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大文学移动版

m.dwxdwx.com

第五百八十九章 子不类父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朕观古今贤能者遇君有迟速,名彰有先后,奈何时运之不齐,壮衰之相临……”

“皇极殿大学士毕自严,中极殿大学士朱燮元二人诚为国之柱石,今、年高致仕,故加授毕自严为太师,朱燮元为太保。”

“日后养老于家,尔往钦哉……”

十月二十二日,在毕自严和朱燮元致仕回家的路上,来自南京的锦衣卫截停了他们,并宣读了朱由校的圣旨。

朱由校没有杀二人,或许是他认为二人做的没错,又或许是他害怕担心杀了这二人会让守旧派老臣分崩离析,总之他不仅没杀二人,还授予了二人“三孤”的虚衔。

尽管朱由校正直壮年,二人不可能以三孤的身份辅左未来的朱慈燃,但有了这官职,加上以往的虚衔,二人致仕后的生活却有了充足保障。

面对这份圣旨,毕自严和朱燮元分别在回乡的路上下车接过,他们表情平澹,似乎早就知道了皇帝会这么做。

他们敢这么做,还能藏这么多年,首要就是因为他们的地位和手段。

且不提朱由检销毁了大量证据,单单二人守旧派砥柱的身份,就注定了朱由校不敢杀他们。

不过,朱由校杀不了是一回事,想不想杀又是另一回事。

如果他想杀,完全可以去质问朱由检。

只是到了最后,他还是假装没事人一般,给予了毕自严二人作为文臣的最高荣誉。

没有过多的言语,送完圣旨的锦衣卫与太监在之后便离去了。

同样踏上归途的,还有毕自严和朱燮元。

事情发生后的第二天,陆文昭将这件事情汇报给了朱由检,但朱由检只是颔首表示知道了,并未开口对这件事说什么。

他只是转身看向了曹化淳,叹了一口气说道:

“你干爹这次正面冲撞皇兄,在司礼监里,怕是不太好办事了。”

他的话让曹化淳作揖回礼:“干爹给奴婢回过信,万岁并没有迁怒于他,也不准他递辞疏。”

“奴婢想来,应该是不会有事的。”

曹化淳解释着,而承运殿里的朱由检听闻也转头看向了陆文昭:

“你家那孩子,眼下陪着太子,日后也能有好路子走,你不必担心。”

“太子仁厚,卑职并不担心。”陆文昭尴尬笑着回礼,显然他对自家长子的作为很无奈,对朱由检改正他的性格也很庆幸。

他常年不在京城,不知道家中孩子的心性,如果不是朱由检,恐怕陆元高会变成一个唯利是图的人。

想到这里,陆文昭就不免羞愧。

“齐国的移民得持续,黄龙的来信基本能表达大部分将领和官员的态度。”

朱由检走回位置上坐下,对着站在殿内的三人说道:

“不说他们,便是你们三人也是一样。”

“齐国的人口越多,你们过去便越是享福。”

“今年各大船厂又下水了四十艘蒸汽轮船,虽然不能都用来移民,但拿出二十艘还是可以的。”

“眼下参与齐国移民的船只有六十艘,每艘每年能来回跑六趟,每年能移民的人数不下二十五万。”

“江南的百姓如果热情消退了,那开放各省百姓移民齐国也是可以的。”

“不管是汉人还是西南少民,移民到了齐国就是齐国的国民。”

朱由检要加快齐国的移民,因为齐国眼下的拖拉机开垦田地数量,足够养活百万齐国人。

除此之外,每年齐国还在增加上百万亩耕地,这点也是齐国领先诸国的最大优势。

另外,迁移西南少民,降低大明的少民比例,也是朱由检需要做的事情。

他可以保证自己镇得住少民,却无法保证自己走后,地方官员不会盘剥他们,让他们发生暴乱。

“奴婢(卑职)领命!”

陆文昭三人作揖应下,朱由检见状也摆手示意他们可以退下了。

三人退下先去办朱由检交代的事情,随后朱由检自己则是查阅了一下西域的事情。

从收复西域开始算起,目前已经过去了五个月的时间。

粮草辎重转运的也差不多了,各省百姓对西域的态度也可见一斑。

五个月的时间过去,即便是距离安西、北庭两省最近的河西省,也不过陆续只迁移了一万四千多人。

其它的北方、南方各省加在一起,迁移人口甚至不到一万五千。

也就是在过去五个月的时间里,大明只做到了每个月迁移不到六千人,平均每省每个月只有两千多移民。

这样的情况比东北四省、南部四省的迁移情况还要慢,除了南昆仑、岭北、小西洋外,便数单于、北庭、安西三省迁移最慢。

便是南州这样的地方,迁移司每个月也能迁移五千人前往。

只能说内陆省份、边塞省份的名声有些不好,耽搁了西域移民实边的计划。

安西、北庭两省现在的问题不是耕地够不够,而是人口严重不足。

按照每人二十亩,每户一台拖拉机的迁移政策都吸引不到多少百姓前往,朱由检也是没有太多办法了。

他分配给两省的三万六千台拖拉机,眼下却连使唤它们的人都不够,只能让北军的兵马与民夫暂时用着。

士卒每日俸禄四十文,民夫二十文,每日的开销都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让他们在那里种一年的地,朝廷单俸禄工钱就得发出去八十几万两。

