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万万没有想到,刘磊根本不选择镇压,而是直接开设资政院,允许商人们议政。这种亘古未有的开放政策反而让刘磊赢得了民心,资政院议员的身份对那些商人尤其具有吸引力,以至于连清廷内部的许多民间商人都考虑要搬到新汉帝国境内去了。
康熙的阴谋暂时被压制,反而让自己国内的商界出现了不小的动荡。那些在清廷宽松政策下逐渐成长起来的商人们消息灵通,在听说新汉帝国开始设立资政院以后,心中也活泛起来,很快一份万民书被送到了康熙的手边。
看着这份与自己阴谋如出一辙的万民书,康熙额头青筋都快暴起来了。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这个釜底抽薪之计没有伤害到刘磊,反而有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趋势。
得知此事的大臣们也是面面相觑,对他们来说这种事情简直大逆不道,被视为最卑贱的商人居然想要分皇帝的权力,简直是无法无天了。索额图当即上前拱手道:“皇上,臣以为此事万万不可,当迅速平息才是上策。对于那些大逆不道的商人就该杀几个以儆效尤。”
“不妥。”明珠适时站了出来:“此事当以安抚为上,若杀光了那些商人,谁来交税?”
“皇上,《史记·秦始皇本纪》有载:皇帝之功,勤劳本事。上农除末,黔首是富。普天之下,抟心揖志。所谓农为本商为末,自古凡雄才大略之君莫不重农抑商,才能雄霸天下。盖因商人讲究投机之道,若人皆向利则国家动荡不安。”说话的人是户部尚书米思翰,他也是最反对开发商业的人,向来就很反感高士奇、李光地之流大力支持商业振兴,这次有了好机会自然打算压倒对方。
高士奇闻言脸色一白拱手道:“此一时彼一时也,如今商利为重,替国家养军无数,恰逢乱世国家财力不济,怎可一味重农抑商。”如果刘磊在这里,恐怕会笑出声来,没想到他心目中那些只知道抱着经史典籍抱残守缺的华夏士大夫们竟然成了重商政策的拥护者。维护传统华夏政策,以农为本的人反而是那些满族大臣,真是个莫大的讽刺。
康熙也感到十分头疼,他很反感那些商人企图争取政治权利,这对他来说就是挖墙脚。可是康熙又不想放弃商人缴纳的丰厚赋税,毕竟他还需要靠这些钱整编练军,借以大举进攻新汉帝国。
康熙思考对策的时候,朝中已经乱作一团,他们基本上是以满华区分,满臣认为清国是满人的江山,自然要加以保护,所以都支持重农抑商,要求杀鸡儆猴让那些商人老实些。华臣们则认为时代不同了,必须做出改变,应该给商人一些不痛不痒的权力,让他们更加积极的为朝廷效力。
康熙是个开明君主,自然不会做重农抑商的傻事,但他也比那些华臣看得远。康熙深知人心不足蛇吞象的道理,若给了那些商人权力,只会助长他们的贪欲,让他们将来更加过分。
思来想去,康熙最终有了决断:“朕决定也在各省建立资政院。”
“什么?”满臣们纷纷惊呼,索额图连忙跪倒:“皇上三思啊,若如此空江山社稷不保。”
康熙笑了起来:“诸位爱卿不必忧心,此事并非不可为。朕不是要你们在各省开办工厂,建立商贸吗?诸位爱卿进展如何?”
众人听得面面相觑,却不知道康熙要干什么,谁也不敢搭话。反而是米思翰先站了出来,他身为户部尚书对这些事情非常清楚,而他又是最反对这些事情的,与他们毫无瓜葛。现在康熙问起此事,米思翰还以为康熙因为商人争权的事情发怒,打算不再允许开设工厂了,当即上前将如今各位官员在各省开办的工厂商号数量全都报了出来。
米思翰只顾低着头回想那些数据,原样报告给康熙,却没有发现大臣中有许多不善的目光,正死死盯着他。等到所有资料都说完了,米思翰抬起头来,才发现差不多满朝文武都在瞪着他了。
米思翰心中打个突,立刻知道自己犯众怒了。他本来只是一心打压新政,不希望商人做大,却没有意识到清国的商人与新汉帝国不同,其中半数都是由官员家人组成的所谓官僚资本。
这些有着背景的商人仗着家中势力,经常欺行霸市赚取非法利润,但也因为康熙的权威照常纳税,他们可是清国如今最重要的财源,当然也是官员们最大的财源。如今米思翰将这些事情都报出来,似乎有打压的意思,这不等于断人财路吗?米思翰甚至已经预见到,这些人会联手对付自己了。
米思翰吓得不轻,康熙却听得津津有味,他连连点头道:“好,好啊,没想到诸位臣工如此努力,竟然发展了偌大的产业。”
“臣等有罪。”众臣还以为康熙在说反话,当即跪倒口称有罪,米思翰吓得大气都不敢出,也连忙跪了下去。
康熙看到众人跪倒微微一愣,旋即就明白了他们的想法,当即笑着说道:“诸位爱卿请起,朕并无怪罪之意。相反朕心甚慰,诸位努力发展工商业,定能让大清再立辉煌。”
众臣这才知道,康熙没打算将他们的产业没收,顿时松了口气。米思翰也松了口气,他知道自己不会遭到报复了。康熙接着说道:“对于商人的要求,朕有个解决办法,如今听了大家的产业,朕心中更有把握了。朕决意建立资政院,由商人作为议员准许评论国政。”
“皇上,此事不可啊。”索额图还想再劝,却被康熙摆手阻止了:“爱卿听朕说完,资政院只是安抚商人的幌子而已,朕不能左右资政院的权力却能左右资政院的人嘛。若将诸位臣工经商的家人都作为商人,放入资政院中作为议员,与朝政有何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