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趟功烈乡之行,让贵族出身的汉武大帝,亲眼看到百姓家徒四壁,亲眼看到民间疾苦,亲眼看到曾经那些功烈乡民愁苦不堪的生活。
也正因为如此,汉武大帝幡然醒悟。
如林风所言。
在卫青临终之时,汉武大帝曾经和卫青说过。
百姓的苦,朕知道。
可是,直到现在。
年老的汉武大帝,才真正意识到了,连年的征伐,数十年的穷兵窦武。
让百姓的生活,究竟痛苦不堪到了什么地步。
在功勋碑前。
这些食不果腹的伤残老兵们,有气无力的请战声,更是让年老汉武大帝心中,所有的悔恨和自责,全部涌上了心头。
回到皇宫后。
年老的汉武大帝,万念俱灰。
为检讨,自己多年的过错,他颁布了历史有名的《轮台罪己诏》。
“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
“自今事有伤害百姓,糜费天下者,悉罢之。”
“当今务,在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修马复令,以补缺,母乏武备而已。”
……
研究室内。
林风看到罪己诏中的内容,而后又不经意的,看了身旁壮年汉武大帝一眼。
此时,
就算是壮年时期,更为气盛的汉武大帝。
也同样被刚才,功烈之乡的那一幕幕影响,神色复杂,沉默不语。
在看到,
年老的自己,竟然公然发布罪己之诏,昭告天下的时候。
本更为气盛,更为心高气傲的壮年汉武大帝,竟然出奇的没有反驳,似乎是默认了这件事情。
林风颇为唏嘘的叹了口气。
纵然,
汉武大帝,确实有穷兵窦武之嫌,掀起连年战火。
但是,
从一个帝王的角度,从汉武大帝自身的角度出发,并不能为错。
然而,
自这一刻起,什么都不重要了。
天子,最在乎的是什么?
尊严!
这一点,从一些影视剧中,诸如后世西游记,纵然漫天神佛,在见到人间帝王的时候,都要行臣子之礼,就足以可见一斑。
尤其是,在那些功盖千秋,倨傲但确实有卓越功绩的皇帝心中。
纵然是整个天下错了,自己也绝对不能有错!
秦始皇,是如此。
汉武大帝,亦是如此。
然而,
如今,一切都不重要了。
当一个功盖千秋的皇帝,肯低头,肯向全天下百姓,整个王朝认错的时候。
他的格局,已然升华。
至此之后。
年老的汉武大帝,再也没有兴兵讨伐,并封丞相田千秋为富民侯,寓富国强民之意。
安排完政事之后。
年老的汉武大帝,也开始为自己的后事考虑。
自从太子刘据去世后,储君之位一直未定。
看到尚且年幼的刘弗陵,年老汉武大帝心中也逐渐有了决定。
他让人在钩弋夫人的寝宫中挂起了一幅画。
还特意让太史公司马迁,来为其讲解。
“这……这不是周公辅成王图吗?”司马迁看到墙上的画,神色大惊。
这个时间段。
他的太史公书,已经进入尾声。
作为一个史官。
司马迁自然心中知道,这周公辅成王图背后的含意。
显然,
陛下是想要立年幼的刘弗陵为储君!
与此同时。
其他一众大臣们,也看出了这幅周公辅成王图的奥妙。
顷刻间。
不少大臣,都齐齐向钩弋夫人道喜。
“喜从何来?”钩弋夫人不解的问。
“陛下叫人特意将这幅画,悬挂于此,又命臣等来看……”
“他是不是,有意想要选立一个太子?”
司马迁语气揶揄,虽然心中已经确定,但是并没有把话说满。
自从曾经。
他直言不讳,为李陵求情,而被判宫刑之后。
司马迁就将所有的心思,全部投入《太史公书》的创作中,在朝中说话也非常谨言慎行。
而此时。
钩弋夫人听到这话,却是高兴坏了。
经历了这么多年的勾心斗角,和卫子夫争宠,勾结苏文江充等人消灭卫氏一族,又逼死太子刘据。
而今天。
终于是得偿如愿!
“你父皇,要选太子了!”
