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岛,南益集团。
秘书走进董事长的办公室,汇报道:“董事长,香港的长江实业老板林志超先生,希望和你进行一次会面,不知道您的意思是?”
李光前(李玉昆)抬起头,思考一番后,才说道:“长江实业是不是生产拉链的?”
似乎听说过这号人物,但他又不确定。
秘书随即说道:“对,他们的拉链畅销全球,并在亚洲占据着绝对份额。据联系我们的长江实业高管讲,他们公司在一年前便在武吉路修建工厂,如今就快要进行投入生产。”
李光前恍然大悟,说道:“对,就是他,我想起来了,年轻的拉链大王,好像还是全球首创分层、分期购买住宅的有想法的年轻人。不过,他约我做什么呢?”
年龄越大,他也越不想交际太广,他现在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星岛重建中,即政务上面。
秘书说道:“您是星岛的中华总商会会长,他现在要在星岛开工厂,自然想着拜会你一下。”
李光前点点头,这个秘书跟着自己很久了,能替自己分析一些事情,很是符合自己的心意。他仔细想想,虽然林志超不是同乡,但别人好歹也有拿得出手的好成绩,又如此年轻,自己还是给个面子吧!
有时候,年轻就是巨大的潜力。
“行吧,你安排一个时间,就我的办公室,但你要考虑一下别人的时间。”李光前说道。
要么提出拒绝,要么就要照顾一下别人,这是他的作风。正因为如此,他才能当选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
“好的,我再沟通一下。”
香港至星岛的飞机上,林志超在思考着此次之行。
在约定好见面后,他立马启程,前往星岛,会见李光前先生。
这一趟没有太大的利益之心,纯粹是林志超觉得既然在星岛开分厂,如果能拜访一下星岛中华总商会会长,能显得他投资星岛的决心。
当然,星岛只是林志超的一个布局,暂时不会投资太多,以后视情况而定(政客欢不欢迎)。
比如对于乌节路,林志超虽然知道未来发展前景非常大,但他也不会去吃独食或者垄断;他最多在乌节路投资一家五星级酒店,一家大型购物中心综合体(含写字楼部分),便已经满足。
抵达星岛以后,林志超直接来到长江实业的工厂。这处工厂占地面积七万二平方尺,上盖两幢建筑物,一幢为三层高的工厂大厦,一幢为一层高的仓库。
整个工厂投资约50万港币,即不到25万坡币。
“很漂亮的工厂!”林志超高兴的说道。
布局合理,厂内环境也很好,现在已经有人在里面值班和管理。
鲍春来笑着说道:“确实!像长江实业这样的工厂,在星岛是首屈一指的工厂,这边的工业比香港还是差远了。”
这不是废话嘛,香港最近几年承接了沪市的制造产业,能不发达嘛!
而且,就是论在伦敦眼中的地位,星岛也远比不上香港的;英国人只是将星岛视为一个贸易港,但在香港确确实实有在用心发展,像是怡和、太古、黄埔船坞等,都可以说是制造大型企业了。
“对了!如果在星岛招聘工人,你可千万不要都招一个省籍的工人,要各省均匀招聘;与此同时,每个省籍的工人,要打散分配在各岗位。你明白我的意思嘛?”
到了星岛,就没有香港那么容易,万一这边的人抱团特别厉害,这个工厂就有大麻烦。
鲍春来顿时被惊醒,连忙说道:“老板提醒的对,我没有想得如此深远,实在惭愧。”
林志超点点头,并没有对鲍春来有什么不满,人无完人,他也是根据后世的经验,来制定的这个策略。在后世的很多工厂,更是某些地方的人不要,特别是喜欢喝酒闹事的地区。
鲍春来还是有不少优点的,比如擅长人际关系、工厂管理也不错,所以胜任星岛工厂还是可以的。
“总之,我会给这个工厂一段适应时间,发现什么问题,就及时纠正。”
“好的”
几乎不会有问题,林志超是这样认为的,香港那边至少会派50名熟练工人,再加5名管理层,前往星岛。
下午3点,林志超来到南益集团,见到了李光前先生(别名李光前)。
“真是年轻啊!我像你这样年轻的时候,才刚刚因为一战的原因,经济困难,而辍学工作。”李光前笑着迎了上来,和善的说道。
林志超连忙伸出双手,恭敬的握着李光前的手,姿态放得很低,他毕竟是晚辈。
“你过谦了!虽然您才刚刚工作,但据我所知,你已经加入同盟,也当过老师,履历比我的经历有意义多了。”
“哈哈,你很有趣。来,我们坐下讲!”
