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鸿钧道祖遁世不出,久居紫霄宫。
天地之间,自然以几位圣人为尊。
太上圣人的丹道最为玄妙。
八卦炉自然也是世间第一的宝炉。
云中子的这尊铜炉曾在老君炉中炼。
八卦炉炼炉,这很合理吧。
云中子虽非八景宫嫡传,可却得了正法,将老君的丹术学了七成。
余下的三成,没有圣人境界多半是学不会了。
即便如此,云中子的炼丹之术在阐截两教弟子中也足以排的上号。
阐教有十二金仙,截教也有四大亲传。
自谦一点,排在三甲之列吧。
云中子拍了拍炉壁,震开炉顶,随即衣袖轻动,三昧真火化作火龙钻入炉中。
啊,你说那为何还要殷洪烧火?
别问,问就是预热处理。
云中子依次将五芝、玉札、雌黄、雄黄、云母引入炉中,上药在真火中逐渐化为丹液。
太乙看得啧啧称奇,这手真火化龙的火法便已足够精妙,对于真火火候的控制更是入微至极。
云中子掐动法诀,火龙一分为八,按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卦方位排列。
此火非凡,有诗为证:
燧人初出定位,木里生来无踪。
苦海煮干到底,逢山烧得石空。
遇木即成灰尽,逢金化作长虹。
石中电火稀奇宝,三昧金光透九重。
云中子衣袖轻动,将莲花和荷叶取来,叶作三才,花为两仪,再添风雷二杏,一同丢进了宝炉之中。
他再次掐动道诀,口中默诵真法。
八条火龙合拢,又化为四种神兽分镇一方。
青龙在东,白虎在西,朱雀在南,玄武在北。
青莲粉花,逐渐消融,风雷二杏,化作齑粉。
丹液呈琥珀之色,融了莲花荷叶仙杏,逐渐变作金黄。
“如此烧它三日,此丹便成。”
云中子静坐在宝炉之前,闭眸吐纳。
太乙闻言点了点头,领着众弟子出了丹室。
“若非此丹珍贵,却要让殷洪来烧。”
云中子轻声呢喃道。
日月交替,升了又落。
如此三日,神丹炼成。
云中子打开宝炉,又取了一个葫芦,轻轻一拍,便将悬在炉中的一百零八粒金丹尽数收走。
他出了丹室,两个混世魔王便凑了过来。
“罢了罢了,本就是为你二人所炼,且服下一粒,瞧瞧此丹效用。”
云中子取了两粒金丹,予二子一人一粒。
哪吒囫囵吞下,便静坐调息,却见金光自内而外渗出,肌体如金如玉。
雷震子却细细品味着丹药滋味,几种上药的药香、莲花和仙杏的清香层层溢出。
“师父,好吃,多炼点。”
雷震子说完便在哪吒身旁坐下,炼化药力。
啧。
你把这宝丹当糖豆呢?
后山那株仙杏虽长出数十枚杏子,却仅此二枚蕴含风雷之威。
金光洞的五莲池也生了不少荷叶莲花,却只有那三片荷叶,两朵荷花可用作塑造肉身。
这一百零八粒宝丹,暗含天罡地煞之数,多一粒或是少一粒都会失了那份冥冥天机。
云中子暗自观察徒儿服丹后的气象。
雷震子周身并无金光,肌肤之上不时跳动雷弧,似掌握天地法则的上古神魔。
“这莲花仙杏,倒似是为此二子应运而生。”
太乙真人缓缓行来,如是言道。
“这一百零八粒丹药,若是旁人服了也只能用作增进道行,可于他二人而言,却是脱胎换骨的无上仙药。”
云中子暗叹天地造化之神奇。
不多时,哪吒和雷震子悠悠醒转,二人眼眸暗藏精光,显然是修为有所进境。
“师父这炼丹之术当真了得,只此一粒金丹,便省去徒儿一月苦修。”
雷震子本是炼精化气的境界,如今却已跻身炼气化神,法力充沛了不止一筹。
不仅如此,他肌体之上不时有雷弧跳动,颇为玄异,与上古神袛一般无二。
“师兄所言极是,师叔所炼宝丹诚然不凡。”
哪吒也受益颇多,他那肉身如今清香萦绕,兴许有朝一日能似莲花肉身一般无视招魂引魄的道术。
“这一炉只炼出一百零八粒丹药,你二人各服下一粒,余下丹药一分为二,一人五十三粒。”
云中子取出葫芦轻轻一拍,一百零六粒金丹似星辰点点,悬在空中。
太乙真人挥袖,收去一半。
云中子又将余下金丹收回,这才将葫芦扔给了雷震子。
亲兄弟,明算账嘛。
“距子牙离开朝歌尚有七年岁月,你我还需勤勉修行,方能渡过这大劫。”
太乙真人挽着拂尘,眉间隐有忧色。
石矶娘娘已死,截教却无反应,也不知是因此人无有后台,还是截教众仙另有谋划。
“师兄所言极是,大劫之下人人自危。
纵有再高的修为,只要不成圣人,终究难以避劫。”
云中子历经三百年重修岁月,养成了谨慎行事的习惯,此刻未雨绸缪,自然有几分忧虑。
可他也不想想,自己身具玉虚八景两脉真传,又有八九玄功护身,虽是天仙修为,杀力又如何能弱?
何况他有太极符印和素问剑胚两大至宝,一攻一防,等闲之辈又岂能奈何得了他?
不仅如此,他修行千年,积攒的家底却从未露白。
福德真仙的名头为何提前落下了他身上?
谁让某人赶着路都能寻见奇珍异宝。
昔年云游天下,这厮不知积攒了多少宝物,似那十二颗定海珠,品秩威力都颇为不俗,他却没祭出过几次。
都说厚积薄发,他这积的未免太厚了,却不知是要对付哪个倒霉蛋。
首先排除闻太师,云中子素来敬仰他,甚至备下了通天神火柱以方便和他打交道。
其次排除虬首仙、灵牙仙、金光仙等截教众仙。
阐截二教同出一源,大劫之下应当互相扶持才是,云中子怎么可能破坏去两教情谊。
既然如此,他攒下这么厚的家底还天天哭穷,难不成是似凡间百姓一般准备年货过年?
你这个年未免太长了些。
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
你过的年,不会是这个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