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大文学移动版

m.dwxdwx.com

第一百三十一章 越看越搞不懂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李卫国的目光,从每个人脸上掠过:“今天我们欢聚在这里,一起度过难忘的除夕之夜,不管我们将来身处何方,都莫要忘记今宵,我们俩还准备了一首歌,《难忘今宵》。”

一曲《难忘今宵》,令每个人的心情都不再平静,估计这个夜晚,未来会长久地留存于记忆深处。

最后,所有人都加入到合唱之中,而突然间,光明大盛,又来电啦。

欢呼声中,李金梅开始张罗包饺子,大伙都一起动手,其乐融融。

“姐,把这几个钢镚包里。”李小梅还洗了几个二分钱的钢镚。

“我差点都忙活忘了。”李金梅连忙接过来,谁要是吃到带钢镚的饺子,谁运气最好,新的一年里肯定顺顺利利。

饺子馅有两样,芹菜肉的讲究的是勤勤快快,韭菜鸡蛋的则寓意着长长久久,寄托着人们最朴素最美好的愿望。

这时候的人,基本都会包饺子,连李小梅都会,只是人太多,她根本挤不上去。

到了晚上十点多钟,饺子包完了,这么多人的量,一锅肯定煮不下的,男生先吃。

桌上还准备几盘菜,八个猪蹄切成十六半,一人能轮到一块。

另外还有一条大鱼,年年有余嘛。

剩下是两盘凉拼,都是现成的。

数量最多的就是一盘盘的饺子,或许几十年后,饺子都吃腻了,但是现在,饺子绝对是大家最喜欢的美食。

李卫国和二哥在当院挑起了两挂鞭炮,点燃之后,噼噼啪啪震天响。

李小梅则拿着手摇花,点着之后使劲摇。

其她女知青,也都跟着凑热闹,每人拿着两根,一闪一闪的烟花,照亮一张张年轻欢快的脸庞。

“过年喽!”李小梅扯着小嗓子吆喝一声。

然后大伙进屋吃饺子,李卫国夹起第一个饺子,咬了一口,然后当啷一下,一枚钢镚被他吐到桌子上。

“哇,三哥你真厉害,今年运气肯定好!”李小梅羡慕不已。

“你三哥运气当然好。”田大贵在旁边接过话茬,他当然也这么希望,因为那样的话,罐头厂也肯定能够兴旺。

葛卫红吃了一盘子饺子,也没吃到钢镚:“早知道就多包一些好啦。”

倒是李小梅嘴里一声欢呼,两排小白牙咬着一枚钢镚。

呜呜呜,身后有个小爪子扒拉她,是阿狸着急了。

“给你晾着呢。”李小梅把桌上一个大饺子放进阿狸的碗里。

结果小牛犊也瞧着眼馋,也用脑袋拱着小当家。

“你不能吃饺子,给你喝奶。”小当家早就冲好了奶粉,嘴里还念叨着,“我的奶粉都给你喝了,明天叫你妈妈用牛奶还我。”

包饺子的时候,一共包了三个钢镚,结果第三个愣是谁也没吃到。

等到喝饺子汤的时候,李金梅用笊篱从锅底捞出来一个,原来是煮露馅了,掉进锅里。

李金梅也笑了:“压锅最好了,所有人都有福气!”

吃完饭之后,精神头足的,又张罗打扑克,说是要玩一宿,守岁。

也有犯困的,先回知青点休息。

最后就剩下几个常来李卫国家的知青留下来,结果到了后半夜都睡着了,谁也没能熬一宿。

第二天吃过早饭,李卫军看到小牛犊没事了,就又把它抱回去。

结果李小梅她们也都要去瞧热闹,把李卫国也给拽了去。

到了生产队院里,李卫军就把小牛犊放到地上,小家伙就颠颠地往牛棚里面跑。

哞哞哞,牛棚里面传来一阵叫声,是那只难产的母牛,都急坏了。

小牛犊估计还记得母亲的气息,所以很快就找过去,母牛伸出舌头一通舔,舔得大伙心里都涌起一种叫做母爱的情愫。

还不错,小牛犊无师自通,凑过去自己开始吃奶,李卫军一瞧,也彻底放心。

刘罗锅一直在这照应着,也乐呵呵地问王小乐:“小乐啊,啥时候能挤奶啊?”

