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易帜,如同一石激起千层浪,立刻在国际上引起了巨大反响,尤以日本人的反应最为激烈。
在易帜之前,南方国民政府在国际上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以美国为首的列强支持,对日本施加压力,田中内阁被迫表示:“东北易帜事,只要维持日本在满蒙既得权,即不发对。”
东北易帜自后,中国实现形式上的统一,日本对华政策彻底遭到失败,田中内阁不久就因此倒台,策划“皇姑屯事件”的关东军军官也纷纷因此受到处分,可谓偷鸡不成蚀把米。
在近代历史上,中日两国本是一对难兄难弟,但日本明治维新成功,中国戊戌变法失败,从此分道扬镳,国力差距越来越大。
从日俄战争起,日本不断加快对中国的侵略,反而激发了国人的觉醒,从二十一条到五四运动,再到刚刚爆发的济南惨案,国人的民族主义精神越发浓厚;渴求统一,成了社会各阶层以及各个政党共同的愿望。
从济南惨案后,全国爆发了长期而巨大的反日浪潮,报章杂志天天都在呼吁“一致抗日”,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东三省终于升起了青天白日旗。
易帜只是一个形式,背后却是千头万绪,东北六省从此加入了南方国民政府,饱经战乱的民众终于看到和和平的希望,有志之士已经在考虑如何建设这个贫弱的国家。
安的名号彻底取消,奉系所有部队改称东北边防军。张学良理所当然地出任了司令长官,东北军诞生了。
此时天下太平,南方国民政府开始裁军,地盘和军队都要搞平衡。中央军、西北军、晋绥军、桂军几大派系争持不下,并因此埋下了中原大战的隐患。不过奉系完全自给自足,不要中央一分钱粮饷,又直接面对日俄的边境威胁,暂时还没人来找东北军的麻烦。
东北临时保安委员会即将撤销,取而代之的是东北政务委员会,名字上的差别说明了职能上的不同,这个东北政务委员会将是整个东北最高的权力机构。换句话说,这就是一个小型的内阁。
在易帜之前,国民政府和奉系经过反复谈判,就确立了《东北政委会暂行组织条例》。条例规定:“东北政务委员会共设委员十三人,以东北各省区资深望重富有政治经验者充之”,并“设主席一人,由委员互选之。”
张学良毫无疑问将出任主席一职,剩下的十三个委员中还得安排一名南京国民政府的代表。给奉系各位大佬留下的位置只有十一个。一时之间,围绕政委会委员的安排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肖林对政委会委员也抱有很大的期望,权力代表着能力,只有进入奉系的权力中枢。才能在即将到来的“九一八事变”改变历史的走向,给予日寇沉重的打击。
不过遍数奉系巨头。肖林的竞争者很轻松就达到了十人以上,形势很不乐观。
张作相、杨宇霆、万福麟、汤玉麟、袁金铠、张景惠、刘尚清、常荫槐、刘哲……这九个人都是奉系的元老巨头。理所当然要出任政委会的委员,只剩下两个位置,却还有翟文选、高维岳、王树瀚、莫德惠、沈鸿烈等等,好几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翟文选是新任奉天省长,位高权重,王树瀚是财政厅长,掌管着奉系的钱袋子,莫德惠资历较浅,但他是少帅张学良的铁杆嫡系,即将出任东北铁路公司理事长兼督办,也是一位实权派,至于沈鸿烈则是刚刚成立的东北海军副总司令(总司令是张学良),高维岳是察哈尔都统,这两人无论谁出任政委会的委员,大家都不会感到奇怪。…,
事在人为,肖林并没有完全绝望,作为张学良手下执掌兵权的亲信,他也有别人不可比拟的优势。
当初成立东北临时保安会的时候,张学良初登大位,还需要照顾各方的情绪,在职位安排是行做出了很多让步。现在一眨眼过去了三四个月,张学良根基渐稳,正好趁着成立政委会的机会重新洗牌,肖林这种嫡系干将肯定会得到少帅的力挺。
肖林是临保会的委员,对竞争政委会的委员也是个很大的帮助。相比之下,翟文选和沈鸿烈等人就存在短板,他们都是刚刚被提拔出任要职,在高层核心的资历上完全空白。
除了高层人物之外,整个奉系的官员体系都随着易帜发生了变革,督军和都统通通撤销,取而代之的是省主席和一省的保安司令。
张作相、高维岳、包括张学良兼任的奉天督军,通通都摇身一变变成了省主席,而军事方面的权力,却被保安司令分走了不少。不过这也没什么麻烦的,张学良本人就兼任着整个东北的保安司令,各省当然上行下效,很多省主席都兼任了本省的保安司令,还是军政大权一把抓,对此南京国民政府也是睁一眼闭一眼,懒得趟这趟浑水,管这些闲事。
稍微有些区别的,就是奉天和绥远两省。
奉天原省长刘尚清刚刚卸任,准备代表东北出任中央政府委员,奉天督军一职由张学良兼任。这个督军本是给少帅的遮羞布,张学良执掌东北大权后,早对这个位置没什么兴趣,趁着易帜的机会,干脆把奉天省主席的位子甩给了刚刚出任省长的翟文选。
绥远原任都统为张宗昌,直鲁联军在安政府中本来就属于杂牌部队,现在兵败之后更是不受待见。易帜之后,张学良干脆把张宗昌甩到一边毫不理会,另行发布袁金铠为绥远省主席。
肖林事先毫不知情,至此终于恍然大悟,袁金铠那天吞吞吐吐,原来早有去绥远的打算。
细想之下,又不得不佩服袁金铠的老谋深算。少帅执掌大权,奉系元老派已成昨日黄花,必然受到排挤,袁金铠干脆远走绥远避祸,趁机又在肖林身上压了一注,也是一桩颇有眼光的政治投机。(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