜车间等等安装完毕之后,大部分的原材料,伊拉克也就可以自行生产了。
今天,要进行两枚导弹的试射。
第一枚,就是这枚有着完全的中国血统的C801导弹,因为是第一次试射,所以,并没有安排在飞机上空射,为了检验各种技术指标,采用的是发射架陆基发射的方式,所以,在后面加了固体发动机。
此时,还没有非常方便的发射箱,用的还是发射架的方式。
目标,就是哈马尔湖上的一艘废弃的靶船。
这时,另一辆车上,缓缓升起了一个雷达天线。
伊拉克籍的操作人员,开始了紧张的操作过程。
“雷达发现目标。方向1-3-5,距离38.”
“数据注入导弹。”
“飞行路线计算之中。”
“完成,准备发射。”
“发射!”
随着这个声音,只见发射架上,巨大的导弹后方出现了一团火焰,导弹开始飞离发射架。
一分钟之后,导弹爬升到百米高度,助推器脱离,主发动机点火,导弹开始平飞。
飞入哈马尔湖之前,导弹降低高度,超低空突防,最后,突然拉升,导弹上的雷达开机,锁定目标。
接着,导弹再次加速,以最大的动能,携带着剩余的燃料和高爆弹头,撞进了靶船里。
顿时,巨大的爆炸声中,靶船燃起了熊熊大火。
“成功了!成功了!”消息传回,所有的人都欢呼起来。
不论是什么人,都激动地拥抱在了一起,为了这一天,他们已经奋战了很长时间。
就连约瑟夫,也都受到了感染,他望着苍白头发的梁老,说道:“贵国的导弹的确不错!”
“这都是我们全体人员一起努力的结果。”梁老答道,他们用的都是英语。
“希望我们下枚导弹的试射,也非常成功。”约瑟夫说道。
第二枚导弹,就是换装了导引头,专门用于对地攻击的巡航导弹!
从欧洲得到了急需的配件之后,约瑟夫带领的小组,经过连续攻关,主要是克服了惯性制导系统的地形匹配系统的问题之后,与中国的专家一起,进行了与C801导弹的匹配,今天,是第一次试射。
由于种种原因,在这种制导系统里,大量采用了成熟的民用市场上的配件,这样虽然可靠性稍微下降,但是,也是一种不得已的措施,因为,那些军用芯片,发达国家的出口审核都非常严格,而民用的则不受限制。
地形匹配系统,其实就是计算和比较,通过弹载雷达扫描周围的高度,比如,东面是一百米,西面是二百米,那么,在数字地图里面,就储存了这些数据,飞行过程中,由于惯导系统有累积误差,需要通过这种比较方式来纠正航向,这样,就需要大量的计算。
在库赛阁下的大力推荐下,约瑟夫领导的小组,大胆采用了INTEL刚推出80286芯片,这种芯片是16位结构,内部含有13.4万个晶体管,时钟频率20MHz,可寻址16MB内存。80286兼容了8086所有功能,使用汇编语言编写程序。(与现在的CPU无法比,可是在当时,绝对是微处理器中的老大)。
由于采取了“先进”的CPU,使运算效率大幅度提升,所以,这种导弹的性能,有了很大的进步。
现在,就是实验这种导弹性能的时候了!
和刚才发射反舰导弹不同,这次发射,不需要雷达。
约瑟夫领导的技术人员,通过与导弹的数据接口,不停地给导弹注入数据,全部存储在弹载计算机内。
目标,是沙漠内部的几座支起来的帐篷,里面放置了一些杂物,在附近,设置了几个观察哨。
导弹的大脑,正在接收着给它设定的目标信息,自己也在通过数字地图,选择合适的路线。
因为沙漠内建筑物几乎没有,所以,地形匹配用的不是很多,只有几个特别高的沙丘可以用来做参考,所以,这次能够击中目标,谁的心里也没有把握。
随着麦西哈局不断地搜罗人才,在这支技术队伍里,有越来越多的在其他大国的电子产品企业里面工作的工程师加入,他们都得到了非常好的待遇,干得也非常卖力,而约瑟夫虽然是法国人,但是,却善于团结周围的人,他们发挥出集体的力量,终于研制成功了这个东西。
今天,就是检验的时刻!
