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家大宅。
轰隆一声巨响,就好像天雷落在了地上。
一个蓬头垢面的人从冒着烟的屋子里跑出来,接二连三的发出咳嗽声。
黑色的尘埃糊住了他的面孔,弄得他一身精炼的粗布衣裳也灰扑扑的,像是好几个月都没洗过一样。
“咳咳、夏侯彦!那铁球你到底是从哪儿弄来的!”
夏侯彦看着他身上没有明显的伤口,才松了一口气。
“我都说了那个东西不能碰,你怎么还给我下药了!”
察觉不对劲,躲了八丈远,但依然差点儿丢了性命的莫斓有点不好意思,但好奇心战胜了一切。
里面的粉末是什么他还不清楚,只能分辨里面大概有硝石硫磺,但外面那层壳子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他更好奇。
那绝对是更精湛的技艺,远比墨家所有记载的技艺都高超!
“你先回答我的问题!那个铁球你是从哪儿得来的?只要你能带我见到这铁球的制作人,只要不违背原则,100个条件我也答应!”
莫斓紧紧扒着夏侯彦,“看在我和你父亲那么多年交情的份上,你就满足我这份好奇心吧!”
他推开莫斓,“不是我不告诉你,而是我也不知道。”
“这不可能!”莫斓生气的看着他,“就算你不知道这铁球是谁做的,你总知道是谁送给你的吧!”
夏侯彦叫了他一声伯父。
那双漂亮的眼睛里没什么情绪,就那么淡淡的看着他,像是在看一个无理取闹的孩子。
“不说就不说,我早晚会知道的。”莫斓低声嘟囔了几句,显然并不甘心。
说话的时间,被炸过的地方已经开始起了火苗,要是再不管不问,显然就会蔓延成一片大火。
扑灭了火,收拾了残局,夏侯彦。看着被炸翻的房屋,和地上那一个明显的坑洞,才知道当初那随意朝他扔过来的是多么珍贵的东西。
本来还以为在那笔银子送去之后,两人就已经两清了
但现在看来,竟然是他欠的更多。
“善堂又在城外救济灾民?”夏侯彦思索了一会儿,还是去找了莫斓。
这会儿他正在生闷气,他一生气就沉迷在木工之中,动作粗狂的做出一个又一个精细的工具。
“伯父,我有个朋友在城外救济灾民,所以我想以伯父的名义捐赠一笔银子。”
“又不是我出钱,随你怎么办都行!”莫斓一点也不介意被人拿着名头招摇撞骗,当然这也就只限于夏侯彦了。
别说只是借一下名声,就是让他亲自出面也不是不行。
等夏侯彦走后,他忽然回过神来,想到了一个问题。
“他现在联系不上京城,又没来过南郡几次,哪里来的朋友还需要我帮助?”
莫斓又想起那威力巨大的铁球,心里发痒,“该不会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吧?”
……
一向低调的莫斓大师竟然向不起眼的善堂捐赠一笔银子。
在这之前很多人都未曾听闻,但在这之后整个南郡成有头有面的人物,都知道有这么个救济灾民的善堂。
但随着打探越发好奇,因为这善堂就像是凭空出来一样,却拥有着大笔的粮食药品。
再查下去,就发现和某个招摇撞骗的神棍有些关系。
就在人们对善堂粮食的来源,福享连篇时善堂忽然开了一家店铺,向公众召开募捐而募捐者则可以得到精美的礼物。
那精美的礼物就放在店铺里,透明的玻璃像是不要钱一样被打造成了柜子。
上面每一样东西都非常瞩目。
说是捐赠显然是一场买卖,因为里面的东西都明码标价。
在莫大师的名声打出去之后,有不少人来这家店转了一圈,并带走了几件玻璃制品当做纪念。
短短一天的时间,店里面所有的玻璃制品全部卖光。
只剩下粗糙廉价而且数量很多的草纸。
第二天便有人见到玻璃器具之后,慕名而来。
“什么已经卖完了们,你们这是开店的态度吗!”
“就连柜子都用上了珍贵的玻璃,怎么就好意思说卖完了呢?难道就不能把这柜子上的玻璃拆下来吗!”
店员也是明字辈的人,虽然因为比较机灵被派来看店,但实际上还是个小孩不太懂得变通,反而被人逼得步步后退。
最后为了平息他们的愤怒,只好把店里的玻璃展柜也都卖了出去。
草纸为低廉也卖出去了一部分,店里显得空空荡荡。
这家店就这么不温不火的开着,不少人都等着一月之后再次上新。
出于无聊草纸的作用也被人试了个遍,最后竟真让人找到了正确的使用方法。
从此之后草纸的销售也上了正途。
“莫家的支持太及时了,从此之后再也不会有人怀疑善堂的跟脚,只会成为人们眼中神秘的代言词。”
宝珠两眼微微发亮。
这是一个绝佳的好机会。
趁着人们的好奇心还没有降下去。
新做出来的纸张是时候往外出售一部分,看看反响。
善堂的生意红红火火,已经彻底立住了脚跟,。黑市的风头反而被掩盖了下去,但藏在暗处仍然定期开启。
与此同时向瑞村也彻底安定下来,在修缮了庄子之后便在此制作豆腐往外售卖。
店里无声无息开了一个小铺子,专门卖豆腐,豆花等。
上午的时候还会出售一些包子和馒头,但数量有限,只有附近少数人家才知道。
豆制品价格低廉,而且很能饱腹。
一斤豆腐就可以满足一家人对菜的需求,一人再配上半个豆渣饼就能够吃饱。
这样低廉实惠的东西小范围的传播开来,但随着人们口口相传,购买的人也更多了。
几乎每天都有新增,绝大多数人都会成为回头客。
但一个极为严肃的问题再次摆在宝珠面前。
全村的人不可能都去做豆腐,产量迟迟提不上去,没多久的时间,就成了供不应求。
可他们精力有限,实在不可能做出更多的豆腐来满足更多人的需求。
“昨天卖完的时候,后面还排着老长的队,都在问明天什么时候开门。”张氏想想那个场景都觉得心里有些害怕。
那么多人,那么多双渴望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