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尘仆仆的郑森说完朱由崧的提议后,退到了一边,随即,郑芝龙面无表情的向场内吵吵闹闹的部将们问道:“今上的安排你们也都听到了,说一说吧,咱们该怎么回复!”
年轻气盛的施琅第一个跳了出来:“公爷,朝廷这是对俺们要下黑手啊!”
曾率领郑家水师在柔佛水道里血战荷兰运输船队及荷军武装商船队的郑家宿将陈晖起身向郑芝龙言道:“公爷,施琅的话,话糙理不糙,朝廷对公爷您坐拥东南第一大舰队、岁入百万,早有忌惮,所谓立国移藩都是杀人不眨眼的软刀子,还请公爷千万不要上了朝廷的恶当,自削羽翼,否则到时候悔之晚矣。”
洪旭起身向郑芝龙言道:“公爷,听小公爷传的话,今上的意思很明确,要么继续作为朝廷鹰犬,替朝廷看住了西洋锁喉,要么就交出舰队和财路,安心经营朝廷授予的新领地,想要回南安、琼州以及留在新南安都是不可能的,因为卧榻之侧岂容他人憨睡。”
洪旭的话让场内再次交头接耳起来,但洪旭不为所动,自顾自的往下说道:“说起来,新南安这里肯定比不得福建老家、也比不得琼州,但绝对要比朝廷新给的选择要好,但问题是,如果咱们跟朝廷翻脸了,朝廷禁止海商和移民来龙牙门怎么办?”
施琅大吼道:“那就拔了新唐、新邾、新淮三藩、夺了椰城之地,拥戴公爷为真正的国主!”
施琅的意见颇受郑家少壮派的支持,但洪旭却轻笑道:“按小施的说法,公爷还可以一口气夺了新益、新周以及静海都司、岱屿大陆,彻底割据南天;但别忘了,朝廷也有舰队,其软帆舰队颇有古怪,装的是什么线膛炮,打红毛夷的大小舰船跟杀鸡屠狗一样轻巧,真要打起来了,我们就一定能赢?”
施琅嘟囔道:“那也未必会输!”
“对,未必会输!”洪旭先抑后扬道。“可问题是,眼下朝廷已经跟西班牙夷、葡萄牙夷、红毛夷相继翻脸、兵戎相见了,人家可不会因为咱们跟朝廷翻脸了,就跟咱们联手的,恰恰相反,咱们现在领有的和接下来可能占领的都是人家地盘,难不成到时候还给他们?那不是还是白忙乎了吗?”
会议室内有人在后排言道:“可以让红毛夷出兵助我们割据大明东南沿海!”
“胡说!”洪旭闻言暴喝了一声。“你们这是向让公爷留下汉奸骂名吗?再说了,你们怎么就知道红毛夷不会假道伐琥了?”说完这句,洪旭向郑芝龙躬身道。“公爷,以末将浅见,新南安是无论如何保不住了,还是在新领地的问题上多做考虑吧!”
作为郑芝龙堂侄的郑明起身言道:“公爷,以侄儿浅见,从公爷从福建转任琼州,就已经进退失据了,如今想不退也不可能,就只能如洪将军所言那样,在两块地盘上仔细权衡了。”
听完郑明的话,在场众人的目光都落到了郑芝龙、郑森父子的身上,这是因为从福建去琼州、从琼州来新南安都是郑芝龙考虑到郑森因素后,才接受明廷安排的,因此某种意义上来说,郑森是一切的关键,导致郑家落到现在地步的罪魁祸首。
不待郑芝龙和郑森说些什么,郑芝豹猛然一拍座椅的扶手:“郑明,你胡说八道些什么!这些事跟大木有什么关系!”
郑芝豹起身扫了扫众人:“黄得功、高杰、尚可喜这些领兵大将的兵权还不是三下五除二的就被弘光皇帝给解除了,我们郑家能例外吗?能保持现在的水师舰队,已经是弘光皇帝看在大木这个女婿、经文这个外孙的面子,手下留情了!”
郑芝虎坐在那苦笑道:“老三说的不错,弘光皇帝刻薄寡恩,不但把魏国公、黔国公这样与国同休的勋贵封到了吕宋的小岛上,还把黄得功这样的勇将也给封到了荒岛上,与他们相比,我郑家真是占了大木这个驸马的光,才有选择余地的。”
郑明的兄长郑兴见郑芝虎、郑芝豹都站在郑森这边,知道郑明意图掀翻郑森的事已经无法实现了,并且还可能因此惹祸上身,便立刻起身道:“公爷、虎叔、豹叔,你们误会了,阿明的意思不是说大木什么,而是说,弘光皇帝老奸巨猾,一早就在算计咱们郑家呢!”
郑芝龙不到在想什么,此时回过神来,冲着几人压了压手:“过去的事就不要说了,还是说说接下来该怎么办吧!”
郑芝龙顿了顿,这才继续道:“刚刚洪旭说,想要留在新南安已经不可能了,跟朝廷闹腾乃至打出反旗也不怎么合适,其他人对此是怎么想的呢?是不是支持洪旭的主张呢?”
与陈晖资历相当的杨耿起身道:“回公爷的话,朝廷拥有大义名分,若是真走到了与朝廷兵戎相见的那一天,只怕,只怕咱本藩兵马有分崩离析的可能啊!”
甘辉跟在杨耿身后起身言道:“内廷现在有一种叫电报机的玩意,能千里传音,本藩要是一动手,朝廷只怕很快会知道,到时候把舰队抽调过来,咱们未必能轻易取胜,若是陷入苦战或是形势不妙,只怕吃里扒外的会更多。”
郑芝龙有些心累,便点头道:“看起来,打不得,留不得,就只能继续选择充当朝廷的打手,亦或是避让一地,忘了海龙王的辉煌!”
在场众人大多低头不语,几个少壮派虽然捏紧了拳头,但他们还不是郑家的中坚,说话根本没有多大的效力。
郑芝龙哀叹了几声,然后继续问众人道:“那依你们的意思来看,本藩是向西,还是向东呢?”
这次在场众人的意见较为一致:“去西面!”
去西面要为大明守住锡兰这个印度洋的要锁,要继续当炮灰,但却能保住郑家舰队,显然更符合郑家及郑家部将们的利益。
郑芝龙点点头:“本公知道了,且再容本公仔细考量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