钩弋夫人在年幼的刘弗陵脸上,狠狠的亲了一口。
然而,年幼的刘弗陵,脸上却依然是稚嫩,懵懂的神色。
似乎,
这个年纪的他,还不知道,太子之位何其重要。
……
司马迁,讲完周公辅成王的故事之后,回到未央宫述职。
“朕让你讲史,你讲了吗?”
年老的汉武大帝,端坐于御座之上。
自从从功烈之乡返回之后,年老的汉武大帝更显苍老。
脸上,饱经风霜。
但是一双眼睛之中,还是带着帝王之气,居高临下,看着跪在地上的司马迁。
“陛下,臣只知道,这幅画画的是周公辅成王的故事。”
“但是,臣并不知道,谁是周公,谁是成王。”
司马迁模棱两可的回答道。
纵然他的心中,已经洞悉一切,但是此时在汉武大帝面前,他还是选择了难得湖涂。
然而,
司马迁心中的想法,汉武大帝又怎会不知?
只不过,
他并没有点破。
“那就留个悬念吧。”
“以后天下,总会知道的。”
汉武大帝苍老的声音响起。
片刻之后。
汉武大帝话锋一转。
“《太史公书》,可曾写完?”
作为一个帝王,除了皇位最为重要,更重要的就是名声。
汉武大帝,可以自行罪己。
但绝对不允许,别人来给他评判。
果然,
听到这话。
司马迁顿时一个激灵:“书,已经着完……臣也想,找个机会让陛下过目。”
“朕等不及了,这就派人跟你去取。”
“听说你的这部书里,直笔写了本朝之事……”
说道这里。
汉武大帝嘴角,露出一抹揶揄的笑意,“如果,朕看完一怒之下,下令将其付之一炬,你当如何?”
当司马迁听到刘彻的问题后,内心不由得一颤。
此书,可是他和父亲司马谈两代人的心血凝聚而成。
曾经,司马迁说过。
故祸莫憯于欲利,悲莫痛于伤心,行莫丑于辱先,而诟莫大于宫刑。
在判处宫刑之后,司马迁本就已经失去了,活下去的动力。
如果不是因为,史记未完成。
他恐怕早就已经万念俱灰,了断残生。
而如今。
如果太史公书,真的被汉武大帝付之一炬。
那么司马迁也就没有活下去的理由了。
然而,
就在司马迁,心中惶恐不已的时候。
汉武大帝,缓缓站起身来。
昏黄的烛火,倒影在他的脸上,让汉武大帝的目光看起来,苍老且深邃。
“毕生心血……”
汉武大帝一边说话,一边来到司马迁的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声音苍老且沉重,“每个人,都有宁舍性命,而不愿意舍弃的东西。”
“朕毕生所求,就是要国家强盛,民族复兴,正因为如此,才兴兵讨伐,连年征战。”
“然而,却又让百姓生活,愁苦不堪。”
“朕,悔恨不已。”
“天下人,和后代人,能谅解朕吗?”
“你……能理解朕吗?”
汉武大帝的声音,早已经没有了曾经的霸气,此时面对司马迁,他的口吻似乎变得柔和。
柔和之中,带着无尽孤独。
司马迁闻言,嘴巴张了张欲言又止。
然而话到最后,却又被硬生生咽了回去,对着汉武大帝,行了个臣子礼。
年老汉武大帝看到这一幕,微微摇了头,缓缓抬起手,轻轻指了指司马迁。
“自从李陵之事后,你说话越来越小心了。”
“李陵如果今天能回来,朕……倒是能宽容他。”
司马迁闻言,似乎有些难以置信。
但,他终究还是什么也没说。
……
过了些许时日。
皇宫大殿。
大限将至的汉武大帝,招来心腹大臣,欲托后事。
自从太子刘据去世以后,太子储君之位一直未定。
年老的汉武大帝,已感觉到自己大限将至,时日无多。
趁着现在,还算清醒。
汉武大帝招来大司马大将军霍光,车骑将军金日磾,左将军上官桀,御史大夫桑弘羊。
还有曾经为太子冒死上书,而被汉武大帝破格提拔的丞相田千秋。
五人,皆为托孤大臣。
“朕离世之前,将大汉江山,年幼弗陵托付卿等。”