仿佛说到李光前的心坎上,气氛立马好了起来。
坐下后,李光前随即说道:“这次你主动约我,是有什么事情吗?”
先切入主题,如果这个年轻人不是利益熏天之人,才可继续接触下去。因为他的年龄大了,所以不喜欢利益心太重的人。
林志超随即说道:“就是正常的拜访一下您!当然,香港和星岛都是华人为主的地区,我有种天然的亲近感,所以决定在星岛开设分厂,建设我们华人的家园。来拜访您,没有任何目的!”
李光前随即释然,心情非常的不错。
“你能想到我,这是我的荣幸,星岛欢迎你这样的实业家,来投资。”
见面之前,李光前又了解了一下林志超,发现这个年轻人很了得,长江实业工人就是500多人;重要的是,长江实业是实业当中比较‘科技’的企业。还有其它的出彩的履历,显然这个年轻人前景非常好。
随后,李光前将自己的名帖递给林志超一张,林志超连忙又将自己的名帖交换。
这样一来,算是初步在星岛的社交圈有一个落脚点。
两人的交谈时间很快,大概半个多小时,随后林志超便提出告辞。实际上,两人初次见面,有这个交谈时间,说明已经互相比较重视对方了。
再加上没有合作机会,自然是适可而止。
在星岛,林志超最重视的不是李光前这个人际关系,而是那位律师出身的政要。所以等那位回到星岛,说什么也得交往一下,看看能不能打好关系。
在东南亚经商,最重要的便是政商关系要搞好,这边不是自由贸易港,所以关系特别重要。当然,林志超也不是要做多大的企业在东南亚,纯粹是来占个坑位而已,以后若是有儿子愿意移民星岛,自然就有事业可继承。
香港。
长江实业的副总经理王良,来到林志超的办公室。
王良沉稳的说道:“老板,香港出现一家拉链工厂,正在抢占我们香港的市场。”
他并不急,因为长江实业可以轻松的击垮这家新兴工厂。
林志超笑了一声,随即说道:“这不是羊闯狼窝——找死嘛!对方是什么来头?”
虽然一个产业,香港就一家(机器生产),但这个并不是不能理解。
王良也笑着说道:“沪市纺织大亨王统元,据说投资很大,出手便是3台美国进口自动排米机。”
“是他!”
林志超和这个王统元在东方纺织搬入新厂时,两人还友好的交流过几句,没想到这么快,他就盯上自己的生意了。
这可谓商场入战场,瞬息万变!
王良马上说道:“他们给香港的厂家0.85~0.9港币一条拉链,一下子有很多厂家被他们拉走。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个王统元也是犯傻,只调查香港市场和东南亚市场,我们供应的拉链是老式机器生产的,以及价格稍高。却不知道,我们是因为没有竞争者,所以暂时如此的。”
确实,这个王统元压根调查得不仔细,只是从别的地方听说,长江实业很赚钱,便非常眼热。当然想调查得更仔细,也是比较困难,毕竟他一个沪市籍贯的人,不懂本地行情。
说实话,上次看到王统元,林志超想的就是关嘉慧,可惜还没有出生。
没关系,他可以等,甚至可以养,就是不能替别人生。
“你觉得该如何做?”林志超反问道。
稳赢的棋,看看王良如何下。
王良认真的思考一番后,说道:“我们先按兵不动,等新机器在星岛工厂装好后,再给予他重重一击。以老式排米机、手工冲压拉头,再加上材料进口贸易等,他们的成本在0.6毛,质量又不及新机器,所以毫无竞争力可言。到时候,我们先将淘汰下来的机器,丢给一个熟悉的贸易商,随后可以以每台1.5~1.8万美金一台处理给他们。”
有点银币,不过林志超很喜欢。
“这个方法不错!总之不管他们会不会购买我们淘汰下来的机器,只要我们用新机器生产的拉链供应给香港长江,价格就是以8毛算,王统元的拉链厂也没有多大的生存空间。”
2毛一条,王统元确实还有利润,但是厂家在同等价格的情况下,是会选择质量更好的产品。当然这样的话,还不至于倒闭,可以苟延残喘一阵。
“对!而且,短短的一个多月时间,他们的产品都不可能打开东南亚市场多少,所以影响不是很大。至于购买机器这种事,我觉得成功的希望很大,再不行1.5万美金都可以丢给他,他还不得乖乖的上当!”
