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大文学移动版

m.dwxdwx.com

59、奉诏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那宦官每日狐假虎威, 见多了战战兢兢的庶民。看他紧张,不禁呵呵而笑。

“王郎君可记得, 曾在平乐县境击杀盗贼之事否?”

……

王放大大松口气, 压回了即将跳出喉咙口的心。

起因在那平乐县丞。他蜗居尺寸之地, 每年也无甚政绩,不过是监督农桑, 按时收税,断几件刁民斗殴的案子, 这官当得可谓无聊。

每天聊以遣怀的乐事, 便是让书吏记载自己的一言一行, 预备告老还乡之后, 编纂一本“平乐县录事”, 就算不能流芳百世, 也能当个传家之宝,让自己的子子孙孙,都读到关于他们老祖宗的“丰功伟绩”。

万一传到天子或者大官耳中, 万一入了他们的眼,稍微给自己一个嘉奖名分……

那这辈子没白活啊!

他等了几十年, 总算等来一个机会。

可巧此时大盗崔虎流窜至他的辖境内, 又让一个邯郸客人用计消灭,平白缴获了一大批财物。那县丞兴奋之余,上表朝廷,算是给自己邀功。

然而单纯“剿匪”之功,似乎也算不上太突出。朝廷忌惮地方官拥兵自重, 他也不敢把自己手下的兵马吹得太强大。

那县丞把心思放在了当日遇到的那位“王公子”身上,绘声绘色的讲了个故事:王家主母如何被盗贼掳掠,“孝子”如何组织人手,自发缉凶,最后主母得救,贞节保全,皆大欢喜。

当今朝廷独尊儒术,格外讲究“节”“孝”两个字,每年都要旌表一批节妇孝子。那县丞久不动刀笔,文采未失,把王放的事迹一气呵成,再召一批幕僚润色加工一番,登时成为一篇感人至深的孝子奉母赋,上达天听去了。

按理说,天子贵为九五之尊,不会理会这等鸡毛蒜皮的民间事。但当今天子的处境其实凄凉。要实权没实权,要军队没军队,被权臣架空在宫城里,每日也只能读些无关紧要的奏折,聊以遣怀。

也只有旌表节孝这种芝麻事,是天子能自己做主的。

好容易遇上一个“典型事例”,天子当即如获至宝,读了一遍又一遍。突然心发奇想,询问左右:“那个姓王的孝子,此时身在洛阳否?朕想见见。”

左右为难:“这……”

都知道天子是个摆设,是佞臣手里的木偶。不仅朝政理不得,就连晚上跟哪个后妃睡,有时候都不能自己做主。

但是……召见个把草民,聊聊天说说话,总归无伤大雅。

天子每日无聊烦闷,其实可怜,左右近侍也看在眼里。那姓冯的宦官当即请缨:“老奴这就去把人给陛下找来。”

……

王放别无选择,只能跟着冯宦官走。

他眼角含笑,安慰罗敷:“人家天子日理万机,见了我,顶多问个两三句。我规规矩矩的不惹事,便没人会把我放在眼里。皇宫里每日吃的都是山珍海味,想必也不会留我吃晚饭,那得多花多少钱?所以……别忘了给我留晚饭。我今天想吃小葱豆腐羹。”

红墙灰瓦的宫城,墙面剥漆,两个工匠正搭着梯子修补。

王放和那架梯子擦身而过,走进一扇硕大的门。

眼前立刻横了两个卫兵,个个身高九尺,威风凛凛。冯宦官朝两人一点头,亮了块牌子。

卫兵朝王放略一拱手,然后大手上身,从头顶的冠,到脚下的鞋,通通重手摸了一遍。

王放不言语,十分配合地伸直手臂,知道这是必经的程序。

只是腰带上栓的香囊被用力一抓的时候,微一皱眉,表示不满。

罗敷给他做的,他自己都轻拿轻放,从来舍不得大力捏攥。

他刚从白马寺回来,身上也没带太多杂物。让卫兵从袖子里掏出几串钱,验了验,又还给他。

王放:“哎……”

他眼尖。掏出来一百多文,还回来八十几文,这是什么操作?

