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仲魁听到宝钗说过几年,把宝琴也娶过门的话,心里不由一惊。
但仔细想想后也没打算撒谎,或者否认。
而是疑惑的问道,“今日在薛家时,我的表现有那么明显吗?”
宝钗低声笑了片刻,“相公虽然彬彬有礼,并无半点猴急的表现,但妾身嫁入石家也有两月有余,多少还是能看不出相公的一些心思?”
石仲魁笑着摇摇头,宝钗本来就冰雪聪明,确实只需要从自己多看宝琴几眼,大致就能猜到自己对宝琴有意思。
而且比起和迎春姐妹情,宝钗内心自然更容易接受宝琴。
甚至宝琴生下孩子后,宝钗都不需要把这个孩子收到自己名下抚养,未来孩子长大光是姨母的身份,足以让这个孩子侍奉宝钗为母。
善待她一辈子,并且老老实实的给宝钗养老送终。
第二天,石仲魁早早起床晨练完,陪着宝钗用完早晨,这才骑上马去了贾家。
刚走进宁荣街,远远就看到贾政、贾珍、贾琏、贾宝玉和贾兰等人,冒着寒风在荣国府的大门外。
至于贾赦,老家伙倒是想和石仲魁多亲近、亲近,可岳丈的身份让他实在拉不下脸,在大门口等着石仲魁。
而且为了贾家的脸面,也不允许他这么做。
石仲魁见状,也乐的避免麻烦。
装作不知道和贾政、贾珍几人客套一番后,跟着贾政去了荣禧堂。
半点都没有去荣国府东院,拜访贾赦的意思。
贾政也不知道是真忘了,还是有其他想法,干脆也不提这事。
而且看到石仲魁亲手奉上几篇最近半个月写下的两篇时文和一首诗词,说是想请贾政指教。
贾政嘴里连说不敢,眼睛却笑的直接咪了起来。
能让六元公放低姿态说请教,可谓给足了面子。
而搞定了贾政,基本上就等于搞定了贾母。
不过石仲魁还是加把劲的,目光对向贾宝玉。
“宝兄弟,为兄想着贤弟如此家世,又聪慧异常,若是隐在家中,难免有埋没良才的意思。
不如去太常寺某个差事,每日里辅助礼部管着些外廷礼乐,教导和维护一番懵懂无知的小宫娥也算是一件善举。”
这话说的有些点委婉,但贾宝玉还是一听就明白了过来。
既然是管着外廷礼乐,哪里会有什么小宫娥,除了世袭乐户家的女儿外,说是犯官家的女眷和女儿还差不多。
当然犯官家的女眷和女儿也是宫女的来源之一,所以石仲魁这么说其实也没错。
只是这种人,进了宫廷后一辈子就只能做一些最低沉的脏活累活。
别说接触皇帝、皇子和公主了,就是中层的管事太监也只能接触了极少那几个。
唐代开始外廷礼乐归太常寺职掌,内廷则归于教坊管。
大周改为教坊司,隶属礼部,负责庆典及迎接贵宾演奏乐曲事务。
让贾宝玉直接去礼部任职倒是件美差,可若是让他和教坊司有了关联,别说王夫人、贾政、贾母了,迎春都会在心里不安和生出不满。
但若是去太常寺,名义上只管外廷礼乐,实际上却有资格和礼部打交道。
又因为负责礼乐,很大程度上和教坊司一部分功能重合,别说接触了,就是参与教坊司一部分事情都很正常。
而且只提意见,不参与任何实际上的管理,不仅没人会说什么闲话。
礼部和教坊司还不会,也不应该找贾宝玉的麻烦。
若是聪明点,礼部的堂倌和侍郎还会刻意让贾宝玉接触那些宫女、犯官家女眷。
不是尚书和侍郎不知道下面的那些龌蹉,而是很多时候即便是堂倌也不好打破下面官吏的财路。
到时候士林和民间绝对会称赞礼部。
至于暗地里如何,想瞒住贾宝玉这种只要有几个、甚至十几个漂亮小姐姐陪着、奉承着就不管不顾的主,真不要太容易。
贾宝玉一想到书里描述的,那些仅仅因为出生不好,就被卖入教坊司。
或者家中父亲犯事而被充入教坊司的漂亮、又有才情的女儿们,心里就意动起来。