机器本来就打算放在仓库,以后让李高福卖到内地去也行。
林志超笑了起来,他也认为王统元肯定上当,毕竟美国进口一台得需要3.5~4万美金,成本很高。而现在半价不到,就可以拿到机器,何乐不为呢!
六台拉链机器,才两年时间左右呢!
“没关系!就算这些都没有彻底将他的拉链事业打垮、破产,我后续还有招!”
王良笑着回应道:“老板真是高看他了!”
仅凭贸然进入拉链领域,王统元这一步就失算了。为什么香港没有其它厂家跟风,最简单的道理就是这个市场不大(香港),而长江实业又已经做大,其实没有其它工厂的生存空间了。
而这个王统元实力确实好,1948年就投资300多万港币建立香港纺织工厂,是香港纺织业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纺织厂;比第二名南洋纺织厂投资都高50%,第三名则是唐炳源的南海纺织厂。
而林志超为什么笃定,就算今年不搞垮王统元的拉链工厂,明年也可以搞垮,而且是一定可以搞垮其拉链厂。
拭目以待!
香港纺织厂。
王统元看着从美国进口回来的机器,源源不断的吐出拉链,顿时感觉这门生意很不错,利润比纺织业高多了。
利润如此高,为什么那些人不跟风?
纺织业利润那么低,大家却一窝蜂挤进来。
担心和长江实业竞争,那只是没实力的人才会这样认为,王统元如是的想到。
在1940年的时候,王统元便已经出任家族纺织厂的董事长,当时其厂的规模已经达到雇员2000人。
而在1946年的时候,王统元便鉴于国内政局动荡,曾计划将一批英国订购的新纺布机和动力织机,运往香港。当时他在香港考察六个月,发现香港虽然是自由港,条件理想,但香港本土销量市场狭窄,缺乏足够的水和熟练工人(目前缺水也是问题,但很多厂家会从山上抽水),且天气炎热潮湿,很难进行棉纺,结果失望而归。
到了1947年2月,国民政府又告知王统元外汇不足,不准进口机器;王统元无奈,只能再次将机器选择让厂家送到香港,放在仓库里。
1948年国内局势再次恶化,王统元派遣80名熟练工人和技师从沪市来到香港,开办香港纺织公司,他本人则往返两地;直到1949年,王统元才带着一家人以及哥哥的子女,来到香港定居。
香港纺织厂投资巨大,又从沪市带来大量的技师和工人,自然很快打开局面。
王统元见长江实业做到如此规模,却无一个对手,顿时眼热得很。通过手下调查,他发现长江实业的利润率很高,这完全给了对手的发展空间。
这怎么行?
钱岂能让一个人赚,于是他很快决定购入三台美国自动拉链排米机。
“这个拉头生产出来怎么不一样?为什么长江实业的拉头工艺如此好?”王统元询问香港拉链厂的经理吴明成。
吴明成对比了一下,说道:“有些像是自动冲压机器生产的,不过这个厂家倒是不是很看重,更何况我们价格便宜一毛,大家又对长江实业长期高价销售有些不满,我相信很快就可以在香港占领一半的市场。”
王统元却皱皱眉,说道:“不行!你们还是的想办法打听这个拉头自动冲压机,那里有进口,我们不能在工艺上落后。毕竟,我们还要打开东南亚市场。”
既然要做,肯定就要做到最好,这就是他进入这一行的决心。拉链产业虽然小,但只是眼下的情况,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穿着将越来越现代化(西式),那么拉链市场将是成倍市场的增加。
如今香港的拉链市场,保守也得有40万条,仅这个小小的市场,就10万以上的利润,他干嘛不做;而且他让人去东南亚调查过,发现长江实业采取的代理商合作模式,长江拿到手的拉链也要0.9~1港币。
如此好的市场,他不争取才怪。
“好,我们一定尽快寻到机器渠道。”
王统元高兴的点点头,东南亚足足香港数十倍的市场,他若是分一杯羹,也算是多握一个事业。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王统元如是的想到。
晚上,林家、唐家在家里聚餐。
席间,唐仲源也告知林志超道:“那个王统元的香港纺织厂,又投资一家香港拉链厂,进口三台美国机器。”
他是明白长江实业的实力,所以也不是很担心,只是提醒一下。
林志超笑着说道:“没关系,这个行业谁都可以投资!而且,我们最近在扩大欧美的市场,暂时顾忌不到香港市场,让他先得意一阵再说。”
唐仲源点点头,说道:“这一行虽然说谁都可以做,但其实又不是谁都能来做的,总之王统元这次要栽跟头。”
林志超不想在家人面前,表现得咄咄逼人、阴险狡诈,所以并没有多说什么。相反,表现出一种大度,却又非常自信。
“对了,岳父。长江制衣厂该换上最先进的电动车衣了,这个事情你负责吧,总之就是要先进一点的电动缝纫机,最好是美国胜家牌,而且品种要全,机器要多。”
唐仲源一愣,马上说道:“投资那么大,但香港的成衣产业并没有发展起来,就香港、东南亚的市场,又如此多的人做。是不是可以考虑慢慢的进口设备,这样可以节约一些?”
