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大文学移动版

m.dwxdwx.com

第六百一十七章 古代养马,这么难(一更)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三百万两!

朱允炆看着宋晟,一脸无语,让你去养一两万战马,不是让你去养几十万大头兵,凭什么要这么多钱?

宋晟送上了精心准备的文书。

朱允炆接过文书,仔细看去,这才发现眼前是一个无底洞,而自己正在往这个无底洞里面跳……

养马,难吗?

不就是弄点草,跟养牛、养猪差不多嘛。

这是朱允炆最初的认识,然而,却是一个大错特错的认识。

宋晟的文书,彻底打碎了朱允炆对养马问题的认识,也终于明白过来,弼马温那个官虽然不大,但很可能是很有钱,很有权,很风光的一个官……

大明缺战马,不少朝代都缺战马,想尽办法弄马政,但真正有起色的却不多,究其原因,只有一个:

养马难,难于养七个娃。

认为养马简单的,都是天真的想当然。如果养马只是弄个马厩,一天伺候草料就够了,那这马或许能活着,但基本也废了。

首先,养马需要马厩。

马厩的位置不是随便选择的,空间大小,温度状况,光线状况,空气流通与否,地面起伏度,周围环境,排水设施,这都需要考虑。

其次,马很娇贵,需要精心照料。

这里的娇贵,指的是马的肠胃,而非皮囊。

精心到什么程度……

贾思勰在《齐名要术》中就曾介绍了饲养马匹的技术:“食有兰刍,饮有三时”。

明代进一步发展,形成了“三饮三喂”的饮饲方法,包括什么时候少喝水,什么时候喝一点水,什么时候喝饱水,都有规定,不是说什么时候想起来,什么时候去喂,也不是每次都让马匹喝饱的。

在饲料选用上,更需要用心,春夏需选择性清凉的饲料,如大麦或苦蒿、绿豆、豌豆、黑豆、红豆……秋冬需要熟料,煮豆以助其温……

对了,你吃三顿饭,马也是要吃三顿饭的,如果马匹瘦不起膘,还得多用精选的豆子喂养。

吃喝的问题解决了,还需要解决放牧的问题,春天需要到山野跑,还需要喂点猪胆汁,让其有精神,夏天还需要到河边洗澡,不能中暑,秋天需要“净除厩污,熏燥蚊虹”,冬天也得注意别太冷了。

对了,如果是怀孕马,更需要精心照料,先须吃草,后方可饮水,不许喂养乔麦秸,黍琅、杂粮,需要吃好的,每日安排人照料……

一天还要带马跑二三十里,以锻炼其脚力。这样一看,这不是照顾马,这是照顾妈宝啊。

其三,养马花销是真的大。

俗话说“马无夜草不肥”,不说人工成本,就说吃的成本,就不是谁能轻易承受得起的。以豆类、麸皮、谷物杂粮为主的精饲料,以草类为主的粗饲料,还得补充一些矿物,比如盐……

按照宋朝的相关数据,一匹马一年消耗的草料大致是二十五石,换算到明代,差不多二十三石,折合三千四百五十斤,平均一天一匹马的草料就需要十斤了,这还只是草料,另外也需要喂精饲料,一天也需要五斤左右,结合物价,一年一匹马仅仅是吃饭的花销就需八两银子。

一匹马一年八两,一万匹就是八万两,加上其他杂七杂八的各类花费,少说也得十几万两。另外,太仆寺也需要发工钱的,照顾那么多战马,需要的马户也不是一两个,而是数以百计,这些人也需要领工资过日子。

到无论如何,算来算去,一年顶破天也用不了五十万两。

朱允炆很是不解,宋晟不是大老粗,基本的数学问题还是弄得清楚,这上面也罗列了相应花销,凭空多要二百五十万两,不像是他的风格。

果然,宋晟说出了自己的理由:“皇上,首年兴建甘肃山丹马场并不需要耗费如此巨大,然这三百两乃是五年所用,臣现在提出,怕的是未来五年朝廷削减马场费用,难以为继,无法有成。”

朱允炆释然了。

原来宋晟搞出来一个五年规划,却只提了一口价,他想要的是一个持续的保障,将马场钱粮作为专业款,每年户部分配财政的时候,先把这部分单列出来,别被其他部门给分走了。

五年三百万两,一年合六十万两,依旧是一个很大的数目,朱允炆在皇宫里面又是乾坤大挪移,又是耍阴谋使坏,才赚几个钱。

皇上的私房钱还不足以养一个马场,和后世某些富豪养海参队一比,当皇上还是个寒酸的……

“这些钱粮,还是颇多啊。”

朱允炆很是为难。

虽然今年财政收入不错,但明年的花销依旧不少,会通河还必须疏浚下去,混凝土道路也需要加快速度,二炮局、龙江船厂、清江造船厂都需要钱,新军之策的范围还将进一步扩大,将北部边疆戍边重镇守军纳入其中,而这每扩大一次,就会比往年多支出数十万两。

虽然五军都督府通过清查的方式,让各地卫所(除北平附近)军屯得到了巩固,有些地方甚至军屯的田亩还得到了增长,供养了大部分军士,但依靠军屯的军制不具备持续性。

可现在也不是全面废除军屯的时候,人口尚未增长起来,依靠农税、商税尚且无法全面支撑起庞大的军队,军屯还有存在的必要。

毕竟不是每个地方都是北平,小地主多,也有足够的人手去耕作,卖了屯田也不影响粮食供应。像甘肃、辽东等地,就是想卖地,也得有人去买才行……

人口还是不够多,否则移民出关,在辽东大规模开垦黑土地多好。可惜,关内多少地方都荒芜着,多少土地都没被利用起来,实在是顾不上关外了。

现在的女真还不够强大,让他们抓抓鱼,打打猎也无妨,等自己腾出手来,再收拾辽东等地。

哪里都要钱,财政蛋糕再大,也经不起分食。

宋晟解释道:“马种,臣需要购置马种。”

“如何购置?”

