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陪了他们一上午,已经有些乏了,闻言点了点头:“可,寄奴,你字写的不错,匾额的是就交给你了,其余的赏赐也由你来斟酌,不必再告诉朕。”
杨右跪下道:“儿臣遵旨。”
“行了,都退下吧,朕今日午饭便吃这松花蛋和方便面,就不赏你们饭了。”
三人听命告退,退出大殿。
杨右虽是皇子,却是个没有实权,不常出面的皇子。出了殿门便请宰相先行以示尊敬,宰相打量他一眼,什么也没说就走了。
王守量一直在殿外侯着,见此情景,低着头微笑着。
柳祭酒迎上前来,朝杨右拱手道:“殿下,农村办学不易,请殿下务必多照顾。”
他是庶民出身,自小苦读圣贤书,于四十三岁高中,拿了头名状元,历经十年浮沉,才做到如今的国子监祭酒的位置。
故而深知读书对于普通百姓的难处。
杨右和善的笑道:“我对民间知之甚少,正不知该赏些什么。祭酒大人若是无事,不如去我殿里共同商讨一下,也免得我出了什么纰漏。”
柳祭酒犹豫片刻,终是点了点头:“此事因我而起,自该有始有终。殿下先请。”
杨右不肯,与柳祭酒同步而行。
两人在殿内用了午餐,商定了匾额内容为“笃学敏行”,鼓励学堂的学生们专心好学、勤而行之。
一番讨论下来,柳祭酒只觉杨右学识广博,又亲近和善,让人如沐春风。彻底刷新了自己的看法,只可惜……
柳祭酒闻着殿内微微的苦意摇了摇头,只有长期吃药的人屋里才会有这种味道。
“殿下,陛下有旨意到。”王守量匆匆从殿外进门禀告道。
杨右一听,连忙站起来。
柳祭酒也是一惊。
一句话的功夫,传旨太监便进了殿内:“陛下有旨”,看着杨右带着众人跪倒在面前,捧起竹简道:“朕获承天序,钦若前训,用建藩辅,以明亲贤,斯古先哲王之令典也。子右,孝友宽厚,温文肃敬,行有枝叶,道无缁磷。践君子之中庸,究贤人之义理,情惟乐善,志不近名……可封蜀王,宜令有司择日,备礼册命,主者施行。”
杨右高举起双手,内侍太监将竹简至于其手中:“谢父皇恩典。”说完才由王守量扶着起身。后面一众太监宫女,以及吃惊的柳祭酒也各自起身。
杨右对着传旨太监道:“辛苦高公公跑这一趟了,还请留下喝口茶歇歇。”
高公公摇摇头:“多谢晋王殿下美意,只是奴婢还要去四皇子那里一趟,就不留了。”
杨右道:“那就不耽误公公办差了,守量,你送送高公公。”
王守量应是,陪着高公公出了门,从怀中掏出两个荷包塞了过去。“绣了花那个的是给公公的茶水钱,另一个给来的孩子们分了,大家都高兴高兴。”
高公公接过荷包,悄悄捏了捏,给小内侍的是几块散碎银子。而给自己的绣花荷包里,是个整块的,大小像是块玉佩。
正所谓黄金有价玉无价,高公公面漏笑意,二皇子,哦不,是晋王殿下,行事果然大方,有皇家气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