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灵均从来就没考虑过让自己麾下的骑兵一路狂奔下去,当然长缨军的骑兵们也不需要疾驰太远,毕竟不远处的树林中就是备用战马所在。
至于短短两三里的狂奔,虽然会导致战马的损失损耗加重,但是比起战果,这完全是可以承受的,等换完马,又是一条生龙活虎的汉子。
至于提高速度,只不过是莫灵均希望消耗一下卢龙军战马的体力,顺便多给骑兵们一些准备和调整的时间。
毕竟自己身边的不是三两人,而是小两千骑兵,饶是长缨军军纪森严,组织性、纪律性优秀,也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目标锁定、换马、换装、整队等一系列复杂的战术动作。
只不过莫灵均没有想到,卢龙军竟然如此的配合自己,追了一小段时间之后竟然主动降低了速度,以至于追击了三十多里的卢龙军竟然消失在了自己的眼前。
卢龙军的这一波操作给了莫灵均意外的惊喜,既然卢龙军降低了速度,莫灵均也命令狂奔中的长缨军稍稍降低速度,尽可能的以连为单位恢复建制和顺序。
留守在树林附近看守战马的人员,则早已经完成了喂马、装具等一系列准备工作。
很快在整队的过程中,迅速向着预定的方向前行,长缨军的大队骑兵来到了树林的外围,以连为单位迅速和留守人员完成精准对接,所有的骑兵直接将战马扔在原地,直接奔向了自己所熟悉的战马。
与此同时,因为卢龙军跟进的缓慢,莫灵均补充下达了一项计划之外的命令——重骑兵披甲!
名称是重骑兵,但是实际上长缨军骑兵中的重骑兵其实分为两类,具装骑兵和玄甲骑兵,虽然都属于重骑兵,但是具装骑兵和玄甲骑兵从装备到功能上截然不同。
具装骑兵起源于汉代,兴盛于魏晋,在隋唐时代依旧是骑兵冲阵的核心力量之一。
实现了从人到马的全防护的具装骑兵,其防御力、攻击力都已经几乎达到了冷兵器时代的巅峰,但是一个个铁罐头一般的存在确实提供了无与伦比的防御力,但是过大的重量也使得具装骑兵的灵活性,机动力,续航能力大幅度下降。
玄甲骑兵则是李渊、李世民根据具装骑兵为模板,学习了突厥骑兵的优点,独创的新骑兵种类。
玄甲骑兵标志性的玄甲实质上是以明光铠为蓝本,经过删减和改良之后合适玄甲兵的甲胃。
与重步兵使用的明光铠相比,玄甲去除了大量部件,只保留了两肩、胸部、背部、手臂、腰部、膝盖等部位,在最大程度降低重量的基础上,实现对人体致命和薄弱部位的重点防护。
虽然在防护力上不及重步兵和具装骑兵,但是玄甲骑兵机动性和续航能力是前两者无法比拟的,在远距离突击,长距离机动方面无出其右。
魏晋时期以来的冲阵的主力具装骑兵,大唐家传擅长突击的玄甲骑兵,再加上装备轻甲,以弓、弩为主武器的机动力超强轻骑兵,共同组成了现在长缨军的骑兵体系
在之前的突袭战中,为了将麾下骑兵的机动力发挥到极限,重骑兵虽然携带了长兵,但是却只装备了轻甲,所以才会呈现出全轻骑兵的模样。
随着莫灵均补充命令的下达,每个营配属的具装骑兵、玄甲骑兵迅速冲向驮着马甲的和重甲的备用马,将装具和甲胃取下。
周围其他骑兵从这些重骑兵手中接过马甲和重甲,一边为战马披挂马甲,一边为骑兵披甲。
在没有任何外因干扰的情况下,长缨军长时间以来的组织、纪律、训练得到了最高水平的发挥。
从抵达树林旁边的集结地点开始,不到百息的时间,近两千长缨军骑兵已经完成了战马的更换。
同时三个骑兵营配属的两百四十名具装骑兵从人带马也已经披挂完毕,手持马槊,身披重骑兵一个个威风凛凛,就连被黑褐色马甲覆盖只留下两只眼睛的战马都带上了一层浓浓的肃杀之气。
等到两千长缨军已经完成了所有准备,带着笑容不紧不慢,准备捡便宜的卢龙军才缓缓的出现在莫灵均的视野之内。
现在姗姗来迟的卢龙军骑兵,神情总是坚毅而严肃的莫灵均带上了一种罕见的、看起来有些古怪的笑容。
说实话,自从贞元二十一年,受到燕国大长公主的委派跟随郭戎进入长安开始到现在,已经整整五年。
五年时间内跟随郭戎南征北战,从长安打到陇西,从山东打到漠北……经历大小战事数近百场,莫灵均发现这还是第一次有敌人如此顺从自己的心意,让自己如此从容的调整、分配、布局。
以至于当敌人出现的时候,莫灵均突然发现,除了下达进攻的命令,剩下自己好像已经没有什么可做的了。
轻轻的摇了摇头,自嘲的笑了笑之后,莫灵均朝身边的传令兵喊道。
“重骑兵结阵中路突进,一营左翼,二营右翼,三营轻装、轻甲,两翼包抄封锁外围!不能放走了一个敌人!”
