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大文学移动版

m.dwxdwx.com

合理性究竟有多重要?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1)――背景设定篇

对每个有过长年阅读经历的读者来说,写评几乎是再容易不过的事情了,随便翻翻作品,找几个错字病句,寻几处逻辑漏洞,指指点点的一篇评论就出炉了。www.tsxsw.com

像这样点评的方式并不在少数,评论者说不定还会被看成是眼光老辣见识卓越,碰上脾气好又内向的作者,甚至还可能诚惶诚恐感激不尽,虽然他几乎没法从这样的评论里找到什么样有用的东西。

合理性的失误,当然会在一定程度,一定范围内给某些读者造成阅读障碍。但是,就如同编写大型软件肯定会存在bug,就如同长篇文稿肯定会有错字率,就如同电影大片肯定会有穿帮镜头,对于动辄几十万字乃至数百万字的网络小说来说,没有作者能从技术性上完全杜绝合理性的欠缺。

小说成功的关键,合理性并非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小说不适用于“木桶理论”,即最糟糕的部分代表整体水平,而是适用于“指尖理论”,最精彩的方面能吸引到多少读者。

如果要具体分析为什么合理性层面的失误不会给小说的成败带来必然倾覆,话题会很长。这次先从小说的背景设定来说一说合理性的影响力。

很多人看小说有自己固定喜欢的类别,首先会从题材分类中去寻找。一部小说应用的背景,是历史朝代,还是科幻未来,是江湖武林,还是奇幻大陆,世界资料的准确完善,固然决定了能不能把特有的世界观氛围发挥得淋漓尽致,但是如果设定的事实和现实不符,其后果也并没有通常所想的那么严重。

武侠和奇幻的背景设定比较好说一点,这类小说的读者认可作者是设定的上帝,不会有什么固定的规则限制。比如说,大多数奇幻世界里精灵是尖细的耳朵,某个作者却在某书中将精灵设定成了米老鼠式的圆耳朵。这当然不能说精灵有着圆耳朵就是事实错误,就是不合理。只能说,如果考虑到大多数人习惯于接受长耳朵的精灵,从迎合读者口味的角度上来说,设置成圆耳朵是一项糟糕的营销。但是如果这个作者有足够的能力,围绕圆耳朵这个特点设计出许多趣味盎然的细节,写得有声有色,结果圆耳朵反而成为了他书里的一个重要卖点。

但是如果是以现实历史为背景的小说,读者的挑剔性和容忍度就差得多了。比如说,“战国时代竟然冒出了鞭炮”“三国时期就有蹴鞠了吗?”“宋朝的时候哪来的花生?”……只要拿出历史考据的精神来搜索细节,马上就可以找出天雷阵阵。不过,这样的错误真的要紧吗?

这个问题,其实金庸同学已经在注解里谈过这个问题了。“蒙哥大汗同学是死于四川,为了增添小说的趣味性,安排在襄阳城下被杨过同学用板砖砸死。”这个解释说明了一点:小说不可能是真正的历史,如果小说用了历史背景,那么这意味着是一个接近真正历史的同位面。

将小说发生的时间选择在一个具体时代,是为了描绘该历史时期的特有面貌,构成小说吸引读者的一个要素。作者要注意到的是,在历史氛围的渲染程度上,让大多数读者认可即成,满足专业人士是一项不可能也成本过高的任务。所以宋代出现花生土豆是不太要紧的,宋代出现无线电报才会比较让人吐血。但是如果这个无线电报是穿越者带来的技术,又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弥补。

即使有作者声称他笔下的背景如何如何符合历史真实,但他其实根本无法做到这一点,因为作者无力考据查证每一个历史细节,肯地会被动地出现“不合理”。哪怕作者是精研某个历史时期的专业学者,也不能把小说当学术论文来写。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任何一部历史背景小说,它必然带有演义的性质,而且为了人物塑造和情节发展的需要,有时还主动地去改编历史,创造“不合理”。举个例子来说,三国演义第二回“张翼德怒鞭督邮”,这事儿实际上是刘备同学亲自所为。然而演义里人物形象的定位中,皇叔是个忠厚宽仁的好人,三哥是个嫉恶如仇的好汉,殴打上司这回事,皇叔去打了有损形象,三哥去打却是当仁不让,于是历史的真实让位艺术的真实,真按历史真相来写的话,皇叔的形象塑造上反而出现了不合理性。

