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大文学移动版

m.dwxdwx.com

第二十五章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我打小性格内向,如果别人不主动和我说话,我能一天不言语,却又胆大妄为,在我们那一片胡同大杂院儿小伙伴当中,可是有名的“蔫土匪”,和别人打赌睡过停尸房、爬过工厂的大烟囱,脑子一热没有不敢干的,干什么事都不计后果。

我还有一个毛病——从小认死理,不论出了多大的事,能自己扛就自己扛,能不给别人添麻烦就不给别人添麻烦。

只要是我自己惹的事,我绝不去找别人踢脚儿,如果说让别人帮我办了,那等同于认栽。

正是由于这种性格,没少让我吃亏,更没少招灾惹祸。

其实我上小学那阵子,还是比较听话的,至少规规矩矩,学习成绩也说得过去,但是升入初中以来,随着青春期叛逆期接踵而至,让我定力全失,再加上跟二黑打架一事,迫使我和李斌等人的关系越来越近。

虽然我和小石榴并不想轻易入伙,但是近半年所有发生的事情,或多或少都有李斌他们参与在其中。

由此我得出一个结论,仅凭我和小石榴两个人,绝对成不了大气候,一定得借助李斌现有的力量,才能够站得住脚,说白了这就叫“借横”。

李斌对我和小石榴也是“求贤若渴”,我们就彼此心照不宣地一拍即合了。

李斌也确实有当大哥的范儿,咱绝不夸张,他长得有几分像周润发扮演的许文强,也是大高个,修长笔挺,小圆乎脸儿,面部轮廓清晰,一笑透着一肚子坏主意。

当初在我们那一带第一个穿RB风衣的就是他,一脑袋油渍麻花的怀卷儿,派头十足,要不我们老城里有名的漂亮姐“大公鸡”,怎么会玩命追李斌呢?

我之前从李斌手里接了一顶将校呢帽子,如今成天和他混在一起,总觉得欠着他的,当然不止物质上的,还包括人情债,李斌屡次为我出头,不论他起的作用是大是小,他也都到场了。

于是我一直想着,必须送他点东西。

小石榴对此不以为然,他也不太愿意跟李斌等人掺和,但我心意已决,思忖再三,准备物色一顶甲等剪绒帽子献给李斌,权当我和小石榴加入李斌团伙的觐见礼。

剪绒帽子脱胎于“**帽”,也就是解放军55式冬季棉帽,用四瓣羊皮面缝制而成,里面絮上棉花,定型之后把外层羊毛修剪得齐齐整整,摸上去手感极佳。

那时候剪绒帽子分甲乙丙丁四个档次,甲级帽子差不多三十块钱一顶,至少相当于一个工人半个月的工资,而最低档的一顶也得二十块钱。

大耍儿的标配是一件将校呢大衣、四个兜的军褂、将校呢裤子、校官靴、军挎包。

到了冬天,还得再加上一顶剪绒帽子,缺了哪一样,造型上都差点儿意思。

刚过完春节,海河上还没解冻,正是乍暖还寒的时候,那天晚上,我们一伙人来到北马路二中心医院门前。

大门左侧有一间公厕,泛出一股风干的屎尿味,公厕门前是一盏路灯,细长的灯杆儿顶端挂着一个乌乌涂涂的电灯泡,下面站着宝杰,再往西,下一根灯杆儿下是我。

我对面是南项胡同,胡同口站了四个人——亮子、国栋、小义子和司令。

他们隔着一条北马路盯着我和宝杰。

已经晚上十点来钟了,路上原本就行人稀少,而我们要等的——头戴剪绒帽子的人一直也没出现。

宝杰在我前一根灯杆儿下边,负责寻找目标,并对帽子的品质把关,黄色的、太旧的一概不要。

尽管那时的路灯比较昏暗,但也不至于看不出帽子的成色。

一个多小时过去了,仍未见到合适的目标。

我焦急地往宝杰那边看了看,只能看出他的大致轮廓,以及忽明忽暗的烟头,内心的焦躁与不安,促使我伸手摸了摸别在腰里的刮刀,顿时恶从胆边生,莫名地兴奋起来,不停地跺着脚,活动着几乎被冻木了的双腿,随时准备出手!

