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低俗小说”在法国戛纳电影节横空出世,摘下金棕榈和影帝两座奖项,一时间成为整个欧洲大陆最为火热的话题。
欧洲大陆依靠艺术电影的出众在世界电影版图之中占据不容忽视的一席之地,虽然七十年代之后好莱坞的电影迅速崛起,再次进入黄金时代,但是欧洲大陆对于好莱坞电影一向苛刻挑剔,因为欧洲电影人始终认为,好莱坞就是一个商业结合体,为了商业利益,好莱坞不惜将电影的艺术价值抛弃,这是许多欧洲电影人都无法苟同的。所以,欧洲大陆对好莱坞电影的态度一直都不太好,甚至可以说是鄙夷的。
能够在欧洲大陆得到认可的电影当然还是存在的,但却屈指可数;能够同时赢得欧洲和北美认可的电影就更是凤毛麟角了。
不久之前,一部将商业和艺术完美结合的“辛德勒的名单”得到了大西洋两岸的盛赞,但即使如此,还是有不少欧洲媒体认为史蒂文-斯皮尔伯格还是对商业元素过于重视,显然片尾有煽情嫌疑,但这还是无损于这部作品的声势。
紧接着,“低俗小说”在戛纳正式问世之后,迅速就得到了整个欧洲大陆的交口称赞,这着实是难得一见的景象,这部仅仅投资八百万美元的作品被许多欧洲电影人认为是划时代的重要作品;更难能可贵的是,这样的观点也得到了许多抵达戛纳的美国媒体的认可,这也使得“低俗小说”跻身成为欧洲和北美同时认可的难得佳作。
从戛纳电影节落幕之后,“低俗小说”在北美的热度就始终没有降下来,即使经历了暑期档的热闹,即使经历了整整四个月的沉淀,这种讨论热情依旧没有减缓,人们都在好奇,这到底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能够得到挑剔的影评人们如此诚恳的推荐。
1941年,一部“公民凯恩”横空出世,引起无数影评人们拍案叫绝,但这部电影却曲高和寡,许多民众都没有能够看懂这部作品的伟大,一直到多年以后,电影产业逐渐成熟,无数后来者都开始模仿“公民凯恩”的拍摄手法,让整个电影产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进步,人们才意识到这部作品究竟在历史上占据了什么地位。
所以,在那之后的半个多世纪里,“公民凯恩”始终占据着无数专业杂志排行榜的经典冠军宝座。
现在已经不是信息堵塞的四十年代了,人们接受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而影评人们的观点也逐渐开始成为普通观众们衡量电影的标准之一。“低俗小说”横空出世时,许多电影人都盛赞这是一部值得与“公民凯恩”这样顶尖作品相提并论的开山之作,甚至有能力改变未来的电影产业。
于是乎,过去四个多月时间里,“低俗小说”在北美市场里的讨论就没有降温过!
不过,之前抵达戛纳的美国媒体毕竟只是小部分,当“低俗小说”正式回归北美大陆时,会得到什么样的待遇,不仅是影评人,还有普通观众,这都是大家所好奇的部分。要像“教父”、“辛德勒的名单”这些作品一样,叫好又叫座,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电影天平两侧的商业砝码和艺术砝码,想要保持平衡,几乎是每一位电影人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那么“低俗小说”又能否做到。
本来“低俗小说”就是热门话题了,而当“四亿先生”的名号出现之后,人们对于“低俗小说”的关注就更加热情了,雨果能否延续自己电影票房连续破亿的奇迹吗?雨果能否完成连续三部电影票房破两亿的神话吗?雨果能否打破独立电影在票房上的劣势吗?雨果能否继“生死时速”之后再次上演大跌眼镜的戏码吗?