王小乐一拍脑门:“光顾着过年了,现在就行啊。”

其实下完牛犊几个小时,就可以挤奶,王小乐给忙活忘了。

也不要紧,就三头奶牛产奶,暂时也不值得往奶站送。

于是王小乐指挥着他们用热毛巾把奶盒子敷一下,然后又简单消毒之后,就戴上胶皮手套,示范挤奶,一边挤,一边讲述一些要领。

“牛奶不都是乳白的吗,怎么有点黄?”葛卫红探头往桶里瞧瞧,立刻有了疑问。

“开始是牛初乳,过三天就正常了。”王小乐解释一下,这牛初乳的营养,其实是最高的。

小牛犊一瞧,挤起来没完没了的,就跑上来捣乱,被小当家给抱住脖子,轻轻抚摸:“别着急,肯定给你留够吃的。”

李卫国和吴小玉对视一眼,也都面露微笑。

李卫军则和刘罗锅商量一下,挤出来的牛奶,叫大伙都尝尝好了,反正也不值得卖。

估计这一周之内,奶牛都会陆续产犊,到时候正好过了正月初七,全都上班了,就可以正式出售给公社的奶站。

于是二人叫看热闹的小娃子去通知,不大一会,各家就都派人过来,胳膊底下都夹着个小盆,兴高采烈地来了。

毕竟这也是村里的一大新鲜事儿,一个个都想跟着凑凑热闹。

“谢老抠,你这盆子也太大了吧?”看到谢会计拎着个大饭盆,立刻就有人开始嚷嚷。

谢会计也不当回事,脸上依旧不红不白的:“我就是尝尝这牛奶咋样。”

刘罗锅拿着个水瓢,每家大半瓢,到了谢会计这,才装了一盆底儿。

“回家多兑点水就行了。”谢老抠满意而去。

李卫国瞧了会热闹,就去水库那边了。

等吃晚饭的时候,桌上就多了一小盆熬好的牛奶,小当家还往里加了两勺白糖,然后在那搅和着。

今天吃饭的人不多,田大贵被老村长给叫了去,还有王燕,就剩下吴小玉和郑先农,对了,还有葛卫红。

“先尝尝牛奶。”葛卫红给大伙都盛了半碗,然后她也兴冲冲地端起来,抿了一口,脸上便和李小梅一样,浮现出满足的笑容。

“哇,真好喝。”小当家嘴里赞了一句,嘴唇上还沾着白色的奶渍。

李卫国就提议说:“二哥,以后每天早上,大伙都来一杯奶,对身体有好处。”

“成。”李卫军也点点头,既然对家人身体有好处,他也就不差这点儿。

要是换成原来,他可舍不得,现在家里日子好过了嘛。

这待遇可够高的,现在物资紧张,大城市的牛奶供应更是紧张。

许多城市,退休老干部想喝牛奶,都需要有关部门的特供证;孕妇和婴儿喝牛奶,都得妇产医院开证明。

所以每天能喝上牛奶,绝对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吃完饭后,还剩了小半盆牛奶,李玉梅就突发奇想,又往里加了点水,加了点糖,说是要拿到外面冻冰棍儿。

就是没有冰棍模子,最后冻成了一个乳白色的大冰坨子,然后拿进屋里,砸成碎块。

大伙都尝尝,还算不错,带着一股奶香和甜味,凉丝丝的,吃得挺过瘾。

其实在这个时候,因为许多东西都买不到,所以大家的动手能力都比较强,许多东西都用土法自制。

比如夏天吧,天热没汽水,小娃子们就自己做汽水。

水瓶里加上点醋,然后再加上小苏打,老百姓俗称面起子,然后堵住瓶口使劲摇晃。

里面的醋和小苏打起反应,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气泡,喝起来十分爽口,那个时代过来的,基本都这么干过。