可以说让他读书考科举,那是一万个不愿意,可若是让他拯救、善待小姐姐们,就算劳累一点也不是不行。
再说太常寺自己就有的是擅长歌舞、音律,有官职而无名、无权的女官。
这些女人仅仅只是想过的好一点,就不会放过贾宝玉这个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空心大腿。
更别说万一能做个妾室,在没人能预料到贾家很可能败亡,元春又封妃的时候,一辈子都不用愁了。
贾政左思右想还是拿不定主意,礼乐官在及其重视礼仪的古代确实算清贵,又没什么麻烦的官职。
石仲魁如此为贾宝玉谋划,确实用心了。
但没人知道他的目标仅仅是打破贾宝玉在林黛玉心里的形象。
若是和乐籍女、犯官女儿闹出私情,那丢脸就丢大发了。
不仅会影响贾宝玉今后的娶亲,贾家子侄甚至后代的嫁娶都会有影响。
不过贾宝玉没机会做官前,贾政那是心心念念都想着如何为他谋划前程。
可机会真摆到面前后,却又开始担心起贾宝玉是否真的适合做官。
这心理其实很好理解,但凡做过父母的人,都会有这种担忧。
加上贾政自己在工部蹉跎了十几年,多多少少都明白,做官没那么容易的。
或者说自己这种实诚人,真不适合官场,以至于贾政不止一次有过辞官的念头,甚至几次在公开场合都说过类似的话。
可惜身为荣国府掌舵人,哪里是他想辞官就能辞的了。
“贤侄若是有心,不如先为琏儿谋划一二”,贾政最终还是没同意的继续说道,“宝玉年后才13岁,太早了。
而琏儿多年前就为宁荣两府操持外事,说句劳苦功高都不为过,而且我这个当叔叔的也确实耽误了他。”
这话说的贾琏噗通一声就跪倒在贾政面前,声泪俱下、满脸感激的连说‘应该和不敢’。
石仲魁却在心里想着,若是贾琏去了太常寺,以他那色中恶鬼的性格,哪里忍得住不去偷吃。
一旦犯了错,基本上就绝了继承荣国府的资格。
而贾政虽然确实担心贾宝玉的性格不适合做官,但内心深处难免还存了,期待贾宝玉能一照幡然醒悟,入阁拜相复兴贾家的心思。
石仲魁嘿嘿一笑,不是自己恶意揣摩人性,实在是再如何正派的君子,面对亲儿子的前途时,心里难免会有私心。
更别说贾政还算不上真正的君子,顶多也就是个被理教驯服了的老夫子。
不过,贾琏若是去了太常寺,其实也不妨碍自己的计划。
甚至可以说,这么做更好。
以贾宝玉的性格,若是听说太常寺有十几个,几十个貌美如花又擅长音律、诗词的漂亮姑娘,哪里忍得住不去看看。
只要他发现外面其实比自己家更精彩,心思肯定会被吸引走,到时候上演一番才子佳人的戏码。
虽然不至于和女人私奔,但今后对林黛玉的关注度,绝对会直线下降。
而以黛玉那敏感、多疑的性格,时间久了如何看不出贾宝玉的异常。
等贾政、贾琏一番叔侄情深的戏码,还有贾珍当捧哏,贾宝玉、贾兰一个一脸纠结,一个一脸感动的闹剧表演完。
石仲魁心思一动,再次耍了个心机笑着拱手道,“二叔虚怀若谷、深明大义,不愧是朝野称赞的正人君子。小侄明日上书陛下,此事必然会是一时美谈,有教化士林风气之功。”
贾政吓的连连摆手,嘴里不停说着‘不敢、不敢’。
但缓过来后,心里又暗暗窃喜起来。
凡事只要和教化扯上了关系,对名声的好处绝对极大。
而贾家这种富贵人家,最看重的就是脸面和名声,同时能保护贾家的资本,除了祖先的功劳外,其实也只剩下好名声。
石仲魁就知道自己上奏皇帝,必然会让贾政和贾家上下感激涕零,今后若是贾琏做了什么丑事,那也是他自己不争气。
别说怪罪自己了,反而得上门负荆请罪,求自己饶恕贾琏辜负自己一片善意和好心。
-----
这事传到后宅,贾母欢喜的同时,难免又有些惋惜。