刹那之间,关于“低俗小说”的讨论就直接破表。
去年年末,雨果宣布接拍“低俗小说”,这个消息掀起了轩然大波,无数人都认为雨果这是自毁前程的一次选择,“哈德森之鹰”式的崩溃很快就会再次来临;随后雨果又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接拍了“生死时速”,这更是让无数媒体认为雨果选择了“自杀”,即使是“洛杉矶时报”也不得不小心谨慎起来。
但是仅仅不到半年之后,“低俗小说”率先问鼎戛纳,还为雨果拿下了第一个有强大影响力的影帝头衔;“生死时速”紧接着票房破两亿,不仅成为了今年夏天最大一匹黑马,而且还成就了“四亿先生”的辉煌瞬间。
现在,“低俗小说”要上映了,雨果的表现吸引了每一位观众的注意力。不管是否喜欢雨果,也不管是否喜欢电影,人们都在好奇着,“低俗小说”能够爆发出什么样的能量,雨果是一举登上全新巅峰,还是强劲势头嘎然而止,这几乎牵动着全美国所有人的心脏。
就连美国总统威廉-克林顿都对“低俗小说”产生了兴趣。不久之前,克林顿才在正式场合推荐了“辛德勒的名单”,而现在他又希望能够走进电影院观看“低俗小说”,显然,雨果现在的影响力已经从电影圈子向社会的各个领域无止境地传播着。
“低俗小说”的公映完全可以说是万人瞩目,其火热程度比起暑期档的大制作们也毫不逊色,但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制作方兼发行方米拉麦克斯影业居然宣布:一干主演将不会参加电影宣传,这无异于在熊熊燃烧的篝火堆上直接浇了一桶冰水,但可惜的是这桶冰水不仅没有熄灭火焰,反而让火焰以更大的势头旺盛蹿了起来。
所有观众都在抱怨着米拉麦克斯的决定,他们都期待看到雨果再次登台展开宣传,虽然此时距离荣耀至死专辑宣传期结束才不过一个月而已,但如日中天的雨果显然是每一个人都渴望看到的对象,这个决定让所有人都失望透顶了。
“芝加哥论坛报”用一个特别的角度调侃了一句,“雨果无疑做出了一个最明智的举动,过度曝光其实就等于没有曝光。”
这话是没有错的,任何一个面孔都有新鲜度,太久不曝光会让人遗忘,太常曝光则会让人厌烦。从三月份的奥斯卡一直到“沐浴晨光”的宣传结束,整整半年时间雨果的面孔几乎天天都可以在报纸上看到,这绝对是过度曝光的巅峰。
适当地放缓一下步伐,吊一吊粉丝们的胃口,让雨果再次出现时,重新掀起疯狂,这是明智的选择。
米拉麦克斯的韦恩斯坦兄弟看到这个消息,却是露出了默契的笑容。
其实韦恩斯坦兄弟从戛纳电影节的时候就开始在思考“低俗小说”的宣传计划了,他们对于乌玛-瑟曼的印象都不好,如果可以,他们愿意封杀乌玛,但这样一来,对于“低俗小说”的票房肯定是有巨大影响的。所以,“低俗小说”的宣传期,身为女主角的乌玛是不可能不出现的。
一开始,哈维-韦恩斯坦是打算让乌玛到中部的一些城市去宣传,最为热闹的东海岸和西海岸则交给雨果和塞缪尔,如此分配,也就是将乌玛的曝光率尽可能减小,也避免出现意外。
米拉麦克斯的所有行程安排也都是按照这个计划进行的,但事到临头,雨果却去欧洲拍“日出之前”了。众所周知,拍戏是没有一个准确期限的,说是一个月内结束,但一旦创作过程中出现意外,两个月、三个月都是有可能的。这顿时让韦恩斯坦两兄弟都发愁起来。
他们的想法自然和所有媒体一眼,雨果是电影的绝对核心,也是目前电影票房号召的最大主力,如果雨果缺席,那对于“低俗小说”的票房来说是致命打击。所以,他们也想方设法想要配合雨果的行程,但由于“日出之前”开拍之后,进度一直无法确定,这也让韦恩斯坦兄弟很是为难。
当事情进入一个瓶颈之后,韦恩斯坦兄弟反而是想出了办法:他们决定取消所有演员的宣传行程。
首先,“低俗小说”的宣传费用并没有太多,成本才八百万,宣传费用自然捉襟见肘,电影的大部分宣传还是依靠雨果如今的号召力,诸多电视、电台节目都纷纷发出邀约。所以,取消宣传对于米拉麦克斯来说,这是好事——省钱。
再者,一旦取消了演员的宣传,雨果和塞缪尔等人都不宣传了,那么乌玛自然也就没有必要宣传了,这也是将所有安全隐患降低到最低,算是对乌玛的隐形封杀。
所以,当雨果决定去欧洲旅行一段时间时,韦恩斯坦兄弟居然举起了双手双脚赞成,最终“低俗小说”的宣传行程也就只安排了昆汀-塔伦蒂诺独自一人。这着实是出乎意料的一个局面。
意料之外却又情理之中的是,当米拉麦克斯宣布这一决定时,“低俗小说”的火热程度不但没有降低,反而还飙升了一个台阶:因为雨果的缺席,这部电影引发了无数影迷和非影迷的激烈讨论。
这几乎可以说是免费的宣传,媒体的狂轰乱炸和观众的热火朝天,根本无需刻意煽动,就自动达到了一个全新的巅峰。
由此可见如今雨果在北美的号召力,还有“低俗小说”这部电影的讨论热度。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1994年讨论度最高的电影之一,“低俗小说”就要正式公映了,在没有首映式、没有主演宣传的情况下,电影又会取得什么样的成绩呢?(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