初一的饺子初二的面,初三的盒子往家转,过年嘛,就是吃吃喝喝,玩玩乐乐。

辛苦一年了,大伙好不容易放松几天。

为啥要规定每天吃啥呢,就是因为不常吃啊,平时难得吃到一回。

等到正月初七,早上吃完面条,田大贵也终于结束休假,准备返回县里。

李卫国也要跟着跑一趟,主要是把这些天攒的鸡蛋,都运过去,现在鸡蛋的数量都超过一千了。

而且那些鸭子也陆续开始产蛋,这个先不急,现在天凉快,蛋类保存的时间也长,李卫国的计划是,半个月出一次,能保证两千多枚的数量。

田大贵在前面开着小轿车,李卫国开着四轮子,在后面跟着。

四轮子的翅膀上,坐着李卫军还有刘罗锅家的大小子刘大勇。

后面车斗上面装着几只装牛奶那种铝制大罐子,一罐子基本能装一百斤,这时候都论斤,不论升。

李卫军和刘大勇的脸上明显都比较兴奋,因为今天是他们第一次去奶站送奶。

辛苦这么长时间,终于要有收获了。

“二哥,大勇,你们得把开小四轮学会喽,以后每天都得跑一趟呢。”李卫国朝着身边的两个人说着。

现在这月份还好说,等到夏天的时候,要是用牛车送奶,到公社估计也就快变成酸奶了。

“我现在也差不多能开了。”李卫军在空闲的时候,也练车。

听二哥这么说,李卫国就把驾驶位让给他,正好他还能坐在旁边指导。

一路突突突的就到了公社奶站,本来以为他们是来得早的,结果前面都来了好几辆大马车,都是别的生产队来送奶的。

他们的情况,和大馒头屯略有不同,还没搞分田到户的试点,所以奶牛还都是生产队的公有财产,没搞承包。

大家都是同行,见面了自然都亲热地聊上了。

李卫国则凑到王小乐那边,看他对牛奶进行初步的检测,然后旁边有人过秤入账。

结果在过秤的时候,就看出来差别了,其他几个大队,基本上都是一百多斤,不到二百斤的牛奶。

到了李卫国和刘大勇这,一过秤,总共是将近四百斤。

把其他大队的送奶员都给吓了一跳:“你们大馒头屯养多少奶牛?”

“不都是二十头吗?”刘大勇回道。

其他几个人对对眼神,其中一个人哼了一声:“那你们大馒头屯,肯定往牛奶里兑水啦!”

“瞎说,我们这牛奶老纯啦!”刘大勇一听就来气了,这事可不能忍。

李卫军比他沉稳多了,炯炯的目光扫扫周围那些人,然后开口道:“奶站这边有检验员,谁敢掺假?”

是这个理儿,其他大队的人都互相望望,也认可了这个说法。

不过他们心里还是想不明白,都是一样的奶牛,凭啥你们产奶量那么多,就跟拧开自来水龙头似的?

于是就有人开始套话:“你们都给奶牛喂啥饲料?”

李卫军也没藏着掖着:“主要是两部分,粗饲料主要是青储玉米秸秆,精饲料是我们自己配置的,里面有豆饼、麦麸子再加上玉米面。”

“你们还喂精饲料,难怪呢。”周围的人直咂嘴,去年闹灾荒,社员都吃返销粮,哪有多余的饲料喂奶牛。

冬天的时候,奶牛没有青草吃,整天也就嚼点干巴草,什么豆皮子、谷草,甚至包米杆子啥的,所以他们这几个大队的奶牛,一个个都瘦得皮包骨头。

这种情况下,产奶自然比较少,一头奶牛,一天也就能挤几斤奶,而且还得预留牛犊吃的。

而瞧瞧大馒头屯,将近四百斤牛奶,算下来,一头牛一天就是将近二十斤牛奶的产量,实在有点吓人。

这还是冬天,这要到草木茂盛的季节,那肯定更多。

其实李卫军和刘大勇心里也纳闷呢,他们都是第一次养奶牛,也不知道产奶量具体是多少。

刚才瞧着其他大队的车上,基本就俩奶桶,而且还没装满,他们还琢磨,是不是都叫社员给喝了?