转回到奇幻话题上,现在有一种很流行的类别是dnd小说。由于dnd本身有庞大复杂的成形规则书,因此这类小说也非常容易被某些规则高人挑剔。实际上对应这个问题只要一句话就好:我写的是dnd风味的小说,而不是用dnd规则来写小说。

合理性究竟有多重要(2)――常识原理篇

上一次说到了小说背景事实方面的不合理问题。但不管这些背景是历史真相也好、还是虚构设定也好,资料本身的存在总是有其价值的,如果能够放在合适的位置上,便不失为一个好的背景。

那么,当书中采用的设定资料违反了科学原理、基本常识的时候,又应该怎么看待呢。

这个现象最典型的是科幻小说,在很多读者心目中,这类小说似乎不仅应该展示美轮美奂的高科技场景,还应该像科学读物一样,传布科学原理和前沿概念。

其实,我们看科幻故事,最重要的是在看概念,看各种名词制造出的五光十色的科技事物,看堆砌声光炫目的科幻风格的场面效果。这个手法用到极致的时候,科幻与不科幻的区别,完全就在概念名义上的一线之间。比如说,超人同学顶着外星人头衔的时候,被划分成科幻人物,如果他老人家换一身长袍加两只翅膀,说自己是天使,切换到神话范畴也很方便。

所以,开着歼星舰,喷射反物质前进,能发激光炮,这就是科幻小说。至于为什么银河英雄传说里太空作战像平面海战,为什么小叮当的竹蜻蜓不用尾翼也能自如飞行,这些就都不是大问题了,只需要知道,这些故事里的设定事物,都是贴上以科幻为名目的标签,因此应该当作科幻来看。

当然,科幻小说长期以来有着“软科幻”和“硬科幻”的说法。对于“软科幻”来说,只要描写的事物戴着高科技的帽子,就可以算是科幻作品了。而在“硬科幻”里,常常用长篇大段的文字来介绍技术上的可能性和实现性。但这个手法,实际上也只是扩展和加深“科技概念”间的联系,在某些微观层面上,更加细致地渲染强化科幻氛围。这类作品以达到科普读物的详细程度为极限,再往精深方向写成工程技术手册和完全制造流程则没必要。

如果把目光转向武侠小说的话,早期武侠小说的作者,常常逼真描摹现实技击的场景,尽可能强化现实风格,这大概可以算是“硬武侠”了。但是,我们现在都认可了,故事里神功秘法满天飞的,也是武侠小说;故事只喊招数名就放强力大技的动漫式战斗,也是武侠小说。这就说明了,武侠小说的本质,不在于是否符合现实格斗技,不能用现实技击原理来判定合不合理,也不必质疑现实中有没有人能练到这个地步。(其实,好多高武世界里再上一步就是修真了……)

再从奇幻小说的角度来看。dnd小说有着浩如烟海的规则说明,神术、法术、技能、专长、武器、种族、怪兽、神祗都有庞大的体系,如果用此为背景的话,引用设定事物时可以旁征博引、洋洋洒洒,会使读者的感觉是一个非常严谨的系统。如果我们把有着详细设定的奇幻规则体系看成“硬奇幻”的话,那么只靠作者现编现造魔法、招数的小说就是“软奇幻”了。但是,dnd规则固然比临时造的规则更加精细复杂,却不能说dnd是一个符合科学、符合常识的体系。我们都知道,用现实的物理知识去考量奇幻世界,哪怕是号称严谨的dnd,也一定是完全禁不住推敲的,同时也是没有意义的。

对于“硬科幻”、“硬武侠”、“硬奇幻”来说,它们表现的是一种在复杂规则下的逻辑美和结构美,但幻想类小说构造出来的是似是而非的“科学体系”,而科幻类作品可以直接借鉴套用现实科学体系,所以更能给读者制造“科学合理”的感觉效果。事实上,“硬科幻”也完全可以只在细节的表现程度上和“科普读物”相接近,是否完全符合科学原理并非必要。

