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潮州府被明军占领,其西边的惠州府一举变成了前线。
负责镇守惠州府的清军总兵一日派遣三批快马使者往广州府求取援军。
但哪里还有援军敢再派,在朝廷派遣的援军到来之前,吴兴祚决定死守广州不出,粤东其余州府的安危,他现在是想管也管不了了。
除了吴兴祚惶恐不安之外,潮州府和嘉应州失陷之后,江西巡抚宋荦也是大为惊慌。
本来福建邵武府被明军占领后,他已经在闽赣交界处布下了重兵防御。
眼下广东与江西接壤的嘉应州也被明军占领,这让本就兵力不多的江西变得有些捉襟见肘起来。
好在伪清朝廷的反应还算及时,在将马仪为首的明郑使节团一行处理干净之后,康熙皇帝立马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调兵遣将。
上次杰书率领的朝廷大军是由江南和直隶山东等地的驻军组成,可惜连续三场大败,近十万大军损失殆尽。
这次康熙皇帝将援兵的范围圈定在了云贵川广西和湖南湖北等中部省份。
距离更近,兵力充足,在康熙皇帝的意志下,这些省份的军队开始迅速地集结、开拔、最终会合。
这次主攻的目标放在了广东。
康熙皇帝这次学聪明了,他清楚福建的地形对防守方的优势有多么巨大,这在上次杰书的败仗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这次他亲自下旨给领军的将领,要以潮州府和嘉应州作为主战场,源源不断地消耗明军的有生力量。
人口众多、兵员充足的大清没必要非寻求一次战略性的决战,明军的战斗力摆在那里,想要在大规模决战中战而胜之,且不说能不能成,只是想想要付出的代价就足够让人犹豫。
康熙皇帝之前一直想尽快消灭明军,犯了急于求成的错误。
痛定思痛之后,他决定一点点地消耗明军的力量,比拼底蕴,做持久战的准备。
这次负责统领清朝援粤大军的仍然是一位皇族亲王:安亲王岳乐。
这么多的军队康熙不可能放心让汉人指挥,甚至一般出身的满洲人他都不能放心。
若不是身体条件不允许,他真的很想御驾亲征。
安亲王岳乐与康亲王杰书同为清朝六大亲王,乃是满洲正蓝旗人,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之孙,饶余敏郡王爱新觉罗·阿巴泰第四子。
他是顺治、康熙年间功勋卓着的名将,为清朝入关后的稳定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岳乐并非是一开始就继承的亲王爵位,而是靠着自己的赫赫战功一步步获得了最高一级的亲王爵。
作为敏郡王阿巴泰的继承人,岳乐最初获封的爵位是镇国公。
之后在顺治六年被封为贝勒,顺治八年其父阿巴泰死后袭爵,改号为安郡王。
也是在这一年他开始掌理工部事务,入议政王大臣会议,在王爵的尊荣之外还一跃而成为重要的中枢朝臣。
但一直到了顺治十四年,他才累计功勋才进爵为亲王。
如今的岳乐已经是耳顺之年,堪称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将,他的一生经历了大大小小上百场场战争。
顺治三年,岳乐曾跟随肃亲王豪格征讨盘踞四川的张献忠。
他作战英勇,颇具谋略,率部众击斩了大西王张献忠,那一年他才只不过二十出头,年纪轻轻就立下了赫赫战功,堪称前途无量。
顺治十年,他获授宣威大将军,驻军归化城,进讨喀尔喀部土谢图汗、车臣汗,随后喀尔喀投降入贡,班师,再次为大清扫除强敌。
康熙十三年,三藩之乱爆发,岳乐再次担任重责,封为定远平寇大将军,率师讨伐吴三桂。
他仔细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认为先攻湖南与吴三桂正面交锋,即使胜利,所得的土地也不容易保住。
不如先攻江西,既稳定了后方,又切断了吴三桂与耿精忠的联系。
后续的发展证明了岳乐的判断是正确的,他率师很快占领整个江西,并乘胜直捣湖南,不久吴三桂病逝,清军大胜。
此时岳乐奉调回京,军队暂交他人。
康熙帝亲自赴卢沟桥迎接,对其大加褒奖,极尽礼遇,风光一时无两。
如今康熙再次对他委以重任,岳乐的心中并没有任何欣喜之意,反而尽是无言苦涩。
无他,岳乐已经老了。
但皇命难违,他做好了准备,要为自己的君主尽最后一次忠。
接到命令的岳乐立刻收拾好行装,带上亲兵士卒和一部分京城绿营和八旗部队,马不停蹄地直奔长沙而去。
这是从北部进入广东援军的集结地。
广西云南等地的援军则将从粤西进入广东在广州与吴兴祚集合,作为先期部队确保将明军限制在粤东的两个州府。
对于清军大规模的调动,明军也早已得到了消息,郑克臧一边加强对入闽各地关口的驻防,同时不断派遣新的增援军镇来替换何右麾下的军队。
在陆师不断行动的同时,明军的水师也立刻出动,邱辉率领澎湖水师北上在苏北登陆,对两淮盐场大肆破坏之后,才在伪清狼山镇守军的目视下扬长而去。
之后,从十月初到十月中旬,澎湖舰队继续远航北上,连续炮击蓬来、黄县、福山、宁海、海阳、胶州、登州等地,并做出派兵上岸掠夺人口的态势,引起山东全省的恐慌。
康熙皇帝更是震怒,命令山东各地守军严密防备,绝不可让明军一兵一卒登陆劫掠。
对于圣上的严令,山东巡抚张鹏十分重视,他一方面命令绿营登州镇严防死守,同时从山东内地调派军队到海岸附近增援,务必要将海岸防线死死守住。
十月下旬,为了贯彻康熙皇帝严防死守,适时反击的指示。
浙江的清军以长江水师各营、太湖水师营、京口将军水师营等保留下来及重建的水师军营联合发起对舟山的登陆作战。
明军当初在浙江作战时,顺道将舟山给占据,并且设置了常备的水师舰队和陆师驻守,隔着一条不宽的水面,清军却是毫无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