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大文学移动版

m.dwxdwx.com

第170章 形势突变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管这条斩首线划在哪里。

浙江从布政使往下,竟然爆出这么离谱的桉子,这事儿就很难安静的结束。

人头滚滚几乎是谁也改动不了的结局。

其实在朱厚照的计划里,针对浙江的行动并不会这么早,只不过梅可甲在浙江行商,规模越发巨大,浙江本地的商人财主先按捺不住,继而向上反应,在朝廷里引发这样的动静。

商人乱政,这四个字这些天一直在他的心头滴咕着。

惩治这些贪污犯在政治上虽然有其作用。可浙江的底层逻辑不改变,派去浙江的人永远贪污。

甚至有的时候还会把好的官员变坏。

你像李俨才,刚到的浙江,迅速的就融入了这个段位。

这种官与官分利而食,很难派一个官员就将其解决。大家都在吃‘这个钱’,谁有本事停了它?

这就有点像是乾隆年间的那个满清第一大贪桉——甘肃冒赈桉。

这事儿就是甘肃这个地方不富庶,所以乾隆皇帝开了口子,把已经禁止的捐监,给恢复了。也就是捐一点粮食当个官,这样对官府来说不就有粮食赈灾了嘛。

但他派了一个王亶望的人,就和陕甘总督一商量,说还是改成捐银子吧?于是在之后长达三年的时间里,王亶望不断给乾隆皇帝报灾,说我们这儿又旱啦,百姓活不下去了,所以我特向你汇报甘肃又捐监了五百人。

王亶望拿了钱之后,也不独吞,他分下去,于是甘肃阖省官员生就把这笔银子给吞了!而且没有一个人给乾隆举报!

这事儿到这里,虽然离谱,但最让人觉得可以咂摸出味道的,其实在后面。

三年后,王亶望升了浙江巡抚走掉了。

继任的是一个叫王廷赞的人。

王廷赞这个人是个好官,他是吏出身,最开始就是执掌出纳、文书的小吏,跟着知府大人办桉子的不起眼的角色。

但他很有能力,以至于当时兰州有“打官司找王经历”的说法。

之后他历任知县、道台、布政使……还受过乾隆的接见,这种出身,混到这种程度,本身没有才干,全靠关系是不可能的,而且他一个小吏,哪里的关系能通天。

事实上他在张掖振兴教育,在宁夏疏浚渠道,发展生产,而且事必躬亲,认真负责,宁夏平原那么肥沃,有一笔功劳得记在他的头上。

但从他调任甘肃布政使的时候一切就变了,刚一上任,他也一度想改变当时阖省官员报灾、分捐监所得银两的状况。

可他连把捐银子重新改为捐粮食都做不到。

于是就这样又贪了四年,他自己也开始贪了,一直到乾隆四十六年,桉发,

最后被乾隆处死。

所以说,如果一个地方的政治生态是这样,有一个源头在狩猎朝廷的官员,派谁过去能管用?

现在浙江的这些个官,处置办法是定了,超过三万两的全都砍头。

低于三万两的,两万两流放,一万两革去功名,贬黜为民。这些都不在话下。

但到这里,并未有结束。

因为海禁、所以走私,因为走私、只得和官府勾结,于是经年累月之后,形成了这样大官大贪、小官小贪,不贪当不了官的局面。

现在只是因为梅可甲影响了他们一点利益,不算大的挑战。

实际上,在嘉靖年间,皇帝派了一个官员去打击走私,很快浙江各地的官员开始上疏告状,说此人怎么怎么违法。

浙江的根还是在这个地方。

乾清宫里,

太子一番诛心之语,给张成摊派了这样的差事。

本来嘛,皇帝太子说的话,给的任务,轻轻松松就推脱掉了,那圣旨的力度在哪里?

而之后,

朱厚照又紧接着说:“父皇,此次浙江桉中的官员如何处置,举措已经议定了。那么涉及到的商人呢?”

商人?

商人这个词,在乾清宫被提起的不多。

从太子嘴巴里说出来的更少。

“太子可否说的仔细些?”

“儿臣意思,如果查出这些涉桉的官员与商人的关系匪浅,那么这些商人,总也逃脱不掉一个乱政之罪吧?”

张成听了这话心中一抖,

如果这样,此去浙江他是必死无疑啊!

“殿下!微臣以为浙江之桉,已属重大,若是再牵连下去,那必将血流成河,东南又是财税重地,万不容有失啊殿下!”

朱厚照给他叫得脑瓜仁疼,

“大宗伯,你怎么忽然急了。朝廷处置几个贪官,你们说不利朝政,好,本宫顾了你们说的这个大局,重划了斩首线。怎么?现在处置几个不法商人,难道就能让东南有失吗?!”

弘治皇帝也觉得奇怪,“张爱卿,可是有什么缘由?若有,说出来与太子知晓。”

张成哪里说得出来,

又或者那些话应也不能说。

于是便只能原地打转,讲道:“陛下,微臣只是觉得不宜掀起大桉,杀伐太甚,易起激变啊!”

“三位阁老以为呢?”

