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一片热火朝天,到处都是全真弟子在各地忙碌。
开始之时关中百姓看到全真教众人,都是比较惊惧的,待看的多了,才知道全真教和以前那些仙长,是大大的不一样。
慢慢的也有些百姓为全真众人做些力所能及之事,送些水,送些吃食,众人也不拒绝,只是每次接过之后都会诚心行礼道谢。
百姓从未见过如此和蔼的仙长,自此一传十十传百,整个关中百姓都知道了,全真教的仙长都是大大的好人。
而去了河东的赵守敬,也带着百余名弟子,赶着七万多头耕牛回到了关中,七万多头耕牛连成一片,前后十余里,也好在众人都是修行有成之辈,不然想把这些耕牛赶回关中,也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儿。
众人此去河东自然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毕竟收购七八万头耕牛不是一件小事。
众人不过在河东收购了半个月,便遭到了各种明里暗里的打压,还是赵守敬携带着百余粒天清丹,前去仙霞派打通了关节,才将将顺利了一些。
耕牛的到来让李留守喜出望外,迅速以租借的形式,低价借给了百姓,优先分配到的便是已经疏通好河渠的地方,以七八户为一个单位共同管理一头耕牛。
这一番分配也让众人忙断了腿,以留守府的属吏为主,全真教的低辈弟子为辅助,忙活了十余天,才堪堪将工作完成。
还不等众人舒一口气,元空道人也自从汉中赶着耕牛到了,众人悲叹一声只得打起精神,继续投入到繁忙的工作之中。
忙碌了三个多月,到了三月中旬,终于是没有耽搁了春耕,可以稍稍松一口气了。
全真教众人还在忙碌,疏通河渠之事只完成了一半,整个关中能够受到灌溉的区域只得三分之一。
关中之地种植以小麦为主,虽不似南方水稻那般,但也至少要浇灌三次才能撑到收获。
而疏通河渠之事,至少也要三四个月才能完成,众人无法,只得让元空道人回全真教请教许道平。
终南山,重阳宫。
许道平耐心听完弟子所说之后,沉思片刻道:
“贫道也不会那呼风唤雨的大神通,只能取个巧了,咱们炼制一批储水法器,让弟子们去上游装水,再以御水之法,为百姓灌溉,你看如何?”
元空想了想,回道:
“师傅此法可行,毕竟权益之计,只需熬过今年便可。”
许道平点点头笑道:
“如此便好,且随贫道来。”
说完便起身拍了拍道袍上沾染的一缕灰尘,大步往全真教存储灵物的大殿走去。
元空道人低头应是,跟随在许道平身后亦步亦趋。
二人一路穿过重阳宫旁的庭院,来到了一处通体由金石炼就的大殿之前。
两个看守弟子看到许道平和元空之后,快步上前连忙行礼问好,许道平笑着将二人搀起,勉励了几句。
打开殿门进去之后,便看到一个十余里方圆的广阔仓库,里面灵材稀少只占用了一小块地方,却是当年建造之时,便布下了壶天阵法将其中空间拉伸,外表看着不大,内里却颇为广阔。
许道平取了一块七八丈见方的灵玉,放出一缕剑光切下一半收入袖中,又自取了一些辅材,方才满意离去。
带着元空来到主峰之上,打出一道法决,天工炉便顶门大开,许道平挥袖将灵玉和各种辅材扔入其中,又运使御火之法,从地下抽出源源不绝的地火,开始炼制法器。
一边炼制一边将各种练器诀窍,教授给弟子元空,为其仔细讲解。
第一日之时法器胚胎已然炼好,第二日便开始祭炼禁制,到了第三日,便是以许道平的法力也不由神色有些疲惫了,毕竟一次性为上百件法器祭炼禁制,其难度非同一般。
也还好此次祭炼的禁制都是一样,不然即便是许道平突破元神道行,也是不敢如此托大的。
到了第五日,许道平面色更加憔悴,随着一声大喝,便见天工炉中喷出了上百玉瓶,玉瓶碧光流转,灿灿生辉,赫然全部到了上品法器层次。
即便元空早就知道自家师傅厉害,此时也不由吓了一跳,要知道以他自己元婴修为,想要在三五日内祭炼一件上品法器到也并不为难。
可是一次祭炼上百件上品法器,这实在太过骇人听闻了。
法器出炉,许道平抬手一挥,便见这玉瓶法器“嗖”的一声,整整齐齐飞到了元空身前,排成了一列,起起伏伏煞是可爱。
元空取了一件,以全真秘法稍微祭炼,便觉得运转如意,比法器禁制乃是以壶天之法为根基,加入一些收摄法门揉合起来的禁制,玉瓶之中有一个七八里大小的空间,微微运使便有一股巨大的收摄之力从瓶口传出。
看着自家师傅有些疲惫的面容,元空挥手将玉瓶全部收起,嘴巴动了动,终还是忍不住问道:
“师傅不知此宝要称作何名?”
许道平睁开有些疲惫的双眼眼,想了想后说道:
“此宝材质还算上佳,如能祭炼到法宝层次,再以先天七大真水洗炼,便可各具妙用,如今便称作四海瓶吧,也算取个好彩头。”
说完便闭上双眼,挥了挥手,盘坐调息回复这些时日所耗的精力与法力。
元空看到师傅闭目调息,便也不敢再打扰,恭敬行了一礼后,便下山去了。
元空下山之后,也不在教中停留,直接前往了大兴城。
来到留守府,见到了师兄陈德复,将师傅许道平的设想说了之后,两人便一起去寻李留守,向其寻问一番该如何安排。
李留守听了二人言语之后,点头赞同道:“此法极好。”
而后便取出关中地图铺于桌面之上,与二人商议起来。
一个时辰之后,三人商议妥当,将关中未浇灌之地分为五十余份,每份由两名持四海瓶的全真弟子负责,四海瓶中空间也算广大,装满一次,便可浇灌上千顷良田,两位弟子轮换,一人不过三四趟便可完成灌溉。
计划一定,陈德复和元空便不再耽搁,立马召集弟子将四海瓶分了下去,为众人划定辖区。
弟子们答应一声后,便一道前往渭水上游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