冯宦官朝他使个眼色,他便没出声。难得参观一次宫城,就当是买路费吧。

抬头看着两位卫兵,虽然高大,却也面黄肌瘦,想必粮饷不足。

他这么一想,就不生气了,默默观察卫兵的服色,想着回去之后,怎么绘声绘色的跟罗敷描述。

腰间再一轻,一个卫兵虎着脸,把他的小弹弓收缴了。

王放忙笑道:“就是个玩意儿,打鸟可以,伤不得人的。”

卫兵公事公办,道:“那也不能带进去。就寄在这儿,出来时拿。”

王放点头,笑道:“谢郎将吉言。”

看来此行并非鸿门宴。至少在卫兵们的眼里,他还是能原路返回的。

搜过身,冯宦官带着他穿过另一道门。

入目一片葱翠,但见荷花池、芍药架。道路两边是简单的凤鸟花纹步障。一排槐树栽在步障之后。

比大户人家的园林,布置得稍微讲究些。但见步障新,石板平,植株的种类虽然珍贵,却都是新栽不久的,全是嫩枝嫩叶,树荫遮不住太阳。

冯宦官在前头领路,嘱咐:“郎君只向前看便可,勿要左顾右盼。”

王放凛然答应,咽下几句感慨的话。

再进一扇门,只见小殿一座,两排年轻宦官列队迎候——不是迎王放的。见了冯宦官,这些人齐齐躬身行礼。其中有一个飞腿奔走,轻声报道:“来了!”

冯宦官和其中一人耳语几句,朝王放做了个“请”的手势。

“天子在堂。宣你呢。”

纵然王放无法无天惯了,被那高高的檐角压在头顶,也不由得敬畏。

他只是礼貌问道:“见了天子,该行何礼?是不是得是三跪九叩?”

冯宦官见他无知,冷笑几声,没说话。

假如他是腰缠万贯的达官贵人,此时定然会毫不吝惜地掏出些金饰玉饰,把这个位高权重的宦官奉承得舒坦,好好请教一下入宫的礼仪,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但王放摸摸荷包里的叮咚一把小钱,还是断了这个念头,只是躬身等答案。

许久,才听冯宦官细着声音说:“天子年纪轻,没什么架子。臣子觐见时,长揖即可。”

王放心中有数,谢过冯宦官,除下鞋履,跟在他身后,快步跨入殿中。

殿内一股清淡檀香气味。几个小宦官侍立左右,打起一抹轻烟似的帘。

帘子后面,一个身着玄服的身影歪坐在案边,正提笔在素绢上乱写乱画。精白细腻的绢面上,乱七八糟地抹了污沓墨迹。

王放跟罗敷相处久了,耳濡目染,第一反应便是,她要看到有人这么糟蹋布匹,非得叉腰骂出来不可。

冯宦官附耳一句话,天子抬起头来。

王放小小的一吃惊,随后心生感慨。

只听冯宦官说“天子年纪轻”,未曾想,却是个比他年纪还小的少年。但见身量未足,唇边无须,最多十四五岁年纪。

少年天子额头上覆着沉重的冠冕,将他整个人压得有些驼背。

他面色苍白,眉毛淡得几乎看不见,眼角和鼻梁的线条细弱而柔和。眼周有些青黑之色,倒像极了医书上说的“耽于酒色”之相。他双颊倒跟王放差不多,似乎是有两个酒窝——但再一细看,不过是瘦得嗦了进去而已。

王放留心时局,对宫闱之事也略知一二:先帝荒淫,儿子不少,但都在后来一次次的宫变政变中凋零殆尽,被扶植,被控制,被暗杀……成为一个个幼帝、废帝、殇帝。

而如今皇位上的这一个,是先帝留下的最后一根苗裔。权宦佞臣们不敢轻易诛杀,又或许是他听话易摆布,这才在天子之位上,存活至今。

王放不动声色低头,拜谒稽首:“臣王放,参见陛下。”

