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人要谈未定领土的划分,大明自然满足俄国人的要求,不过有了清罗条约的底本,且知道俄国目前在欧洲本土面临战败威胁,无力调兵东援----其实,莫斯科还是抽调了一两千射击军东调西伯利亚的,但这些兵到了西西伯利亚就被截住了,没能抵达东西伯利亚----定襄都司鸿胪分寺在谈判中态度非常强硬。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不仅不承认俄国对阿巴坎谷地的占有,更彻底否定了俄国越过东西萨彦岭把原本的边界南移的企图,一心一意要全面接受满清的“遗产”、以清罗边境为明罗边境。
俄国人则以满清方面的渡让文书为证明,不但要求获得阿巴坎谷地还要求大明归还定北城周边地区,因此双方谈的非常不开心,谈判几度面临破裂的境地······
“陛下,关于杨帅所部接下来的方向,参军司内部还是有一定争议的。”参军司同掌司事余龙随即解说道。“唐努乌梁海目前人口损失巨大,根本无法为一万五千兵马提供足够的粮秣,甚至还要动用一定的军粮储备保障之前投降被俘八旗的生活。”
21万石粮食只够吃到五六月份的,接下来耕作的种粮以及青黄不接阶段的口粮,都要从后方运输上来,负担是很重的。
“所以,一旦道路畅通了,前方部队就要撤回一部分,并同时押解被俘人员及分配给将士们的妻儿离开唐努乌梁海;这样以来,前线的兵力会由较大的削减,根据参军司的估算顶多就留下四个步兵团、两个骑马步兵团、一个炮兵哨和一个攻城炮队。”
“当然,由于唐努乌梁海基本被官军控制,所以,原本后方兵站的守备部队是不需要保留了,这样的话,几个勇士营就足以提供守备和护卫了,倒也不会因此再减少了一线作战部队的数目。”
“不过去年一年里丁零、燕然、朔方、饶乐、瀚海、金微各都司的勇士营都在充当守备、及执行护卫任务,估计早已经精疲力竭了,得让他们撤回原防修整,北固城等处的守备及沿途补给车队的护运得用定襄和松漠两都司的勇士营接手。”
朱由崧听明白了余龙的意思:“按留下的部队满员算,也不过是四千一百多战兵,还要承担昆坚行都司的镇戎任务,显然是没办法同时针对两个方向动手的!”
余龙应道:“陛下说的是,接下来杨帅部就只能在罗刹与建虏中选择一个目标加以攻击和威慑了!”
朱由崧考虑了片刻,问余龙道:“昆坚行都司的勇士营组建起来了吗?”
余龙身边检阅司掌司事张德茂回复道:“昆坚行都司之前已经用愿意留下来的京营老兵组建了一个团的勇士营,但更多的团眼下却是不敢组建的。”
没错,满清还没有灭亡,大明又如何敢放心使用旗人为兵呢,谁知道他们会不会身在曹营心在汉,到时候倒戈一击就麻烦了!
朱由崧正想说些什么,一名内侍走过来耳语了两句,朱由崧立刻笑了起来:“建虏又派人前来议和了,还愿意献上人质和巨额供输!卿等怎么看,朝廷可要答应建虏了?”
余龙和张德茂对视一样后,苦笑道:“臣等不敢左右朝廷决议!”
是的,大都督府只是军令单位,只有怎么打的建议权,而没有打不打的建议权,真要僭越了,只怕文官集团就会借机生事了!
朱由崧不以为然的摆摆手:“朕没让你们做决定,只是想从实战的角度听听你们对战争前景的预判而已,放心大胆说吧!”
朱由崧都说到这个地步了,余龙和张德茂只好表面了军方的态度:“臣等其实担心官军一旦再次西进,建虏会不战而退,到时候官军追也不是,不追也不是!”
追?鄂尔噶汉山以西的地形,明军全然不知道,这怎么追啊,不是自寻死路吗?
好,就算鄂尔噶汉山以西并不复杂,清军没办法进行伏击,可要是清军不管不顾的一路西行,难不成明军还要一路追到欧洲去吗?
就算是能追,一路的粮秣弹药怎么保障?
就地筹集?不说清军先行的时候已经洗过一遍了,就算是明军能就地筹到粮食,可弹药呢?
别忘了,眼下明军是用的金属弹壳子弹,天底下别无分号的,到时候就只能从大明本土运过去,那得消耗多大的人力物力啊!
不追?
那就不战不和,也就意味着昆坚地区乃至丁零地区及整个喀尔喀都有战火重燃的可能!
如此,明军京营主力就要长期坚守在昆坚和丁零了,虽然这样能有效的震慑喀尔喀分裂势力,但消耗肯定大到大明承受不起。
一旦朱由崧不在位了,搞不好就有人会用消耗过多、有损大明国力的理由强烈要求撤军了;若是真的因此撤军了,搞不好朱由崧的扩张努力就会化为乌有。
朱由崧深以为然:“大明国力不是无限的,的确不能无条件的浪费在了遥远边陲!”
只是话虽如此,与满清谈判乃是国策的变更,不是朱由崧一人就能乾纲独断的,还得征询了朝堂的意见,取得上下一致共识才好;在没有朝野达成共识之前,朱由崧是不会轻易在动兵追击西逃之满清了。
所以,朱由崧便决定道:“向西攻击暂且搁置,参军司跟杨存孝部商讨一下北上夺取伊聂谢河以东地区的可能,眼下大明与罗刹的边境线太过漫长了,高车都司估计实在没办法顾全得了,若是能以伊聂谢河为界,倒是拉直了双方的边境,更方便守御!”
俄国现在与波兰打的正热闹,大明就应该趁你病要你命,即便日后俄国从西线战争摆脱出来,大明依托叶尼塞河进行防守,也比现在的形势更稳妥些----当然,在朱由崧的判断中,俄国就算结束了与波兰、奥斯曼的战争,也是没有余力把大部队调往西伯利亚的,而来一些小部队过来,又是根本改变不了当地明强俄弱的局面的。
余龙眼角抽搐了一下,但还是应道:“是,臣立刻就去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