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誉沿着剑湖底的琅嬛福地在石室一直走,不觉走出了剑湖。一眼望出去,外边怒涛汹涌,水流湍急,竟是一条大江。江岸山石壁立,嶙峋巍峨,看这情势,已是到了澜沧江畔。”
“他又惊又喜,慢慢爬出洞来,见容身处离江面有十来丈高,江水纵然大涨,也不会淹进洞来,但要走到江岸,却也着实不易。”
“江岸净是山石,小路也没一条,走了近二十余里,才见到过江的铁索桥,只见桥边石上刻着“善人渡”三个大字。”
这是金庸大侠对澜沧江的描写,段誉为了救钟灵,沿着澜沧江暴走,无意中成为我国澜沧江探险先锋。
在2003年的今天,暴走族们多数可以夸口自己在虎跳峡怎样勇敢,可是一提到澜沧江大峡谷,大家都噤声了。
因为,横断山脉夹着澜沧江,行进在江岸,俯看那激浪翻滚、奔腾澎湃的滔滔江水,望着峭岩下窄道险径,人骑在马上,心悬在嘴里。
澜沧江边多深谷,往往翻越一处山岭后,会见到水流湍急、草深林密的幽谷,四周参天大树密郁遮天。
云南特有的高20余米的冷杉树枝挂满了飘丝般的松萝,林下杂乱的大叶杜鹃、花楸“山中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被段正淳始乱终弃的秦红棉就居住在这样的幽谷中,她未婚有孕,生下了木婉清,却不肯承认自己未婚生女。
她自号“幽谷客”,是取杜甫《佳人》的诗意:“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夫婿轻薄儿,新人美如玉。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可见秦红棉说是幽居,暗里却是一股幽怨之气,就如这横断山间长年不断的瘴气,无可消解。
从书中描写判断,钟灵老爸钟万仇居住的万劫谷也在澜沧江边,过了“善人渡”铁索桥便到了。
“那桥共是四条铁索,两条在下,上铺木板,以供行走,两条在旁作为扶手。一踏上桥,几条铁索便晃动,行到江心,铁索晃得更加厉害,一瞥眼间,但见江水荡荡,激起无数泡沫,如快马奔腾般从脚底飞过,只要一个失足,卷入江水,任你多好的水性也难活命。”
云南地方志记载澜沧江上第一座铁索桥始建于明初,段誉过的这铁索桥,可能是金大侠挖掘的历史学新材料。
澜沧江峡谷对人类太苛刻严厉了,以至于它不给人们留下丝毫铺路架桥的机会,而湍急的水流也断绝了任何想靠船这个工具来过江之幻想。
因此在大理国时期本地人过江,很简单,也很艰险,在江两岸的峭壁上拉一根藤索,然后用一个大竹筒套住藤索,人拉着竹筒从江的一边飞跃到另一边。
这种“极限运动”名叫“溜索”或者“溜筒”,过江之人从溜索一端凭借惯性往对岸滑行,“过溜”时无论人畜往往心惊胆战,魂飞魄散,实在比什么“蹦猪跳”、滑板之类的现代运动惊险了N倍。
现在云南德钦澜沧江边有个溜筒江村,村民全靠给进藏出藏的马帮提供溜索渡江维持生计。
看他们溜索过江胜似闲庭信步的好功夫,恐怕“水上漂”、“草上飞”之类的武术专业人士来了也不一定赶得上。
近年到怒江大峡谷看溜索、过溜,已成为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开发的世上独一无二的旅游项目,吸引了无数胆子大的游客。
如果到了目的地,一定要体验一把溜索。
另外他还听说,洱海还有很多有意义有名气的活动,自己一定要全部参加,才不虚此行。
凌天的脑海中,迅速出现了这么多的信息,之所以记得如此清楚,是因为前世沉迷游戏,而有些游戏改编自武侠小说。
在他胡思乱想的同时,蛙宝领着儿子孙子们,也都吃饱了。
它拍着绿色的胖肚皮,心满意足的感谢道:“谢谢主人,你对我实在是太好了!”
“你是我养的,能不对你好吗?”
虽然是实话,可蛙宝还是感觉被调戏了。
“叮!任务发布!请主人即刻赶往下一站打卡地,洱海!”
“完成任务后,奖励蛙宝牌山地车!护具一套!”
“预祝主人早点到达!”
发布任务后,蛙宝就没有了声音,吃饱喝足的它需要睡觉。
如果将来生个儿子,能像蛙宝这么好养活,就省心了。
阮小夕见凌天的眉梢露出喜色,追问道:“老公,你,你为啥笑?”
“你猜,下一站我们将要去哪里?”
对于第一次远离家门的阮小夕而言,东南西北都分不清,处于完全掉向中,哪里能猜得到目的地?
她拿出手机,做了一个定位,然后试探的问了句:“我们是要去洱海吗?”
凌天:“!!!”
老婆会读心术吧,蛙宝刚刚发布了任务,自己早知道了一秒钟而已,她竟然!
凌天:“你听到我们说话了?”
阮小夕一愣:“什么你们,车里除了我俩,还有别人吗?”
凌天一囧,额头竟然冒汗:“额,没,没有!”
好么,太险了,差点把最大的秘密暴露了!
不过,他很想知道,阮小夕怎么能一猜即中?
“老婆,那你对洱海有什么了解?”
阮小夕想了想:“洱海,在古代有"叶榆水"、"叶榆河"、"叶榆泽"、"西洱河"、"洱河"、"昆弥川"等名称。”
“洱海之所以最终以"洱"为名,要么说它"形若人耳",要么说它"如月抱珥",因而得名。”
“而海的叫法,则源于云南的习俗。在云南十八怪中就有一怪为"湖泊称作海",这就是说,湖泊在云南多被叫做"海"。”
凌天更加疑惑了,这还是自己的老婆吗,竟然是个超级小懂帝!
虽然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叶榆水"的名称多在古代文献中使用;"西洱河"则主要指洱海西南的出口处开始向西流淌、最后又与漾濞江合流的一段河道;"昆弥川"随昆弥部族的消失而很少使用;"洱海"就成为这个湖泊最流行的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