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寒回客栈,其实也没什么事,只是想出宫来透透气,顺便见见孙思邈师徒。
在宫内没个什么人儿可以聊天,还真的有些烦闷,那两个在他面前低眉敛首一副恭顺状的宦官,陈寒可是没有一兴趣想和这两个不是正常男人的“男人”聊天,他们话间那尖细的软调让人非常的受不了,让陈寒时常有鸡皮疙瘩起来的感觉,何况他还发现这两个宦官可能还负着监看他在宫内活动的使命,越加懒的和他们什么。
出了宫,回客栈和孙思邈师父聊天,感觉整个人都很舒畅,孙思邈几句关切的话吩咐下来,让陈寒心里暖暖的,挺受用,青宁那丫头带着情意目光的关注,也挺让人感觉舒服。虽然陈寒对青宁这个丫头并不是非常来电,但日久生情,和她这么长时间一道呆下来,纯纯的青宁还是让他有喜欢的,也感觉挺亲近,更不要当日意乱情迷之下亲了人家,还顺手检查了一下人家的身体发育情况,虽然没有进一步的动作,但这已经不是一般的举动,够亲密了。男女间只剩下一种比这更亲密的举动了,精力旺盛的陈寒想做,但理智告诉他,那事暂时还是不能去做的。
陈寒在客栈里和孙思邈师徒聊了一会儿话,顺便吃了饭,借口怕有人找,他不在宫内误事,要回宫了,便告辞而去,青宁情意绵绵地送他到客栈门口。
宫内的马车已经回去了,陈寒准备慢慢走回去。
陈寒现宫来还有个目的那就是到街上去逛荡逛荡,希望能遇到他想遇到的人儿,因此他也就顺着一些较热闹的街道慢慢地走回去,走的时候还故意磨磨蹭蹭,东张西望,希望能有人注意到他,但让他失望的是,直至他直至太极宫门口,也没遇到什么值得他关注的人儿,只得往宫门内走去。
那名唤作安冬的宦官在宫门口处等着了,看到陈寒回来,大松了口气把陈寒领回了住处。
回宫已经傍晚,陈寒吃了晚饭后,就着昏暗的灯看了一会书,就上床睡觉了。
一宿无话,第二天陈寒没有往立政殿去为长孙皇后诊查身体,他原本还想再出宫来溜溜时候,却有人来传他,是李世民召他过去。
正准备出宫的陈寒也只得马上跟着来传唤的宦官去了。
召见的地方依然是上次曾经到过的武德殿,陈寒进去的时候,李世民正在批阅奏折。
案上看似还有几本奏折没有折完,陈寒施礼完后李世民示意他先在一边等着。
陈寒也依吩咐在一边的案几边盘腿坐下,眼睛没敢四处乱看,只是注视着身下的那块质地不错的地毯,很仔细看着地毯上的花纹形状,在猜想着今日李世民召他过来又有什么事吩咐。
也只一会,李世民就把剩余的几本奏折批完了,再把一大堆批完的奏折都推到一边,捧起边上的一杯茶,呷了一口,盯着陈寒的脸看。
盯着陈寒看了一会,直至陈寒脸上有惊异之色起来后,李世民这才移过眼光去,脸上依然带着一笑容,指着面前一大堆奏折,自嘲般地对陈寒道:“子寒,此次你和孙道长入宫来为皇后诊查身体,朕本早应该传你们过来叙叙话,略表谢意,只是一直没得空闲,你看看,朕每天都要批阅如此多的奏折,实无什么空闲时间!估摸着今日能早些批阅完奏折,所以就把你传过来话了!”
听李世民有像吐苦水一样的话方式,陈寒也赶紧以一副恭敬的样子回话:“陛下,皇后娘娘如今身体情况不错,无需担心,陛下不必叮嘱微臣等什么,微臣等定会仔细诊查娘娘的病情,尽可能地避免娘娘的身体染恙…陛下这样整日忙于国事,关心百姓疾苦,这实乃天下苍生之福啊!”
这话虽然有恭维的味道,但也可以是陈寒真心的一种的赞叹,从历史上所记载中也可以知道,贞观初时候的李世民还是挺勤政的,非常关心百姓疾苦,博取众议,时常和群君商议朝事,而且还非常虚心地纳谏,在贞观初的几年内,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民生经济恢复发展的朝政政策,正是因为诸多利于民生的政策制定和旅行,贞观时候的社会经济很快得到恢复并持续发展,才有了被后世津津乐道的贞观之治的辉煌,现在是贞观四年,正是一系列新政开始制定和逐步实施的时候,李世民这个皇帝忙,那是非常可以理解的。
当然不只李世民这个当皇帝的忙,他手下那些大臣也整天屁颠颠地忙,就像房玄龄这位当朝宰相一样,陈寒数次到他府上去,也只抽空见了两三次而已,其他时间应该都在忙于朝事的吧!