无论看什么小说里的世界,都应视作异位面。那里有迥异的宇宙环境、另外的物理规则,出现神灵魔法非常正常,出现龙珠式的战士非常正常,出现风格截然不同的科幻事物也很正常。科学性的考证思维既不必用在武侠小说和奇幻小说上,甚至也不必用在科幻小说上。

那么,虽然不在乎书中世界是不是违背科学原理了,但是故事本身的设定体系出现了逻辑上的自洽性冲突,又应该怎么看待呢?这个问题下次再说吧。

合理性究竟有多重要(3)――自洽性冲突篇

如果历史常识颠倒事实,如果科学常理无法说通,还可以解释为书里只是一个近似的世界,细节方面并非是完全符合一致。但是,如果完全从作者自己放置的设定中推出逻辑性错误,那就有趣得很了。

话说想当年,我第一次看到有人去分析金庸小说里的bug,论证出黄蓉比郭靖大6岁的事实,那时笑得可叫一个冲动。要是说小说里犯了些文史民俗的错误,比如明朝时南方人穿上长马褂,比如鲜卑族有了文字,那时作为中学生的我,不用说基本看不出来,就是看出来了,也觉得这属于舞台道具一类的东西,只要作者不放现代化物件,也无损于整体的历史氛围。要是说小说里的轻功过于神奇违反了重力原理和空气动力学,内功威力太大违反了质能守恒……可差不多所有的武侠小说里都是这么写的,家家的武功体系都经不住科学考究,用物理知识解析一番确实有趣,但这是题材本身而造成,非个人原因。唯有作者自己设置好的人物、情节在自洽性上发生前后混乱、逻辑冲突,无法自圆其说,亦无法辩驳,才是最重要的漏洞。

但是,即使在自洽性方面存在非常严重的问题,存在着极其明显的“穿帮”,有时候好像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比如金庸老先生进入本世纪以来,突然心血来潮,又要把自己的原著重新修订一番,而且还顺便弥补了读者多年来归纳分析的大量漏洞,按说新版本自洽性的基础更加稳固扎实了,可是这套新书骂声远多于赞声,销量似乎也不看好。据说大家的普遍反映是不认可他老人家在人物的性格和情节上的许多改动,认为新的变动大大有损于原版本的可读性。

再比如,温瑞安先生写《神州奇侠》,开头是狄青年代,结束的时候跑到岳飞年代了,然后在关联性的续作《四大名捕》、《说英雄谁是英雄》里,摇身一变又去了徽宗年间。这不是说他描写北宋历史环境还是南宋历史环境方面有什么具体错误,而是说这个时代本身的设置,书里没说过是直接穿越,那么就属于自洽性方面的问题。不过即使有这么严重的设置硬伤,读者想到这点,也就是一笑置之,依然很有劲头地去看书里的故事。

可见,小说这个东西,特别是商业化通俗小说,最重要的功能是提供给读者印象强烈的典型人物和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至于小说里有好多??有神的自洽性破绽,这个随着小说篇幅的长度和内容的复杂,是难以避免的。而小说篇幅的增加和内容的复杂,如果能成正比带来阅读快感的上升,也会降低读者对于硬伤的在意程度。如果小说本身都吸引不了人,就算作者的设定如何富有创意环环相扣严丝合缝,也不过是沦为一部“严谨”的规则书。

这就好像如今每拍一部大片,总要被资深影迷去指摘那些“穿帮”场面,不过有这么大兴趣和闲暇去挑错的,多半也是铁杆拥趸。哪怕是四大名著,哪怕是经典文学,只要想去挑漏洞的话,都可以专门写出厚厚的考证书。但是,成功的经典的小说,对于“不合理”部分的讨论,有时候也会成为读者们津津乐道的话题,甚至于有人专门拿挑错说事,还有人专门设法说圆,口水滔滔,你来我往,于是这部作品的人气和影响就更加上升了也。

当然,我的意思绝不是鼓励写作时主动创造不合理,有意安排逻辑冲突。而只是重复一个从开始就提出的观点,合理性问题不是决定小说成败的决定因素,作者不要被合理性方面的批评弄得丧失信心。而让小说看起来更合理更通畅,是我们应该始终努力追求的方向。