虽然是反驳林志超,却也是在征询林志的意见。
林志超却坚决的说道:“可以分为两批进口机器,但最好是在半年内完成。所以,我们要投资50万港币在购买设备上。至于市场,你不要急,我会收购一家服装品牌,我们再努力加强香港和东南亚的市场,以及将产品打入非洲(南非)。”
成衣产业,目前也只能在这些市场有所作为。打入欧美市场,得五十年代中期以后;届时又恰逢欧美对RB成衣市场进行贸易壁垒,才造成香港成衣业崛起。
当然,在半岛战役这几年,香港也因为进口不了新型电动缝纫机,在东南亚市场都显得不足,输给RB成衣产业。
唐仲源虽然怀疑,为什么连缝纫机(电动车衣)都会禁止进口,但他确是选择信任林志超的眼光;投资50万购买机器,他按照出资比例,也就是15万的额度。
给得起!这次炒美金,都赚了10万港币。
期间,宋巧玲插话道:“但现在香港这边人人自危,说是连香港一块收了。”
林志超笑着说道:“岳母放心就是了,买的是机器,我又有船,真要那个时候,我连工厂的设备,都一起给运走,我们再到新加坡去,过几年,我们再去欧美去。当然,我觉得不会收,毕竟香港就好比是连接西方的桥梁,真要收了,以后只能和北边的熊绑在一起了,这是很坏的情况。”
唐仲源一听,顿时觉得很有道理,说道:“我觉得也不会!”
“岳父不要出去乱说!大家都觉得港岛威胁,那荃湾的地皮还不变得廉价,你可以把工厂周围再扩大一点,将来用得着,而且也能很快升值。若是缺钱,长江实业可以借你一些。”
唐仲源眼前一亮,他的东方纺织每月也有六万港币的利润,现在债务也就60万,未到期。而他手中拥有40万港币,其实也不差多少钱。
“也不一定差多少,晚点争取再买个10万平方尺,稍微差点。”
“嗯,慢慢来,这次荃湾地价跌至4港币一下,也是很正常。”
当然,前提是有人肯出售。
晚餐聚完后,唐仲源和宋巧玲回到自己家,两口子回到卧室后。
“志超对我们家特别好呢?”宋巧玲说道。
唐仲源笑着说道:“很正常,他是我们女儿的丈夫;更何况,他对自己身边的人都好,他那个表哥,就因为他来港住在那里过,就将别人扶持成老板。可见,他是一个重情重义的人。”
宋巧玲掐了一把唐仲源,说道:“我的意思是,他和彩英走得太近了,我不信他没有想法。”
唐仲源想了想,说道:“彩英还小!”
宋巧玲顿时目瞪口呆,丈夫如此说,岂不是说长大可以?
“睡觉吧,有些事情操心太早有什么用,孩子们可以自己选择。”
宋巧玲顿时不服气,说道:“孩子们同意,我也不想同意,这.岂不是丢你们唐家的脸。”
唐仲源说道:“只要他事业做得足够大,又能让我两位女儿都不委屈,我们强加干涉,又能怎么办呢?彩英的模样,至少不讨厌志超;而彩芸的样子,又对志超很是依着。我们不鼓励,也不过分干涉。退一万步讲,我们还有两个儿子”
男人是看重事业的,唐仲源渴望在香港做一番事业,而林志超便是他的贵人。
所以,至少两个女儿不反对,他就不会干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