这也是有可能的,毕竟那些地方还没分队呢。

现在听这些人质疑,李卫军才明白:原来咱们养的奶牛,奶水竟然这么多!

这当然是好事,同样情况下,回报就更多。

最关键的是,他瞧着其他人羡慕的眼神,心里别提多有成就感了。

出售给奶站的牛奶,是一毛二分钱一斤,这个价格是真够便宜的。

不过考虑到,牛奶要经过运输,加工等各个环节,才能运送到大城市,利润被摊薄也正常。

城里的一瓶牛奶,价格也就在一毛八分五。

李卫军他们这次运过来的牛奶将近四百斤,一共是四十块钱出头。

不过这钱是一个月一结算,现在不能马上到手。

即便如此,李卫军和刘大勇这俩人也好不兴奋,心里默默算一笔账:一天四十,一个月就是一千二百块啊。

就算扣掉一半的饲料钱,那还能剩六百块,两家均分,每家每月三百块!

这一个月下来,就顶以前一年的收入啦,这哥俩当然是喜上眉梢。

李卫军核对一下之后,就在账本上签上自己的名字,然后转回身,望向一直看热闹的三弟,叫了一声:“国子!”

李卫国当然知道二哥想表达什么,于是使劲点点头。

自从李卫国承包水库之后,成了家里收入的主要来源,当二哥的,虽然高兴,但是心里难免惭愧。

这下好了,养奶牛也产生效益,而且还不低,李卫军也终于能挺直腰杆。

卖完牛奶,李卫国要去县城,李卫军则开着四轮子回村。

另外几个大队的送奶员,也爬上车斗,他们准备跟着去大馒头瞧瞧,人家那奶牛咋养得这么好呢?

众人到了大馒头屯转了一圈,立刻被惊艳到了,瞧瞧人家这奶牛,熘光水滑的。

然后他们就越瞧越纳闷:俺们那同样也喂这青储饲料,也没见奶牛这么上食啊?

他们确实没喂精饲料,可是差别也不至于被拉开这么大呀。

搞不懂,越看越搞不懂。

这些人并不知道,在奶牛运回来之初,也不大喜欢吃青储饲料的。

还是李卫国做了点手脚,奶牛才适应过来。

等到后来,李卫国看到二哥承包了奶牛,就隔三差五的,给奶牛们饮点加料水,所以产奶量才会显着提升。

这其中的秘密,外人当然瞧不明白了。

李卫国坐进田大贵车里,车里还有高大林,他们先来到罐头厂,罐头厂也是今天上班,王军和张星两个人,正领着工人进行大扫除呢。

一般第一天上班,都是搞卫生,主要是叫大伙都收收心。

罐头厂去年第一批招工,一共招了九十多人,算上王军这伙人,也有百名职工,初具规模。

其中一半是年轻人,素质都不错,最低也是初中学历。

剩下的就是退休的老工人了,说是退休的,其实大多数也就四十多岁,都是为了叫子女早点接班。

四十多岁,其实正是年富力强的好时候,有精力,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李卫国瞧瞧,这些工人的精神状态都不错,主要是罐头厂的待遇高,大伙心里都充满希望。

看到田大贵,碰到的人都亲热地打招呼。怎么说呢,田大贵这个人,本来就是大老粗,更不会端架子啥的,所以在工人眼里,非常有亲和力。

田大贵也乐呵呵地回应着,还能跟人家拉拉家常,问问过年的情况。

这时候,迎面过来一个穿着一身劳动布工作服的中年人:“田经理,咱们厂子啥时候生产啊,这车间里的机器都闲着,你还月月给我们发工资,总得给我们找点正经活,也不能整天打扫卫生啊!”

