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林下林间,诗响悠然。少年高歌漫步,一步一步的走向前,一派潇洒之姿,就在迈入林间的一刻,足下勐然下陷,却是陷阱引爆,同时杀机来袭!
“杀啊,杀!”
就在少年陷足的瞬间,林间无数箭失齐发,眨眼便将少年淹没,少年的眼神依旧玩味,竟是左足轻点右足,右足再点左足,以足为梯,凭空跃出了陷阱。下一刻,上驷之剑出手,剑招化寒芒,一瞬性命休,许多人杀字未曾出口,已遭剑锋封喉,无力倒地。
“有点意思!”
就在少年眼见破围之事,林间一声言语,却是远超先前的一道浑厚掌劲呼啸,破林而至,气势万钧!
“这句话,该我来说。”
少年笑着说道,冷剑一寒便将沛然一掌挡下,同时左手运招,双指一掐,却如拈花一般,甩手便是一道剑气飞射而出,剑气直追先前掌气杀出的方向,只见得林间锋芒一寒,却是一点寒芒先到,随后枪出如龙,一个白衣飘然的身影手持一杆长枪刺出,正与剑气对上。
却见剑气势如破竹,枪头、枪身只在转瞬之间便化作了齑粉,剑气径直灌入来人左臂,再自来人左肩透出,伴随一声凄厉惨叫。
“枪界的人,也会对这些东西感兴趣。”
一招之后,少年也未继续出手,而是看着眼前的白衣男子挥了挥手,不耐说道:“前番游历的时候,还在你们枪界看过一场戏,就给个面子,顺带友情提醒一句,辟命敌最好苟住性命,或者和人报团,就这么靠着单股势力拼杀,死的最快,靠着出卖自己人的性命,死的更快。”
“……”
看了少年良久,白衣男子转身走入林间,少年摇了摇头叹息说道:“难怪总是说一将功成万骨枯啊,拿人命来试探,苦境的人都这么残忍吗?啧啧啧。”
少年收剑归鞘,晃悠悠的再往先前的地方走过去,到了那却只看到了半只兔子和小蜜桃,狗面刀客却是不见了踪影。
“诶?小蜜桃,老狗呢?”
少年撸了撸小蜜桃的毛问道。
“汪!汪!汪!汪!”
有人过来相杀,老狗过去了,好像来的人不是一般的货色,所以没有带我。
“咦?运气这么好,好不容易来个硬货就被他等到了?”少年有些不服气。
话本上不是说这种活动应该有蛮多的高手的,结果自己过来全遇到些垃圾货色,好不容易来一个还可以的,就一会儿的功夫,还能被人给截胡了?骂骂咧咧……
就在少年准备带着小蜜桃去找老狗的时候,林间一阵脚步,老狗已经提着一把骨刀慢悠悠的怎么回来。
“这么快,小蜜桃说那人不是还过得去?”
“嗯,还不错,交了下手,就跑了,有点奇怪所以没去追。”
“哦?”少年抽了抽鼻子,“这个气味,不是人类。”
“不是,妖族吧,好像是这么个东西。”老狗甩了甩头,“记不太清了,感觉好像以前接触过。”
“哦?看来来的人还挺杂的。”少年摇了摇头:“生物的贪婪真可怕。”
“没所谓了。”老狗混不在意的摆了摆手,“走,小蜜桃,再去逛一逛。”
“看出来了,你是真的不怕死啊。”少年砸着嘴说道,却也还是拎着半只兔子跟了上去。
……
……
“妖族,应该是丘山百妖路那一拨;用枪的人,会是来自枪界吗,难道是……也不对啊,北边那群人还在呢,和尚,也不知道是哪一路的野和尚,连贪欲都压不下,嗯……还有三教,绿林。”
一处隐蔽的山洞之中,超轶主看着玄膑在石板上勾勾画画,对着这段时日与二人交手过的势力如数家珍,心中不由感慨还施水阁情报能力之强。
而玄膑在统计完这一切后,只能在心内暗暗摇头,真就是没有一个能打的,或者说能打的还未露面。
毕竟丘山百妖路来了,那按理说那位妖界浮萍也来了……
倒是枪界会出现,有些出乎玄膑的意料,按理说北隅还在,玉梁皇应该还是个小透明才对。
至于三教,在武林的势力庞大,天知道哪个寺庙、道观、书院听说了消息就屁颠屁颠跑过来凑热闹。
不过现在岛上还在进行洗牌期,追亡狩没开始猎杀,反倒是辟命敌人多势众自己就相杀了起来,不过可以料想,再厮杀不了多久辟命敌就会开始抱团合作了,而届时能够存活下来的,才是真正的高手。
“还施水阁的情报网络,令人叹为观止,更令超轶主想不到的是,你竟然会记得这么多。”
“情报网络,那是因为有夜阑珊以及后续秦假仙协助,至于记下情报嘛,也不过是活命的手段罢了。”
超轶主看着玄膑,说道:“能够适才而用,足见不凡。”
“也不必如此的客气了,对了,之前我同你说的事你是否有考虑?”
“何事?”
“聚集天下能工巧匠,打造烽火关键。”玄膑说道:“我知你顾虑,无非是担心事情泄露,但此事也很好处理,请人干活,不说明原因就是了,可以用别的借口邀请他们,从而不让他们看到石碑。”
“这……”超轶主皱着眉头,“可是此物若存在,无合理的理由,只怕会让人认为是别有用心的阴谋。”
“事在人为,不去尝试如何可知,且波旬之祸,不知何时便会爆发,而以你一人之力打造烽火关键,所耗费的时长必然不短,更何况,还是那一句,纵然你手段高明,但闭门造车如何及的上群策群力。”
“此事,容我再考虑吧。”超轶主说道,“而且即使我们请托,也未必就会答应。”
“仍旧是那一句,不去尝试,怎么会知道呢?”玄膑说服道:“至少,我相信有一个人会很感兴趣。”
“谁?正是传闻中的那一位,江南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