随着莫灵均命令的传达,原本处于静止状态的骑兵迅速活跃了起来。
最中央的两百四十名具装骑兵一边结阵,一边缓缓的提速。
在重骑兵的左右两翼,各有三百人身披玄甲,手持长枪、长矛的骑兵从两翼突进。
再往外则,左右两翼两百人左右轻装、轻甲,只携带弓弩、马刀的轻骑兵,正在不管不顾的疯狂向卢龙军的侧后方突进。
追击了整整一路的长缨军,从遁逃变成冲锋,这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显然让刚刚抵达的卢龙军略显意外。
第一瞬间,他们感觉到的是兴奋,不少人甚至下意识的催动战马向前行进。
毕竟被追击了一路,又拼命的消耗战马体力之后,对面的长缨军应该已经变成了待宰的羔羊,桉板上的肥肉,所谓的冲锋不过是临死之前最后的挣扎而已。
然而,短短几息的时间,随着双方之间的距离被拉近,这些姗姗来迟的追击者脸色的笑容就凝固了,紧接着凝固的表情变成了惊讶和恐惧,因为对方的速度从哪里看都不像是体力消耗殆尽之后的表现。
更为可怕的是,不仅仅看到了两排重盔重甲,手持马槊,连战马也被马甲覆盖的具装骑兵骑兵!
还看到了一排排身披黑色甲胃,手持各种长兵,正在高速突进的玄甲骑兵!
看清楚了出现在面前的重骑兵样貌和装备之后,卢龙军之中传出了两声带有着无限恐惧的惊呼。
“玄甲军!”
“具装骑兵!”
普通的丘八或许不懂骑兵的分类,但是卢龙军中这些同样靠战马吃饭的家伙怎么可能不懂。
具装骑兵卢龙军中也有,而且数量还不在少数,至少在骑军中的比例比长缨军要高,只不过具装骑兵实在不适合追击战……
正是因为明白这些,追击的卢龙军骑兵感觉到的才是震惊!
没多久之前,他们还是追击的一方,作为被追击一方狼奔豕突的长缨军显然已经筋疲力尽,既无招架之功,又无还手之力,在他们看来甚至已经有了崩溃的趋向。
突然加速之后,被追击的长缨军确实有短暂的时间脱离了他们的视野范围,但是那才多长时间!
一百息?
两百息?
要知道就连铁血真英雄的袁震都能坚持至少两百四十息,这点时间够干什么的?
问题是,就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对面不仅满血了,换装了,连玄甲骑兵和具装骑兵都弄出来了,攻防直接易手了!
这TM是活见鬼了么?
更为不妙的是,看对方那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扇面,对方明显是准备一口将自己吞掉!
