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流州城后第一件事就是把城里的百姓南化,让之前魏国的百姓变成齐国的百姓,这一步有一些的困难,不过依旧还是要进行。
流州城属于北地,这里的地势平坦适合打量的种植小麦,如果把南方的水田灌溉引水过来,凭借这万亩平原,可以大量的制造出无数的良田,而且这里阳光充足,只要务农司的人能够在这里大量的制造出军粮供应给前线的战士。
齐北临想到就要做到,当即一道诏令就回到睦州府,组织大量的农业专家过来试验开垦。
南方大地的雨水丰盛,但最大的问题就是山坡众多,很难找到一块平坦的土地,而雁门关和流州城的距离不过几百里的距离,从这里回到睦州府也不过七八百里的距离,在这一路上,大大小小的村庄城镇多不胜数,可是互通性就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百姓的货币流通问题,还有货币兑换问题,这一系列的事情都需要齐北临一个一手去抓。
如果齐国的货币在齐国能够用一币换取两斤的粮食,那么齐国货币在各国之间的流通就会大大的增值,前提是有如此丰富的物产资源。
在平封王的着手下,齐国开始慢慢的铸造属于自己本国的货币,开始慢慢的回收之前魏国的货币。
打下一座江山太难,难在要考虑百万甚至千万人的温饱问题,这都需要一件一件的去解决。
流州城原城主张鳞此刻战战兢兢的站在齐北临的身旁,陪着他一一校对流州城的粮食的担数,还有流州城的通商情况。
因为地处边境地带,大部分的货物都是流通到各国中走,城内的百姓有许多都是在做各国货物的差价。
如东吴国的丝绸布匹,往回间一匹布足足可以赚到一两白银,这就是巨大的利润差,还有以玉石出名的晋国,和陶瓷出名的楚国,这些国家大多都是用这些东西来换取魏国的粮食,因为魏国的粮食是所有国家中产量最丰盛的,而魏国用粮食兑换了其他国家所有本国缺少的东西。
当然这其中肯定就是通过货币的转化,如果齐国打造了自己的货币,也可以一样在各种之中兑换货物,只要不是那些涉及在军队方面的武器,大多寻常的东西都可以换取。
除非真的就是两国依旧是反目成仇,就像魏国和齐国这种,严令禁止两国胡同商品的,不然大部分打仗归打仗,百姓的安居生活归百姓的安居生活。
齐北临打造一条粮草运输的线路,其中包括驿站的修建等等的事情,还有各城中的屯兵情况等等,看起来是把兵力分散,实则是加强兵力的灵活性,只要齐北临把这一路十来座城全部攻打下来,以雁门关为中心,那不论是兵士的灵活性,还是伤员的转移性都可以大大的提高转换起来。
魏国虽然齐国称作北地,但是还是属于整个北冥域的大南方,只不过比较靠近中部和北部地区,地势不是真正的那种戈壁荒蛮的地势,甚至在降雨上,还要有更加的优势比齐国,至少很少有洪涝灾害等情况发生。
所以魏国决定封锁住齐国,然后慢慢的蚕食整个南方大地,在以往魏国把南方大地和东吴百越等地成为南蛮子,这是有道理的。
一亩地普通年景可产粟一石半,相当于一百八十斤左右,万亩良田一年下来就是一百八十万斤的粮食,这要是给一个人吃,那就是庞大的粮食,但是供养十几二十万人,这就明显不足,所有齐北临要连占据十座城池,然后打量的开垦良田,把边境蛮荒化大量的利用起来,这是一个严峻的问题,也是一个必须要如此做的问题,到时候北雁门关一旦屯兵过五十万,那将会是一个巨大的无底洞一般的消耗。
虽然还没有办法做到只给自足,可还是很高大大的减轻齐国内的负担。
齐北临对照完毕后,挥手示意张鳞可以退下了,这让张鳞如同感觉重获新生,齐北临虽然没有说让他让位的事情,可还是乖乖的把位置让了出来。
新任的城主是跟着齐北临一起出来的一位二品将军,叫做顾平山,流州城就交由他来管理,其中包括流州城旧部的吸纳问题,齐北临进城后,没有动平民百姓的任何一分银钱,这让所有人对这位曾经齐王之子的好感又大大的提升,百姓的眼中可不会管今朝皇帝由谁做。
大量的军队在外驻扎也并没有进城,流州城的本来旧部有好几千人,这些人全部都是由顾平山来管理来驯化,这一套自然不由齐北临去出手,如果一位二品将军都驯化不了自己的部下,那就是自己的能力有问题,不论是杀还是赏,齐北临都不会去过问丝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