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合的军队重新上路,这一次他们却小心谨慎了许多。步兵居中,以骑兵掩护侧翼,这样一支近四万人的大军向着雅克萨城步步推进。
托尔布津很快得到了援军抵达的消息,他立刻放弃了对雅克萨城的围攻,率领近万哥萨克骑兵主动迎了上去,双方在雅克萨城意动十五公里外重新碰到了一起。
郭继峰表现得十分小心,他将自己的第三师平行排列在阵前,以火炮为先导,同时将陆战队第四旅摆在了后方作为总预备队。因为大军左翼是湍急的黑龙江,所以李嗣兴的骑兵师被安置在了右翼。
这样一个稳妥的阵型,令托尔布津也重视了起来,他没有直接正面进攻,而是兜了个圈子,冲向了掩护侧翼的骑兵师。
见到对方不打正面,郭继峰没有立刻变阵,他不清楚对方是否羊动。万一步兵开始变阵,对方再转头杀回来,己方会遭受严重损失。很快顾敏行的陆战队第四旅就顶了上去,被安排在了骑兵师的右翼,阻挡对方可能的迂回。与此同时,李嗣兴下令骑兵师集结,准备拦截对方。
眼看着哥萨克骑兵气势汹汹而来,郭继峰立刻下令开炮。最先开始发言的是师属炮兵团下设重炮营的16门12磅榴弹炮,这些能够曲射的火炮威力巨大,也能越过己方军阵对敌人发起打击,是提前拦截敌军的最好利器。
托尔布津万万没有想到,对方还装备有这样的火炮,而且发射的还是开花弹。不算密集的炮弹落在哥萨克骑兵的冲锋队伍中,接连炸起了道道火光,一些骑兵被爆炸的冲击波抛向了天空,但没有丝毫影响大队的冲锋速度。
“跟着我,冲。”李嗣兴一声令下,同样带着骑兵们冲了上去。皇家近卫骑兵师以旅为单位,组成了三个巨大的箭头,直接冲向了对面的哥萨克骑兵。枪声再次响起,不过因为采用了楔形阵,让火力密度降低了不少。
尽管射击的效果不够理想,但新汉军骑兵的冲锋速度未减。双方骑兵很快撞到了一起,不断有人落马,但剩下的骑兵仍旧在拼命的砍杀着。双方骑兵的胶着,令步兵和炮兵都只能沦为看客,他们为己方骑兵着急,却没法帮忙。这是属于骑兵的战斗,他们根本插不上手。
在李嗣兴的率领下,数量略占优势的新汉军骑兵逐渐掌握了战场主动权,尤其是在李嗣兴研究的新战术使用出来以后,哥萨克骑兵立刻遭遇了重大损失。原来在看过李远的报告之后,李嗣兴发现己方在马刀对拼的时候,根本占不到便宜,所以他就想了个取巧的办法。在进入混战状态以后,骑兵们自发结组对敌,以军官为核心辅以至少十名骑兵一起作战。
因为双方距离太近,用转轮马步枪容易伤到自己人,所以混战中禁止使用长枪,但左轮手枪却不在此列。原本威力不足射程近的左轮手枪,在这种情况下如虎添翼,作为核心的军官被保护起来,可以一心一意的用左轮手枪射击附近的哥萨克骑兵,而其他骑兵战士则以马刀对敌,阻止他们伤害军官。
这样的远近配合之下,哥萨克骑兵明显很不适应。双方交战仅仅二十分钟,哥萨克骑兵就不得不撤退了。在短暂的交战中,他们已经损失了超过四千人,而郭继峰也双方陷入混战之后,指挥着步兵们从两翼包抄了上来。托尔布津若再不走,很可能会被包围在中间,到了那时候他手下近万哥萨克骑兵就要全军覆没了。
哥萨克骑兵死伤近半撤退,骑兵师也损失了两千多人,但他们却不肯放弃,立刻挥军追击。郭继峰则留下了来,一边打扫战场救助伤员,一边与雅克萨守军取得联系。
哥萨克骑兵撤退速度极快,他们又十分熟悉周围地理,李嗣兴没有取得太大战果,就让对方逃之夭夭了。取胜的大军进驻雅克萨城治疗伤患补充物资,等待下一步的命令。
五天后霍明乘船抵达了雅克萨城,他还带来了驻扎海参崴的三个蒙古骑兵师。军事会议直接在雅克萨城内俄国人建立的教堂内召开,此时这里已经成了大本营,准备作为下一步作战的基地使用。
霍明在宽大的原木桌上摊开地图,这是雪狼突击队数个月探查的成果,虽然还不算详细,但已经能大致看出北方的地理形势与俄国人的聚居点了。
“沙俄人是我们以前没有遇到过了新对手,从上次的作战情况来看,这些哥萨克骑兵战斗力很强,来去如风难以对付。若要对付这些人,我们就需要以骑兵对骑兵。”霍明站在桌前做着上一阶段作战的总结。
李嗣兴挥了挥拳头:“将军请放心,皇家近卫骑兵师绝不会输,我们必能将沙俄人赶回老家去。”
“我相信你们的战斗意志,但也要考虑到伤亡情况。”霍明提醒道:“打仗斗智而不斗力,我们必须找到付出最小代价取胜的可能,这样才能在日后占据主动。”
“霍将军,我有个提议。”顾敏行看着地图数到。
“顾旅长请说。”霍明用充满鼓励的眼神看着他。
顾敏行指了指位于雅克萨北方的那条河流说道:“这里叫做勒拿河,是阻挡骑兵的天然通道,而俄罗斯人沿河建立了三个大的定居点。日甘斯克、雅库茨克和奥廖克明斯克。三地恰好均匀的分布在勒拿河西岸,若我们攻取了这里,就会大副缩减对敌正面,让哥萨克骑兵的活动范围受限。”
“不错,根据我们的追击显示,哥萨克骑兵应该是撤向了位于北海(贝加尔湖)岸边的巴尔古津,我们恰好可以利用这个空档期,以快打慢占据三城,完全控制勒拿河。”李嗣兴也表示同意。
“我们的行动要快,这条河的封冻期长达八个月,现在还处于结冰期,至少要到六月初才能解封。”郭继峰提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