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如,你说凉州的二十万守将,能去京师勤王吗?”
颜少卿话语里有些凝重,“我不太想看到萧无烬沉重的模样,沈如,你说呢?”
“边关大军不能动。”
沈如坚定地说道,“一旦动了,凉州会很危险。”
“朝廷难道想背腹受敌吗?”
“你能想到的,朝廷会想到吗?高居庙堂之上的,只想解燃眉之急,岂会管凉州死活。”
颜少卿讥讽道:“你爹以前不就是京城大官吗,你不妨问问他。”
“我爹是世袭的侯爵之位,在翰林院任职,他不管这些权势的。萧无烬还是内阁出身呢,如果我说,凉州不会乱呢!”
沈如想了想,反正原著凉州就没乱过,这大军也没进京勤王。
“你保证?”颜少卿打量着沈如,猜想沈如是不是知晓什么。
“我拿什么保证,你换个角度想想,叛军能让朝廷多二十万的大军吗?”
沈如说道:“要么,这圣旨到不了凉州;要么,边关有战事,大军也撤不走。”
颜少卿若有所思,想到之前想要借颜家商队出关的,崔家难道同叛军有瓜葛?
“行吧,你走吧。”
颜少卿也就想找个人来聊一下,但是又不想去打扰萧无烬,怕萧无烬背负太多,心事太重。
同沈如这么一说,再看沈如那神色,他也莫名轻松起来,凉州可能真的打不起来吧!
“那我走了,颜少卿,你消息比较灵通,若是有什么风吹草动,告诉我啊!”
“同你也就聊个天而已,难道你还有解决之法?”
颜少卿还真一副卸磨杀驴口气。
“呵,我走了,不用送!”
沈如朝颜少卿白了一眼,走的也是干脆。
家门口怎么有马?这又是谁来了?
沈如看到自家门口的马,有些惊讶。
“穆尔钦,谁来了?”
“大小姐,是赵总兵来找福伯的。”
穆尔钦回道。
沈如一愣,“这是第几回了?”
“算算也有三回了吧!”
也就是说之前自己不在的时候,赵总兵也来过了啊!
沈如心里想着,就看到客厅爹娘,福伯,还有赵总兵的身影。
“阿如回来了,快来见过赵总兵。”
沈宴瞧见沈如,便开口招呼道。
“见过赵总兵。”沈如上前见礼道。
“大侄女不必客气,哎,这么好的大侄女,怎么就看中萧无烬那厮了?”
赵公明口无遮拦般道:“那厮一介书生,身板怕是瘦弱的很。”
“总兵大人,可惜就祖父当年戎马一生,到了我爹这辈,可都是书生了!”
沈如浅笑说道:“书生也好,将士也好,人好就行啊!”
“哟,大侄女是给萧无烬说话呢,也是,那厮虽说是书生,但也不迂腐,倒是个玲珑人,就是那心眼太多了些。”
赵公明说道,同萧无烬他虽说不对付,但是整个边关大军,也是靠萧无烬才没断了粮草。
“今日我来,还是同福伯许久,若是昔日老将军还在,定能替公明解惑。”
赵公明惆怅道:“福伯,若是有空,去我军营坐坐,看看这守卫疆土的将士们,也好提点几句。”
“不敢当,老朽老矣。”
福伯推辞道,“怕旧地重游,徒生感伤。”
赵公明叹了口气,与福伯说起昔日老侯爷任边关大将的时光。
沈如安静地在一旁听着,若是祖父守卫边疆,定也会知道如何取舍吧!
“大侄女,听令尊令堂的意思,大侄女你最有老侯爷之风,不如去军营上看看。”
“这……不妥吧!”沈如惊诧说道,“我一介女流,去军营怕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为了让萧无烬继续当冤大头,赵公明对沈如可是倍加青睐的。
“听闻大侄女你还买了个牧场,后生可畏啊,看到你们在凉州安居乐业,我也算对得起老侯爷了!”
赵公明的殷勤,还真让沈如有了别的想法。
是想借粮草呢,还是想让她向萧无烬借粮草呢?
“赵总兵,最近草原动静如何?”
沈如不由问道:“听闻草原一直都有异动啊!”
“就是一些宵小,时常在边关草原动荡,但是等我军赶到,又只会逃之夭夭。”
赵公明愤愤道:“要不是上面不准,老子早就将草原部落一网打尽了!”
“梁京安那厮,上月进京,到现在一点回信都没有。”
“哦,梁京安市节度使。”
沈如觉得赵公明就是想要沈家出粮草了,就是他开不了那个口。
“我们一家人从京师流放凉州,哎,能在凉州置下家业,实属不易,但愿凉州不要乱啊!”
沈如叹气道:“要是动乱了,我们一家怎么办哦!”
沈如一示弱,沈母立马秒懂。
“是啊,赵总兵,我们手头所有的钱,都在阿如的牧场上了,这要是战乱了,我们岂不是血本无归?”
“赵总兵,凉州的安危就全靠你了!”
赵公明神色复杂,但还是点头道:“凉州不会乱了,凉州是大端同西域之间最重要的关卡,守住凉州,就是阻止了西域铁骑踏入大端!”
“那就静待节度使大人的佳音吧,想必京城也知道凉州边关大军的重要。”
沈如安慰口吻道:“赵总兵,其实我有个想法,这数十万的大军每日操练,每日都在消耗粮草。”
“眼下,官府需要用人,凿河需要人手,拆迁需要人手,我曾听祖父说起过,古时还有屯兵制,这眼下……不如让将士轮流……”
“大侄女,你不要说了,这话你是同萧无烬那传来的吧,他已经被我骂过了。”
赵公明却是大手一摆,制止沈如继续说下去。
“将士一日不练,这功夫就会生疏,真的敌军到了城下,你让农夫上阵杀敌,你觉得可能吗?”
“拿惯兵器的手,是不可能去拿锄头的,一旦拿起了锄头,就没有了血性,大侄女,你不懂,也就萧无烬那书生才想的出这种法子!”
沈如汗颜,萧无烬背锅了,细细回想,后世明朝的屯田养兵制度,似乎也只能一时缓解粮草问题,但是对士兵来说,好像有了双重压力,既要保卫边关,又要负责农产……
“赵总兵,是我妇人之言了!”
沈如虚心受教,所以,边关粮草问题,又该如何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