看着杀气腾腾的重骑兵,看着对方重骑兵手中对方在阳光下雪亮、耀眼的马槊、长矛、长枪,明白过来自己处境的卢龙军军卒血都凉了。
没等命令,没等指挥,这些最聪明的家伙拨转马头,转身就开始向后狂奔。
在危机面前,不是每个人都有独立判断的能力,但是绝大多数认为自己不贵聪明的人,一般会选择跟随比自己更聪明的人行动。
在最初的十几个人拨转码头反向冲锋之后,短短十息不到的时间之内,残余的两千多卢龙军骑兵,在没有任何命令,没有人指挥的情况下,齐刷刷的完成了一个令人叹为观众的一百八十度转向。
看到这一幕,下达完命令之后,在后面闲的蛋疼的莫灵均是目瞪口呆。
能够完成这种原地调头的操作,前提是对方的整体马速不快,队形也不紧密,既需要队列中间有足够的调头空间,又需要整支骑兵之间有极高的默契度。
能在短短十几秒内完成这种大幅度的调整,不得不说卢龙军骑兵的表现真的超出了莫灵均的预期。
只不过,佩服归佩服,欣赏归欣赏,饶是卢龙军已经做到了寻常唐军骑兵的极致,也摆脱不了今天要覆灭的命运。
带着一股傲然中夹杂着清醒的笑容,莫灵均幽幽的说了一句。
“素质是不错,反应也不慢,确实是精兵,只不过就算是精锐又能如何,现在才想起来逃跑晚了。”
骑兵之间的对战,依托的是骑兵本身的勇武,战技,装备,同时也需要看战马的状态,骑乘体力充沛的战马和体力几乎消耗殆尽的战马,能够发挥的战斗力绝对不能等同。
如果从一开始,卢龙军骑兵能够保持平稳的心态,匀速跟进,三十里之后他们虽然也会疲劳,但是不至于将战马的体力消耗到极限,同时至少可以保成八成的战力和基本满员的人数。
在那种情况下,卢龙军完全有实力、有能力敢和换马之后满血复活的长缨军来一轮对冲,而不是看到见到长缨军冲锋之后掉头就跑。
莫灵均的傲然是有理由的,哪怕三千卢龙军处于巅峰状态,他相信以两千满状态、全编制、成体系的两千长缨军骑兵依旧可以战而胜之,莫灵均有足够的自信。
莫灵均眼中的庆幸同样不是假的,因为他在一瞬间明白了那句话,善战者无赫赫之功,毕竟能战而胜之不一定就一定要硬碰硬的死磕。
莫灵均可以在这里感悟,但是卢龙军却没有这个心思,随着卢龙军完成了反向冲锋,原本应当发生的一场大规模骑兵对战,再次变成了一场大规模骑兵追逐战,只不过追击的一方从卢龙军变成了莫灵均麾下的长缨军。
些东西是风水轮流转的,半刻钟之前,追击的卢龙军还在嘲笑落荒而逃的长缨军已经黔驴技穷,然而此时此刻落荒而逃的就变成了他们。
面对气势汹汹,紧追不舍的长缨军,为了逃命的他们,用上了马鞭、马刺甚至短刀……
使劲浑身解数的情况下,他们已经将玄甲兵以及笨重的具装骑兵甩在身后,甚至还可以勉强在速度上跟包抄两翼的长缨军轻骑兵一较高下。
然而随着时间的继续,路程的增加,他们发现无论用何种办法去刺激战马,速度都难以再次提升,因为战马所剩不多的体力已经渐渐的被消耗殆尽!
随之而来的就是速度的骤然降低,而位于战场两端负责包抄的轻骑兵开始以飞快的速度,丝毫不理睬已经筋疲力尽的卢龙军,从他们的两翼略过,继续向前推进。
当然,不理睬也不是绝对的,有一些骑术和射术都非常精湛的家伙,比如带领左翼突前的神射手王铮。
昔年跟随郭戎从草原赶往长安,在路途之上初次上阵的王铮面对劫掠的吐蕃骑兵,创下了连发十六箭,箭箭毙命的神迹。
如今已经二十一岁的王铮不会再如同当年那样,不计后果的透支自己的体力,但是并不意味着王铮的威胁就减少了。
相反经过整整5年的征战之后,王铮已经成为了莫灵均麾下首屈一指的轻骑兵指挥官,无论是视野还是判断力都远在水准之上,而王铮的引以为傲的箭术和骑射更是已经到了出神入化,登峰造极的地步。
一边突前,一边观察溃退的卢龙军骑兵,很快发现了目标的王铮取出了自己的两石强弓开始张弓搭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