朱允炆询问。

宋晟认真回道:“臣想请旨于哈密、沙洲等地,设置茶马司,吸引西番进行茶马贸易。眼下亦力把里虽是混乱,战马交易还是可以进行。而采取茶叶,也需要钱钞。”

朱允炆放下文书,揉了揉眉心,没有说话。

茶,对于汉族人而言,只不过是一类饮品,可对游牧民族而言,则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必需品。加上游牧民族所在的地区没有办法种植茶树,想要弄点茶,还得从大明搞进口买卖。

朱元璋曾下令,私茶出境论死,驸马欧阳伦之所以被杀,就是犯了这一条。

明代茶叶和盐铁差不多,都是官营制。朱元璋曾用一段话,表明了茶叶的重要性:

“此所以制番人之死命,壮中国之藩篱,断匈奴之右臂者,其所系诚重且大,而非可以寻常处之也。”

茶马贸易是明初获取与补充战马的重要手段。

当然,官营茶叶,并不意味着朝廷直接给宋晟,对于茶叶、盐方面,朝廷都设置有专门的茶引、盐引,商人通过帮助朝廷运输相应的货物,来取得这些茶引与盐引。也就是说,寻常时期茶、粮食、盐等运输的主力,是商队。

商队来一趟,自然是不可能只带来这点东西的,还会带来一些农具、瓷器、军士所需,犒赏所用,为了屯田,为了军心,总需要花点钱买下来的。再说了,银子与铜钱是硬通货,大明宝钞在西域也有点信誉,人家不一定只要茶叶,还可能要现金。

朱允炆思虑再三,伸出手道:“一年五十万两,怕是户部的极限了,实在是缺马,你也可以向北面走走,顺手带一些战马回来,以你宋晟的本事,这不算难吧……”

宋晟吞咽了下口水,皇上这是让自己出关打劫去吗?

得,就这样干。

瓦剌鞑靼缺东西就南下抢大明的,大明现在也缺东西了,北上一下,貌似也不算啥。

打不过主力,还打不了残余部落?

宋晟哼着小调走了。

朱允炆似乎看到了夏元吉吹胡子的场景,这个户部尚书真的不好当。不过马场实在重要,该有的支出还是不可短缺。

安全局来了消息,宋正臣、茹瑺、朱高煦等人已经到了长江北岸,傍晚就可入城。

朱允炆还在等朱棣的反应,在等众藩王的反应,会不会拿《皇明祖训》来追罪茹瑺,可让朱允炆失望的是,茹瑺、朱高煦都到了刑部大门外,众藩王没一个动静的,似乎根本就不知道朱高煦被茹瑺抓了的消息。

一出好戏还没开始,就已经散场了。

不,且慢。

御史插了一脚,事情又好看了。

都察院的御史程兆弹劾茹瑺违背祖制,擅扣皇亲国戚,罪不可赦,在燕王府睡觉的朱棣听到消息,从床上跳了下来,摘了宝剑就想冲出去把程兆给砍了。

那是我儿子,不是你儿子,我都没吭声,你出什么声?

朱棣看出来了茹瑺的用意,也看出来了事情背后的危险,这种事就需要冷处理,让朱高煦和茹瑺都去刑部,用不了几天,自然有人会将他们放出来。

如果把事情闹大,传得满城风雨,那朱高煦的名誉就彻底完了,虽然他也没啥好名誉,但燕王府还是要脸的。现在京师官员那么多,一旦有了恶名,等他们回去之后说其大朝觐期间的事,那朱高煦的大名就能传到大名的每个角落去了。

朱棣生怕众藩王因此找朱允炆闹腾,特意写了书信告诉所有在京藩王,这件事都别管,这是自家的事,不需要你们帮忙。

现在好了,御史蹦跶起来了,这不是帮助朱高煦,这是害朱高煦啊。

王妃徐仪华连忙拉着朱棣,言官可是砍不得的,现在最紧要的,是入宫让朱允炆早点处理好这件事,别闹大了。

朱棣丢下宝剑,一脸愁苦,自己怎么就生下来这么一个蠢货儿子,让你跑出京师避避风头,还在半路给自己惹事,惹事就惹事,还被人抓了现行,给人当了牌子。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玄尘道途信息全知者五胡之血时代反叛的大魔王终末忍界我只有两千五百岁绝对一番你老婆掉了奸夫是皇帝盖世双谐
相邻小说
从将夜开始的诸天旅程穿到亮剑成后勤LOL:开局成为rng上单我有一个国风老婆一切恐惧皆因火力不足旅行青蛙:开局一颗烧烧果实,我炸了教室旅行青蛙:开局一颗响雷果实我的雨隐之路明星老婆把我的隐藏身份曝光了沧海扬帆