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嬷嬷眼珠子都要瞪圆了,皇帝天天想增加人丁,恨不得天下女子都能多生几个娃,你还优生优育?
国情、国情,麦芽告诉自己不能忤逆国情,但可以改变一些状况。
越御医再来的时候齐王妃给他准备了一大堆的表格。
什么大齐每年多少孩子出生,其中难产的多少,夭折的多少,孕妇死亡的多少云云又云云。
越御医一脸的为难,“大金国土辽阔,这些微臣不知。”
“那朝中有登记的吗?”麦芽想找到那个能知道的人。
越御医摇了摇头,“若是成年的孩子,户部那里倒是有登记。”
户部要登记人口的数目,一方面是管理地方的人口数目,另一方面兵役徭役也是按照人口的数目来的。
但是年幼夭折的孩子太多,根本就登记不过来,所以能记录在户部册子上的名单,至少也有十四岁了。
这里面还只是一般的良籍,若是奴籍,主子不登记,户部那里没有记载也是常有的事情。
“皇上为了大金人口的发展,连逼婚这样的条例都公布了,为何没有想办法提供生育津贴呢?”
“什么津贴?”越御医觉得王妃总有各种奇怪的想法,这成亲朝廷能管着,这生孩子怎么能管得着?
麦芽将生育津贴解释一遍,总体来说,就是向产妇提供一些物质支援,给新生儿一点必要的保障。
越御医没听说过,但是道:“西北一战苦久,朝廷往年调拨不出银两来,但是今年,说不定可行。”
麦芽点了点头道:“比起逼人成亲,让新生儿的死亡率,尤其是产妇的死亡率降低一些,不是能更好的促进人口的增长吗?”
越御医觉得有道理。
麦芽接着道:“越御医,你可是我最看好的御医,一定要做一个有追求的御医。”
越御医无语了,跟着你连剖腹取子都做了,你还想我追求到什么境界?
任何一个朝代,人丁都是国力的保障,尤其是大金与北国征战多年,死伤不计,多少良田因此荒芜,就等着有人补上。
虽然说一个皇帝在位的时间有限,未必能等一个孩子从婴孩到战士来保家卫国,但是国家是私有的,自己这不行,还有儿子来接任啊。
谁不想给孩子留下一个鼎盛江山。
越御医有的数据弄不到,皇帝能行啊。
皇帝觉得自己派越御医给麦芽治病简直就是无比正确的决定。
这位齐王妃简直就是大金的福星,就连怀孕都能帮助大金发展人丁。
开朝第一件大事,皇帝就是叫来楚王、太子与户部的要员来商量如何让大金的人丁数目稳定增长。
“每个州都设立朝廷的医馆,专门教授稳婆接生?”户部尚书还是第一次听说这样的事情。
勋贵之家都有自己的府医,家里有孕妇什么的也早就请好了接生的婆子,有的府上自己就有懂接生的婆子。
虽然如此,也会遇到些运气不好的,但若是府医与自己请的稳婆都无用,再外请什么人也是无用了。
普通百姓不同,尤其是农人,人口多,需求大,大部分人的接生也就是乡下有点经验的婆子顺带的帮忙,有的人家穷连个帮忙的都请不起,只能听天由命。
现在由朝廷派御医去各州府衙传授一批人接生经验,再又这批人去县城教会更多的人,并且设定考核,考核通过的,记录在册,能够得到朝廷的嘉奖。
每个县按照人丁的数目,必须有多少人学会,否则计入官吏的考核。
这些还是其次的,还有就是稳婆接生的钱由朝廷出,女子怀孕的必须学习一天的怀孕与生产注意事项,这样生产之后还能得到朝廷发的一笔油、粮和奶补助。
听起来非常的怪异还要花银子。
若是以前要花银子户部尚书一定是第一个跳起来反对的,但是这次没有。
虽然说他这户部尚书也不可能做一辈子,但是大金的人口能够稳步的增长,那绝对是利在当下,功在千秋的事情。
最重要的是,去年西北的战事结束了,去年秋天大金的收成比往年多了五成,牲口什么的也比往年长得好,户部的收入增加了,压力却轻了很多,真要实施也负担得起。
太子细细的看了越御医的折子,不是怀疑,是肯定,这样的逻辑思维,绝对是齐王妃的点子。
还真的是干什么什么来事。
皇帝对女人生孩子没兴趣,重点是提升大金的国力。
少死几个孩子就能多出几个劳力,复杂的事情做不了,简单的事情还是能做的。
不,复杂的事情也能做。
皇帝对剖腹取子的事情一直充满了好奇与怀疑,若非对方不是北国王妃,那都不是怀疑了,是绝对不相信。
就算是自己最信任的密探也不会相信。
怎么可能,孩子取出来很活还有几分可信,母亲还能活?简直就是妖鬼附身。
当然,越御医也知道这一点,所以回朝之后虽有禀告,但未对外宣扬。
不过越御医的建议很好啊,就比如接生的稳婆要用酒洗手等等简单易做的,还是能普及的。
孕妇怀孕的时候什么能吃,什么一定不能吃,什么活能做,什么活一定不能做都编辑成册子,传授下去,从怀孕的时候就减少流产与难产的比例,极好啊。
原因嘛,皇帝也知道,密探说了,自从齐王妃怀孕之后,各路人马,各种角色都在跟齐王妃宣传吃什么、做什么好,吃什么、做什么不好,有的意见还是相左的。
齐王妃被弄得头大了,就干脆让越御医将重要的注意事项给编辑出来,省得各个地方的各种规矩,生产不难,规矩难熬。
这个儿媳妇简直就是大金的国宝啊。
“高层谈话”进行得很顺利,楚王对于从皇帝的私库里掏一些银子出来补贴也没意见,皇上的私库现在也有钱。
利国利民的事情为什么不能做呢?
皇帝还真没想到朝堂上会有人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