还真是有鬼催的,倒霉不分时候,等了一晚上没等到路过的人,突然从二中心医院里晃晃荡荡走出两位。

正好在其中一位的头上,戴着一顶成色非常之好的剪绒帽子。

宝杰赶紧从上衣口袋中掏出一枚摔炮,我也立即躲进了路灯下的阴影。

宝杰看着那两个人离我越来越近,马上到跟前了,他举手扔下摔炮,落在地上发出“啪”

的一声脆响。

那两个人被黑夜里的摔炮声吓了一跳,转过头望向宝杰,完全没有注意到我的存在。

就在这一眨眼的工夫,我从灯杆下蹿出来,一把夺下了那顶剪绒帽子,随即跑马路对面的南项胡同。

埋伏在胡同口的几个同伙见状,也转身进了胡同。

老城里的胡同四通八达,胡同连着胡同,不在此处居住的人走入其中,便如同进了迷宫,东绕西绕,越转越懵。

况且月黑风高,深更半夜的,谁敢追进来?怎知道那两个倒霉蛋儿也是混不吝,居然一前一后追入了南项胡同。

我突然转回身来,加上司令、国栋、亮子、小义子四个人,还有包抄而至的宝杰,一共六大位,将这俩人团团围住!

那俩人发觉情况不对,立即往后退,可是手持古巴刀的宝杰,已经横刀立马堵了他们的后路。

那俩人只得站住了脚步,被我下了帽子那位,显然有点虚了,却仍故作镇定,开口问道:“怎么着哥儿几个?你们这是寻仇啊?还是劫道啊?”

我拿刮刀顶住了他咽喉,一脸鄙视的对他说:“你如果识抬举,我只留帽子,敢说个不字,我留下你的命!”

那位说:“哥们儿你话说大了吧,你真敢把我命留下吗?”

我一仰下巴,挑衅地问他:“你想试试?”

他旁边那个人说:“哥儿几个算了吧,帽子你们拿走,我们哥儿俩是送伤号来二中心看刀伤,官面上已经介入了,这要一天弄两场事儿,我们也顾不过来。

不如这样,你们哥儿几个留下名号,让我们哥儿俩全须全尾儿地走路,我们先把那场事儿了结了,回头再说咱们之间的事儿行吗?”

我心说:“怪不得这俩人大半夜的从二中心医院里出来,原来是送朋友来治伤!”

当即从鼻孔中“哼”了一声,回答道:“真要是这样,我们也不欺负你们,我叫墨斗,西门里的,等你们把屁股擦干净了再来找我。今儿个我不摸你,你走你的,名号已经留给你了,有想法随时过来,我候着你!”

然后收了刮刀,示意宝杰让开一条道,看着那两个人走出胡同,消失在了寒冷的夜幕中。

我们几个得胜而归,吹着口哨,顶着凛凛寒风,穿过长长的南项胡同、城隍庙、府署街,来到葛家大院李斌的那间平房。

一个人跳墙进院儿,从里面打开门,其余的人陆续进去。

大院里的邻居早已入睡了,唯有李斌那间屋子还是灯火通明。

屋中已经坐了几个人,烟雾弥漫,酒气熏天,桌子上残羹剩饭,酒杯歪斜。

待到我们进了屋,宝杰过去拉上窗帘,扭脸将食指放嘴上“嘘”了一声,众人立刻压低了声音。

李斌接过我递给他的剪绒帽子,仔仔细细端详了一番,嘴角泛出一丝笑意。

他把帽子搁到五斗橱上,斟满了一杯酒递给我,自己也端起酒杯,“啪”地一下碰在我的酒杯上,扬起脖一饮而尽,然后潇洒地一亮杯底,说了声:“墨斗,谢了!”

我二话没说,也一口干了杯中酒。

那一阵子,我们以李斌为首,打打杀杀地组成了这么一个团伙,此刻算是正式聚齐了,都是十七八上下的半大小伙子,正值精力旺盛、七个不含糊八个不在乎的年纪。

当天夜里我们一直喝到天亮,醉得一塌糊涂。

谁也想不到,就为了那顶剪绒帽子,居然引发了“城里”同“西头”之间的一场大战!