“卿等作为朕的托孤之臣,务必小心谨慎,兢兢业业,不是汉朝国祚断绝。”
“大将军大司马霍光,为辅政之首。”
“大司马,朕从此,把弗陵和身后之事,全部都托付给你了……”
随后。
大限将至的汉武大帝,命霍光将年幼的刘弗陵抱起,并下令让其他大臣行跪拜大礼。
四位托孤大臣,连忙照做。
此时,
大限将至的汉武大帝,声音虚弱之际,童孔也愈发的浑浊,连眼皮都有些睁不开了。
但是,
当他看到眼前,五位大臣呈下托孤之命的时候,心中还是倍感欣慰。
欣慰之中,还有浓烈的自责。
之所以欣慰,是因大汉皇位后继有人,太子虽年幼,但有忠臣辅左。
自责是因为,由于自己晚年湖涂,没能保住培养多年的太子刘据,差点造成皇位断接,国祚断绝。
以致……让幼小的刘弗陵继承皇位。
托孤之礼行毕。
汉武大帝,苍老的面孔上,吃力的挂起一抹笑容。
语气,虽然虚弱,但也和之前不同。
无论是虚弱的语气,还是浑浊的目光中,都似乎隐隐重新恢复了以往的希望。
“有你等辅左幼主。”
“务要使夷狄,不敢小视忠国。”
“乱臣贼子,不敢窥测神器。”
五位托孤大臣闻言,更是目光含泪。
“陛下……”
“陛下……”
五位托孤大臣,想要说些什么,但是看到汉武大帝虚弱的样子,又觉如鲠在喉。
正在这个时候。
研究室内,
“林风。”
壮年汉武大帝的声音,陡然传来。
他已经很久没有开口了,一直在看回朔画面。
此时突然出声,顿时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
只不过和之前不同的是。
之前的壮年汉武大帝,因为林风的无力,心中颇有怪罪。
但是现在,
壮年汉武大帝观看回朔画面后,似乎心境发生了某种微妙的变化,声音已经不再像之前那样霸道。
就连目光,都变得柔和了许多。
林风闻言,转身面相汉武大帝,等着下文。
壮年汉武大帝先是看了林风一眼,而后又在林风身后,那些历史学者身上扫过。
“尔等,皆是两千多年后的大汉子孙?”
林风微微点头,其他众人也微微点头。
壮年汉武大帝看到这一幕,开口询问。
“既如此,想必尔等已知晓后事。”
“朕想知道,朕的这五位托孤之臣,后世对弗陵如何?”
汉武帝对着众人询问道,虽然听起来,像是对这些历史学者们说话,但是汉武大帝的目光,却始终看着林风。
而其他历史学者们,也都没有发言,而是齐齐将目光看向林风。
林风闻言,略微沉思。
他自然知道,汉武大帝问这句话背后的含义。
虽然,
在他执政的时候,这五位托孤大臣都兢兢业业,忠心不二,可圈可点。
但是,
也难不保会像先秦李斯赵高等人一样,在秦始皇驾崩之后,伪造帝令,窜改朝纲。
“命大司马大将军霍光为辅政之首,是陛下晚年,做的最正确的事情之一。”
“如果只从帝王将相的角度出发,这件事甚至要比陛下发《轮台罪己诏》自醒,还要正确。”
说到这里,林风顿了一下,又开口解答汉武大帝的问题。
“大司马大将军霍光一生,一共辅左了四位皇帝。”
“陛下为第一,而后是汉昭帝刘弗陵,汉废帝刘贺,汉宣帝刘病已。”
“其中,汉昭帝刘弗陵上任之后,与太子一样施展仁政,与民修养升息,社会经济得到恢复。”
“汉废帝刘贺虽被霍光废黜,原因也是因为,汉废帝荒淫无度,败坏朝纲,霍光此举也正是因为铭记陛下的临终之托。”
“汉宣帝刘病已,在霍光辅左下,勤俭治国,政治清明,成为汉朝中兴之主。”
“甚至可以这么说,后世大汉王朝至强时期,昭宣中兴时代,国力甚至反超陛下所统治的时期,大司马大将军霍光,功不可没!”
“真正做到了,四方夷狄,不敢小视忠国;乱臣贼子,不敢窥测神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