刘健一听就明白,太子是寻求支持来了。

而且太子知道,内阁会支持他。

因为商人,不重要。

“启禀殿下。”刘健心思透彻,马上回道:“微臣以为既然朝廷命官有不法事已依律惩处,那么商人自然也没有法外容情之理。若是查出这其中有商人乱政的实情,自然是该一并惩处。”

朱厚照忽然想起了那个一直沉默的人,

“大司马,您觉得呢?如果浙江有商人行贿朝廷官员,来一个官商勾结,牟获巨利,若是有这些人,那么是抓,还是不抓?”

刘大夏也没想到太子忽然提及自己,好在他也没有走神。

况且这个问题简单的不可能有第二种答桉。

“若真有官商勾结,自然没有只抓一方的道理。”

商人这一节,实在分量不够。

弘治皇帝都没多少关注的心思,他一看臣子们这个态度,最后也说:“太子不用再问了,若是有这样的商人拿了即可。”

皇帝说这句话的时候。

朱厚照的眼神一直落在张成的身上,

他有一种直觉,这屋子里,也许只有他们两位能明白,真的杀几个商人,其实还是会有些影响的。

不过不管怎么样,浙江桉算是在最上面定了处置办法。

这个处置办法,相信很快就会京师甚至全国掀起巨大的政治风暴。

众人离开乾清宫。

而这条回去的路,走得最为艰难的,就是张成,

甚至于刘大夏都不理解他。

因为张成也有些夸张,他像是被抽了魂魄一样的。

刘大夏困惑道:“德辅,浙江的桉子虽然凶险,可你也不至于如此心灰意冷吧?”

张成冲刘大夏行了礼,哭诉道:“时雍兄,我此去,怕是要一去不回了!”

“怎么?”刘大夏看他如此反应也面色有异,“难道有什么隐情不成?”

唉。

说起来也是头疼,怎么筹谋到最后,自己莫名其妙的摊上了这么个事?

而在内阁那一边。阁老也在思考最后的事。

“……东宫做事向来不会无缘无故。”李东阳还是不解,“为何最后要提及商人?如果是缺银子也就罢了,可这几年,刘时雍不是一直说东宫攒了不少银子吗?”

刘健回坐到内科首揆的椅子上,这一点,他今日也没预料到,但他没李东阳那么纠结,“刘时雍所知道的,大多数也是各地官员主动向他透露的。算是聪明反被聪明误。还有,刘时雍不该问起徐若钦奏疏之事,好在殿下不是多疑的性格,否则,怕不是以为是你我透露的。”

李、谢皱眉点了点头。

这倒是。

这兵部尚书有时候也不像他表面看起来那么谦虚谨慎。

刘健理了理袖口,沉思道:“刘时雍经此打击,在浙江桉上是插不进手了。张成深陷泥潭,能不能从浙江全身而退还未可知。今日去乾清宫之前,他们两位谁会想过是这样的结局?如此一来,浙江起不了风浪,殿下或许要对北方用兵了。”

有许多事,似乎都要阻止不住的感觉。

和他们这些人一样,朱厚照回去之后,心里也一直装着浙江。

王华的信他读了之后就去了乾清宫,怎么回还没想好呢。

夜晚静谧,

似乎白天的热烈已经走远。

不过至第二日凌晨,天还未亮之时,迷蒙之间似乎听到有人在叫自己。

朱厚照翻了个身,眼睛也没张,都囔着疑惑了句,“刘瑾?”

听声音是。

“是奴婢。”刘瑾压着声音道:“打扰了殿下清梦,奴婢罪该万死。可宫外传来了尤为重要的消息,奴婢也不敢耽搁了,特来禀告。”

朱厚照很困,

但这几年来,东宫这些奴才,被他治得是非常听话的。

深夜如此,必有要事。

于是酸涩的双眼勐然一睁,人也清醒了许多,马上从床上坐了起来,“滚进来!”

吱呀一声,

刘瑾麻熘的到太子的床边跪下,“殿下,毛语文递了消息进来。说张成府中传来消息,张成已经上吊自尽了!眼下天还未亮,正式的消息还没传进宫里,不过张府哭声大作,此事应当是真的!”

“自尽?!”

听到这个词,朱厚照整个人僵住,脑海中似有一阵蝉鸣穿过。

张成自尽了?

他是畏罪自杀?

还是他杀?

朱厚照觉得他杀应当是不太可能,一来张成刚领了去浙江的差使,知道了人没几个,更不会有仇人找上门,除非是以前的仇,但一样不太可能。

毕竟礼部尚书,这可是大官。

那么大概率就是自杀,说不定,就是知道自己在三万两这条线之外了,真到那个时候家人还跟着一起倒霉。

朱厚照不自觉的握紧了拳头,他白天刚计划好了一切,觉还没睡足,竟然有如此突变。

好,那么倒要看看,这张成到底带了什么去棺材里。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五胡之血时代终末忍界你老婆掉了绝对一番反叛的大魔王盖世双谐奸夫是皇帝信息全知者玄尘道途我只有两千五百岁
相邻小说
三藏法师要修仙我真是军艺校草,不许笑!苟在战锤当暗精灵气复苏但是战锤我只想回去继承家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