他才不会傻到按照冯宦官所说,见到天子“长揖”即可。天子只是傀儡,背后操纵朝政的那几个权臣,见到天子当然能够礼数从简,就算连个招呼都不打,就算穿鞋带刀上殿,也没人敢说半句话。

但天子本人呢?王放揣测,还是希望保留一点威严吧。

三跪九叩太隆重,且定然会被猜忌。于是他折中一番,只行了士庶相见的最高礼仪,表示承认天子的地位和威仪。

果然,少年天子脸上泛起血色,唇边勾起满意的微笑,放下手中的笔,拖着中气不足的声音,问道:“你就是那个……缉盗救母的……孝子?跟朕说说,你是如何与那些强盗相斗的?”

王放心里小小一口血。难不成自己今日来,是来讲故事的?

天子每日过得是有多无聊,才会专门召人入宫,给他讲故事?

他心里一熨帖,仿佛被舒展的柳叶儿搔了痒。英雄碰到用武之处。他这么个舌灿莲花的吹牛高手,今日要是把天子说得高兴了,是不是荣华富贵唾手可得?

清清嗓子,刚要说讲一个惊心动魄的开头,旁边冯宦官先开口了,呈给天子一卷简牍,笑道:“平乐县丞的表文里,不是都写得清楚了吗?主上怎的忘了。”

天子抓起笔,消瘦的手腕上骨节突出,在贵重素绢上又是一通乱画,低声不耐烦道:“朕要听他亲自再说一遍,不可以吗?”

冯宦官笑道:“可以可以,当然可以。主上是万民之主,自然做什么都可以。”

说毕,给王放一个眼色,意思是挑重点的说。

王放默然。这个冯宦官的权势,比他想象的还大。

他不敢造次,中规中矩地开口:“禀陛下,臣原居邯郸,因事举家搬迁,欲来洛阳居住。上月二十日,正行到平乐县辖境内一座驿亭内。孰料那驿亭已经被大盗崔虎盯上……”

冯宦官打断他的话:“那崔虎是冀州牧手下叛将,因那冀州牧治下不严,带了几百人聚啸山林,冀州容身不下,这才西来虎牢关一带为非作歹。主上,这种逃兵为匪,危害尤为巨大。譬如那崔虎,袭击驿亭时用了兵法,才导致几十百姓全无防备,只能束手任人宰割。这位王郎君的继母年轻,也被崔虎一伙人劫走。王郎君救母心切,立刻召集人手……”

王放:“……”

冯宦官哪冯宦官,你把我的台词都抢完了,让我还能说什么?

天子显然也不爱听冯宦官唠叨,无聊地撕手中素绢,不敢出言打断。

王放只能顺着冯宦官照本宣科的叙述,不敢反驳,不敢纠正,更不敢信口开河,只能见缝插针的,补充一些生动的细节。

那一两句的细节,直接压过了冯宦官的长篇大论。

天子听得眼发亮,眼中闪出孩童般的天真,问:“真的?你那个弹弓,为什么能单手发射?朕看小宦官们打弹弓玩,都要用两只手呢。”

王放心中暗斥“昏君”,却又对这位小兄弟心生怜悯,笑道:“是臣自己无事乱玩,改装过的。进宫不让带武器,不然臣就把弹弓带来,送给陛下了。”

天子大失所望,抓起毛笔往前一丢,“你给朕画个图!朕让人去做!”