剪绒帽子被我抢了的那个人,绰号“老哑巴”。

您甭看他顶着这么一个外号,其实即不聋也不哑,皆因他小时候开口说话很晚,周围的熟人才这么称呼他。

按照过去迷信的说法——贵人语话迟,长大之后的老哑巴非但不是哑巴,还格外的能说会道,嘴皮子底下不饶人,因为嘴太欠,也没少给他身子惹祸!说到他的长相,完全可以用“眉清目秀”四个字来形容,清秀中又透出一股贼气,搁到如今也是一帅哥。

但在八十年代,审美标准崇尚浓眉大眼、四方大脸,长成他这样的并不吃香。

老哑巴家住在西关街上的一条小胡同里,那个地方叫“南小道子”,并且认识在西关街一带赫赫有名的“小林彪”,他一直视小林彪为自己的大哥。

小林彪也是外号,此人本名“崔勇”,手下门徒众多,但是没几个过命的朋友,大都是为了各自的生存地位提名报号,打着小林彪的旗号到处招摇。

老哑巴跟他们不一样,他对小林彪马首是瞻。

小林彪对老哑巴也不错,所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之内,老哑巴得以在西头横行,加之有一张能言善辩的嘴,嘴上狠劲儿十足,遇事儿那是连打带吓唬,也就很少有人敢惹他,更别说下他的剪绒帽子了。

在我们那个年代,你看谁敢戴着一顶成色尚好的剪绒帽子出门,那都不用问,必定是称霸一方的主儿,最损也得在道儿上有一号。

否则在自己家门口你都戴不住,更别说往远处走了。

没两下子真不敢充那个大尾巴鹰,把帽子搁在家里方为上策!

在当时来说,老哑巴有恃无恐目中无人,在外嘴欠惹祸之时,从不忘提一句自己是“西头人”!

提到“西头”,咱得再说一说老天津卫口中的西头,到底是一个什么概念。

顾名思义,泛指以西马路为界,往西那一片区域,其中包括“西关街、西营门、西市大街、南大道、西大弯子、掩骨会”。

当年总有那么一些人,动不动就提自己是“西头的”,皆因天津卫西头民风彪悍,纵然是锅伙混混儿,也有得是铮铮铁骨的好汉,英雄豪杰辈出,他们行的端做得正,好汉护三村,行侠仗义打抱不平,胳膊折了折袄袖里,牙掉了往肚子里咽,立起来是根棍,躺下来是条线,好脸儿好面儿,从不欺软不怕硬,首当其冲的就属清末民初家住西头掩骨会的李金鳌李二爷。

天津卫稍微上点儿岁数的,谁没听过“李金鳌开逛、锦衣卫桥二次折腿”?正所谓“朋友有道儿,混混儿有论”,折胳膊断腿朋友道儿,三刀六洞混混儿论。

这话怎么讲呢?在天津卫当玩儿闹,出去开逛是为了交朋友,为了哥们儿义气,你得舍得折胳膊断腿。

流氓打架才见了面直接动手,当混混儿有文武论:首先是话茬子够硬,能在一方地界说说道道,不仅得有独当一面的实力,还得有胜人一筹的嘴皮子,凭着一派降人的言语,不战而屈人之兵。

其次是一个对一个,讲究玩文的还是玩武的。

玩文的是拿刀剁自己,我剁个指头,你就得剁只手。

你剁了手,我再剁条胳膊下去,不敢玩那你就栽了。

玩武的是你捅我一刀,我捅你一刀,个顶个滚钉板,肩并肩下油锅,没有这个狠劲儿,不敢玩死签儿,你可成不了大耍儿。

在老时年间,混混儿又叫“耍人儿的”,耍的不是别人,正是他自己这一百多斤。

出来开逛的都玩儿造型,可以从打扮上看出是不是耍儿。

清朝的大耍儿,讲究花鞋大辫子,一走一趔趄。

八十年代初则是剪绒军帽、四个兜军褂,帆布军挎包,玩儿的就是造型!

天津卫西头又是个出大耍儿的地方,从地名上都能听出来,怎么说是听出来,而不是看出来呢?因为“西头”二字在天津方言土语中不能加儿化音。

熟悉本地方言的可以理解,什么能加儿化音,什么不能加儿化音,两者怎么区分呢?说到人名,凡是熟人、关系近的、往小了叫的,大多可以儿话音,相反不能加,地名也是如此,官称、尊称,基本上不能带儿化音,反之多数可用,所以说老天津卫一提到“我是西头的”,这句话一出口,说话之人无不透出那么自信、那么有底气、那么有优越感、那么的谁都不敢惹!我惹谁不好,惹上了这么一位——西头老哑巴!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绝对一番我只有两千五百岁奸夫是皇帝终末忍界反叛的大魔王五胡之血时代盖世双谐玄尘道途信息全知者你老婆掉了
相邻小说
修鬼:开局就有红粉骷髅变成狐妖后被前女友捡回家退役当天,前女友的女儿来敲门我的姑父叫朱棣只想当作曲家的我成了歌王
同作者其他书
贼猫 鬼吹灯2 鬼吹灯 谜踪之国 鬼吹灯1 鬼吹灯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