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铭中手中看到的书信,正是堂兄萧铭瑄在此时所写。
他深知此战已经必败无疑,生还的希望渺茫。遂令一名随他征战的家丁濳出军营,给他带出了一封遗书,来交待后事。
这名家丁是一位家生子,也是家丁中年龄最小的一个,才不过十五岁。小家丁是个聪明伶俐之人,为人又识恩义,可以托以大事。
萧铭瑄不想让他陪着自己命丧沙场,给了他一死丝生机。主从二人挥泪而别,小家丁历经了千辛万苦和生死疲顿,才将这封遗书送了出来。
萧铭中将书信轻轻放在了桉几上,叹息道:“也不知道这位素未谋面的堂兄至今的生死下落如何?”
一旁的萧慎行却不以为意,澹然地说:“咱们将门有个不成文的说法:‘白也去也,人间再无最得意,大丈夫固有一死,死国可乎!’雁生,此事你大可不必介怀!”
怎么能不介怀?
此战的影响意义深远,在面对几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大明和满清各自交出了不同的答卷。
作为大明朝的最高统治者崇祯帝始终没有改变急躁的性子,不顾实情一味催促。
蓟辽总督洪承畴被迫放弃了“且战且守”的“持久之策”,率兵匆匆赶赴战场,仅有只带了三天的军粮,眼看粮道断绝,将士大为恐慌,多有逃跑之心。
在此危急时刻,久经征战的洪承畴召集诸将会议,提出决战突围方针。
他提议:“诸将当各自催促本部力战破敌,我们应迅速执行这一方法,解围就在此一举。”
但麾下众将皆以胆怯,不愿死战,大多主张逃回宁远。
监军张若麒也极力反对决战,希望能够撤回宁远,此言一出,进一步涣散了将士斗志。
洪承畴只好下令于第二天突围,无可奈何道:“以往诸位将领都说要誓死报效国家,如今正好有机会。虽粮尽被围,也应该明确告知诸位兵士,守是死,战也是死,如果奋力一战或许能够死中求生。我智术短浅决意孤注一掷,明天望诸位能够竭尽全力。”
他分遣八位总兵为左右路,准备于第二天死战突围。
皇太极则早就料定,明军缺粮,夜里一定会逃跑,分遣王公将领进入汛地,对明军进行截杀。
素来畏敌如虎的大同总兵王朴,他一回营便率领本部人马首先乘夜突围逃跑,结果引起了混乱,造成炸营。
骑兵和步兵之间相互践踏,在黑夜中,明军大乱,死伤无数,不能分辨是哪路兵马。
总兵吴三桂、王朴等逃入了杏山,总兵马科、李辅明这些个长腿将军奔逃到了塔山。
洪承畴的中军督营则突围未成,被清军围困在松山城,几次组织突围,皆告失败,不久明朝的粮饷断绝,城中粮食短缺。
松山副将夏承德遣人密约降清,以为内应。
崇祯十五年二月十八日松山城陷,总兵邱民仰、王廷臣、曹变蛟被杀,洪承畴、祖大乐兵败被俘,三月八日,祖大寿率部献城归降,清兵占领锦州。
崇祯十五年四月二十二日,清兵用红衣大炮轰毁杏山城垣,副将吕品奇率部不战而降,松山、锦州、杏山三城尽没,至此松锦大战结束。
洪承畴为表示忠于明室,宣布绝食,到了五月在皇太极的侧福晋布木布泰的劝降下,终于答应剃发降清。
洪承畴投降以后,明朝还不知道他已经变节,思宗闻之大震,辍朝特赐祭九坛,祭到第九坛的时候,又得到军报,说洪承畴降清,京城大哗。
松锦之战以清兵的全胜而告终,明朝经此一役,元气大伤,洪承畴与祖大寿相继降清。
这场松锦大战,让大明再次跌倒,使得满清建奴吃了个肚儿圆。
据史料记载:“是役也,计斩杀敌众五万三千七百八十三,获马七千四百四十匹,甲胃九千三百四十六件。明兵自杏山,南至塔山,赴海死者甚众,所弃马匹、甲胃以数万计。海中浮尸漂荡,多如雁鹜。”
松锦大战的惨败,标志着大明朝廷在辽东防御体系的完全崩溃, 明朝在辽东的最后防线,仅剩下山海关的吴三桂部。
不得不说,满清奴酋皇太极确实是一位雄才大略的人物。
自皇太极即位以后,审时度势,对明清之间将不可避免的要进行一次大决战是作了充分的各方面准备的,如进行内政改革,加强自己身到君权,对外入侵朝鲜,与其结盟,征服蒙古,与其联合,于是孤立了明朝。
因此,满清不仅上下团结一致,而且又无后顾之忧。所以,它就有了充足的人力和物力投入这场战争,从而保证了松锦大战赢得胜利。
另外,皇太极在松锦大战中,战略打击目标的选择,作战时机的掌握,用兵方略和临阵指挥等方面都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
最为突出的是,他善于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如以往八旗精兵良将善于奔袭野战之长,为了避其不长于攻坚城之短。
因此在松锦大战中,皇太极始终采取围城打援的战术,不仅消灭了洪承畴率领的十三万援军,而且困逼松山、锦州、杏山的明军守将献城投降,摧毁了明军经营多年的宁锦防线,为进取中原铺平了道路。
而大明方面,崇祯皇帝、兵部尚书陈新甲等人,偏信“原属刑曹,本不知兵”的辽东监军张若麒轻敌冒进之言,一味催战。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蓟辽总督洪承畴根据关外兵力和锦州守将祖大寿“逼以车营,母轻战”的意见,主张且战且守,步步为营,逐步向前推进以解锦州之围。
而监军张若麒却反对,“振臂奋袂,扶兵之势,收督臣之权,纵心指挥”,于是明军但知有张兵部,不知有洪都督,而督臣始无可为矣!
这总督和监军两者之间互相掣肘,明军一时不知所从。
洪承畴虽然精通兵家权谋,由于考虑到个人的得失安危,所以屈从于陈新甲、张若麒等人的权势。
当“陈新甲趣之,未免轻进以顿师”时,他就孤军深入;当“张若麒惑之,倏焉退师以就饷”时,他就率军南逃。
因此,洪承畴轻进顿师,进不能突围,退不能善后,形见势绌,……遂使重臣宿将选率骁骑,十万之众,覆没殆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