数据注入完毕,导弹开始点火。
和刚才一样,导弹脱离发射架,飞向了天空。
不过,由于有了更加先进的电子设备,高度表更加精确,可以在更低的高度上飞行,而先进的CPU,反应更快,可以有充足的时间完成各种转向动作。
导弹起飞后,高度只有三十米,一直在向前飞行。
导弹内部的激光陀螺,已经开始了正常的工作。
激光陀螺,就是利用环形激光器在惯性空间转动时正反两束光随转动而产生频率差的效应,来敏感物体相对于惯性空间的角速度或转角,说得简单点,就是陀螺知道,导弹什么时候转弯了,转了多少度,前进,转弯,所有的轨迹都有了,这样,就可以来计算导弹究竟飞到了什么地方。
导弹在空中以0.9马赫的速度飞行着,遇到了沙丘,又会拉起高度,再降下去,飞行几十秒,就与弹载的电子地图进行比较,修正航线,接着飞行。
终于,它飞了那片模拟的城市之中,选中了其中的那个最大的帐篷,冲了过去。
最后爆炸的一个时刻,从弹体上弹出了一个东西,它记录了导弹飞行的所有有用数据。
“报告,导弹准确击中目标。”负责目视观察的人,望着导弹击中了中间帐篷,燃起的大火,兴奋地回报道。
另外几个人,已经瞄准了刚才弹落的那个装置,准备带回去交给技术人员研究。
同时,实时的影像,也传回了发射阵地,立刻,是一片欢呼声。
尤其是那些负责电子设备的技术人员,这次能够取得成功,他们的心血是最多的。
约瑟夫非常高兴,这次,是他的第一个可以算是带队自主研制的项目,比上次将C801装到幻影战机上还要更加有意义!
“约瑟夫先生,恭喜你们。”梁老说道。
当看到视频传回的画面的时候,梁老也震惊了,当初设定的数据,是击中中间那顶帐篷,现在就那么准确地击中了,其中的误差,不超过两米!
这是什么概念?在战争中,可以打中两米之隔的敌军建筑,却不伤害旁边建筑里的平民!这种精确度,高得怕人。
约瑟夫知道,这只是因为飞行距离短,这次试射,射程只有三十公里,在这种距离上,激光陀螺的惯导系统,几乎不会有什么太大的误差,只有在上百公里,甚至五六百公里的距离上,这种导航系统才会有较大的误差,再加上地形匹配,就非常精确了。
也就是说,把这种系统用在C801导弹上,有些大材小用。
“梁老,这次实验取得成功,也亏了贵方的C801导弹。”约瑟夫刚说完,就觉得有些不对:“多亏了你们提供生产线,在我们工厂生产出来的导弹,但是,这种导弹的射程还不够。”
梁老也点点头:“是啊,四十公里的射程,是有些近。”
“那么,我们加大弹体,采用新的发动机,增加航程吧!”约瑟夫说道。
“对,这也是库赛阁下的意思。”梁老说道:“如今,在我们国内,正有一种使用涡喷发动机的增程型,射程预计能达到一百二十公里。”
上级已经同意了联合研制,所以,对于以后还要密切合作的伊拉克的这个总工程师来说,梁老没有隐瞒。
谁知,约瑟夫却并没有赞同:“不行,一百二十公里也太少了,贵国的研制的这种涡喷发动机,肯定比较费油,还是从欧洲引进一种小型涡喷发动机吧,再增大弹体,至少得有三百公里的射程,才够我们使用。”
三百公里?梁老望着眼前的人,胃口还真是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