听陈寒这般,李世民似乎也有一些感慨涌上来,瞅瞅陈寒那看上去很纯真没有一心机的脸,竟然叹了口气道:“大唐立国初,征战不断,百姓没能真正过上平安的日子,再加上这些年来天灾不断,连年歉收,百姓流离失所,朕这个当皇帝的,是心急如焚啊,如何能不勤于朝事!所幸今年风调雨顺,天下丰收,长安斗米不过三四文钱,朕这才宽了心啊,朕也希望,自今年以后,天下百姓都能吃上饱饭,都能有衣穿,那朕再辛苦,也是值得的…”
陈寒马上顺着李世民的话拍马屁,“陛下这般体恤民情,想必天下百姓知道了,即使他们吃不饱饭,穿不上好的衣服,也一定会感谢陛下如此愛民之心的…今年粮食丰产,对外征战又取得大捷,实是陛下和朝中群臣一道努力的结果!”
听陈寒这般,李世民脸上有好奇之色露出来,盯着陈寒问道:“看来子寒也非常关心朝事啊,大多时间呆在终南山,这些事竟然知道的这般清楚?”
听李世民这样一,陈寒一愣,旋即也回过神来,有些讪讪地笑笑:“微臣只是在长安街头巷尾听百姓议论而得到的一些消息,再加上孙道长也偶尔会和微臣讲述这些事,所以朝中发生的一些事,也略有耳闻!”
如今讯息不发达,孙思邈也不喜欢过问朝事,他这个跟随孙思邈的人能知道朝中的一些事,李世民有疑惑自然不奇怪,陈寒也只得赶快解释。
李世民神情很快就恢复了正常,只是眼睛还一直盯着陈寒看,“子寒,朕看你才思敏捷,也曾听玄龄和药师称赞过你,他们也都你气度上与一般人不同,想必在许多事情的见解上,也定然与普通人不一般,既然朝中的一些事你都清楚,那今日朕也想问询你一些事,你有什么看法可以尽管讲来,无论讲述些什么,朕都不会怪罪于你的!”
陈寒原本想开口推拒,但在看了一眼李世民脸上的神情后,又马上改变了主意,不过依然带着谦逊地道:“陛下,微臣只不过一介未成年之子,一些事虽然有自己的看法,但定然不成熟,还希望陛下听下不要笑话微臣…”
“无妨,有任何想法都可以讲出来,朕刚刚也了,无论怎么,朕都不会怪罪于你的!”
“多谢陛下的宽宏大量!”陈寒赶紧施礼致谢!
“大唐初建,内忧外患还未完全平易,天下百姓依然疾苦,自贞观元年起,天灾不断,不计其数的百姓流离失所,朕是心忧如焚,因此也准备广开言路,博取众议,想获取一些治国良策,不知子寒你有否这方面的计策,给朕听?”李世民一下子抛出一颗重磅炸弹。
陈寒听了明显的一愣,李世民问他的第一个问题竟然是这么大的问题,不过他在稍稍想一下后也明白过来,这段时间正是李世民经常问询群臣治国良策,并要大臣们举荐良贤之士的时候。那位他算起来比较熟识的马周,也因为李世民要百官献计的时候,替常何那个大老粗写了一份治国良策,而被李世民赏识,当作一个人才被发掘出去的,要论起来,今日的他与李世民的距离远比马周来的近,今天李世民这样问他,若是他有什么好的建议提出来,或许他会变成马周第二呢!
不!不!不!现在马周还未被李世民发现,还不能这么的,有可能马周成为他陈寒第二了呢!
想到这些,陈寒压制住心内的激动,用尽量平稳的声音慢慢道:“陛下,微臣觉得,要让天下百姓心安,首先要做的,就是让他们吃饱饭,百姓肚子能填饱了,自然就会安定下来,因此必须提高田亩的产量…”
纵观中国数千年历史,几乎每个朝代末,都是百姓吃不饱饭才起来闹事的,若是天下物产丰富,百姓能吃饱饭,那起来闹事的肯定会少,即使有人起来闹事,响应的人也不多,评价一个朝代好不好,最基本的一条就是百姓能不能吃饱饭,如果饭都不能吃饱,那其他就无从谈起了。
陈寒在数次往返终南山与长安期间,沿途所看到的田地里的种植情况让他有一些想法产生,这些想法已经在心中酝酿了好一些日子,原本还想在什么时候有机会和房玄龄这老家伙聊事时候,今日李世民问询了,那刚好可以出来!
好机会来也…
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