前几篇谈的都是背景设定方面的合理性问题,大致相当于谈舞台布景方面的毛病。如果小说的人物性格发展和情节走向,产生了与正常逻辑相悖的现象时,那么小说的价值何在呢?下一次再随便说说。

合理性究竟有多重要?(4)――透明化世界

小说的背景环境中,常识、科学、自洽性的合理性都不是小说成败的决定因素。前几次大致也谈过这个问题了。

换一个角度来证明的话,某种要素对于主体的重要程度,可以先将它抽离,看看对于主体构成什么样的影响。

如果小说的背景环境非常简单稀薄,几乎只有人物和情节,那么这还是不是小说呢?这当然还是小说,而且还很有可能是很好看的小说。

如果小说的设定丰富庞博,甚至于还很合理严谨,但是人物苍白,情节乏味,那么,即使这勉强还算是小说,也是非常缺乏可读性的小说。

比如说,很多言情小说都是只有一堆角色在演情感戏,对于背景的描写几乎是空白,在非遇到描述环境不可的时候,才不情不愿地交待一点点最基本的背景细节。一个或者复数的帅哥出场了,碰到一个或者复数的mm了,然后缠绵悱恻、连环单恋、从中作梗、误会丛生、和好如初……情感戏份的种种套路桥段纷至迭出,爱就爱到死去活来,惨就惨到生离死别,总之让读者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但是呢,很可能十几万字几十万字下来,我们既不清楚这个世界基本的人文民俗风貌,技术工艺水平,也不了解这个世界的地理国家分布,政治经济制度,甚于更不知道这个小说的题材氛围是中式还是西式,是古代还是现代,是奇幻还是未来。

要认真说起来,“言情小说”这个类别颇为奇异,难道有什么小说是不写情感戏的么?(固然有极少部分小说是只描写了亲情、友情,不过这些小说也主要是中短篇)绝大多数的通俗小说,主人公都会有爱情戏,而且还是故事的重要卖点,那么何必要单单拎出来划一个“言情小说”的领域呢。原因就在于写“言情小说”的,可以忽视甚至无视故事背景,颠倒错乱也没关系,只要把情感戏写出来就行,一样有读者,一样有市场。

“言情小说”既然对背景设定要求不高,那么长期在这样环境下的写出来的作品,人物思维和情感观念就有一种通用的风格,换上了什么行头都差不多。等到想对背景资料增加篇幅和浓度的时候,就会发现是多此一举,故事味道早已经定型了。为什么会经常有人在说女作者写的是“伪武侠”、“伪历史”、“伪奇幻”什么的呢,原因就在于很多女作者是写言情起家,往往在故事背景方面并不考究,不能充分表现出传统武侠、正式西幻那样的特有氛围。

另一个例子,由于网络小说的门槛降低,好多后宫文也对于故事背景不考究,王霸之气一放,招来美女无数。是在江湖上收集群芳谱也好,是在都市里收集校花榜也好,是在奇幻里收集各种族mm也好,同样是一个调调味道。当然了,这类小说的卖点就是收美,管他题材氛围有没有写出来,一样有读者,一样有市场。

小说的本质就是一些什么样的人,发生一些什么样的事。这一点和八卦贴很类似,八卦贴的吸引力,也在于是一些什么样的人,发生了一些什么样的事。所以写通俗小说的关键在于,要把小说当成八卦来写,什么时候能把小说里的人物写得像八卦人物一样极品圣母了,小说里的故事写得像八卦事件一样引人入胜了,给读者的印象就深了。然后从这个基础上,再去努力追求细节的真实性,资料的完整性,背景的合理性,题材的氛围性。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盖世双谐奸夫是皇帝终末忍界我只有两千五百岁你老婆掉了绝对一番信息全知者反叛的大魔王玄尘道途五胡之血时代
相邻小说
异世之修神者兵锋龙珠之地球人最强大漠浪子刀高达之究极技师斯巴达克斯传奇网络之改变人生梦想射雕混元大道被抛弃的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