而且升官的人变成了贾琏,贾母心里也就不会去想贾宝玉若是去了太常寺,会不会有什么麻烦的事。
王夫人一开始差点把手绢都拧碎了,可以说为了贾宝玉的前途,自己可谓操碎了心。
甚至连王熙凤这个亲侄女都没放过。
好在想想石仲魁既然一开始就为宝玉谋划,也算言而有信,今后再求到他头上,相信也不难。
有了这心思,王夫人对待石仲魁的态度,立马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转弯。
顺带这看迎春那是怎么看怎么顺眼。
至于王熙凤,则差点乐的呼吸都不顺畅,心跳加速不说,还激动的脸红耳赤。
贾琏从五品官的身份,确实为她赚来个五品诰命的身份,但官太太们比的可不仅仅是诰命的品级,更多的还是由丈夫的权势来决定风光的高低。
甚至是家中的地位。
贾琏若是能去太常寺,那可是实实在在的从捐官转变成实职官,甚至今后升四品、三品都不是没机会。
未来说不定还能成为贾家真正的顶梁柱。
可惜王熙凤聪明有,却无远见,也不知道收敛。
一时间高兴过头,不仅惹着王夫人不满,就连一直利用她来压制王夫人的贾母,也觉得得打压、打压王熙凤。
免得她今后得意忘形,连贾母这个贾家老太君都怠慢起来。
贾母先是若无其事的搂着坐在自己身边的迎春,好生夸赞了一番。
随后话锋一转道,“姑爷今年已经二十有二了,子嗣的问题就成了你家的重中之重,二丫头万不可怠慢。”
迎春红着脸忙点头应是,心里不由想着自己回来躲几天的心思,应该已经被老太太给看来出来。
而一句‘不可怠慢’,明显说的是得努力、得争取首先怀上孩子。
想做到这点,就得让琥珀、珍珠帮忙了。
迎春郁闷的思索着时,贾母借机对王熙凤道,“琏儿今后去任实职,必然会公务繁多、更加操劳。
他房里现在也就平儿一个服侍丫头,现在看来有些少了。”
这话一出,王熙凤的脸色大变,暗道‘糟了’的同时,想反驳却又不敢。
而且迎春家的六元公,可是大小丫鬟近十几个,填房也有四个。
此时找再多的理由也显得苍白无力,还会被人说成善妒。
随后就听贾母笑着对王夫人道,“太太,不如你替琏儿选几个读过书的丫头给他。
即便不能帮着处理点文书方面事,至少也不会把琏儿的书房整理的一团糟。”
王熙凤一听就知道这话是在暗示自己目不识丁,顶多只会打理些账目。
顿时羞恼的脸色通红,但表情却还得笑的灿烂,甚至出来向贾母道谢。
贾母笑呵呵说王熙凤识大体,随后又说道,“而且自家的家生子,人品和样貌上也能放心。
今后若是能剩下一儿半女的,也算是有功了。”
这话就差直接打王熙凤的脸了。
这不孝中,没有男丁才是最致命了,甚至不需要任何其他理由,就能休了王熙凤。
王夫人撇了眼跪在地上满脸笑容不停道谢,心里必然惊慌失措,甚至恐慌不已的王熙凤,心里不由很是舒爽。
而刑夫人这些年一直不受贾母待见,王熙凤对她这个名义的婆婆,也是表面尊敬,暗地里半点油水都不让她捞。
现在看到王熙凤倒霉,刑夫人就差笑出来。
不过王熙凤不愧是生了个七窍玲珑心的主,冷静下来一想。
若是贾母亲自拨身边的丫鬟给贾琏,那这几个丫鬟就得像菩萨一样供着。
否则就是打了贾母的脸。
王夫人派来的丫鬟虽然也不好虐待,但寻个由头病死,还是不难的。
只想了片刻,王熙凤就打算送点银子去王太医那边。
在这个风寒感冒就能要人命的年代,大户人家家里病死一两个丫鬟不要太容易、
而且真让王熙凤选择,她还是会选贾母,也只能向贾母靠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