朱由检心里也是十分着急,恰好今年的囚犯早早流放岭北,根本无可用之人。

为此他只能皱着眉头放下手中的文牍,稍微揉了揉有些僵硬的眉心。

恰好这时,王承恩率先办完事情回来,同时也搬来了许多文册。

“殿下,南州的文牍送来了。”

王承恩将南州的文牍抱到了他的桌上,随后将汇总拿起,走到朱由检面前,双手递出。

“今岁南州人口已经突破七十八万,耕地也有二百零六万亩了。”

“南州布政司上疏,说是明年秋收便能缴纳南州的第一笔田赋粮。”

王承恩说着,朱由检看着,内容大致差不多,不过汇总的奏疏里还提到了拖拉机。

南州衙门希望朝廷能多发些拖拉机过去,眼下的拖拉机数量确实不够用。

“向西域运送拖拉机的事情可以打住了,先消化那三万六千台再讨论以后吧。”

“眼下国朝的拖拉机年产是五万台对吧?”朱由检询问王承恩,王承恩也微微颌首表示没错。

“既然如此,齐国的两万台继续运输,剩下三万台,平分给麓川、交趾、东海、单于、南州、漠东六省吧。”

大明的拖拉机科技含量并不算高,说白了就和一个拉拽机器一样,开垦的速度也一直提升不起来。

拖拉机还是得必须使用内燃机,才能在农业上充分发挥其能力。

只是眼下军备院对内燃机的研究迟迟无法推进,朱由检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却也无可奈何。

“明年就是第三批工业区全部投产的一年了,第四批工业区也要做好准备了,可以开始选择厂址了。”

朱由检交代着王承恩,按照三年一批工业区的速度,他希望能在自己走前,完成大明第四批工业区,同时开启第五批。

“殿下,现在工业区的规模是越来越大,这用度也越来越多,成本越来越高了。”

王承恩向朱由检反应了工业区规模的问题:“蒸汽机暂且不提,眼下自行车年产数量已经达到三十万辆,东西卖出的速度已经不行了。”

“因此奴婢想问殿下,要不要停一停自行车厂的建设?”

“停就不用停了。”朱由检摇头回道:“设备照常生产,按照价格售卖给齐国。”

“大明的自行车充裕了,但齐国还不行。”

“奴婢领命……”听朱由检这么说,王承恩作揖应下,随后主仆二人又继续处理起了其它事宜。

过了些日子,毕自严和朱燮元的事情也并未发酵,甚至没有太多人察觉。

便是身处东宫的朱慈燃都不知道这件事,每日只是带着自己的东宫班子处理大明各地大小事宜。

时间在一点点的过去,洪承畴并没有在天启十九年返回京城,而是上疏表示自己多年没有回家后,乘船前往了福建南安。

朱由检倒没有催促他,他知道洪承畴还在观望。

既然他想观望,那就让他观望便是,等他安下心来,也就能更好的担任首辅之位了。

不过同时,西域的事情也随着林丹汗西迁与布哈拉、哈萨克两大汗国争抢牧场而宣布告终。

看样子林丹汗是铁了心要逃跑,不准备与明军交手,这倒与他在历史上面对黄台吉的性格很符合。

“既然西域的事情已经定下了,那么也可以论功行赏了。”

东宫之中,朱慈燃坐在椅子上揉了揉自己的手腕和发僵的肌肉,面对孙承宗带来的内阁队伍侃侃而谈。

作为内阁首辅的孙承宗闻言也在椅子上作揖道:

“此战我军并未与北虏交手,不过既然收复丢失近八百年的西域也是大功一件。”

“依老臣之见,主帅满桂可封爵,其余各路兵马主帅可授柱国,大小将领也可授五品以上散阶,士卒可加发俸禄一年。”

孙承宗的话令人挑不出毛病,虽说这一战没有太多斩首,只是清剿了许多马匪土寇,击毙了一些蒙古游骑,但收复西域好歹也是功劳。

将领封爵,其余人授散阶,而没有太多赏银的士卒则是加发俸禄一年,从上到下各有赏赐。

不过,朱慈燃却在他说完后补充道:

“满桂授爵是应该的,我准备授其为宣化侯,另外上直的孙守法、曹勐,中路的曹变蛟,这三人都是可以授爵的,散阶他们已经有了。”

“授孙守法昌平伯,曹勐河间伯,曹变蛟朔方伯如何?”