王放刚要捡,冯宦官用力咳嗽一声。

“主上是劳心之人,何必耽于劳力之事。玩物丧志,传出去多不好听哪。”

天子无奈,只得断了这个念头,又问王放:“你以前牧过牛?你的牛多大?朕只吃过牛肉,没见过牛。”

王放心中苦笑。天子也有小聪明,借着“嘉奖孝子”的名头,召进来一个草莽,给他讲述民间趣事。

于是牛刀小试,讲了几桩大黄的调皮轶事,描述得绘声绘色,不时手势助兴。

过去在白水营,如今在洛阳,他都很少有机会,跟年龄相当的十几岁小兄弟交谈玩耍。今日见到少年天子,纵有身份上的鸿沟,也不由得微有忘形。

他不耐低头含胸,抬头一望,只见天子听得如醉如痴,笑吟吟的,眼睛睁大,显得眼周黑气更甚。

两个人目光对上,忽而相视一笑,宛若交换千言万语。

深宫高墙、珠帘青瓦,扼不住少年人蓬勃浩荡的天性。

王放瞥一眼冯宦官,不敢得意放肆,便即收尾:“……当然,陛下万金之体,还是避免跟蠢牛接触的好。畜牲疯起来,眼中可不辨高低贵贱……”

天子哈哈笑几声,突然又问:“你是邯郸人?邯郸地方的男子,都像你一样?都这么爱戴朕么?”

王放猛地住口。

难道他能说,邯郸早已不归你管辖,大小官员,眼下都姓方?冀州牧方继,正在摩拳擦掌,夺你的位子?

他感到冯宦官一个凛冽眼色抛来,压得他喘不过气。

他不介意撒谎,但他不喜欢被人胁迫,逆着自己的心情撒谎。

于是他再顿首,避重就轻地说:“臣年少无知,不务正业。邯郸地方的男子若都像臣一样,那可……地无人耕,桑无人种,每日吃饱喝足混日子,岂非大事不妙。”

冯宦官扑哧笑了一声。王放长出口气。

天子也跟着笑。笑着笑着突然咳嗽起来,喉中带痰,声音越来越大。

小宦官连忙上前捶背,银盘上递来一颗丹药,一碗水

天子接过,熟练地捏着鼻子咽下去。咳嗽慢慢止住,脸色一片潮红。

冯宦官提醒:“主上大病初愈,不宜多在外见风。今日已忙了一下午了,不如回去歇息?”

天子看了看王放,眼中满是眷恋,说道:“朕还要问……”

“此人的事迹,不是都已说清楚了吗?主上还要了解什么,老奴可以慢慢再给主上讲。这人出身草莽,言语粗鄙,不宜在殿久留。难道主上还要留他吃晚饭么?”

天子悄悄白了冯宦官一眼,嘟囔:“为何不能留他吃晚饭?”

冯宦官声音严厉了些:“主上说什么?老奴没听清。”

“……没什么。”

少年天子不敢跟冯宦官顶嘴。方才王放讲的那寥寥几段故事,话里的市井烟火气,足够他咂摸几个月。

他只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表达自己的喜悦。

“这个人,孝顺忠义,朕很喜欢。来人,赏金……”

王放耳后一紧,赶紧谦辞:“臣不敢!……”

刚进宫的时候,他还肖想着,把天子哄得龙心大悦,自己满载而归。

然而经历了这么一番压抑之极的对答,他只想赶紧溜出宫去,赏不赏赐无所谓。

冯宦官也及时进言,话里话外有些阴阳怪气:“主上不是崇尚节俭么?后宫的用度月月超支,再赏赐这个没官没爵的平民,明日如何向百官交代?”

天子语塞:“这……”

和他大汉朝的历代列祖列宗相比,当今天子的吃穿用度确实寒酸,且被宫人重重克扣,一顿饭里,有时连肉都没一块——并没有一掷千金的资本。

但傀儡天子的心中,毕竟还依稀保留着一分掌握自己命运的渴望。

天子突然说:“朕赐你墨宝!朕的笔迹,价值万金!来人!笔墨侍候。”

这次冯宦官没说什么。几个小宦官端来笔墨,呈上一张新的素绢。

天子想了想,笔尖蘸墨,在素绢上工工整整地写了几个字“孝义持家”。字体中规中矩,少年老成。

然而没有玉玺。那和氏璧雕成的传国玉玺,在往年的数次动乱中,早就丢了。

天子胸有成竹地说:“朕的字,天下人都认得。你把这字挂在家里,后半辈子吃穿不愁。”

