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谭望嵩跟随着尧慕林一路朝二楼走去,边走边在嘴里喋喋不休:“我午饭都没吃,病人都没有再去管,跟你来到你家,你要是没有让我看得上眼的书,我可跟你没完。”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尧慕林在前面带路,听到谭望嵩的牢骚后,忍不住笑道:“谭老,我怎么可能做出做这样的事情呢?既然答应了,一定是要言出必行的。”说话间,来到了二楼最里边的一座房门前。
这间屋子,是当初新建这栋房屋后,尧父尧母便将父亲尧振华所有的东西都存放在了这间屋子里。
屋子里,除了尧振华生前使用过的物品外,最多的就是医书。
这些医书,都是尧振华生平最爱看的,大多都是线装书籍,在现世中是买不到的。
尧慕林随身携带的医书,就是爷爷时常阅读的。
用他爷爷的话来说,书籍,特别是经典的书籍,需要用读的方式,千万别用看的方式来。因为看,往往是走马观花,而走马观花的方式,最容易把经典的,重要的地方漏过了。
而读,却是逐字逐句,不会错过任何有用的东西。这也是这么多年来,尧慕林一直坚持的读书的方式。
站在门口,尧慕林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拧动门把手,轻轻的推开了房门,随着一股书卷之气扑面而来!
这间三十多平方的屋子,出现在两人的面前。
屋子的摆设很简练,除了门口摆放了一张书桌外,整个空间都被靠墙而立的大书柜占据,书柜里摆满了各种医书。在屋子的中央,也是成堆的码着书籍。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为了预防书籍被虫蛀,中央的摆放书籍的底部,被隔空起来,放着一层厚厚的木板。
谭望嵩看的双眼发亮,不等尧慕林招呼,便走了过去,从第一座书架起,随手拿起书籍看了起来。
这一看之下,谭望嵩忍不住惊呼出口:“这是无底编!”
依次挨着从书架观看,口中更是不时的惊叫:“奇脉八诊!”
“天啊,这是青囊经!”
“还有天医诀!”
“这是什么?我的乖乖,连医编都有。”
“……”
这一圈走下来,谭望嵩只觉得脚步虚浮,双眼无神,他手足无措的走到尧慕林跟前,看着尧慕林,惊骇道:“你家究竟是干嘛的?怎么会有这么多市面上没有,据说已经失传的医书?”
尧慕林也没想到谭望嵩的反应这么大,只不过想到这失传二字,也知道其中的重要性。含笑道:“我家世代行医,家里有这些书籍,不奇怪啊。”说到这里,顿了一下,续道:“这些事,还请谭老保密。”
谭望嵩点点头,不假思索的说:“我只管跟你换书,别的我不想过问,也不会拿出去乱说的。”说完,从怀中摸出之前尧慕林在药店看到的那本线装周易扔了过来。
尧慕林伸手接过,粗略的翻了一遍,见后半部分却是残缺的,心中忍不住一阵惋惜,无奈的说:“这本书怎么不全啊?”
谭望嵩早已拿了一本书津津有味的看了起来,头也不抬的冲尧慕林道:“我怎么知道呢?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就是这样的。”
尧慕林哪里肯依?不爽的说:“话可不是这么说的,我记得你说过,这周易是完整的。你怎么给我残缺的书籍呢?要这样的话,我可不跟你换啊!”
谭望嵩听了尧慕林的话,终于抬起头看着尧慕林,好久才道:“小子,你就知足吧。残缺,这就代表了天意。老天不让你看到完整的,这是对你有利!而且,周易从存世的那天开始,就不是一般人能够看到的。就算看到的人,都得不到善终,五弊三缺这点你要清楚。”
尧慕林一怔,知道谭望嵩说的这话不假,这学《周易》迟早会遇到关于“五弊三缺”的问题。
所谓的“五弊三缺”其实只是民间的一种说法。可以说是人们对易学领域的“玄学”的不解而产生一种敬畏,也可上升到对“天地之道”的不解而产生的畏惧,同时并不排除故弄玄虚的成分。它与学不学《周易》没有半点关系!
具体而言,五弊就是“鳏、寡、孤、独、残”。
三缺就是缺少“钱、命、权”。
也就是说长期从事“泄露天机”这一工作的人士,或多或少会对个人产生影响,要么丧偶,要么子嗣不全父母不宁,要么自己身体残缺。一生难有积蓄,难有大作为,折损阳寿等等。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儒释道俗都有这种说法,具体的来源、出处已经无法考证。我们现在听到解释已经是“三教合一”的产物。
儒家是建立在“敬天畏神”的基础之上的,认为这个世界运行遵循“天地之道”,有它自己的规律和法则,人也不外如是。窥探天机改变事物运行规律并泄露了“天机”是要遭到“上天”惩罚的。
佛家认为事物发展有着自己的因果,因个人原因,强行插手改变因果,实际上是在改变命理师自己的因果,损害自己的福德,福德少到一定程度就会招致报应,会有无妄之灾。轻则伤害自己,重则影响亲人。
道家认为打卦、看相、算命需要“天人合一”,要做到“天人感应”,很费时费力,轻则耗费命理师的气力,重则减损真气,总之是消耗元气的行为。久而久之,会对自己造成很多不利影响,而且,道教同样也有褔荫、报应一说。
《周易》原本重德、重理,讲的是象数理占四个部分。象数理讲的就是“道”,唯有“占”属于“术”,但是的确有很多人只注重“术”这一项,而不重道,忘记了道为基,术为用的根本。
老子就说过:“有道无术,术尚可求,有术无道,止于术”,这是典型的舍本逐末。这些人利用“术”牟利或者是达到自己的其他目的,一旦被揭穿,遭受惩罚。不思己过,反而寻找借口,归结为从事玄学导致不良后果。
想到这些,尧慕林突然心里一动,冲谭望嵩道:“这也不对啊。既然这周易不会轻易的传人,可是为什么要流传下来呢?据我所知,三大上古奇书就是山海经、周易和黄帝内经,山海经就不说了,为什么黄帝内经却没有周易说的这个问题?”
谭望嵩将手上的书合上,望着尧慕林冷笑几声:“你以为黄帝内经传世下来,就有人弄懂了吗?简直就是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