“老岳,甭着急,山上的野菜还得俩月呢,这俩月先把机器都摆弄熟了。”田大贵嘴里安慰着,还拍拍那人敦厚的肩膀。

然后他又给李卫国介绍:“这是车间主任岳建国,这是俺老家人,算是最亲的吧,俺要认他干儿子,这小子还不干。”

李卫国也笑着伸出手,他对这位岳建国的印象不错,这年头,像这种以厂为家的工人,值得尊敬。

岳建国也打量一下李卫国,只见李卫国仪表堂堂,可不是那种没见识的农村娃,岳建国眼里也露出几分敬意。

毕竟谁都知道田经理是外商,老有钱了,估计有的是人乐意给田老板当干儿子,这位都能经得起诱惑,可见真不是一般人。

他并不知道的是,眼前这位年轻人,才是罐头厂真正的幕后大老板。

岳建国和李卫国握手之后,嘴里又说道:“我们这些工人都知道,田老板虽然是外商,但是实际上是自己人,光拿钱不干活这种事,实在心里有愧。”

“而且,咱们这生产线组装上之后,大伙虽然都培训了,可是没实际上手,也担心到时候出问题,最好先练练手。”

田大贵伸出巴掌,拍拍岳建国的肩膀:“老岳啊,没米做不了饭,没有原料,咱们也没法开工,俺也没法子,先等等吧。”

李卫国听得倒是心里一动,他熟悉山林里面的情况,还真想起来一样比较适合的菌类,于是说道:“大贵叔,岳主任,我这里倒是有个想法,不知道成不成。”

“国子你说的肯定成啊!”田大贵对李卫国太有信心了。

岳建国也满眼渴望地望向李卫国,他也想听听,这个年轻人到底有多大本事。

李卫国这才继续说道:“大贵叔,你记不记得了,咱们这边的林子里面,每年入冬和刚开春,都会长一种蘑孤。”

田大贵卡巴几下眼睛,然后使劲一拍大腿:“对呀,国子你说的是冻蘑吧,俺咋把这茬给忘啦!”

在他们这里,每年的十一月份,落头场雪之后,才会在杨树柳树这些阔叶木干枯的树桩根部,冒出来一种蘑孤,因为不怕冻,所以当地老百姓都叫冻蘑。

其实就是野生的金针孤,色泽金黄,个头不算大,菌盖跟硬币那么大,油汪汪的,一簇一簇生长,发现就是一大堆。

这种野生金针孤每年生长两季,一个是入冬,另外一个就是开春。

山上的雪刚化,这蘑孤就能从冰雪中生长出来,用当地老百姓的话来说,老尿性啦。

今年雪大,估计再过几天,就到了这种野生金针孤的生长旺季,正好适合采摘。

听了李卫国的提醒之后,田大贵也想起来了,不过他也不是任嘛不懂,在激动过后,又有了个疑问:“国子,岛国那边以前没见过这种菌类,不知道有没有人吃,万一咱们做出来,卖不出去,那不就砸手里了吗?”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信息全知者你老婆掉了反叛的大魔王玄尘道途五胡之血时代奸夫是皇帝绝对一番我只有两千五百岁终末忍界盖世双谐
相邻小说
野人的山谷西游:人在地府,朝五晚九高达SEED之前进四穿成反派仙尊后,疯批徒弟非要当炉鼎修仙攻略:不装了,男主他是我炉鼎!重返逆流年代青河魔师人在柯南朝五晚九永生:从操控自己的影子开始永生仙道
同作者其他书
你好,1983 仙吏 猎谍 老胡同 工业之王 大国手 寂灭魔灵 妖皇 原力觉醒 信仰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