其实若按天子的意愿,这个姓王的年轻人实在有趣,该封他个“弹弓高手”或是“牧牛专家”。但天子不敢造次,而且心里清楚,“孝子”的名头更值钱。

王放双手接过,有些哭笑不得。但知这是天子的一番心意,不愿让自己空手回去。

于是稽首谢恩:“臣拜谢……”

天子意犹未尽,忽然又问:“你那位继母,姓什么来着?”

轮不到王放回答。冯宦官答道:“那位夫人姓秦,不是什么世家大族出来的。老奴怕民妇不识礼数,扰乱主上清静,因此没叫来。”

王放心中骂一声,眼看香炉里烟雾纷乱,终于忍不住,小声但清晰地说:“这倒是多虑了。小人的继母胆小怕事,嘴笨口拙,从来不会抢别人的话头。”

天子待要大笑,看一眼冯宦官阴沉的脸色,急忙把笑容收回去。

他要是表现得赞同这句奚落,冯宦官要恨上这个姓王的了,怕是一出宫就得给他弄死。

王放也自知失言,不敢再多说。

只听天子迟疑道:“嗯,听说是位年轻绝色的夫人,既落入贼手,却保得全节,定然也吃苦不少。一个弱女子能做到这些,实属难能不易。朕也赐她墨宝。”

俄而,又是一幅素绢,落到王放手上,上书“贞烈洁诚”。

王放再谢恩。抬起头来看,发现少年天子那苍白虚浮的面孔上,忽然浮现出沉重的忧愁来。

“唉!”天子忽然长叹,“倘若朕的臣民,男子都如你一般忠孝,女子都如秦夫人般节烈,该有多好!”

可惜世风不古,天子虽然年幼,但身边所见,皆是权势相轧、倒戈变节,三纲五常颠倒,谁人把他放在眼里。

冯宦官冷冷道:“主上慎言。”

王放觉得再待下去,自己小命不保,连忙启奏:“臣请告退。臣的……继母,在家烧了晚饭。臣若不回,羹饭凉了,恐伤她心。”

不是封他当孝子了吗?索性“孝顺”到底。

天子点点头,亲身下阶,扶他起来。

病弱的少年使不上劲。王放连忙自己站起身。

却见天子脸上两行清泪,仰起头,悄悄对他说:“朕的母亲,不曾受宠,眼下不知尸骨何处!”

王放默然一刻,也低声说:“臣之生母,怕是早就身已成灰,无从找寻。”

两个十几岁的男孩子,最后交换了一道同命相怜的目光。天子匆匆回身。小宦官扶住他。

王放退下殿,依稀听得冯宦官那雌音十足的声音,说道:“主上今日该去宋美人处了……是是,老奴知道宋美人不美……可她父亲毕竟是……”

作者有话要说:  评论已有大神猜到了,继母身份,官方定论了_(:3∠)_

大家大概看出来,本章里的天子,原型就是汉献帝……嗯,算是古代最可怜的皇帝之一了吧。

历史上的汉献帝,一生都是傀儡。先是被董卓挟持控制,董卓狂妄到可以随意出入献帝的后宫。董卓死后,献帝颠沛流离,又落入李傕郭汜手中,成为各军阀争夺的对象。最后被曹操挟持,直到逊位。

本文和历史不一样,设定天子目前被宦官集团控制。无实权。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玄尘道途盖世双谐反叛的大魔王终末忍界绝对一番我只有两千五百岁奸夫是皇帝信息全知者你老婆掉了五胡之血时代
相邻小说
销魂恩宠:致命首席强制爱完蛋!我成替身了!多元地球之主我在高武世界赶尸大乾执剑人我的手办都活了我能看到物品价格龙王传说之完美精灵我的旁白不太对劲横推诸天的先天霸体道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