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空世界里的硬通货就是灵石、丹药、材料。同时也是所有修仙路上所需要的资源。更是各势力赖以生存的基础。
混沌派灭世时也是主要就冲着这些东西去的。
让他们吐这些资源出来那是要动摇根本,所以除非必要肯定是不愿意的。相比起这些资源,那些毫无用处,或者说无伤大雅的金箔就成了最合适的“代价”。
正好张砚也对资源的需求不大,对金箔则是必须要的东西。加上明月谷的撮合,只要有金箔的势力都在首选金箔作为“代价”补偿给张砚。
其实不单单是虚空里如此,荒天域里的势力攻伐亦是如此。输家就是要被压榨,能留得一份基业就不错了。凑这种局就是要有输了被割肉的准备。
前后不到半年时间,张砚就从明月谷的手里收到了足足六百多块金箔。很多势力也正是在此之后断了用金箔再去换东西的念头了。毕竟自己这次就是跟金箔的收拢方起了梁子还大败亏输。以后哪里还有脸去换东西?倒不如将就手里的金箔抵消要付出去的资源。这样最起码可以保证自己势力不被影响。
而没有那么多金箔的势力就只能拿着各自手里的资源上门赔付代价,眼珠子都红了。可见这一次他们被收割得有多惨。
怎么没人赖账?不是不想,而是根本赖不掉。
几家顶级势力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他们要保的只是金仙境界的强者不要过于折损。而不是这些金仙所在的势力。不老老实实的服软那就不要怪放松限制让那长石独行自己上门去讨。到时候即便对方看在底线上不动你门下金仙一级的强者,那金仙以下的人呢?全杀光吗?
所以又不是独行仙人,哪里敢让张砚登门讨要?再心痛,在保全势力宗门面前也得割肉。
这些不是金箔的“代价”就另有说法了。
比如说这些资源并不一定会全部落进张砚的兜里。而是会在明月谷和一始宗这边直接做兑换。最后尽可能的再兑换成金箔最后出到张砚手中。各取所需。
明月谷和一始宗的兑换并没有瞒着张砚做,张砚对此也可见其成。因此张砚手里六百多块的金箔也跟着再次变多,最终变成了足足七百八十三块!
拿到这些金箔之后张砚一点也没耽搁,直接第一时间就将其上的星图讯息全部拓印下来。然后一股脑的交给四柄剑器去吸收。
其实张砚也对这些金箔的材质很好奇。它们乃是先天灵宝的构建基础,但又明显不是单一的某种材料而是一种炼制后的产物。张砚好奇这东西到底是由什么炼制出来的,手法又是什么。搞懂之后是不是可以以此为基础再借万相珠的幻化能力复刻出来一些灵宝呢?
这个想法一出来就让张砚小心的记了下来。因为至少纯理论上来说他的这个想法是可以实现的。依托的就是万相珠的幻化绝对比任何图纸或者书册都要详细,每一个细节每一分法阵的布置都能完全还原真实。只不过需要的炼制手法和材料上是张砚目前的两大难关。他想要复刻就必须要过这两关。
七百多块金箔下肚,四柄剑器的变化也极大,甚至超过了之前的同等数量金箔融合之后的变化幅度。
单看剑器的大小已经不能再称之为“匕首”了,应该称其为“短剑”。跟孩童别在腰间的那种木玩具大小相当。
若是将那场一对二十几的大战放在此时重新比过,张砚有信心能够在同样的时间里多杀至少三倍的金仙。因为此时不单单是戮仙剑剑器可以被他但拧出来用,另外三柄也可以了。区别只是在于有无剑魄加持而已。但光靠戮仙剑的剑魄以一运四也不是不行。
甚至此时拖后腿的反倒是张砚自己。他在“意之一道”和“剑道”上的领悟拖了如今新添了七百多块金箔之后的剑阵的后腿。
不消别人来评价,张砚自己就能感觉出自己此时摆下的戮仙剑域威能并不能被他发挥到剑器状态威能的极致。即便是如今依旧没有完整的剑器威能,张砚都还需要继续参悟提高自己的“意之一道”和“剑道”水平才可以跟上。
换言之此时对张砚来说是需要静下心来潜修一段时间的时候了。整理所得,同时也要计划前路。
本来张砚之前的计划里相对是单纯的。可等他来到混沌派之后,起了诸多变数,也让他的计划不得不随着这些变数一改再改,唯一没变化的就是计划的最终目的。也就是要建立一个,或者说复刻一个洪荒大世界那样的势力,然后再试试看能不能追寻洪荒大世界的脚步去打开“新世界”,又或者是重回地球。
属于是主线还在,但多出来许多张砚之前始料未及的支线。
比如张砚手里诛仙四剑所连着牵扯出来的星图,以及那石碑上应该是传说中通天圣人的留言。以及由此引发的一连串的疑问。
这些疑问需要张砚在此后慢慢去解开。同时也要求他的实力还需要进一步的增长才有把握。
不过在此之前张砚还必须要把心里的那一份简单的执念了结掉:他与明华蓉宗之间的仇怨。
按照混沌派里别人的想法,张砚到明华蓉宗之后必然就是屠绝一方世界方会甘休。可实际上张砚对屠绝一方世界半点兴趣都没有。
不论是以前还是现在,张砚对于仇怨的朴素观念都是“冤有头债有主”。明华蓉惹的梁子他找明华蓉宗就是,了不起把明华蓉宗给踩平了事。
所以张砚符兵模样抵达明华蓉宗的时候直接就拒绝了守在这方世界外面的一始宗帮忙架设灭世大阵的提议,而是直接投身下面世界当中,然后点对点的清剿明华蓉宗。
仇人,一个不会放过。杀得鸡犬不留也不过分。
不相干的世界生灵,张砚没兴趣去理会。也没杀着玩或者顺手杀光的酷烈习惯。
倒是明华蓉宗的典藏给了张砚不少意外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