“另外,此战之中,我看朱辅炬、李定国皆有功,并且他们一人驻守轮台,一人驻守碎叶,都是中转边塞重城,仅授散阶略有不妥。”

“擢升李定国为碎叶府总兵,朱辅炬为庭州府总兵如何?”

朱慈燃说着自己的想法,其中他与李定国的关系早已人尽皆知。

太子用自己的人并没有什么不妥,更何况李定国还等同于齐王的养子,这一战表现中规中矩,担任总兵还是有能力了。

就是……年轻了些。

“老臣认为妥当……”孙承宗考虑了片刻后便应下了朱慈燃的想法。

如此以来,西征第一战边册封了四个爵位,一个侯爵,三个伯爵,并且擢升两个总兵。

另外,参与西征的近四万两千人都得到了加俸一年的赏银。

八十多万两的饷银拨发圣旨很快被下发,但做完这些后,朱慈燃又说道:

“各省的《黄册》、《鱼鳞图册》我都已经看过,眼下江南之地人口稠密,急需迁移。”

“江北之地去岁以来遭受旱情,如今已经两年有余,而百姓不愿远离故土,内阁有没有办法?”

朱慈燃把话题引到了江南的人口问题上,这让内阁一帮阁臣有些语塞,便是孙传庭都忍不住皱眉。

江南的问题可以说是从上到下。

上面的官员不愿百姓迁移,中层的士绅豪强更不想让他们走,至于底层的百姓宁愿在江南做力夫,也不愿意去别的地方做自耕农。

对于习惯力夫活计的百姓来说,让他们去种地可真是难为他们了。

至于真正种地的佃户,要么就是怕遭受欺骗,要么就是有把柄在地主手上。

“三省耕地不过一亿七千万亩,却拥民七千余万,每每一省遭遇旱情,三省粮价尽数飞涨。”

“洪武、永乐五十七年时间,移江南人口填充西南各省。”

“我南巡西南的时候,见过不少祖上是南京柳树湾高石坎迁移而来的百姓。”

“既然当初都可以迁移,眼下为何不行?”

朱慈燃明知问题在哪却还要执拗询问,显然他是对江南三省官员的移民能力十分不满。

在他看来,这些官员根本就没有宣传,不然就算江南再怎么富硕繁华,但旱灾一来,自耕农都应该哀嚎遍地,积极迁移才对。

眼下旱情爆发两年,在有火车、轮船的情况下,江南三省过去三年才迁移了不到一百万人口。

按照这速度,恐怕到朱慈燃死的那年,江南都还会占据大明诸省人口前三的宝座。

“传旨,南直隶江北受灾各府,须各府迁移每户地不满五亩的农户两万前往四川、云南,不得有误。”

朱慈燃见众人不说话,只得自作主张的要求各府官员“强制”移民农户前往四川、云南。

眼下四川和云南两省人口不过五百八十余万,而南直隶江北有五府两州,即便每地迁移两万户,也不过十四万户,七八十万人罢了。

相比这五府两州在《黄册》上的七百多万口人来说,十分之一的人迁移离开,能让当地的百姓过的更好。

朱慈燃知道百姓有多少土地能生活,多少土地能吃肉。

四川和云南的人口太过稀疏,朱慈燃看过当地的情况,知道到底还有大片未能开发的生地。

如果全部开发出来,那两省耕地恐怕不下八千万。

眼下四川和云南两省仅开发不到五千万亩耕地,还有三千多万亩没有开发,便能已经过上每日吃肉的生活。

只要能开发出那些田地,那迁移七十万人口过去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不过这件事情,还需要和朱由检商量才行,因为朱慈燃需要足够的拖拉机来帮助这七十万百姓开垦耕地。

因此,朱慈燃在交代过后,便对旁边的孙可望说道:

“你去一趟齐王府,把我的见解告诉齐王叔,询问眼下齐王叔可以拨发多少拖拉机给灾民们。”

“臣领命……”孙可望闻言,当即作揖退出了东宫,留下朱慈燃和孙承宗等一帮老臣们聊着其它国事。

花了半个时辰的时间,孙可望才从东宫赶到了百王坊的齐王府门口。

在让人通传过后,孙可望得到了朱由检的召见。

这是孙可望第一次来齐王府,也是他第一次面见齐王。

走在齐王府内,他感叹着齐王府的规模,同时不免对亲手建造这宫殿的皇帝也好奇了起来。

在走过一级级台阶后,孙可望出现在了承运殿的养心殿内。

他在入殿见到“天日之表、龙凤之姿”的朱由检后,他先是一愣,没想到齐王那么年轻且好看,随后立马低下头作揖:

“下官詹事府主薄孙可望,受太子殿下叮嘱前来偈拜齐王殿下,殿下千岁……”

“起来吧。”

朱由检放下了手里的《徐霞客游记》,看了一眼孙可望本人。

他长相并不出众,只能说比较干净老成,身材也算不上高大,五尺二三寸左右,是大明万历年间出生正常男子的身高。

汉人的身高本来就很高,加上天启年间的物质逐渐增多,肉蛋奶补充及时,因此天启年间出生的孩子是普遍比万历年间要高一些的。

朱由检估计这种现象还会一直持续,过个二三十年,恐怕男子平均都是五尺五六寸的汉子了。

想到这里,朱由检也询问起了孙可望的来意。

在孙可望诉说过后,朱由检这才说道:

“今岁拖拉机的数额早已分配完,今岁明发的数额也已经定下。”

“眼下第三批工业区的最后几个工厂在逐步完工。”

“监国若是不着急,可以着各地官员于明岁春后再迁移人口。”

“届时应该能有一万台拖拉机的数额,可以平均分给这十四万农户。”

朱由检解释了一番,孙可望听完也老实作揖道:“如此,那下官便回东宫回禀了。”

“嗯……去吧。”朱由检重新拿起了《徐霞客游记》,孙可望也缓慢退出了养心殿。

走出养心殿和承运殿后,他回想起了朱由检,没曾想过百官畏惧如虎的齐王居然这么好说话。

舒缓了一下紧张的心情,孙可望深吸一口气,紧接着开始返回东宫。

这过程又花费了半个时辰,因此当他返回东宫的时候,许多阁臣已经坐的不耐烦了。

好不容易等他说完齐王的回复,刑部侍郎周延儒也作揖道:

“监国,以眼下军备院的情况,一下子迁移十四万户百姓似乎不太现实,不如先迁移一万户,正好和拖拉机的数量对上。”

周延儒想拖拖时间,毕竟他是江北官员,只可惜朱慈燃不给他机会。

“怎么?有了拖拉机,就不知道耕牛怎么使唤了?”

朱慈燃反问周延儒,继而又扫视诸臣说道:

“拖拉机是不足,但四川、云南两地的官场还有三万多耕牛和一万多大挽马。”

“按照每户发放一头,也足够四万人使用,何须一味追求拖拉机?”

朱慈燃深知这群人就是得寸进尺,因此不留半点退让的余地。

他转头看向了东宫太监李永贞:“官场在湖广、贵州、广西三省的耕牛挽马有多少?你日前可曾询问过王大伴?”

“回殿下……”李永贞一个太监,不怕得罪江南人,因此大胆回答道:“约八万余头,算上和云南、四川的,接近十三万。”

朱慈燃和李永贞一问一答,周延儒和温体仁立马就明白了,合着朱慈燃是有备而来。

除了拖拉机以外,其它的官场牛马数量他早就派人去问了,所以才定下的江北五府二州各两万农户的标准。

“户部和兵部、吏部……”朱慈燃听后开口,李长庚和陈奇瑜、孙承宗三人只得作揖:“臣在……”

“既然畜力足够,便早早安排移民吧,至于拖拉机便放在最后发放。”朱慈燃大马金刀的坐在监国之位上:

“毕竟是十四万户百姓,迁移也需要不少时间。”

“此外,江南三省之地,若是再遇旱情,也一应按照当地农户十分之一的数量进行迁移。”

朱慈燃一句话,让周延儒和温体仁瞬间感觉到了牙疼。

看样子不只是齐王要针对他们江南三省,便是太子也要跟着针对。

他们什么都想到了,就是没想到“子不类父”,朱慈燃虽然有玩心,但他对朝政的责任感可比朱由校大多了。

朱慈燃不像朱由校,而像朱由检,这就让原本指望赶走朱由检就迎来“太平”的江南官员难受了。

周延儒和温体仁甚至已经想到了,这份圣旨下发后,江南的士绅豪强会给自己寄来多少信件。

想到最后,二人最后只能将希望放到了老天身上:

“只希望江南不再遭遇旱情吧……”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7号基地不科学御兽宇宙职业选手万古第一神神印王座2皓月当空女总裁的全能兵王我有一剑最强战神修罗武神明克街13号
相邻小说
海贼之赤身白龙诸界第一仙公路求生:我的地狱级难度系统篮坛科学家古神在低语一人一剑,我镇守孤城七十年阴阳路工作指南完美世界之无上主宰重生之闲人全民领主:开局觉醒古神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